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放开初瑜的手,谁让自己这个小媳妇腼腆,不过要是两人真手拉手往街上一溜达,怕背后就要有老先生摇头晃脑说世风日下了。 

  初瑜这才笑笑,她怕曹心里不痛快,主动问道:“额驸,铺子在哪儿?” 

  曹探头望去,却是也不熟,小满同郑虎带着几个长随跟在后头,见曹巴巴地望着,小满近前一步,指了指街角聚了不少人的地方,道:“大爷,那边是铺子,前几日小的曾往这边儿寻过父亲。” 

  一行人溜溜达达往前走,虽然已经时近七月下旬,已算是夏未秋初,但是因为是正午,天气还是有些热。 

  曹怕初瑜热着,低声问道:“晒么?” 

  初瑜笑着摇摇头,道:“许是屋子里待的,这般日头照着,直觉得身上舒坦呢。” 

  曹道“往后我衙门有空,咱们就多出来转转,老闷在府里,怪没意思的。” 

  初瑜笑着听了,没有说什么,家务事不少,还要照看孩子,哪里是那么好出来的。 

  再者虽说公公婆婆不在京城,但是该守地规矩还得守,哪有做人家媳妇还整天想着往外逛的? 

  曹却是已经在旁寻思四季的好地方了,春天的八大处,夏天的什刹海,秋天的香山,冬天的小汤山。 

  如今,亏空还完了,四阿哥那边也暧昧地巴结着,曹不想太累心,想多些时间陪陪老婆孩子。 

  这一个月,他想了很多,其中最多的就是他折腾了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 

  整日里忧心忡忡,跟个小老头似的,却是生老病死也好,荣华富贵也罢,没有一件事他能做主的。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对于这个耗尽了心力,也无法换来健康同自由的世界,他真是生出几分厌倦,幸好还有身边这个女子,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对他,使得他的心不算是太孤寂。 

  对于初瑜,他甚是感激,也甚是内疚。 

  将要到铺子前,因前面人多,曹他们就止了脚步。 

  曹指了指那牌匾,笑着对初瑜问道:”看看这一手飞白,有没有些名家气派?“ 

  初瑜顺着曹所指望去,端详了一会儿,有些不敢相信,问道:”这是十六叔写的?平素没听说十六叔善书啊?都说十六叔聪敏,数术同乐律上有造诣,没想到还写得一手好字!“ 

  曹笑道“能蒙人吧?这还是四月初,我亲自往园子里寻的他,央着他写了好几十张,好不容易寻了这张能见人的出来。” 

  虽说街上往来也有女子,但是像初瑜这般年轻貘美的却是不多,就有人忍不住往这边偷偷瞄了。 

  因曹一行带着丫环长随,众人也不敢小瞧,但是偷瞄上一眼,两眼,却是少不得的。 

  初瑜察觉,不由地有些皱眉,往曹身边挪了挪。 

  曹横了两个眼睛不规矩的人一下,抓了初瑜的手道:“走,咱们进铺子里转转。” 

  说话间,夫妻两个进了铺子,铺子里四五个伙计,都操着苏州腔的官话。 

  饽饽都是制好的,装在托盘里,在柜台里靠着摆了,墙上都挂了尺长的木头牌子,写了饽饽名。 

  客人们想要买哪样,用手一指,说出几块或多少分量来,伙计们便拿了竹夹子取了。。。。。。 

第十卷 游龙舞 第四百三十八章 稻香村(下) 

  虽说今天内外城六家铺面同时营业,但是因前面这边是招牌店,曹方就留在这边照看。见曹夫妻两个到了,他忙要过来见礼。 

  曹冲他摆摆手,没有让他见礼。 

  自打这买卖张罗,曹自己个儿都是头一遭来,初瑜自然也是。 

  夫妻两个看着柜台里墙壁上挂着的各色竹牌,寻了几样京城没见过的饽饽,“姑苏椒盐饼”、“南腿饼”、“八珍云片糕”什么的,每样让伙计给包上二斤。 

  曹看到东边柜台后摆放的糟鸡、糟鸭,寻思庄先生喝酒时曾念叨过两次,便也让伙计每样包了两只。 

  伙计一算账,十六斤饽饽,四只鸡鸭,拢共一两一钱四分银子。 

  曹心里微微盘算一下,这两年大米的价格略长,京城这边一石白米要六、七钱银子。这饽饽同这几只鸡鸭算下来,就是二百来斤大米的钱,委实不能算便宜了。 

  曹方见大爷奶奶颇有兴致地挑选吃食,也就没有扫兴,只是在旁跟着。 

  等两人买了东西,还要叫人掏银子,曹方忙上前拦着。 

  曹笑道:“一码归一码,就是自家人,也不好白拿,总要算到成本里的。就是之前我让你们走礼用的那些点心,也都算到账上。”说到这里,看了看初瑜,道:“这是给夫人赚私房银子呢,总不好占便宜啊!” 

  之前曹就同初瑜说过此事,道是这边生意赚得利钱,给庄先生同魏黑每人二分,留着二分做积蓄,以备弟弟妹妹有什么不时之需,剩下的四分留着给初瑜做私房。 

  因此,曹才这般说。 

  初瑜听了。只是笑。曹方却不好说什么了,小满已经掏银子结了帐,同张义、赵同他们将这些东西提溜了。 

  这时,就见个小伙计过来,对曹方道:“曹管事,二东家听说大东家过来了,请过去奉茶呢!” 

  曹听着这“二东家”、“大东家”的称呼甚是好笑,要是太平盛世,做个商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势力支持。要不然只有被人当肥肉的份儿。 

  曹方听了那伙计的话,躬身对曹同初瑜道:“大爷,奶奶,这……” 

  初瑜看着曹。曹却笑着对她说道:“我可不操这份儿闲心,你是大东家呢,你自己个儿做主!” 

  初瑜点点头,道:“那咱们就去瞧瞧,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她了。” 

  说话间,曹方引着曹夫妇两个从后门进去,韩江氏已经迎侯在这边了。 

  在饽饽灶旁的库房后。有一间静室,曹夫妇同韩江氏彼此见过礼后,便来这边说话。 

  韩江氏上次见初瑜还是在五月时,天慧满月时,曹府也曾给过她帖子。正赶上她那日子有些热伤风,在家养病,便只送了重礼,没有前往。 

  前些天定开业日子,是曹让曹方到外边请八字先生算地,他同初瑜两个都忙着照看孩子。并没有心思顾及这些。 

  韩江氏原虽看不上这些营生,但是张罗了半年,却也做的有模有样。另外,在京城待的功夫一长,她的眼界也算是宽了。晓得那些钱庄都是通着户部同内务府,不是什么人都能插进去的。 

  说到底,她心中甚是感激曹。 

  要不是曹说那些个话儿拦着,她贸贸然地介入钱庄生意,铁定是难以支撑下来。 

  现下。看着曹夫妻两个琴瑟相合的模样,韩江氏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羡慕。真真是一双两好,如今又是儿女双全,两人真是有福气。 

  众人坐了,初瑜笑着谢过韩江氏使人送的满月礼,韩江氏这边自然也为不能亲往而告罪。 

  虽说小主子天慧有眼疾之事,如今在曹府也不是秘密。前院的下人也都晓得。但是规矩使然。大家私下里虽嘀咕嘀咕,但是不管是出于对主家的敬畏。还是其他,嚼舌头的却是不多。因此,韩江氏还并不晓得天慧之事,言谈之中,问得都是孩子如何如何。 

  曹在旁,怕初瑜心中难过,刚想要岔开话,韩江氏自己已经提起别地来。 

  她虽名义为妇人,但是到底还是女儿身,说起孩子,并不怎么真上心,不过是在初瑜面前讨喜罢了。 

  初瑜想着韩江氏上月送的礼中,有几样样式甚是精巧别致,问道:“对了,那些首饰看着倒是精巧呢,是从哪家铺子买的?正好下个月,我们外甥儿百日,也想着预备些儿东西过去。” 

  韩江氏回道:“就是近邻的瑞合斋地首饰,原想着给小姐送些什么,却知道府上不缺俗物。早先没有注意隔壁这家银楼,后来听伙计们说他们家往来的都是官宦人家的女眷,生意甚是红火,便往他们家看看。虽说东西不算值钱,但是样式却是精巧,只当给小姐添个玩意 

  初瑜听了,转头对曹道:“大爷,咱们一会儿过去瞧瞧,要是有好的,给三妹妹买一份儿。就是二婶同四姐、五儿他们,眼看要出孝,也当添些带色儿的首饰呢。” 

  虽说对女人喜欢的这些珠宝首饰无爱,但是曹怎会扫了初瑜的兴致,自然是笑吟吟地点头。 

  因见了韩江氏,曹又问起程梦星地近况来。却是算不得好,虽说程梦星回扬州侍疾,但是他母亲还是没有挺过去,五月里过身了。 

  程梦星发妻早逝,这些年一直没有娶填房,如今自己个儿带着一双儿女在扬州居丧守孝。 

  生老病死,非人力能为。 

  曹同初瑜听了,只有唏嘘一场。 

  又说了几句闲话,曹同初瑜便从铺子这边出来,进了隔壁的银楼。 

  堂上甚是雅致,上前侍候的也都是十多岁的小厮。就算来的是女眷,招呼起来也不使人生厌或者觉得不便。 

  不过是名气大罢了,除了几样式样新奇些,别的并不怎么入初瑜的眼。她便给兆佳氏挑了一只福寿纹的扁簪,又配了一对福寿纹地金镯子、四姐、五儿都挑了一只项圈,剩下的寻思还是找出名地师傅来打。 

  等包好了首饰,付了银钱,曹同初瑜刚要从瑞合楼出来,便见铺子的后门帘子掀开,里面走出几个人来。 

  前门的是个穿着玉色绉绸袷袄的妇人。手中还牵着一个五、六岁大小梳着双髻的小姑娘。 

  小姑娘手中拿着半块核桃酥,一边吃,一边仰头道:“娘亲,还能再吃一块儿么?” 

  那妇人低头看看小女孩。见她嘴角都是点心渣,蹲下身子,用帕子擦了她的嘴角,道:“点心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啊。一会子再给你一块儿,可不许再要了。又不是明儿就没有了,留着慢慢吃!” 

  那小姑娘听了。脸上露出欢喜来,使劲地点了点头,道:“明儿要吃枣泥馅的!”说到这里,小姑娘脸上现出几分不放心来,道:“娘,咱们明儿还能出来么?” 

  那妇人宠溺地说道:“小祖宗,想要什么馅的都成。咱们不出来,打发下人给你买就是,左右他们家才开业,你还怕铺子跑了不成?” 

  这母女两个。大地仪态婀娜,小地粉雕玉琢,就是初瑜,也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曹却是暗地有些尴尬,这话怎么说的,实在是忒巧了些。这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已经嫁给伊都立做外室的杨瑞雪。 

  杨瑞雪给女儿擦完嘴起身,察觉有人瞧她,转头望过来。见是个打扮素净地少妇。只当是寻常女客,刚要点头致意,见到旁边的曹,她的神情不由有些僵硬。 

  其实,她的心中疑问颇多。那就是隔壁这铺子,她明明使人打听了,原是淳郡王府地产业。如今是王府大格格地陪嫁。那为什么这铺子如今出面的管事却是韩江氏? 

  韩江氏不过是个寡妇。要是没有人撑腰,如今能在京城闹出这动静来? 

  那背后之人。是曹? 

  同样是江宁故人,为何待遇却是云泥之别?杨瑞雪想着初到京地忐忑同李鼎出事后的惶恐,望向曹的眼神不禁带了几分幽怨。 

  并不听说他纳妾,那眼前这个女人,难道也是外室? 

  杨瑞雪这样想着,便寻思要不要刺曹几句敲敲锣边儿,省得他老端着伪君子的架子,巴巴地像是瞧不起人似的。 

  不过是心中有鬼罢了,她杨瑞雪是与人做妾,还是与人做暗娼,同曹又有何相干呢? 

  虽说杨瑞雪没什么,但是毕竟如今做了伊都立的如夫人。 

  前些日子,伊都立过来瞧曹,还提到杨瑞雪母女两个的事儿,对继女也有几分真心疼爱,为了将来找门好亲事,寻关系给她了入旗籍。 

  想到这些,曹特意仔细瞧了杨瑞雪瞧着的小姑娘两眼,同四姐差不多大的模样,看着倒是显得乖巧可爱。 

  只是入了旗籍,那个劳什子的选秀制度,未必是福气呢。 

  见杨瑞雪也望过来,曹寻思用不用打个招呼,到底要看在伊都立地份儿上。 

  这时,就听门口有人道:“奶奶,就是这家了!” 

  想是又有女客进来,曹便冲杨瑞雪点点头,算是致意,而后低声对初瑜道:“好选么?咱们走吧?” 

  因方才就有两个女客见堂上有男人,退了出去,所以曹寻思着赶紧出去。 

  初瑜点点头,夫妻两个往门口走,迎头却是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旗装妇人过来。 

  初瑜不由讶然出声,对方见了曹夫妇,也止了脚步。 

  又是一个熟人,来的正是伊都立的嫡妻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