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说说心里话,也不会就这样想不开去了…… 

  兆佳氏使劲地握着椅子把手,攥得手心生疼。 

  就算这些年看顾得少些,到底是自己个儿身上掉下地肉,这天下间最难的,莫过于做娘亲。 

  这十月怀胎生下来,拉扯到这么大,就这样眼睁睁地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心儿都疼得不是自己个儿了…… 

  屋子里静寂得怕人,家里这些人今晚要“坐夜”,但是出门子的姑娘与女婿却不算是孝属, 

  曹寅叹了口气,再次对曹颖同曹颐他们夫妇道:“先回去吧,这都什么时辰了,明儿还要忙乎半天。” 

  孙珏与塞什图白日帮着料理半天,也是有些乏了,站起身来应下。 

  曹颐瞧着兆佳氏地模样,虽说不忍埋怨,但是终究是亲热不起来。她随着曹颖,跟兆佳氏别过,嘴里仍是“太太”这样的称呼。 

  兆佳氏犹豫了一下,想要说什么,终是没有出声。 

  曹项与曹送姐姐、姐夫们出门,曹颐见曹项旬月间老成不少,也是颇为心酸。 

  想着曹寅的老态,曹颐终是有些不放心,止了脚步,转身对曹项道:“哥哥与小二都不在,如今你就多担待些,你大伯毕竟上了年岁,你也要留心看顾些。” 

  曹项低头应了,曹颐又对曹道:“小五,你是太太幼子,也要想着法子,多开解开解太太,方是做儿女的本分。还有你伯娘那边,也要多去看看,她老人家最是心软,现下也指定是不好受。” 

  曹咬着嘴唇点点头,迟疑了下,小声问道:“三姐姐,母亲没了三哥,正是悲痛,三姐姐不能认回母亲名下,以慰慈心么?若是如此,母亲心里也当能宽慰许多。” 

  曹颐闻言一怔,曹颖、孙珏、塞什图等人也都望过来。 

  过了半晌,曹颐方摇了摇头,道:“你还小,等你做了父母就会晓得,这儿是娘身上的肉,掉了就掉了。不是说想要贴补,就能贴补的。这切肤之痛,是免不了也无人可替。我受父母亲十年抚育之恩,尚未回报,为何要再认太太名下?” 

  曹讪讪地不再吱声,曹项开口恳求道:“三姐姐,为尊者讳,过去的就过去吧。三姐姐心里也别存埋怨,到底是……一家人……” 

  曹颐见了曹项小大人的模样,伸手摸了摸他的脑门,道:“能说出这番话,到底是长大了。你心存仁厚,当有福报。我没有存埋怨,我已是受了太多福泽,岂可再贪心或是心存不满?你放心,我是曹家女儿,是你们的姐姐,记得自己该做什么,当做什么。” 

  这句话,却是只有塞什图懂了。 

  孙珏地神色则是有些异样,看着不善言辞的妻子,心里颇有些不满。 

  除去曹颐身世的那点秘辛外,曹颐这番话本当是从妻子这个长姊口中出来才对。 

  才小姨子见姐姐嘴笨,自己个儿将姐姐没想到的说了;还是倚仗着国公夫人地身份,摆出这个谱来,视他们这姐姐与姐夫如无物? 

  二门外,孙家与国公府的马车已经套好。 

  曹颐请姐姐曹颖先登车,曹颖谦让了一回,见她执意如此,便扶着婆子的胳膊先上了马车。 

  孙珏在旁见了,这神色方算是好些。他刚要吩咐车夫驾车,就听到马蹄声响。 

  侍郎府的马车到了,在众人的诧异声中,穿着一身素白的如慧下了马车…… 

  且不说曹硕的出殡如何风光,灵前摔盆地天佑如何乖巧可爱,捧着牌位地恒生像模像样地按照母亲交代的完成了差事……也不说那年轻地未亡人弱不胜衣,送殡途中哭晕了数次…… 

  数千里之外的曹等人,在离开喀尔喀郡王的驻地后,又往北行了三日,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土谢图汗国中旗的乌尔格…… 

  乌尔格,蒙语“宫殿”之意,至今不满百年,是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的驻地。 

  虽名位宫殿,但是这里并没有城郭与殿堂,不过是活佛的帐篷游移在这附近一带,在这附近弘扬佛法、接受信徒朝拜罢了。 

  望着入眼的蒙古包与袅袅炊烟时,曹的脸上也是添了笑意。 

  那些侍卫们亦是忍不住高声欢呼,心里都是说不出的畅快。那随行的五十蒙古八旗兵,则是噤声,将手掌放在胸前,神色变得庄重肃穆起来。 

  在蒙古人的心中,活佛就真是或者的佛啊,最是崇高无比…… 

  虽然眼前看着还不若前面逗留过的那个镇子繁华,但是四千多里,用了一个多月的功夫,终是到了…… 

  因封推又不淡定了,才码完。嘎嘎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六十三章 “抓周”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大喇嘛的驻地是个白色的大毡帐,坐落在大大小小的蒙古包中。 

  在通报的大喇嘛的侍从后,曹被人请进了毡包里。纳兰富森捧了圣旨,与赫山两个随同曹前往,其他人则是被管事的领到边上的蒙古包安置。 

  沿途路过蒙古包时,不时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博格达汗的使者到了”、“天使到了”。 

  曹闻言,不禁有些冒冷汗。 

  “博格达汗”是蒙古人对帝王的尊称,这还说得通。怎么好好的,又说起“天使”来,就算是“天子使臣”,这一简称后味道却是大不相同。 

  曹对于做“天使”可没有兴趣,他想起前年第一次见到这个大喇嘛时险些被催眠之事,不由地有些警醒。 

  当时,要是没有康熙的喝止,谁知道这个大喇嘛会做到哪一步? 

  如此探究,是瞧着他不对,还是故意在帝王面前卖弄玄虚? 

  这佛说玄术,是最不可琢磨之事。 

  就是曹,心里虽不迷信这些,但是也对这未知事务,怀着畏惧之心。 

  别的不说,前年夏天那次,大喇嘛却是用经文,就将自己催眠的。 

  进了毡帐,曹才发现这里面比外头瞅着更加宽敞,直径有十多米长。 

  帐子里,都是装点着红色与黄色的绸带,在面向门口的正位上,坐着的,正是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大喇嘛。 

  他的周遭,侍立着不少僧侣侍从。却是年龄各异,从垂暮老翁到几岁地孩子都有。 

  大喇嘛穿着八成新的红色僧衣。面容看着颇为严肃,没有丁点笑意。 

  作为把持外蒙古政教地第一人,他实际上比喀尔喀右翼诸王贝勒台吉都更有实权。 

  加上他的出身,是第一代土谢图汗的儿子,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如今这一方土地,受到康熙册封的王公贝勒与台吉们,多是他的侄子、侄孙。 

  曹在看向大喇嘛的那刻。正好与大喇嘛地目光对上。 

  大喇嘛已经年过八十,眼睛却仍是炯炯有神。 

  看到曹的那刻,大喇嘛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好像是一种看透人情世事了然。 

  曹有些不自在,好像是被窥探了了不得的秘密。 

  不知为何,这一瞬间。他想着,这大喇嘛会不会看透他两世为人的身份。 

  佛家讲究“轮回”。都是从过去到当下,当下到未来,顺流而下的形式。自己这个算什么?倒是有些逆向了。 

  曹微微俯身,用蒙古语同大喇嘛问好。 

  大喇嘛颔首致意,扫了眼纳兰富森与赫山手中地圣旨,从座位上起身。 

  纵然是佛家中人,既生在凡尘俗世。也要守当受的规矩。 

  曹从纳兰富森手中接过圣旨,双手送到大喇嘛手中。 

  大喇嘛俯身接了,转身向京城地方向,行了个佛礼。 

  不是曹偷懒不宣读圣旨,他的满语、蒙语尚且勉强,满文也认识,蒙文却是不熟。听说大喇嘛又是不怎么明白满文,曹也就便宜行事了。 

  左右大喇嘛是世外之人,也不用行三跪九叩大礼,曹这样的颁旨也不算失礼。 

  大喇嘛重新落座。请曹他们三人在其右首边的毡垫上落座。 

  待三人坐了。侍立的僧侣中有几位年长之人,冲三人颔首施礼。在大喇嘛左首坐了。 

  虽然自打唐宋以来,中原文明都是以“左”为尊,蒙古人却是从蒙元至今,都是以“右”为尊。 

  已经有小喇嘛用精美的银器送来奶茶,曹闻着这扑鼻的奶茶香气,端起来饮了一口。 

  这一坐下来,却是浑身难受。曹现在就盼着有个大浴桶,好好地泡一泡。这一路上,虽然在路过地河流里也洗了几次澡,但是总是觉得心里不舒坦。 

  除了数天前,在之前的郡王府简单地用热水擦了把,还没有正经地洗过澡,没正经地洗过头。 

  幸好越来北面来,天气越凉快,日子还不算太难熬。 

  这边的驻地边上就有条河流,看来打水还算是方便。不过既是圣命所为,大喇嘛也要赶往哈密的,却不晓得他要预备几日,何时启程? 

  这也是数千里的行程,大喇嘛八十高龄,自然不能像他们这样快马疾驰而来。 

  却不晓得这毡帐是用牛拉,还是骆驼拉。对于那两种牲畜的速度,曹实是不敢恭维。 

  想到这里,曹不由叹了口气,看来想要早日回京,那是不可能的奢望。 

  出来一个多月,除了在归化时还得过朝廷的消息后,这以后他们行在茫茫草原上,却是再也没有得过京城的消息。 

  现下,到了这离京城几千里外的地方,总要将大喇嘛送到西北,才能见到京城地邸报。 

  这日子过地有些糊涂了,今儿是多少来着? 

  曹在心里盘算着日子,却是不由一愣。五月二十九了,闺女周岁生日。 

  虽说自己不在京里,但是作为长房嫡孙女抓周,这府里的热闹也不能小了吧? 

  淳郡王府、平郡王府、国公府,天慧地这些舅舅们、姑姑们,少不得都要来祝贺。 

  自己让妻子打的红宝石首饰打了没有,孩子还小,这个时候能带的,就是项圈,小镯子什么的…… 

  平平安安,只盼着女儿能安乐一生…… 

  大喇嘛那边,已经是看完手上的圣旨,仔细地收好,交给边上侍立的弟子供奉起来。 

  在望向曹的时候。他地眼里露出一种怜悯之色。 

  曹却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这个是因自己的缘故,大喇嘛地声音。有些低沉,道:“博格达汗的使臣,我旬月前已是派出弟子为使臣,前往哈密。既是博格达汗下了旨意,那明日我便动身启程。” 

  他的声音低沉,没有佛学大家的法相森严,反而像个忧心忡忡的老祖父。脸上是毫不遮掩的慈悲。 

  这一瞬间,曹却好像突然明悟,为何康熙这般折腾,要专程使人来催这个大喇嘛往哈密劝降了。 

  蒙古人多信喇嘛教,就是策妄阿喇布坦这些年也是打着“护教”的幌子,想要插手西藏事务。 

  大喇嘛是朝廷册封地四个活佛之一。在蒙古人中有着崇高地地位。 

  要是大喇嘛过去劝降,策妄阿喇布坦的态度还那般强硬的话。那之前所谓的“护教”说辞,却是不攻自破,想要入藏,也不会得到西藏僧俗的认可。 

  如果策妄阿喇布坦鬼迷心窍,劫持了大喇嘛,那就要成为蒙古人在“公敌”。 

  喀尔喀诸部,本就有兵丁往西北挺进。要是大喇嘛受到失礼待遇,那怕是就要激起喀尔喀人的血性。 

  就算策妄阿喇布坦态度软话,听了大喇嘛地规劝,那之前无故犯边的罪责又其实能随意抹杀地? 

  不过是缓兵之计,等着朝廷预备齐当清算罢了。 

  不管是那种方式,最后蒙古人都免不了要在战场上兵戈相见……梨花木大案。上面摆放着“抓周儿”所用的各色物什。如。印章、《诗经》、《金刚经》、《道德经》,还有笔、墨、纸、砚、账册、算盘、铜钱串子、珠玉首饰、绒花、胭脂、小拨浪鼓。还有什么小铲子、小银勺子、银尺子什么的,还有就是绣篷子,绣线什么的。 

  因是在曹硕的孝期,这边没有大肆操办,就淳郡王府,与几位出阁的姑奶奶家到了。 

  东府那边,兆佳氏因身子不舒坦,没有过来,只有静惠过来,帮初瑜张罗。 

  如慧在送殡后,回了侍郎府休养,并不在这边府里。 

  这次跟着她回去地,还有她的嫁妆。 

  这两家“合离”之事,并不为外人所知,如慧现下是孀妇的身份。 

  当初吴雅氏是不同意回来给曹硕送殡抱盆的,却是被丈夫穆尔泰给呵斥了一顿。 

  外甥儿横死,穆尔泰并没有将真相告知妻女,实是怕女儿想不开,心里难受。 

  心里终是存了愧疚,就这一嫡亲的妹子,这去了的又是嫡亲的亲外甥儿,穆尔泰这边也不好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