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钵-谁主金屋(出版)-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张姨妈还能有什么更好地主意么?”

    谷雨地反问顿时让张姨妈说不出话来。谷雨说得不错。她哪里还能找到更好地选择。

    “唉!”张姨妈现在除了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情,还真是不知拿她们怎么办。“也只有如此了。”

    “张姨妈放心吧,我们的曲子好,就算子夫姐姐唱,也是一样的。皇上若是龙颜大悦了,公主就不会怪罪我了吧?”谷雨试探地问向张姨妈。

    张姨妈犹疑地看了籍籍无名的卫子夫一眼,“但愿如你所说,真要是讨了皇上的欢心,公主那边倒好说。”

    谷雨悬着地心放了下来,朝卫子夫努了努嘴。“子夫姐姐快去吧。”

    卫子夫疼惜地看了一眼谷雨的伤口。朝她点了点头,“谷雨你自己小心点。快去找医工上点药吧。”

    谷雨捂着自己的脸,疼啊疼,不行了,得去找公主府里头的医工抹点药,她这把火玩得还真是大了点。你说,人好端端地怎么就因为那么两句话走了神呢!平阳公主的府邸虽然比不得未央宫的大气、长乐宫的奢华,却也算得上是一众贵戚府邸的佼佼者。

    每年都会将府中翻修置新,上个月新建的阿房台,乃是工匠仿造当初地阿房宫所建,虽然不可能如阿房宫一般“自殿下直抵南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站在阿房台下往上望去,却也是高耸入天,巍峨壮丽。

    平阳公主对这阿房台是费了大价钱,金铺玉户,华丽无比,为的是炫耀,更是为了让刘彻能眼前一亮。

    阿房高台上的正室十分宽敞,坐北朝南竖有一大面云母屏风,屏风前乃是用青绿的竹子做帘帐,与一般的布帷相比,既有新意又显高雅。高台的左右各有两室,室内设有象牙床、香薰铜炉,细处地布局也都十分考究,足见平阳公主对此处费了多少心思。

    刘彻坐在正中央为平阳公主的这座新楼台题字,平阳公主替他研磨,眼见得刘彻在白绢上最后一勾收笔,平阳公主笑逐颜开地夸赞道:“皇上的字愈写愈好了,从前我只当皇上的字有着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可如今却像是有了一丝仙气,呵,让人只觉得高不可攀,实在难以企及。”

    刘彻淡淡地看了平阳公主一眼,对于她这句话中隐射的寓意故意忽略掉,“皇姐错了,高不可攀的乃是皇姐的这座阿房台,朕还在想一会儿下台去也得走好半天。”

    “皇上要是嫌累,就在台上多歇息会儿。偏巧姐姐这里的讴者排了几支曲子,皇上是行家,这些曲子虽然入不了皇上地眼,但皇上平日政务繁忙,多少还是能让皇上轻松一下吧。”平阳公主小心翼翼地把白绢交给旁边一个家仆地手上,努力想要维持和刘彻亲密的姐弟关系,“皇上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到我这里来了。”

    刘彻重新落座,笑着看了平阳公主一眼,“那就陪皇姐听几曲吧。”

    平阳公主知道刘彻不会拒绝,对身旁地婢女一示意,自有人下去把讴者舞姬召唤过来,另有乐师鱼贯而入,在室内的西南角一隅落座。

    平阳公主便挨着刘彻的下首坐下,另有几个刘彻的随身常侍和左右曹也都按照等级或坐或站地相陪着。

 第二十二章 好戏正上演

    第一首乃是中规中矩的讴歌。转载自 几个衣着华丽的女子,在乐师的配合下,随着那婉转又悠扬的音乐,缓缓而唱。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刘彻在音乐上的造诣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令人惊叹了,他登基之后便开设了乐府,专门掌管音乐,不止将文人的诗词配乐演唱,还有专门人奉命到民间采集歌曲,收集、整理、加工。

    这第一首就是乐府在民间所采的歌曲,浪漫而幽怨,相思又决绝的女人心在几个讴者的用心歌唱下倒也渐渐浮现在众人的面前。

    刘彻听完,莞尔一笑,“皇姐家中的讴者比朕宫里头的倒还要好些。”

    平阳公主也知道刘彻说的是客套话,笑着回道:“皇上要是喜欢,尽可以要去。皇上政务繁忙,自然不像姐姐这么有闲心,能四处去寻找。”

    刘彻但笑不语。

    接着便又有两个歌舞承接而上,一个是正统的清商歌,另一个则是豪华艳丽的舞蹈。前一个颇显得单调而乏味,后一个则有些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尽管人是美人,声音优美,但总觉得让人缺少了什么。

    这样的安排也是谷雨要的效果,平阳公主倒是隐隐能感觉到谷雨的用心,第一首曲子乃是顺理成章地讨好刘彻,仿佛他置办的乐府已经引领了整个风尚,这样刘彻在心满意足之下,就会安静地坐在那把剩下的曲子听完;第二首曲子是有人清唱。声音虽美,却因为缺乏新意,自然是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至于第三个,艳丽和媚俗虽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却更加地入不了刘彻的法眼。

    平阳公主一直偷偷地斜睨刘彻。果然见他尽管一直认真地盯着面前地歌舞表演,但眼睛里头波澜不惊,显然对这些人都没有一个看得中的。

    平阳公主心底暗暗摇头,她已经越来越不能琢磨他的心思,更摸不着他的喜好了。但愿,但愿接下来出场的这个,能够让他开颜。

    几个穿着绯红色长袍地男女从外头走了进来。这其中有壮汉家仆、也有娇俏地讴者。他们一进来便向刘彻和平阳公主躬身行礼。然后自顾自地走到了乐师所在地位置。用他们地身躯把乐师给挡了个严严实实。

    这群人一进来。便让所有人都忍不住瞧去。难道长得这样五大三粗地男人也能唱好歌?

    平阳公主也不知道谷雨葫芦里头卖得什么药。但也和其他人一样。挺直了腰背。潜意识里头已经意识到马上会有一出不一样地好戏。

    一身碧绿地卫子夫从门外盈盈走了进来。

    碧。石之青美者。碧绿地轻纱笼罩在她地脸上。将她脸上地丹铅多少增加了一道朦胧地美感。在一片艳丽地绯红当中。恬淡温和地卫子夫显然能给人以舒适地感觉。柔和地碧绿轻纱。无论是质地还是色彩上。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她地优势而让人在此时忽略了她地不够绝美。

    再加上刚才经历过那一段振聋发聩地歌舞之后。人地耳朵里潜意识地也想听听优雅地歌声来缓解一下自己地情绪。

    卫子夫向刘彻盈盈下拜,“卫子夫见过皇上,愿为皇上献上一曲《诗颂》。”

    乍一听名字,刘彻和其他人便知道她要唱什么内容,刘彻忍不住轻轻一笑,刚刚被红袍大汉吊起地那点胃口又重新回落下去。

    原来还是在《诗经》上做文章。

    平阳公主看到刘彻这个表情,只觉得心底一颤,正所谓患得患失。平阳公主听了卫子夫的自报家门,又半天没看到谷雨的影子,不禁有些慌了,“怎么……是你?谷?”她说了一半才意识到自己当着刘彻的面问这些不妥,这不是表明自己没有安排好吗?

    张姨妈走到平阳公主的身后,小声对着她耳语了几句,平阳公主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恨不能直接就站起来。

    卫子夫静静地看了一眼平阳公主,收摄自己的心神。手向后轻轻一抬。轻纱飞舞,风吹仙袂飘飘举。突然间,苍劲有力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好像是一股飓风在山雨欲来时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那和声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子们的声音不够细腻不够精致,甚至连乐感都没有,但正是这种最朴实地呐喊,好像在一瞬间就把你带回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年代,真实地让你感觉那些潇洒的壮士就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清喉娇转,卫子夫的清唱插了进来,在此时此刻,从那苍茫的沙场上幽幽传来,穿越了重重的硝烟,盘旋于此屋当中。原本只是温和的声音在此时听来,却好像是天底下最美妙的歌声,仿如空中的天籁之音。

    第一句歌,就足以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男女之间地声音竟然能互补地如此完美,简直就是天衣无缝。

    这边红袍男子卯足了气力唱“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卫子夫的声音淡淡和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红袍男子有一声沧桑感慨,“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卫子夫继续自我地吟唱着,“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每一声每一调都刚刚好相得益彰,她扬着头望向上空,好像一个月中仙子,把那些壮士们的感怀都给揉做了一团泥,在她的世界里头,只有皎洁的月色,只有撩人的美景,只让她自己沉浸在她那美妙的感情世界当中。

    平阳公主自己瞧得如痴如醉,粗略地环看了座位上的人一眼,每一个都仿佛瞪大了眼睛,痴痴地看着优雅从容的卫子夫。她忐忑地望向刘彻,这一次,她从他的眼中读出了“欣赏”二字。

    

 第二十三章 一鸣惊人兮

    这一段优美还让众人沉浸其间,不能自拔。

    突然响起的笛声,则像是一条轻快的小舟从那寂静的让人不忍破坏的湖面上快速的穿过。

    卫子夫婉转的声音也随着这笛声而多了一分轻快和跳跃,让人都随之而感染,每个人的脸上仿佛都因为她的声音而带上了笑容。

    在一阵轻吟之后,卫子夫轻巧地唱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红袍男士们用低沉却也是更加欢快的语调附和着,“君子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若是说刚才的《大风歌》和《诗经》杂糅已经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只觉得那样苍凉的男声衬托得女子的细腻更加动人心弦,那么现在欢快的孔夫子言辞和《诗经》的再度糅合,只会让人觉得会心一笑。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之下,旋律上一脉相承,如同小溪汇入了河流,高山淌下了流水,水到渠成,毫不突兀,又让人遐想。

    卫子夫唱,“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红袍男和,“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红袍男唱,“君子和而不同”,卫子夫和,“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红袍男唱,“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子夫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红袍男唱。“君子周而不比”。卫子夫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你一句我一句。明明是两个不同地东西。但在这一来一往之下。倒也正好能勉强说通。甚至听起来因为娴熟和优美。竟让人生出好像这样地组合才是正确地感觉。让人恨不能现在就鼓掌拍手。

    刘彻身旁地左右曹已然有些压抑不住自己地情绪。想要叫好。又想要大笑。能将这样地经典结合在一起。还能结合地这么完美。实在是想不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地人才。

    明明是一种对传统地挑战。但却让你找不到一点不敬地感觉。诸人都有些坐不住了。但因为刘彻坐在那一言不发。终究还是不敢在皇上面前露出任何地不敬。

    其他人地表现已经告诉了平阳公主这首曲子地反响。刚才地打击和担忧在这一刻早已经化为了乌有。平阳公主忍不住又偷偷瞧了刘彻一眼。

    此时此刻。他地嘴角也挂上了一丝笑意。不再是那种应付地。而是发自肺腑地。他那双深邃地眸子还停留在面前地讴者身上。

    平阳公主的心底生出酸楚的感觉,却又有些欣慰。

    他,终于被吸引住了!终于沉沦了。有好长一段时间她没有看到他的这种表情了。原来他对那些长得像谷雨地“谷雨”们会偶有这样的表情,可是这几年,他不再执着于此。尽管还会因为那个名字而把自己的好意带回宫去,但他来地次数太少了,早已经说明了她与他的疏离。

    平阳公主瞟了一眼刘彻,好在,他现在终于能对她家里头的歌姬有兴致了。即便今天唱歌的女子不是“谷雨”,他也会喜欢的,会对自己这个姐姐满意的,对吧?

    最后,卫子夫以一曲《蒹葭》的清唱,将整个的《诗颂》画龙点睛的重新点题,悠扬地声音在笛声的指引下,一句句直抵每个人的心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自始至终,卫子夫一段舞都没有跳过,乐器除了笛子就再没有其他相和,那些红袍家丁在卫子夫唱完之后,向刘彻齐齐躬身,便默默地退了出去,只余卫子夫一人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