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洞房-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雪花里“闲庭漫步”。

  班长孟回游用眼神请示连长,请示指导员,请示副连长,请示副指导员,请示胖得发愁的事务长……得到的当然都是默默无言,等待团长、政委。

  班长孟回游对新兵队伍喊:“同志门。我们唱一首革命歌曲!唱什么呢?来!我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注意了我来起——大海航行——”

  团长政委疾步走来!

  团长说:“唱什么革命歌曲!这么冷,赶快进食堂。吃饺子。”

  连长李手记对食堂里喊:“锤子!锤子!锤子!准备好了没有?”

  “锤子”手里端着连长的碗,连连的回答:“早好拉!早好拉!饺子早就煮好了!”

  连长呵斥:“不是让你光煮新兵的吗?”

  “锤子”连忙的回答:“要得!要得!要得!就是单单的煮新兵的呀!哎,把新兵的饺子抬出来!”

  哇!

  四个炊事员抬出来一个巨大的行军锅(铝盆子)。

  巨大的行军锅里满满的是巨大的饺子。

  什么饺子呀?

  大个头的像锤头,小个头的像包子。

  新兵开始盛饺子了,大家来到铝盆前。

  大铝盆的周围站了里里外外三、五层,只是看,你看我看大家看,只是看,没有人动手?为何没有人动手朝自己的碗里弄饺子呀?

  qq634048849

第65章一个笊篱
班长孟回游等着请示报告。班长孟回游并不想马上就被首长接受请示报告。班长孟回游庆幸自己这么幸运,竟然有机会亲自向最高首长请示报告。这是做梦都没有直接想象的呀。班长孟回游激动的手脚颤抖。班长孟回游激动的不但颤抖,就连心脏也颤抖了。政委提醒团长:“喂,六个指头,小战士等着给你报告呢!”马团长嘟囔:“乱弹琴!乱弹琴!乱弹琴!一个班长凭什么直接给我一个大团长报告?这个小李子。靠!看我什么时候收拾他!”嘴里嘟囔着脚步加快了。

  团长、政委疾步走来!在距离班长孟回游十来米的地方,团长连忙摆手说:“别请示报告了,又不是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还唱什么革命歌曲!这么冷,赶快进食堂。吃饺子。”

  连长李手记连忙对食堂里喊:“锤子!锤子!锤子!准备好了没有?”

  “锤子”手里端着连长的碗,连连的回答:“早好拉!早好拉!饺子早就煮好了!”

  连长呵斥:“不是让你光煮新兵的吗?”

  “锤子”笑着说:“要得!要得!要得!就是单单的煮新兵的呀!哎,把新兵的饺子抬出来!”

  哇!四个炊事员从操作间抬出来一个冒着腾腾蒸气巨大的铝盆子。

  巨大的铝盆子里,满满的是巨大的饺子。

  什么饺子呀?

  大个头的像锤头,

  小个头的像包子。

  新兵们一手掂着碗。碗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来没有豪华过,从来没有奢侈过的碗——无论是从河南来的“侉子兵”,还是从湖北来的“九头鸟”,无论是四川新“锤子”,还是本地“老西西”,…………每个人手里都是清一色的、温暖的黄色铁瓷碗。温暖的黄色铁瓷碗都是崭新崭新的,崭新崭新的温暖的黄色铁瓷碗上烤印着醒目的“军用”字样。

  新兵们一手掂着崭新崭新的烤印着醒目的“军用”字样温暖的黄色铁瓷碗,另一只手里拿着同样的筷子。筷子也是统一发放的。一样的长短,一样的颜色。军队就是气派,连筷子都是一样的。不象在河堤上挖河打堤,随便整树枝就当筷子了。

  新兵们来到冒着腾腾热气的铝盆前。

  33个新兵在大铝盆的周围,站了里里外外三、五层。

  新兵在看。

  你看,

  我看,

  大家看,都在看巨大的铝盆里的饺子。

  只是看,没有人动手?

  为何没有人动手朝自己的碗里弄饺子呀?你敢?你就先捞呀!新兵于书天小声的调戏老乡朱红厂。朱红厂小声说:只要于全西敢,我就马上抢。于全西这个时候绝对变成了排尾兵。毛主席教导大公无私。毛主席还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还教导……

  团长说:“咋不盛呀?”

  没有人动手朝自己的碗里盛饺子。

  连长李手记笑着对团长献媚:“您坐下吃。您坐下吃。”

  团长就坐到“唯二”的凳子上。

  为什么使用“唯二”?因为,确实是只有俩条凳子。

  团长已经坐着的凳子确实是高机连食堂里的“唯二”凳子。因为,在这个很大的食堂里,一共摆放着十六张木制的大方桌。十五张方桌“身边”都是孤零零,只有连首长的餐桌旁有两条颜色质地模样一样的条状木凳子。

  本来,这“唯二”的条状木凳子,一直是三个连首长的“龙椅”。

  连队有四名连首长。

  为什么一直是三个首长的“龙椅”呢?

  围绕“龙椅”的“争夺”,一直在激烈的进行中。

  两条凳子。

  一条是政委在凳子上蹲着。

  另一条是团长在凳子上蹲下。

  为什么不坐?

  反而蹲着?

  这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光荣传统?

  没有人可以说出它的源源流长!

  政委是蹲在长条凳子的中间的。

  这是出于本能的平衡感,长条凳子是四条腿。长条凳子身高七、八十工分。本来设计制造者的初衷是一条凳子上可以最少坐两——三个人。人是互相排斥的动物!互相排斥是人的本性。据说同行相斥,异性才相吸。

  炊事班长“锤子”亲自从操作间端出来一个脸盆大小的盆子。

  当然,盆子里也是热气腾腾的饺子。与大铝盆里的饺子明显的唯一的区别是,小盆子里的饺子看上去是饺子——一个一个的长相匀称,个头大小几乎一模一样。在炊事班长身后跟来的是两个炊事员,一个人端着两个小碟子。一个碟子里放的是已经剥了皮的蒜瓣。一个碟子里是辣椒面。这个炊事员的手里是两个碗。一个碗里是醋,一个碗里是酱油。

  指导员路号令恭敬的给政委盛饺子。

  连长李手迹恭敬的给团长盛饺子。

  副指导员李瑞云恭敬的在政委身后垂手待立。副连长陈同民恭敬的在团长的身后垂手待立。

  这边,在班长孟回游的命令“开始盛饺子”的命令下,大家经过非常短暂的忧郁,就你争我抢了,就猛烈进攻了,就——你用笊篱捞,笊篱一共才有一个,一个笊篱早被共产党员曾另并抓在自己的手里——因为他个头矮,就像当今矮子明星什么长江一样。因为个头小,对目标低的东西绝对有着天然占领的优势。讨厌的党员曾另并,手里掌握着笊篱。讨厌的不是他使用自己掌握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特权,讨厌的是这个党员一直使用手中的笊篱给来自湖北的一个又一个九头鸟捞饺子!

  朱红厂再次的把自己的空碗伸过去,

  新兵、党员曾另并手里的笊篱上的饺子朝他的老乡李军饷的碗里倒下去……

  新兵李木枪嘴里嚷求:“给我!给我!”

  新兵、党员曾另并手里的笊篱上的饺子朝他的老乡吕两宽的碗上晃来……

  新兵李木枪愤怒的“靠”,手里的崭新崭新的碗就朝盆里挖下去!

  新兵朱红厂手里的碗也……因为只有一个笊篱^

  QQ:634048849

第66章刘克思
失去控制了,新兵的情绪失去了控制,你“湖北佬”一直的占主唯一的笊篱,我们都抡不上捞饺子。活人岂能让尿来憋死?!新兵手里的印着鲜红“军用”字样的新碗,派上了用场。你来挖一碗,我来挖一碗。先开始,连长高兴,指导员也高兴,副指导员也高兴,副连长更高兴!但是,高兴只是短暂的。首先是班长孟回游愤怒了。不但班长孟回游愤怒了,班长杨建国愤怒了,班长马新有愤怒了,就连排长李名林也愤怒了——但是,团长却一直笑迷迷的看着新兵的热烈行为,政委也在高兴的欣赏着新兵们的疯狂。

  政委眼睛里欣赏着,嘴里还念念有词:“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政委像伟大领袖毛主席充满豪气的革命诗词描写的那样“秋风扫落叶一样,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政委就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行动!”新兵们要吃饱饭,就从吃不饱穿不暖的乡下,来到部队里当兵!

  想当年,政委刘天按就是因为家乡一直的吃不饱穿不暖而穿上了二尺半的!

  现在老百姓也是吃不太饱穿不太暖的!如果都吃饱了都穿得暖,还进行什么无产阶级继续革命呀!!“刘克思”这样的激动的思想,筷子不由自主的就夹住了一个饺子。

  啊,是手作用了筷子,还是筷子作用了手?这样想着,“刘克思”就感慨:“哎,伙计,你知道筷子是谁发明的吗?”“刘克思”问团长,团长回答:“不知道?你知道的。你什么都知道,你是刘克思。马克思知道世界大事。你刘克思还能不知道这小拇指头事!”“刘克思”说:“我来告诉你!经过我的研究,现在世界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3类:欧洲和北美用刀、叉、匙,一餐饭三器并用;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堂堂中华古国,都找不到记载这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点滴文字资料,也许是我们的先民当时缺少文字,或是记录筷子的书籍佚失殆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4个字。当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证材料。”

  马团长说:“管他谁研究发明的!朝你自己的嘴里弄饺子吧。看看新兵们热气多高干劲多大!”“刘克思”继续感慨:伙计,你知道吧,筷子就是我老刘非常崇拜的姜子牙发明的。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姜子牙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姜子牙的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姜子牙一口。姜子牙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姜子牙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姜子牙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团长说:“你还什么姜子牙不姜子牙了。再姜子牙就没有饺子了!”政委看面前的小盆子里,怎么没有饺子呀,还有半盆子吗!我是说新兵的大盆里已经没有饺子了!啊!看看去!团长政委二人站起来,走几步来到大铝盆前。哇!他马比!没有饺子了。连饺子汤也没有了!这些家伙真能吃,这是50斤干面包的饺子!一个没有剩,统统的煮出来了!连长李手记悄悄的在心里嘟囔甚至漫骂。脸上确是在笑。政委“刘克思”一本正经的也是非常严肃的问:“怎么办。连长同志。团里三令五伸,一定要让新战友吃饱第一顿饺子!这个命令已经早给你们下达了……”连长李手记连忙解释:“报告首长,饺子还在进行煮。饺子多的是。问题出在火煮不供上!”正在这个时候,炊事班长“锤子”喊:“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