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三国之群英重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苫顾忱俊

    “而且。今日就是第五日,每天就是笮融出兵之时,陶谦的援军也该到了吧?”

    这样想了一会,司马寒自觉无用,不由再次一叹,便不再多想,收取思绪,重新审视其目前处境。

    “本下邳城不大,坚守不难,只需多多准备,总是可以守住……”

    这样想着,司马寒不由就对麋芳说着:“这天气寒人,沸水火油难得,你可多多征召民夫,备足巨石圆木,以便城防。”

    “是!”麋芳听着,一一记下,再细问一番,就出去准备。

    而就剩下太史慈与司马寒两人在室内交谈之际,忽的就听着门外下人来报:“禀报大人,门外一人,自称大人故交,从合县而来,请求一见。”

    “合县?”司马寒听了,不由皱眉:“这莫非是陶商以前的狐朋狗友?”

    “主公,合县乃是我下邳属县,不足万户,位置在我郡东北,”太史慈知道司马寒对徐州不甚了解,这时就插嘴介绍着,最后又结合战事,补充道:“此县在徐县正北方向,却是对付笮融之军的有利地势。”

    “哦?在徐县正北方向?”

    听着这句,司马寒灵机一动,顿时心中豁然开朗:“必然是李冰接到消息,安排军队驻扎合县!”

    这样想着,司马寒不由轻轻一笑,心中暗赞李冰,面上却是隐藏着说道:“让那人进来!”

    于是不多时,信使入内,司马寒远远望去,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屏退左右,只留下太史慈一人。

    “成桂!”

    看着入内之人,正是熟悉的下属成桂,司马寒顿时变了声音,就下来迎接。

    这时许久不见以往下属,心情颇为激动,几步上前,才发觉成桂一副错愕表情。

    “怎么?李冰没有和你多交代么?”

    “额……”成桂这时才反应过来,盯着司马寒有些发愣道:“……主公?”

    “哈哈哈哈,不错,本人正是司马寒!”大笑一声肯定下来,司马寒就示意太史慈说话。

    “成桂,听得出我的声音?”太史慈也起身迎了过来,同时就将人皮面具一掀,就笑着对司马寒道:“主公,周围无人窃听,暂且无须小心!”

    “好!”司马寒点头答应,一下取下面具,再看成桂之时,就见其眼中终于有了数分信服。

    于是拉着成桂坐下,就问道:“这次过来,想必是已经安排好了?”

    成桂听了,老实答道:“不错,主公,如今我跟随张宝大人,已屯五千精兵在合县,今日过来,就是确定发兵偷袭笮融后路的时间!”

    “嗯,”司马寒点点头,沉吟一番,却是说道:“如今援军未到,笮融也还未发兵,这局势还不明朗,我不能给出准确答复……”

    “而这五千精兵,都是黄巾老兵,想必张宝可以指挥得心应手……”这样想着,结合着当前情况,司马寒不由说道:“既然如此,你变回去告诉张宝,就说我授权让其掌控全军,随时注意笮融动向,除了正面对敌消耗,其余让其自己随机应变即可!”

    说着,见成桂点头记下,司马寒满意一笑,又问道:“如今李冰和邢南两人,都已经出发了?”

    “是!”成桂答应道:“李冰大人与邢南将军,五日前就出发去了广陵,与臧霸,高升,袁战三位将军汇合,如今想必已经到了。”

    说着,成桂也不待司马寒再问,便又主动介绍其广陵郡情况:“我们在东海前线,倒是得到不少广陵情报,臧霸将军所率领的一万五千军士,分为三军,由臧霸,高升,袁战三位将军各率五千士兵。只是在攻破广陵一县,又各下一县之后,就被广陵太守赵昱反应过来,发兵抵抗,暂缓了攻势。”

    “而如今又收到天气变化影响,使得战事就此僵持,最近半月之内,除了臧霸将军强攻一县损失了近千士兵以外……”说到这里,成桂嘴角一抽,有些心疼,但还是接着道:“两方就都是再无寸展,陷入了胶着状态。”

    “嗯……四县么?”听着损失,还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司马寒倒是没有多说,只是考虑着:“这广陵郡不过十二县,这一下打下了三分之一,可谓是真正动摇了根基,难怪这五天过去,受到下邳易主的消息都没有一点动静……”

    “这样看来,其实是真的被臧霸动摇了根基,实在没有闲心关心其余之事,”这样想着,司马寒颇为满意,却也暗自警醒:“可是,这回若不是我这边计策成功,占据了大势,那危险的,反而就是臧霸了!”

    “毕竟,这天气渐渐寒冷,臧霸又没有物质补充,全凭一股狠劲作战,若是可一鼓作气,直插治所,攻下全郡还好说,若是像如今这样胶着下去,早晚是要被赵昱稳打稳扎的一步步扳回局势,最后一败涂地!”想着这些,司马寒心中清楚,不由放心一笑:“这些臧霸想必也是了解,既然如此,李冰和邢南此行必然无碍!”

    于是看着成桂,越发满意,就又问着东海郡局势。

    而成桂只是考虑一会,就侃侃而谈道:“本来东海郡与下邳国交界之处,还有三郡被笮融占据,如今笮融收兵,管亥将军自然就发兵将其夺取,如今可谓是已经完整纳入主公麾下!”

    “而管亥将军一直注意着笮融军队动向,自从笮融前线一万军士撤离,便也跟着改变,令孙彪率领两千兵返回治所,留守东莱郡,”说到这里,成桂笑道:“而管亥将军自身,则用密信和张宝将军联系,带着五千精兵,已经留在东海前线,打算见机尾随笮融之军行动。”

    “哦?”司马寒听了,略一琢磨,顿时笑道:“这管亥还颇有头脑,没有贸然出击,使得我军暴露。”

    “这样隐藏起来,吊在笮融军队之后,还能不被发觉……确实不错!”司马寒夸赞一句,心中比较一番,顿时发觉如今对局势掌控渐渐清晰,不由顿时满意:“这样一来,除了援军,我军实力就全部被我掌控在手,是时候筹谋敌军实力了……”

    这样想着,司马寒目光一动,顿时就回忆起当日在下邳县内确定的僧侣力量。

    “其余传教僧人也就罢了,想必没有多少力量,唯有那圣僧却是麻烦,必须找个人与其抗衡!”(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人才济济
    同一日下午,阳光洒下,下邳国外,热闹非凡。

    不过这番景象却是不同往日,毕竟有着国相大人的命令与措施,这下邳县满城之内,表明上却是再不见礼佛之人。

    因此,这时热闹都是由摊贩起哄而出,各式各样商品琳琅满目,使得城内外气氛终于有了一丝郡内治所的经济氛围。

    而这热闹景气的氛围,在国相陶商到来之时,终于达到了顶峰。

    “快看,新任国相大人!”商贩之中有人眼尖,第一瞬间见着国相之车。

    “哦?哪里?哪里?”有人就问着。

    商贩一挥手指出,顿时就吸引了众人目光。

    而看着车辆一路过去,以及从其中探出头来的司马寒,众人都是一脸敬佩表情,唯有一人,却是奇怪道:“怎么是他!”

    众人听了怪异,转头看去,就见一个今日从彭城国赶来的商贩,不由奇道:“这么?莫非你认识咱们国相?”

    “呃,怎么可能!”这商贩听了翻了翻白眼,却是说道:“此人是州牧大公子,上回我来下邳,就见着其出任长史……”

    说着,这商贩却是忽的惊觉,下半句就咽进了肚子:“怎么数日不见,就成了国相?”

    而不提这些小访小贩们的惊奇,司马寒此时等候着徐州来人,也是无聊。

    正午时分接到消息,司马寒在麋芳提醒之下,才知道自己必须要出郭相迎,不由就是苦笑:“看来这以往印象太坏。也不全是好事!”

    “这回虽然夺了下邳,但是有着以往印象留存。必然是没有人信,估计。都会以为是陶谦布置吧?”这样想着,司马寒也是无语,“居然还要我来迎接这徐州之人?”

    “罢了,他们不将我放在眼里,也是暂时无知,我又岂会在意?”想着这些,司马寒也就释然一笑:“大不了到时展现一番实力,给他们看看。只是到了那时,若还有人冥顽不灵。我可就不会客气了……”

    这样想着,司马寒不由一笑:“毕竟,我所求的,不过是五千丹阳精兵,与国内那几个人才而已!”

    于是时间就在司马寒考虑之间渐渐流逝,又过了两个时辰,城门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再过片刻,就见着军队影子。

    “终于来了么?”司马寒早已等的不耐。这时见了连忙上前迎接。

    于是就见着为首一将,正是曹豹,率领一部千人在前,已经在门外等候。

    司马寒连忙过去。就是一番客套,同时趁着机会,就仔细打量着几人气运。

    而曹豹见着司马寒如此识趣。就在城外相迎,也是颇为满意。正好一路行军疲乏,就请着车上先生们下来。到了迎客亭内休息。

    而司马寒打量过去,就见这一片金黄气象,其中隐约之处,还有一抹青色,顿时心中大喜,就一一仔细看去。

    这其中陈登是早就见过,少年模样,白衣翩翩,很是年轻潇洒,这时一眼认出,心中顿时就满意了三分。

    然后再看其顶上云气,金黄一片,聚而不散,使得命器金光闪耀,中央一根本命之气深深藏匿其中,却也可看出其粗壮不凡,顿时就是满意至极。

    “哈哈,大公子莫急,州牧大人可是很看重你啊!”

    不料这时,见着众人一一落座,曹豹就笑道:“此番派我等过来,就是听从大公子差遣,还望大公子多多担待!”

    “那是自然!”这话中意思,司马寒一听就懂,这时不和他计较,全部应下笑道,“诸位都是徐州支柱,我哪敢随意差遣?自然是多多听取诸位意见,方可行事!”

    只是虽然这样说着,但是这曹豹一来就这样桀骜,看着气象也不过是赤黄,司马寒不禁就有些不喜,暗自琢磨着:“这还没进城呢,就说这些,进城后不还要本末倒置?”

    不过这时心中虽然不满,好歹还是可以忍耐,司马寒便一面应付着曹豹,一面望着其余人的气色格局。

    于是就又见着一绿衣青年,与一身着黑衣的中年男子,气运远在其余众人之上。

    “这二人我之前没有印象,想必就是王朗,与张昭了!”回忆着自己留糜竺在彭城国,却是向陶谦上书请求了三个历史名人,就是陈登,王朗,张昭,司马寒顿时明了:“这中年男子想必就是王朗,而这青年,就是张昭!”

    而王朗之气,虽然望过去和陈登相差仿佛,但是年龄差距摆在那里,显然是不如陈登,司马寒略微看过之后,便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张昭身上。

    “张昭啊……”司马寒感叹一声,望了过去,就见入目之处,一片金青光泽。

    再看仪表,一副堂堂之相,只是简单坐着,也有一股书卷之气流露,感染着周围众人,不由自主的对其生出好感。

    而再看其顶上,命器金印虽然不大,但是本命气聚拢一团金黄色气运,并且金中带青,使得其中命气极为浓郁,整体格局,倒是还远胜过自己如今。

    看着这份不输于太史慈的气象格局,司马寒就是暗自钦羡,然后再一细看,见着其身后图腾虚影之时,顿时就彻底震惊。

    不由就想着流传千古的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就凭这份信仰强度,此人就担得起这句!”司马寒震惊一瞬,心中大赞,不由就回忆起了张昭往事。

    “虽然这人后来成了投降派,但是内政能力,绝对是江东首屈一指,孙权之前的基业,基本都是靠着张昭一人治理,所以正史才有着记载‘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於昭!’”

    这样想着,司马寒望着眼前张昭,还有些不可置信:“这可是相当于曹操手下荀彧一般的顶级内政人才,就这样简单的得到了?”

    “看来,这才是这身份带来的真正好处啊!”感慨一番,想到如今自己得到太史慈,张昭两大顶级人才相助,司马寒不由激动起来:“如今我麾下有了文臣武将,就只缺谋臣、猛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