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在误读中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台湾问题,有一位美国学者,卡内基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戴维·罗特科普夫先生2010 年2月1日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题为《继续支持台湾,美国能撑下去吗》。文章认为,台湾很小,它在真正的战略优势方面对美国的好处微乎其微;美国肯定不会为台湾而跟中国开战。设想,如果中国向美国鼻子底下的古巴运送64 亿美元的军火,美国会高兴吗?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已经证明,美国绝对不会答应。当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宁可冒一场核大战的危险,也不允许苏联人把导弹运到自己的后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人可能对这种东方的智慧不屑一顾。可是,几天前,英国王子查尔斯在视察军人疗养院时,还情不自禁地跟着教练学起了中国气功,意在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尽管动作笨拙,令人捧腹。
  我们到底是5000 年前的孔圣人、150 年前的鸦片禁烟者、90 年前的五四运动的传人、60 年前的新*主义者,还是30 年前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者?
  提出这些疑虑和不安,本身就说明我们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彷徨、探索,有文化上的自恋和经济上的自大。
  三十而立,我们需要想明白。再过十年到了不惑之年,可能我们的国人会比现在更加成熟,面对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四年前我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的事情谁能说明白?》,60 年大庆前夕,我惴惴不安,撰文提出要居安思危。这样的谦卑(humility )也许才能真正回答一位网友对我的博客文章的跟帖里所说的:“中国最不缺你(杨锐)这样的吹鼓手。”到底是在吹鼓,还是警钟长鸣?我倒是有些不解。
  三十儿了,歌舞升平,没有必要这么沉重。但是我们的国家在许多方面似乎只有世故,没有成熟。这无法自欺欺人,比如如何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弱国心态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改变。
  这是我给春晚送上的一道凉拌。众口难调,都怪我芥末放得多了,有点冲,抱歉。但这却有利于伤风感冒者。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三十而立,这点常识应该明白。
  2009年10月1日晚,主持完频道特别节目后与四位大使合影,左起依次为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刚、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前驻印度大使程瑞声和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这些老大使人品极好,为人谦逊严谨,业务精湛,忠于祖国。他们在我们频道“共和国60年大庆”的特别节目里共同追忆毛泽东和周恩来如何开创新中国外交。他们是新中国第二代大使级外交官,第一代基本都是将军,是军人。
  

如何解释和纪念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1)
中苏结盟,打出国威;失掉台湾,跑了*
  前几天看到一本很感人的书—— 《战火情缘》,讲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的文工团赴朝演出的许多片段。一幅幅老照片真实再现了当年年轻漂亮的志愿军女兵在前线战火间隙的动人一刻,再现了用忠诚、坚强、浪漫和奉献抒写的战友情。书中一身戎装的伉俪照只让我耳畔响起四个字:战地黄花。我对作者之一曹玉姗说,老人家,所有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回来的人都是英雄。老人家激动地连连点头称是。是啊,在利益驱动的今天,他们纯朴得只剩下了对战友的怀念。的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许多优秀儿女一去不归,气壮山河,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情结,需要怀念人间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战地情缘”。
  201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 周年。这是冷战爆发后,美国遭遇的第一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尽管三年内战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尽管三年(1950~1953 )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官方统计自己的伤亡人数为36 万,而美方估计为70 万~90 万。中国统计敌方的联军伤亡119 万,其中美军损失不到30 万人。
  中、苏、朝三国结盟,打出了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海外华侨扬眉吐气,许多原来根本瞧不起中国,一直跟在美国后面的国家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五年前,一位坚信美国军事实力的美国学者Robert Ross 见到我时说:“杨锐,我们中美之间冲突难免,一山难容二虎,不过我们不在陆地上跟你们打了,因为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我们吃了大亏。但是,海上霸权你们就不要争了。”这番话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承认中国军队能打硬仗,1953 年美国人在三八线的板门店与中朝军事代表团签署了停战协议。二战中,凭借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巴顿将军、艾森豪威尔元帅以及太平洋战场上的麦克阿瑟将军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的赫赫威名,还有手中的原子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与中朝联军打成了平手,这就是失败,是无可争辩的。另一层意思是,美国的十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游弋在世界各大洋,美军现代化的水上远程投放能力同样也无可争辩。苏联解体后,美国失去了唯一的竞争对手,它的强大海军更是有恃无恐。与此同时,过去现代化建设的30 年是中国韬光养晦的30 年,也是我们精兵简政的30 年。中国先后裁军170 万。但是,美国人心里很清楚,中国的巡航导弹、常规以及核潜艇等对美国形成了有效的战略核威慑,特别是我们东风系列的中短程导弹对美国的航空母舰构成致命威胁。
  其实,朝鲜战争前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有些十分残酷。比如,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将军的领导下,虽然曾经先发制人,打过了三八线,一度使敌人溃不成军。但是,当美国人率领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介入后,形势急转直下,朝鲜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中国决定参战,也是在与当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密切磋商后,在得到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持的承诺后才决定打过鸭绿江的。斯大林当时非常犹豫,他还没有做好与美国人直接发生正面冲突的思想准备。但是,永远戴着墨镜、嘴里叼着雪茄,雕像竖立在美国西点军校的当年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将军不听白宫政治家的忠告,希望把战火延伸到鸭绿江北侧,中国境内,大有配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的野心。中国人当然无法容忍。虽然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四野司令*拒绝临危受命,但是彭德怀果然有横刀跃马的大将风范,不畏强敌,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主席还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安排在彭德怀将军的身边,在一次敌机突袭的轰炸中,岸英不幸牺牲。

如何解释和纪念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2)
人们可能有所不知,入朝参战的许多士兵是三年解放战争中被我们俘虏的国民党兵。这些人的表现迥异。据西方披露的某些历史内幕,在敌方的战俘营里,某些被俘的前国民党兵被韩国人和美国人挑拨和利用,充当狱卒和打手,对狱中表现坚定、忠于祖国的志愿军中的共产党员施以酷刑,割耳朵、砍鼻子、挖肉、苦役等等。但是,来朝鲜参战的前国民党兵中最优秀的军人当首推烈士邱少云。他本来可以不用执行这次任务,但是坚决请战。结果他在和战友们在黎明前无名高地的潜伏中,不幸被敌人施放的燃烧弹击中,为了避免暴露整个部队的行动计划,虽烈火烧身却一声不吭,直到英勇就义。死后,战友们发现烧焦了的躯体顽强地弓在地上,双手深深地抓入土里,可以想象他生前忍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他是公认的烈士和民族英雄,彪炳史册。我无法想象当时趴在他身边的战友如何忍受自己的兄弟活活被烈焰吞噬而纹丝不动,这种考验同样残忍无比。更加残忍的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文学杂志《争鸣》曾经刊登过一篇纪实小说,讲的是很多朝鲜战争后获释的志愿军战俘当年拒绝敌人诱惑,坚决回到祖国,但是他们必须转业,有些要回到农村家乡。然而,这些勇士们却不被信任,“*”中,许多人不得不含冤接受组织的反复审查,有的还遭到*。改革开放后,那些去了台湾的战俘衣锦还乡,摇身一变成为台资企业的代表,回家乡投资搞建设,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的接见和热情礼遇。而他们当年那些坚持返回的战友和老乡,特别是那些无名英雄和曾经被俘的战友,却过着一贫如洗和抬不起头的日子。掩卷沉思,不由脸上留下两行热泪。
  在“抗美援朝”三年残酷的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英雄人物,如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后来有很多根据他们的事迹改编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如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团》和《奇袭》。小的时候,因为看多了朝鲜战争故事片,对战场上漫山遍野的金达莱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遐思,颇有点像《闪闪的红星》中的映山红,总是觉得那迎风摇曳的花丛与烈士们从容赴死的境界十分融合。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银幕形象是故事片《英雄儿女》里的孤胆英雄王成。他在滚滚的硝烟中身背报话机,不断地投掷手榴弹,一个人坚守阵地,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拉响了爆破筒,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他对着报话机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的妹妹王芳则是漂亮的志愿军文工团的歌唱演员,父亲是某部的军长。《上甘岭》主题歌“英雄赞歌”是我最喜欢的革命浪漫主义歌曲,喜爱的程度绝不亚于周总理当年对《洪湖赤卫队》主题歌的陶醉。在文学作品中,三代人耳熟能详的优秀散文是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那个朴素浪漫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喜欢这类高大全的形象。它激励人们向上,培养英雄主义的情怀。
  岁月荏苒,60 个春秋里沧桑巨变。今天的朝鲜半岛三八线南北两侧依然两军对垒。DMZ(demilitarized zone ),也就是非军事区一带部署着几百万颗专门对付作战人员的地雷。朝鲜一侧的万门大炮则时刻准备万炮齐发,延伸的炮火完全可以覆盖距离边界50 公里的韩国首都首尔,更不用说它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他们战斗力超强,对领袖忠心耿耿,而且随时准备献身。朝鲜尽管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和百姓的平均收入依然低下,但是平壤实行的是先军政策,军队优先。2006 年10 月9日朝鲜宁边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朝鲜成为另一个有核国家,并声称实行有限核威慑,抵御美国“9·11 ”之后扬言推翻“邪恶轴心国”的叫嚣。中国反对朝鲜半岛实行核军备竞赛,所以牵头进行了多轮六方会谈,敦促平壤弃核。 。 想看书来

如何解释和纪念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3)
中朝关系自从中韩1992 年建交后就变得比较微妙了。但是,朝鲜政府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两国军队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至今,还有无数志愿军战士长眠于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据说有的小战士入朝时只有9岁,是文艺兵。
  中美两国关系已经成为21 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在经济上已经形成很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定期举行战略和经济对话。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启程访美,并准备参观美军敏感的太平洋总部和战略司令部等地方,这表明两军的交往已经恢复正常。2008 年10 月,由于美国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将近65 亿美元的军火,中美军事交往陷入停滞。中美两军领导人将深入探讨战略互信的问题,因为中国非常不满美军间谍机时常飞掠中国的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摄取中国的军事情报。
  鉴于以上情况,我不知道,中国是否和以何种方式纪念“抗美援朝60 周年”。这是个敏感话题。也许我们可以低调,但绝不能忘却。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但是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希望我们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其实我很想赴朝鲜旅游,去看看当年的上甘岭战役旧址,看看英雄们固守过的坑道是否还在。我希望手持一束金达莱,去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寄托对英雄们的哀思和表达晚辈的深切敬意。
  中国人热爱和平,但是,毛主席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还有一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多难兴邦,我们的民族不可辱。中华民族自古从不缺少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当祖国召唤的时候,他们随时愿意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小时候家里炕头上永远摆放着两本书:《志愿军英雄传》和《水浒》。如果说我的身上始终存在某种崇尚英雄的情结,那么,这两本古今文学教材一定起了作用。
  文中没有着重谈为什么朝鲜战争让中国失去了收复台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