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校园菜鸟到职场大树的成长心得:大学路线图-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谈起事情自然也顺利得多。
  更何况,毕业以后,经过几年的历练,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会有不同的成绩,也会有自己独到的人生或职场感悟,利用聚会的机会,大家互相交流,不仅能够拓宽自己对工作认识的广度,了解同一行业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工作,更能加深自己对工作认识的深度,说不定还能够茅塞顿开,挖掘到独到新颖的工作方案。
  大学同学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脉资源。在大学时代,多结交一些朋友,互相勉励、互相促进,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还能够为自己将来的事业插上成功的翅膀。
  给予也是一种得到
  有一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通过自己的资源与关系,经常给周围的一些朋友以及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工作什么的。平时,要是有新人到他单位去上班,他都非常热心,带他们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了解企业文化,还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走了那个来了,有的离开后也一直没联系。有时,这个年轻人心里不禁有点惆怅与失落,但这种失落又不能去跟身边的人说。
  有一年夏天,他到外地旅游,在一家寺庙,他有缘认识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这位老和尚须眉皆白,特别有禅的味道。在聊天过程中,年轻人把自己的惆怅跟老和尚倾诉一番,他觉得反正也不是很熟,说了也没什么关系,就当吐一下苦水,发泄一下心中的伤感。
  老和尚静静地听年轻人讲完,然后微微一笑,把年轻人带到一棵树下,他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地向树深深鞠三个躬。然后,老和尚说:“你知道我和这棵树的故事吗?这棵树是我几十年前种下的,在我失落甚至失败的日子里,全靠它替我遮阳蔽日、挡风拒雨。如今,它已经长在我心里了。其实,在那些你帮助过的人心目中,你就是这样一棵树,他们都是在你身边栖息过的鸟。他们虽然没飞回来,但你已长到他们心里了。”
  年轻人听了,顿时大悟,心中惆怅也一扫而光。回去后,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热心地帮助别人。
  给予者永远是埋在收受者心底的一粒种子,随着岁月流逝,它不会被掩埋,而是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这棵树郁郁葱葱、根深叶茂时,那些过往的鸟儿累了的时候会停下来在上面栖息,为它带来莺歌燕语,为它带来勃勃生机。这,难道不是一种回报么?
  种树人最大的乐趣在于:你所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并带来丰收。我们正年轻,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相信自己今天做的每个善行,以后都会有相应的回报!
  我经常去给人讲课做培训,每次在讲之前,我都特别精心地准备了一个讲义,在讲的过程中都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经验与教训全都教给学员。我每次都会说:我希望能让大家产生“共鸣”,也希望与大家“共享”。
  周围有些人常常敝帚自珍,吝于与人分享经验,深恐别人知道自己的方法后会超越自己,这些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这是一种陈旧的思维,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曾经有好心人跟我说:你别那么无私,有些东西还是要留着点。我就笑着说:我不怕,如果他们有心,你一句话他们就能懂,要是他们不用心,你就是手把手地教也没有用的。东西在我的大脑里,谁也拿不走。

路标7:朋友(3)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分享是美好人性的体现,也是一种年轻人必须学习的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学会分享,你会感受到助人为乐、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只有主动向别人伸出手,才能抓住别人的手。如果把自己的手攥得紧紧的,当别人向我们伸出手时,我们还以为他们是想要东西而躲藏起来,那我们需要的支持又能从哪里来呢?
  我们还年轻,毕业没几年,有的是精力,有的是年龄优势,和那些在职场上混了很多年的“大哥级”人物相比,我们的机会要比他们多,为什么我们不帮助他们呢?只有在年轻时学会分享,把帮助他人当成是一种习惯,那么,这种“给予”在某一天才会变成一种“得到”!
  同班同学、同届校友以外的朋友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通过你身边认识的六个人并深入挖掘他们的人际网,你便有可能与全世界的人成为朋友。人际关系就像一张网,用心去结识更多比你优秀的人,并且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属于你的网络就会越来越庞大、强劲。
  结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多与他们交流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主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等。由此可见,人脉即命脉,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乃至整个人生的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也许你会说,对一群遨游在知识海洋里的学生来讲人脉、处世的道理是不是太世俗化了?不!绝对不是!事实恰恰相反。现在的大学生,极其匮乏的技能便是自己的社交技能。前面曾经多次提到,当下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常年的家庭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多半骄傲、自大、任性,甚至一意孤行,在他们成长的世界里,没有更多的同龄人,而只有对他们持宽容态度的长者。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试想:当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谁还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一味地包容?绝对不会!在老板的眼里,每一个员工都是平等的,他只看谁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同事的眼里,每一个人也都是一样的,他们只选择那些性格好、投缘的人交往;在客户的眼里,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人会先听你介绍一下你的家庭背景,然后再考虑要不要跟你做生意。所以,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然而,大学生活,毕竟与社会生活不同。大学生接触人的范围要小得多,除了自己的同学、老师,似乎没有太多可以认识的人。有的同学,大学四年,甚至不认识除了本班同学以外的任何其他人,也没有任何除了本班同学以外的其他朋友。这其实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其实,大学里,我们也有好多机会可以结识更多的人。比如老乡会、各种社团以及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等等,都是扩大同学们交流面的重要机会。
  我在大一刚入学时,通过系里组织的交流会,认识了大我两届的一个学姐,当时她是我们系学习部的部长。之所以对她产生很深的印象,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对她当时在交流会上发表的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观点很感兴趣,她所讲的,她的经历也跟我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深有感触。
  后来,特别巧的是,有一次在图书馆的自习教室,我跟这位学姐刚好坐在一起,当时一个念头随即在我脑海中出现:我能不能请学姐跟我做一次更深入的交流?当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忐忑。我只是一个大一新生,而且跟学姐也只有一面之缘,她是否愿意跟我这个“小毛孩”交流?如果她不愿意,我岂不是很尴尬?

路标7:朋友(4)
不怕各位笑话,我足足想了有半个多小时,终于鼓起勇气递给学姐一个小纸条,说明我的身份和意图,希望她能够抽出时间跟我聊一聊。
  学姐看了纸条之后,莞尔一笑,伸手做一个“OK”的姿势,并示意我出图书馆。之后,我跟学姐聊了很久,因为我们越聊越投缘,而且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我们都喜欢读西方文学,都喜欢猜灯谜等等,而她也给了我很多大学生活的宝贵经验。
  只是这小小的一步,我不仅与学姐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而且为我的大学学习指明了方向。直到今天,我仍然很感谢我的这位学姐,我们也依然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关系。
  大学期间,结识一些优秀的学长或者其他班、系的同学,都是对我们人际交往能力一种很好的锻炼。不仅如此,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你会收到许多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可能对你的生活、价值观念等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你也会因此比其他同学更快地成长。
  努力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尽量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对话,你将收获受用一生的财富。
  “没事”多联系,“有事”有人帮
  在工作以后,我认识了一位同行的前辈。今年已经有五十多岁,他人看上去很和蔼,而且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因此,我们都热情地称呼他“姜大哥”。
  姜大哥很健谈,也拥有很多朋友。许多跟他见面不过一两次的陌生人,都能跟他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和他的认识就是十分偶然的。
  我的一位朋友读了在职研究生,她毕业论文答辩时请我做她的答辩秘书,而姜大哥是她答辩时的答辩委员。朋友答辩那天,恰巧我和他都到得比较早,就这样,我们互相交换了名片,算是认识了。
  事后的第二天,他就加了我的MSN,并且发来问候。我起初根本没有在意,就觉得是个同行的前辈,认识了也没什么不好,但当时的我,根本没料想到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自从在MSN上互相成为好友,姜大哥每天早上都从MSN上发来亲切的问候,比如“早上好”、“今天有个好心情”之类的,遇上节假日,他总会送上温馨的祝福,比如“周末愉快”、“新年快乐”等等,而我也会礼貌地回应他。
  虽然我和姜大哥再也没见过面,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深入的交流,当时仅凭每天互相的问候,就感觉他像身边一位老朋友,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却让人觉得我们似乎认识了很久。
  终于有一天,我恰好要找姜大哥出版社的一位同事谈合作的事情,正苦于没有合适的人脉资源介绍我们互相认识,这时刚好姜大哥的MSN发来问候的消息,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姜大哥和我想找的这位部门主管是一个单位的!我为何不请他帮我引荐一下?
  我向他说明我的意图,姜大哥欣然接受了,这让我棘手的问题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他表示很乐意帮我介绍。
  就这样,我和姜大哥成为很好的忘年交。因为他的人脉资源比较广,还介绍了许多其他资源给我,而我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同行的其他朋友。
  有一天,我问他:“当初您为什么愿意帮助我引荐并且介绍那么多的朋友给我认识?”他笑着说:“没什么。一来,我们很投缘;二来,你没有拒绝我每天的问候。朋友的价值在于平时的关心,而不是当你想用到我的时候,才过来找我。之前,也遇到过一些年轻人,平时对我在MSN上的问候不理不睬,甚至装作没看见。等到有事情求我时,才又是电话,又是请我吃饭,我都没有接受,因为我觉得他们是不尊重友谊的人!” 。 想看书来

路标7:朋友(5)
听完,我才恍然大悟!的确,现在的人们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大家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是平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能够见面的时候很少,时间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朋友关系也会因为不常联系而逐渐生疏。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而姜大哥却能够通过网络来保持与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其秘诀就在于,即使再忙,平时也要多问候,多联系,这样才不会让人感觉很生疏,等到有困难希望他人帮助时,才能一呼百应,事情自然也会顺利很多。
  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平时的联系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客套话。与朋友相处,就像种花一样,只有在平日里不忘记施肥、浇水,才能开满美丽的鲜花。平日里,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或者一句简单的MSN或QQ的聊天问候,都能让朋友的心间产生一股暖流,你们的友谊之树也会更加郁郁葱葱!
  朋友相聚,要的是激励而不是攀比
  朋友相聚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但是千万不要太频繁,太频繁了第一浪费钱,第二浪费时间,第三还会造成盲目的对比;关于聚会的形式与内容也要相应丰富,并且相应提高档次,不要只是停留喝酒麻将唱歌聊天这样一些比较低层次的玩耍中。应该把朋友的“聚会”当成真正激励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友谊,又发展了自己,何乐不为?
  不要在朋友的拥有里寻找自己的痛苦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便各奔东西,多年未见。于是大家决定找个周年纪念日聚一聚,一来叙叙当年同窗的趣事,二来互通有无,了解各自的现状。
  于是,我们在交流中难免得到如下信息:某某同学买车了,某某同学买房了,某某同学高升了,某某同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