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海王道:从奥康奇迹悟世界一流商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镇上的人都说王永庆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但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在提高大米质量的同时,在服务上也更进了一步。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回家。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非常不方便了。可是,年轻人整天在外工作,根本没时间来买米,所以,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
  聪明的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更重要的是,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就完了,他还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陈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会变质了。
  而且,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会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等时候到了,王永庆不等顾客上门,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更加了不起的是:有些顾客,不是吃完米就立即有钱买米,因为还没有发工资。王永庆又推出一项新的服务措施:
  先把米给客户,记好别人发工资的时间,在他发工资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去收费就行了。
  于是,他那家在小巷里的米店,竟然成为了生意最好的米店。
  王永庆把握了做一流商人的秘密,之后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了台湾的首富。
  上述两个卖米的故事,其实应该都符合了企业经营的一流商道。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经验来呢?
  (一)伟大的事业,往往从不打眼的起点开始。
  任何伟大的事业,几乎没有谁在开始阶段就那样的辉煌。起点小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处于起点时,没有一种超越平庸、超越自我的心态。
  (二)境界决定了世界。
  你的世界有多大,与你的境界有多大密切相关。
  非凡的成就来自非凡的行动,非凡的行动来源于非凡的境界。对于企业家来说,经营的境界更与人生的境界密切相关。
  (三)利润是副产品。
  这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核心理念之一。
  十分凑巧的是:在我们对话奥康、力求从奥康的发展中去追寻世界一流经营之道时,本书作者之一的吴甘霖,正在写作一本《要学就学德鲁克》的书。在“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著作中,竟然发现了这样一段关于“鞋子商道”的理论:
  “许多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就应该是一台挣钱的机器。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人都对鞋子没有兴趣,他们认为金钱是真实的,其实,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的确,“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十分有理。利润只与企业家或相关的股东有关,鞋子却是穿在一些不相关的、陌生人的脚上,它应该舒适,应该合脚,应该温暖、时尚而耐久,甚至应该让人体验到人生的价值。
  德鲁克还说: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利润。这一点,所有的企业家都应该牢牢记在心中。”
  这是德鲁克几十年前说的话,那时世界上还没有奥康,但似乎正是对奥康发展的总结。反思奥康和他的创始人王振滔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德鲁克的理论惊人的吻合——因为,在让奥康如何发展的方面,王振滔一直是继承了自己在卖米时的一个基本理念——
  尽可能为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只要你首先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才为你创造利润。”
  这不正是“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和“利润是副产品”的真实写照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4)
吗?
  (四)崇尚“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
  这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提出的核心理念。
  所谓“以心为本”,就是不管是经营还是管理,一定要仅仅围绕人的心灵做文章。所谓“利他”,就是凡事都要先为别人想,时刻想着奉献他人、奉献于顾客、奉献于社会。
  有了“利他之心”后,企业的发展与利润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强调利他之心,就是要强调自我超越。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能力等方面,更体现在面临名利考验的时候,是否能够先把他人的利益放前面。
  王振滔打米少出米、多出糠的故事,事后许多人可能觉得了不起,那是他有了成功的业绩,让大家看到了好处,所以大家觉得他眼光独到,超乎寻常。但是回想当初,为什么别人就难以做到呢?
  我们思考,也许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许多人难以想到这样的“好点子”,恐怕不是他们不比王振滔聪明,而可能仅仅是有这么一个心理原因:
  不管怎样,许多人总是难以先从客户出发,难以从如何首先培养自己的“利他之心”出发。
  谈到这份利他之心,不得不提到华人企业领袖李嘉诚先生。众所周知,李嘉诚先生生意做得大,与他的人格魅力紧密相关,而这份人格魅力,体现的也是他那种超越小我、利他为本的精神境界。
  我们且来看一个李嘉诚的故事吧:
  当李嘉诚的长江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后,李嘉诚由于他在塑胶业的实力和良好声誉,被推选为了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的主席。
  正当香港整个塑胶行业做得风风火火的时候,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席卷了全球,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当时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因此,价格由年初的每磅元到秋后竟然暴涨到每磅4~5元。塑胶制造业一片恐慌,如临末日。不少厂家因为没有储备原料,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其实,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还不是石油危机,国外塑胶原料的出口离岸价只是略有上涨。主要是香港的进口商利用业界因石油危机产生的恐慌心理,垄断价格,一致提价,把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
  在这场关系到香港塑胶业生死存亡的危机中,身为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挺身而出,挂帅救业。
  其实当时李嘉诚的经营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地产上,而且收益颇丰,塑胶原料危机,对长江整个事业,影响并不大。李嘉诚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公心和义务。
  在李嘉诚的倡导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其中还有非潮籍塑胶商。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对方不予理睬。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很快达成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这种形势下,其他原料进口商不得不降价。
  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从此烟消云散。
  不仅如此,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更有着惊人之举。他从长江公司的库存原料中匀出万磅,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
  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李嘉诚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硬胶原胶,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在危难之中,受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
  李嘉诚的这种做法不仅挽救了整个行业,更赢得了人心。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嘉诚为何能够成功的一流商道。它充分说明:
  “利他之心”,不仅是一个人的创业之本,也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灵魂!
  (五)额外的一点点,改变世界。
  境界大并不意味着只做那些大事,不做小事。大事总是通过小事和细节来体现。
  能够将事业做大的人,不仅关注小事,而且关注“额外的付出”,就是别人没有要求你这样做,你偏偏给他一个惊喜,自然你所得到的,就是超乎寻常好的结果。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5)
而且,正因为你能带头付出,也会净化更多人的心灵,从而让环境发生变化,让世界更为完美。
  其实,我们分析奥康的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家的商道,更可以总结出两个核心的结论:
  (一)赚钱的法则和行善的法则,都是同样一个法则——付出法则。
  只要你能够首先付出,更好地付出,你就能够得到最理想的回报。
  (二)企业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出分别:
  三流企业比产品;
  二流企业比品牌;
  一流企业比商道!
   。。

“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1)
做企业都希望顺势而为,但奥康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温州鞋成为假冒伪劣的代表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时,选择逆风飞扬,在市场环境最糟糕、最恶劣的情况下,创办了自己的鞋厂,正式加入了制鞋行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康的创业者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当他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奥康的创始人王振滔哈哈一笑,说:
  “说起来,这得感谢1987的那一把大火。”
  尽管事隔多年,但王振滔对于那把大火,至今记忆犹新。
  1987年,温州生产了不少假冒伪劣的皮鞋,在全国影响很坏。“温州鞋”甚至成为“瘟鞋”的代名词。于是,浙江省工商部门将在全国各地查抄的假冒伪劣温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轰动全国。
  那把火烧完的第二天,他正在从武汉回温州的车上,准备进一批皮鞋回武汉卖。
  路上,他就听见大家在议论杭州烧温州鞋的事。当时他还不以为然,认为武汉隔杭州那么远,要烧也烧不到那里去,加上自己的皮鞋质量一直都不错,肯定没什么问题。
  谁知道,第二天他刚进家门,连鞋都没来得及换,武汉那边的合伙人就打来电话:
  “出大事了,我们的鞋全被没收了。”
  原来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全国人都知道了烧温州鞋的事。一夜之间,温州鞋成了“瘟鞋”的代名词,大家对温州鞋避之惟恐不及。有的店门口甚至连夜直接贴出了告示:本店不售温州鞋。
  而且,武汉的一份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一篇题为《武汉消费者脚踏30万双纸皮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对温州鞋的销售影响非常大。
  报道出来后,武汉工商局联合六个部门,组建了一个临时队伍,专门清理市场、整顿鞋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是远在杭州的武林门烧鞋,但是,对所有的温州鞋都有影响。
  突然间,武汉市场上所有温州产的鞋子全部被没收了,包括他们卖的鞋子。
  王振滔连夜赶回了武汉。
  站在湖北的鄂州商场,看着空空如也的柜台,王振滔欲哭无泪,价值20多万的货,一下子全打了水漂,多年的辛苦和努力也都付之东流。
  他想不通,自己卖的明明是真皮皮鞋,怎么就变成伪劣了呢?更让他想不通的是,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边租了一条船,以5元一双的低价处理没收他们的温州鞋,限定每人只能购买一双。
  看着排成长龙的买鞋队伍,他的心都快碎了。
  这让痛心不已的他更加怨气难平:如果我的鞋是假冒伪劣,你们可以集中销毁,但你们公开销售,说明我的鞋没有问题!
  于是,他决定讨个说法,经过艰难的诉讼,他终于获得了胜利,拿到了2000块钱的赔偿费,虽然钱不多,却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时吴甘霖问道:
  “据我的了解,在当时全国各地都排斥温州鞋的情况下,温州鞋业老板纷纷要么转行,要么改旗易帜,无一不以‘保命’为先。在遭受那么大的打击和损失下,你是否也有过改行的想法?”
  而王振滔的回答是:
  “真没想过。那把火反而烧起了我的豪情和决心:温州人如果连鞋子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于是我回到了老家,用仅剩的3万元钱创办了奥康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并发誓总有一天要为温州皮鞋雪耻。”
  吴甘霖哈哈一笑说: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你这种做法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你傻,什么不好做偏偏要做什么,其实这恰恰符合一流商道的做法,也正是你的高明之处:
  大家都不做,而你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好,那么你就占据了最优势的位置,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
  奥康是温州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奥康的逆风飞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系列温州企业的成长之路,也代表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