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左向右飞-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生活最繁华的地方。这人真够多呀!按高峰的话说:“白天热,人都如同钻进了地道,街面上的人稀稀拉拉;到了夜晚,尤其是没有大风天、雨天的夜晚,这人就象冒了面似的,也不知道都从哪里来的。反正夜晚总比白天热闹。”这就是南方都市人们的生活习惯。

  到了宾馆,他们又和门卫保安交代了一下,请他们多费心帮助看管好器材。于是他们分手休息去了。

  到海口市第二天上午8点多,高峰租了一辆半截运输车,装上器材,向三亚市出发了。高峰在车上和老左父子说:“要不是有事,从来没起过这么早。”还说:“这个季节新鲜特色水果少,咱们遇到啥就随便买点尝尝。”

  一路上,高峰讲他在海南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和逆境时的一些往事,最多的还是谈飞热气球的事。他说:“海南飞球条件不如内地,每年都有台风,那时候什么也不能干了。”平时气象条件也不算好。有一次给一个单位在海边做广告系留表演,突然一阵风,把3个系留点拔出2个来,3跟绳断了一根,情况好危险,要不是紧急拉顶降落,球就被大风刮到海里面了,想起来很可怕。”

  “也有没风的时候,有一次电视台作航拍,热气球自由飞一个多小时也没飞出学校的操场,最高飞到600米,一点风层也找不到,没办法,降落下来球还是在操场上,所以说,在这搞飞行困难挺多的。”

  车行驶的很快,路上不设检查站,海南是全国第一个实行费改油的试点省份,把养路费、过道费、桥梁费等统统打到油里面,油虽贵点,但跑起车来很方便。

  车行驶到“红色娘子军”根据地时,高峰又讲了一起在这里飞球航拍的事。他们首先进行的是系留拍摄,完成拍摄后,换了气瓶,又转自由飞,这下可好,热气球飞到了大山里,道路不好,回收车进不来,对讲机联系不上,手机没信号,可急坏了。地勤顺着球飞行方向往前找,好算找到了,可器材运不出去,只好一件件往外抬,没吃没喝的整整忙到天黑,人都累坏了。

  路上休息时,高峰下车买了几个椰子,1元钱一个。

  左丹学着用吸管吸着喝,他说:“喝不好,没滋没味,”剩下就扔了。司机为了提神,嘴里吃着槟榔,还让左丹尝尝,他吃了点还是不习惯。

  中午,他们就到了三亚,高峰很快就和摄制组王经理取得了联系,让他们到城市宾馆报到。

  报到后,按事先要求摄制组给备了车,他们把器材倒到这辆车上。

  下午,根据任务要求,计划飞行时间,他们把气瓶灌满后,又租了8个民用气瓶,灌满气,留做备用。然后,捆绑固定,做好出发准备。

  原来摄制组拍摄场地在距三亚市东南80公里的蜈支州岛上。所以,一切应该准备的都必须在三亚准备,岛上什么也不好办。

  就在当天下午,摄制组就把“热气球”纳入了统一行动的行列,因为热气球是这次拍摄任务的主要道具之一。所以,到一起后同吃同住,有事共同商量,热气球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没什么再研究的,只等和大部队一起上岛了。

  摄制组的事太多了。人员报到就分好几批,工作人员忙的马不停蹄,一拨一拨的。晚上住宿房间门上都按分工和角色划分的,热气球3人,道具4人,化装服饰2人、摄影摄像4人、剧务4人、器材设备5人、演员6人……等等,满楼层都是摄制组的人,聚到一起有30多人参加这次拍摄,看上去是非常正规的专业性很强的一支队伍。

  10月17日早饭后,全体人员集合,准备出发。大小十余辆车编成一个车队,前面小车,面包车,热气球车,再往后是拉运道具和器材的大车,浩浩荡荡向蜈支州岛拍摄场地进发。

  一路上,左丹他们看见了蓝色的海湾,茂密的热带森林,一片片甘蔗地,香蕉园,高大椰林里的农村小屋,好一派美丽自然的热带风光。

  快到中午时,车队到了上岛前的一个基地,这是去蜈支州岛的一个码头,是去岛上的必经之路。是游人上岛坐船买票,中午吃饭,休息的地方;岛上的办事处就设在这里,是一处海上俱乐部,有吃有喝有玩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2年热爱与执着 30
车队休息待命,联系上岛的事。摄制组早有人员打前站把该做的事都安排妥当了,谁知事情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办事处的人说:“上级下达紧急通知,20日以后附近海域要进行一次海上大规模军事演习,游客等暂时不准入岛,现已“*”,什么时候让上岛等通知。”这突如其来的差子给摄制组带来了麻烦。王经理他们商量,是在演习前拍摄还是之后拍摄,需要先沟通一下,然后再决定上不上岛。王经理和上级部门取得了联系,又通过关系与海军方面协商,最后决定同意他们上岛,但21日前必须撤出该岛。王经理象遇到大喜事兴奋的说:“天无绝人之路,只要给我们3天时间,一切都‘OK’啦。”这时办事处也接到通知,让拖船准备送摄制组上岛。

  中午摄制组给全体人员订了盒饭,大家就在附近休息。左丹、高峰他俩出去转了转,老左死看死守器材,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

  第一趟走的是演员和后勤及负责人员,他们乘坐的是游艇,清闲的出发了。

  第二趟是拖船,是往岛上拉运物质的船。摄制组的全部器材,道具都得送过去,劳动强度很大。摄制组事前就请岛上解放军来协助帮忙的,在一位指导员的带领下,有40多名战士帮摄制组搬运器材上船,又随船上岛。这一路上“热气球”始终受到款待,器材先上船,先下船。

  海上行驶时间大约1小时,当行驶在大海上时,自然就有了风和波浪。开船的师傅让他们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说:“那就是要进行海上军事演习的部队和军舰。”船上的人都朝一个方向望去,看见在大海的那边一片小岛附近,全是灰色的海军舰艇,他们不是在休整,就是在待命。

  到了岛上,器材按预定位置放好,人员也都安排下了。王经理把有关几个部门的人员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小会。她说:“20日以后海军将在这里进行一次大规模演习,我们利用演习前这3天,把活干好。第二是道具组做好充分准备,随时更换道具,不要浪费时间,第三热气球中心场地设在前方沙滩上,也是第一拍摄场地,第二场地设在左面一排亭子附近,背景还是热气球,第三场地设在右边游泳池,热气球仍然不动,还是做背景。具体搬运任务由解放军配合,给热气球多派几名战士做地勤保障工作。”

  最后,王经理才真正向大家明确了这次海南拍摄的任务,她说:“由世界跳水皇后,多次取得世界跳水冠军的国手伏明霞女士出场,为‘首信’手机拍摄电视广告,并在12月份开始,中央电视台将连续播出。伏明霞女士是商家聘请的‘首信’手机广告代言人。”

  蜈支州岛,是一块净土,小岛占地不大,风景迷人,四周都是大海。岛上森林高大茂密,人工种植的花草和自然生长的植被掺和在一起到处可见,这是一个投资商和地方政府联合开发的一处旅游圣地。岛上的人行小路如同网络,四通八达,唯一的一种交通工具是电动机动车,大概为的是没有污染的原故。这种电动车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带座位的,前后两排,就坐4人,一种是平板的,在岛上专用拉运物质的。

  岛上人工建造的风景景观到处可见,在海边有凉亭,亭子下边有躺椅,是供人们洗完海澡后休息的地方,木制更衣房,淡水冲洗室。岛上有双人动力伞,供游人乘做。海水清澈见底,7、8米深处都能见到海底的贝壳和游来游去的鱼儿。最醒目的还是热气球飞行场地,这是一大片非常柔细的白色面沙,人们称做是白沙滩。在小岛东面的山顶上设置一处海上信号灯装置,远远望去,好象一座宝塔,塔下面是多年前修筑的人防工程,上面还写着“备战备荒为人民”。

  住的地方就更是别具一格了。以藤条为主要材料筑成的别墅,外面除了门,看不出有窗户,室内不用采光,全部是电器化,设施齐备,应有尽有、舒适豪华。在这个岛上什么都好,只有一点消费太贵了。

  上岛第二天早上,拉开了拍摄广告的序幕。摄制组的人员按导演、策划的要求,把器材架到最佳位置,以求拍摄的最佳效果。摄制现场井然有序,给人的感觉非常专业,那场面不是拍电影,就是拍电视剧。最明显的是行家们眼里的那门“大炮”,一头高,一头低,能上能下,在原地转来转去,360度角,他们都试着看了一遍。

  高峰、左丹这边也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这时道具组的人过来检查吊篮,感到扶手边不明亮,然后取来材料进行包装。紧接着,左丹他们进行了试火、连接、展球,固定系留点。师兄2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系留点一头设在岸上大树上;一边必须设在海边,因那里没有固定物体,就把一辆推土机调了过来,另一根是次要的,准备随时让地勤拉着,进行3点系留。

  这时候,全场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导演对高峰、左丹说:“这是第一组镜头,拍摄人在热气球吊篮上,手拿着‘首信’手机在通话的场面,热气球有升有降,镜头有远有近,到时候你们听这边指挥。”高峰答:“明白。”

  高峰和左丹说:“起球。”左丹去粘顶、拉顶,高峰检查小伞绳,老左鼓风,解放军战士当地勤。

  10分钟后热气球立了起来,漂亮的热气球,引起全场人们的关注。高峰、左丹师兄2人心里都共同念道着,成败就看老天的恩赐了。

  鼓风机的轰鸣声有可能是一个信号,接着就有一群人向拍摄场地走来。其中有王经理和一些男女老少陪伴着一个熟悉的面孔,把她围在中间,到拍摄场地大家一眼就认出,她就是国际体育明星、三届奥运跳水冠军伏明霞女士,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这些人当中有伏明霞的母亲、经纪人、陪伴的工作人员,还有从北京来的年轻漂亮的小演员。

2002年热爱与执着 31
左丹他们看见后,也有一种感慨。能和伏明霞一起拍广告,大明星能乘热气球,这一生也不会有多次,不知不觉萌生出一种自豪感。

  按导演的安排,他们开始上球试镜了,高峰在球上主飞,然后,1男2女3个年轻演员也上去了。

  导演命令起飞,热气球慢慢升了起来,导演说:“慢点,再慢点。”

  导演感到球远了点,摄影机固定好后一般是不动了,所以,只能让热气球再往镜头这边靠20米。左丹指挥推土机往前走20米,老左把岸上的系留点也向前移了20米。第二次试镜成功了。

  接着开始正式拍摄,热气球以每秒不到米的速度慢慢上升,吊篮里的演员一片欢呼声,这时,球上吊篮里的演员手里拿着“首信”手机打电话。拍完这组镜头,高峰请求着陆换气瓶。

  气瓶换好了,第二次升空高峰让左丹飞。左丹按要求又把热气球升到了一定高度,平平稳稳地保持平飞。吊篮上除拍摄时要严肃认真外,他们几个年轻人在天上有说有笑,见左丹这么年轻就飞热气球相对也有些羡慕,这一组镜头拍了快两个小时才完成。

  上午的飞行,师兄2人都很满意,导演等对他们的配合表示谢意。

  第二组镜头定在下午拍,高峰请示后收球了,摄制组去排练在吉普车上拿手机的镜头。

  下午起风了,热气球立不起来,王经理导演都很着急,问高峰:“怎么办?”高峰说:“这么大的风我也没办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老左插话建议说:“摄制组该排练排练,把下组镜头最好也安排一下,明天早晨早点进入场地,肯定能飞。”导演说:“早晨逆光啊!”王经理说:“那也比没有强,就这么定了。”

  下午取消飞行任务后,左丹说:“高哥,你没感到燃烧器低压火有问题吗?”高峰说:“就是的,我在空中点了好几次。”左丹说:“咱们没事查一下吧。”于是,左丹把燃烧器有关部位打开检查,还是查不出问题,左丹说:“看来是本身的毛病,返厂修吧。”

  晚上这顿饭都是自己和自己伙的人吃的,统一报销,热气球就他们3个人,也不知道啥标准,山珍海味吃不贯,所以3个人点了两道菜,都是平常愿吃的。一个蒜台炒肉、一个木耳白菜炒肉,每人一碗饭,也没喝酒,吃完饭一算帐,花了100多元,看了一下帐单;蒜台炒肉一小盘45元,木耳白菜炒肉30元,3碗饭15元,3瓶椰牌最普通的矿泉水30元。岛外1元1瓶,老左买了包“恭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