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伤--银行崩溃-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我不知道芹泽跟康和银行的明石君是同学呀。世界真小啊。他自杀的新闻也让我很吃惊哪。我本人跟他素不相识,但都是生活在纽约的日本人,而且又都是银行职员,相对而言也有间接关系呀。因此我在那边也有熟人了解明石君的情况,跟我谈起过他了。看样子是好人啊,真是太可惜啦。”

  芹泽明白,儿玉是由衷地表示同情。

  “可是啊芹泽,我也说不好,但明石君的事已经是过去的事啦。自杀之前跟他见过面,你却为什么没能察觉出来,我能理解你这种懊悔的心情,可那是无可奈何的呀,你用不着谴责自己。”儿玉语气恳切地道。

  “不,不只是那样。其实这种事因为是对儿玉才说的,我希望这话可不能对外人说……”

  芹泽的表情郑重其事,儿玉也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

  “跟明石见最后一面时,那家伙坦率地跟我说了刚才提到的有吉州波的事,就是,怎么说呢,是跟她好像有特殊交情的那种语气。”

  听到这儿,儿玉马上摇头。

  “那是怎么啦?听跟我提到过明石君的那位朋友说,他跟家属一起住在那边的时候,是关系相当亲密的夫妻呢。那家伙好像时常去明石君的家,他太太每次见到明石君夫妇都会羡慕地说他们是理想夫妻,那家伙还说过觉得难堪之类的话呢。”

  芹泽觉得自己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他听出明石和她庆子没有什么不如意地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尽管这应该为庆子感到高兴,可自己心里对这事却有所抵触,他也觉得可鄙。不可能知道芹泽内心这种煎熬的儿玉继续说道:

  “而且,这么说对明石君不敬了,可那个有吉州波,我认为她也不可能想要城市银行纽约分行的科长一级的男人作情人。”

  听儿玉这么一说,倒也觉得兴许是这样吧。然而,当时明石说到州波肯定是说得眉飞色舞的。那时候还不知道州波是怎样的女人,因而不持疑义便相信了明石的话。

  州波的事是明石一厢情愿,自我感觉良好吗?只不过是将跟州波这个争议颇多的女人有点要好的关系大言不惭地向我炫耀吗?

  “明石自杀的事,在纽约听到什么传闻了吗?”

  什么事都希望打听一下。那份传真的事就想多少知道点什么。

  “说起康和银行的明石君,可是非常厉害的券商呢。应该算是康和的赚钱脑袋吧。说是他市场上交易所得的利润,差不多都用来充抵银行年度收益不知多少份额呢,照这种说法可太恐怖啦。总之这就可以解释,银行那么多的期待都落在他的双肩上了。他自杀后不久,说是出了什么极不合理的巨大亏损啦,或者说是觉得银行的期待压力太大,周期性发作就跳楼啦等等,五花八门的传说满天飞。”

  芹泽第一次为儿玉所说的话而错愕。明石同样投身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事,在纽约重逢时就听他本人说过了。不过那天关于彼此工作的情况两人并没怎么深谈,几乎都是梦幻般感伤怀旧的话语。

  因此,现在才首次知晓,原来明石竟是那么有名的券商。正因为如此,芹泽似乎觉得就是到现在才理解,明石的丧葬仪式会那么隆重。

  “明石君就像是真正走城市银行成才之路的典型。说到这一点就知道他并非是有家庭问题羁绊的人。而且,如果看这以后没有传出康和在市场上受挫的什么消息,那看样子他也并非因工作上出现重大亏损,深感那责任不容推卸而自杀。假如是这样,那他的自杀就应该有别的原因吧。这么说来,喏,芹泽,没准儿刚才你说的跟州波君有什么关系的想法也未必能否定啊。比方说,一直都正经生活的明石君,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孩子连同妻子送回日本,刚过起单身赴任的孤独生活就感受到了孤独感,犹如过去一直束缚着他的环箍脱落了似地,即使陷入了一个女人的情网也不足为奇。”

  对自己刚刚否定的明石与州波的关系,儿玉现在又自己认可了。

  “你也这么想吗?”

  “嗯。假如明石君还有别的女人这件事是真的,而且他的相好就是那个有吉女士,那么就算明石君耍手段玩弄一番也并不奇怪啊。因为她并非普通的女人,无论如何只有这点是确定的。何况,明石君在纽约似乎也在动用相当大的资金,所以成为她的客户也不是没有可能。”

  儿玉在进一步活跃自己的思路。一旦把明石和州波的关系假定为事实,所有的一切就都可以认为是在印证这一点了。其实用不着儿玉说,芹泽本身也在担心自己的忧虑成真。

  明石最后留给芹泽的“”,是意味着一筹莫展的男人,为了想摆脱女人而发出的悲痛的呼喊吗?

  跟既有的家庭生活并存,男人跟别的女人共同经营的自私自利的时间空间所产生的压力,更进一步重叠了工作上的关系。明石是忍受不了这三层的重压才选择死亡的吗?当时明石被逼得那么走投无路了吗?

  倘若这就是事实,那么对这个逼死了一个男人,却毫无知觉地从容走进东京来的叫做州波的女人,芹泽觉得现在也开始萌生厌恶感了。不,这或许近乎威胁了。在惠比寿的酒店里偶然看到的那张脸上,总有点紧抓住人不放的锐利的目光中,似乎可以看到明石苦恼的身影。他想确认其真实性。这是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向明石赎罪的机会,芹泽想道。

  “不管怎样都想查明明石自杀的原因。儿玉,帮帮我好吗?”

  芹泽要拼命了。务必查清楚明石自杀的理由,想读懂那份传真的含义。

  “明白了。我要是站在你的立场上,也一定会想这么做啊。所以无论什么事我都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在纽约时的熟人当中,有的据说就住在明石君附近,反过来还可以试探一下直接认识有吉州波的人。”儿玉这么说道,答应全力以赴提供协助。此刻他们俩的决心,将在日后招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当时的他们都还不可能整明白。 。。

第三章 密约 第一节
第三章    密约

  1

  风抚弄着脸颊,隐约带着些许雨的气味。因为是薄云惨淡的天空吧,气温没那么暖和。不过,舒缓的空气,总觉得多少传递着早春的气息。

  三月二日,星期一早晨。芹泽裕弥浑身懒洋洋的,他使劲憋住发自体内的似乎挡都挡不住的哈欠,就在上班的电车上,从所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早报。

  走出惠比寿自家的公寓,在开往位于丸之内的职场方向的日本铁道公司山手线的电车上,芹泽总是大致浏览一下经济报和金融专业报这两种报纸。尤其是星期一早晨,往往比平常早一点离家,赶在高峰期之前上车,舒舒服服地坐在车上看报。为了让自己在周末完全松弛了的身体能适应交易大厅那种高度紧张的世界,这种提前十分钟的准备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那天早晨,芹泽在正好只够一个人就座的空位上坐了下来,将折成四折的《金融新闻》缓缓打开的一霎那,就被那个大标题吸引了眼球。因为它报道了康和银行和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梅森&;#8226;图拉斯特银行进行资本合作的消息。

  作为泡沫经济时代盲目扩展业务的代价,日本的银行到处都要承担巨额的不良债权,这几年都在处心积虑地苦思其对策。然而,久拖未了的低利率时代一方面强迫普通储户保持着多么大的耐心,而另一方面则使得银行方面以堪称异常的低利率筹措资金成为可能,这项业务的纯收益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由于全国的银行每年据说都有六万亿或是七万亿日元的利润,因而便能够逐一进行不良债权的处理,这当中只有康和银行是例外。没能顺利地进行处理,而是先解决这两三年来严峻的经营危机。其间就在即将宣告破产前,“康和银行那要命的日子是几时”之类不负责任的流言便在私底下不胫而走了。

  此时,终于有了下决心跟美国银行进行资本合作的新闻。芹泽的睡意一下子全赶跑了,出神地看着报道。

  “在包括业务和资金两方面都结成合作关系的两家银行,希望强化资金力度和经营基础的康和银行,以及抢在必将到来的日本金融大改革之前,以正式登陆日本展开全新事业为目标的梅森&;#8226;图拉斯特银行,彼此的需要高度一致。”

  这则消息是以快报的形式加以简单报道的。

  惦记着这则新闻对市场的影响,芹泽跑下了东京车站的台阶,朝着职场加快了步伐。

  一到达交易大厅的写字台,果不其然,这则新闻正随心所欲地引起一片哗然。早晨的寒暄也草草了事,打开写字台上的显示器,找出布卢姆巴克的画面,为的是根据通讯社的报道,先查核上周末伦敦市场或纽约市场的动态。

  “喂,康和的事怎么想?”邻桌的同事问道。这则新闻瞬间传遍全球,对市场的影响不小。虽然估计芹泽所负责的短期金融市场没有股票市场那么大的反应,但最好还是事先做点准备。

  “可是就披露的消息看,好像还不太清楚呢。”芹泽坦率地表达看法。

  “说啦,康和和梅森在业务合作的同时还进行资本合作。单看报纸的消息,几乎就是合并了吧,梅森购并康和的色彩浓一点,可比起对这一方面的强调,合作的内容却语焉不详,不得要领吧。”

  他们作出了几种大胆的揣测并充分表达出来。市场将作何反应,还是要先看情形再说,两人的意见取得一致。

  不过,东京股票市场开盘后几分钟,看好这条消息的性急的投机人士买多,康和银行的股价大幅飙升。买盘催生买盘,上午股价扬升的速度过快,结果盘中就招致涨停。

  错失买入康和银行股票时机的投资者们,将手伸到其它银行股以作补偿。这大概是因为有小道消息称,同样担心经营危机的其它几家银行也追随康和银行,显露出要从美国银行获得资本援助的动向。长期低迷的日本银行股,呈现出一律联袂上涨的罕见景象。

  多亏整个股票市场清一色的买盘,结果形成了推动当天日经平均股价暴涨近千日元的强大力量。

  午饭时,芹泽刚来到银行的简易食堂,一样手持托盘吃午饭的儿玉实看到芹泽便靠了过来。

  “前市像康和银行股那样的暴涨太可怕啦。日本的城市银行被美国的银行救济合并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吗?”儿玉用戏剧性的声音夸张地问道。

  “至少在八十年代还不会是首先被考虑的情节呀。”芹泽感慨良深地应道。

  “那时候日本和美国银行之间的关系跟现在正好调了个个儿。大藏省以强大的经济和坚挺的日元作武器,坚守护送船队的行政管理准则,迅速地超过了美国的银行。即便是那家康和银行,也一下子就被评为3A等级。它最近已被降至3B减,所以哪,是天壤之别。”

  “咦,康和银行从前是3A的吗?好像无法相信是那么有实力的银行哪。”同桌吃饭的两名年轻的女行员,冷不防从旁边加入了芹泽他们的谈话。在事务部门偶然见过,看样子进银行还没多久,连两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对无所顾忌参加谈话的两个人,芹泽有点错愕,但儿玉却似乎毫不介意。

  “是啊,八六年的时候,世界前十名的银行中,日本的银行就占了七家。这当中康和也位居前三强之列呢。”儿玉这么答道,她们一听便娇声叫道:

  “八六年,我才十岁。”

  看着眼前咯咯笑着的两个人,芹泽和儿玉面面相觑。他觉得这深刻地显示出他们自己过去所经历的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大概儿玉也有同感吧。

  “相反,当时美国的银行就像现在日本的银行那样,正为不良债权大伤脑筋呢。因为美国股票市场狂跌,体验到所谓黑色星期一的悲剧后,由于个人投资者远离股市,股价持续低迷,而且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对墨西哥、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也表面化啦。融资余额居高不下的美国银行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害。再加上美国国内不动产价格回落,分布在全美各地的储蓄信贷合作社这种类似于日本信用金库的机构接二连三地破产,事态非常严重。”

  “简直就跟现在的日本一样啊。”

  笑容从她们的脸上消失了。说是有大学时代的朋友在日本的银行工作吧,不能认为事不关己。

  “是啊。当时美国政府也注入公共资金,严格执行限制自有资本比例的规制。所以美国的银行就卖掉总部大楼,或者有时也发生为了重建经营而不愿放贷的事。”

  “欸,美国也使用公共资金救济金融机构吗,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