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石这个人-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捷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酵母式的经营。
  这是王石和冯仑的第一次见面,很有意思。王石本来准备摆一下矜持,但在冯仑的滔滔刺激下,居然也在10分钟内把自己的想法倾泻而出。这样的场面很像夫子们坐而论道,语言是彼此交锋的最有效工具。事实上,冯仑和王石都属于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两人相遇,必然精彩。
  王石今天回忆起当年的这一段,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些让他很提神的瞬间即便只是在回忆中依然有闪光的地方,所以他有些逗趣地说:“唉,10来年前,还是不够圆滑,一下就把人家给挡回去了。”他觉得自己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可实在没办法,他改不了,也没打算改。
  第一次见面后,冯仑就没了音信,和王石也没再联系了。王石觉得是自己生硬的话把冯仑一众人给得罪了。然后两人互相都有些淡忘了,毕竟商旅生涯忙碌而烦琐,人的记忆却总是有限。
  3年后的一天,王石的电话响了:“王石吗?我是冯仑。”王石很吃惊:“冯仑啊,你在哪里?”冯仑说:“我在北京。”冯仑接着说:“你在哪里?公司有些事情想请教你,我过来拜访一下你吧。”王石想都没想:“我飞过来!”——王石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他把自己的热情归结为是虚荣心的关系。事隔多年,冯仑再次找上门,王石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而且几年的时间证明当年对冯仑说的话发生了作用,如此大幸,怎能让王石不高兴?他一激动,爽快地主动上北京找冯仑了。
  冯仑安排在京城大厦见了面。王石进门,见只有冯仑一个人,很诧异:“其他人呢?”冯仑说:“就我一个人,我要和你谈几个事。”王石坐下了,本来以为又和上次一样,是冯仑带着几个合伙人一起取经,没想到是冯仑一个人,王石知道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了。
  冯仑认真地告诉王石:“那次谈话之后,万通公司非常认真地开了一个高层会议,我们认同的几点:第一,万科比我们早走了7年,你说的一步一个脚印,接受,我们认可,毕竟你是过来人;第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要形成核心竞争力,要选择什么行业,我们也明确了,我们选择房地产,不能全国盲目开展,我们选择了1994年在北京开始。”——话说到这里,王石听了实在舒服。觉得自己是来享受自己一番激昂言论的美好成果的。冯仑接着说:“在北京的发展成功了,在北京建万通大厦非常成功,这几年一共赚了3个亿。现在我想请教你,这3个亿怎么分? ”
  王石想了想,说自己没有这个经验,不知道。冯仑显得很放松,说:“没关系,我今天请你来不是这个事,我们现在准备搞个项目,这个项目比较大,请你来参谋一下。”冯仑搬出了这次谈话的重点:原来万通买下了北京一家旧工厂,准备在原址建高层的写字楼和酒店。然后给王石描绘了美好前景:东亚的几家大财团都想加入合作,自己还在考虑让哪一家进。
  王石听完,说了三句话:“大,大,太大了。”
  冯仑不置可否,但从此和王石的交往就开始多起来,大概是互相都是文化气息比较重的人,交往起来很愉快。王石一再说冯仑是才子型的企业家,在他王石看来,企业家像冯仑这样,诗词精通,国粹国学了然于心的实在不多。但冯仑又没有知识分子做经营的惯有毛病:容易动摇,也很脆弱。而且王石坚持认为自己写的东西和冯仑写的东西简直不在一个档次上,他总结了冯仑文章的三个特点:第一有理论性,第二有深度,第三有很多的反思,这些让王石欣赏不已。“在我眼里,他是个地道的知识分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石这个人》:朋友(4)
这个知识分子还有一个长处是有巨大的责任心。冯仑从离开海南到北京的几年间,因为融资等各方面原因,在外面借了一些债。刚到北京的头几年,基本上是在北京左手赚了钱,右手就到其他地方去还钱了,做得很辛苦。王石曾经劝冯仑把公司宣布破产算了,这样就解决了债务的问题,但冯仑坚持自己把债一点点还完了,这中间的过程历时了好几年。王石很感慨:“不是因为是我朋友我才把他塑造得这么高大。冯仑的忍耐力和责任心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那么当年那件咨询的事呢?我一直很好奇,因为王石一直没给我下文。王石听我问,笑得很自得,“后来当然是没做了,日本韩国的财团都撤了。我对冯仑开玩笑说,以后你再咨询我什么事情,我要先收咨询费100万,不花点钱你显然不重视。”
  “冯仑怎么说?”
  “他嘿嘿发笑!”
  

《王石这个人》:闲暇(1)
我是一只
  无风的小船。
  你是风。
  那就是我想去的方向?
  谁又关心有着
  那样的风的方向呢?
  ——豪格《你是风》
  最近,王石在自己作为版主的论坛里放了一些“家有宠物”系列的图片,里面的主角是一只漂亮得像玩具一样的四脚蛇,王石坚称那也是壁虎,但那么漂亮的壁虎存在,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王石在论坛上童心大发,除了把四脚蛇放在自己的门框上、餐具上、潜水镜上、头盔上拍照,还饶有兴趣地发贴问四脚蛇:“一起吃早餐吗?”令人莞尔。
  这只小四脚蛇是有来历的。2005年5月,王石到苏梅岛度假。一天夜里竟感觉枕边有凉凉的东西,一摸,冰凉、软软的,他吓了一跳。开灯一看,竟然是一直有着花纹的四脚蛇,眼睛像黑色的珍珠,四只脚像四个小小的海星,很是可爱。王石居然把它留了下来,共同相处了三天。到离开的时候,王石想把它带回国了,因为舍不得,于是,把四脚蛇放在了背包里,悄悄带回了深圳。
  这样的闲情逸致应该是每一个人都羡慕的生活奢侈,更何况是王石这样一个本应匆忙无比的企业董事长的闲暇之乐。
  王石显然是个有闲的人。但并不是从来都是一个有闲的人。
  在深圳的早期,王石全然和现在的状态不一样。
  有着巨大工作压力的生活,有时更像一副枷锁,在所谓的工作之外呼吸不到任何的空气,工作会变得越来越沉重,性格也变得异常紧张。王石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在刚刚到深圳的时候,心情的紧张加上工作的压力,让他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在公司里随时可能听到王石爆发的声音,员工上下心里都有一个共识:老板脾气很大。
  不仅是员工,女儿也领教过他的暴躁。那时王石一个人在深圳工作,家人都留在广州。一次王石回家,仅仅因为看到女儿作业做得不好,脾气竟然一下就上来犯了急,不问青红皂白,照着女儿的屁股就打了几下,家里老人急了,冲口就叫了出来:“你有什么资格打她?你管过她吗?”
  王石说自己打了之后马上就后悔了,这是王石唯一一次对女儿动手,所以直到现在依然记得很牢,并且一直怀着歉意。这是一个父亲的情愫,是一种永远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缠绕。而从另外的角度,王石也在想,暴躁的脾气总是和内心的不稳定有直接关系,而内心的不稳定,基本上都来源于生活节奏的快速,导致在繁忙的节奏中工作和生活重叠在了一起。
  同样是面对女儿,当十多年过去,完全是另外一重景象了:一天女儿在郁闷,原来在学校里因为是小组负责人,在同组人没有及时完成集体工作的时候,她作为负责人必须要一个人去完成工作,所以心里不太愉快。
  王石听了,很来劲,他那一阵正好看了很多社会心理学的书,于是决定用科学理论引导女儿。他告诉女儿: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讲,真正有能力的一把手有各种方法来统一下属:一种就是用暴力性动作,相当于把下属们暴打一顿:你得听我的;第二种,我有暴打你的能力,但是我不打你,就是靠威慑,我就可以把你毁灭;第三种就是沟通、协调,让你甘心情愿地觉得我在这个位置上最合适。比如有一种鸟叫阿拉伯眉,按理讲最好的虫子应该是阿拉伯眉的一把手吃了,应该是下面的鸟供应给他,但它不是,阿拉伯眉的领头鸟的功能就是找吃的,找到吃的后,大摇大摆地给下属吃,而下面的鸟,必须要做出顺从的样子,把虫子给吃下去。这个就是统一的能力,是最高级的一种统治能力,不是靠暴力,也不是靠索取,而是靠给予。你现在这个行为就是给予,是符合进化心理学的。
  一番不厌其烦的长篇大论,女儿听完,长呼一口气:心情好了!
  ——如此的改变,大概最能说明王石心情的放松,试想如果在十几年前,他一没时间去了解这么冷门的学科,二大概也没耐心为女儿的心情花上十来分钟进行 “理论劝说”。王石经常把自己的急躁脾气慢慢磨灭归功于年龄渐长,而从一个外界的眼光,他的心态在工作上的转变也是很大的因素。
  曾经有房地产行业内的人说:“房地产工作辛苦到根本不用奢望能够享受闲暇的生活。”这句话对王石是无效的。曾经有人把王石归类为“悠客”一类城市人群,这是一群抽离了匆忙生活,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自己兴趣上的人。所谓悠客,其特征为:一、调节身心,避免“人到中年”的积劳成疾、内忧外患;二、好好地尽做子女的孝心和为人父母的责任;三、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充电;四、尝试为爱好,而不是为谋生工作。其实,作为悠客最重要的是,悠客的前提是事业成功,有经济实力,在把繁忙工作放弃的同时,并没有失去社会地位和收入,是一群鱼和熊掌兼得的人。
  这并非易事。
  对于一个承担着有着十几家分公司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之职的人来说,“闲暇”这个概念在想象中应该显得很奢侈。在喧嚣的都市,“忙”几乎成了现代城市人共同的“病”,生活的每个缝隙都充满了公务、生存的压力,在这些忙碌的层层叠叠中要享受到闲暇角落的阳光,几乎是一种奢望。作为悠客的王石显然实现了这个奢望,试想在一年中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可以置身于公务之外的人,不仅是有闲暇的客观时间,更主要的是,他必须具有闲暇的主观心态。
   。 想看书来

《王石这个人》:闲暇(2)
王石的闲暇之心,是要有勇气的。作为全国最具声名的房地产公司的掌门人,本人又正当盛年,本来应该有许多可以牵挂的事情:万科上下,林林总总,每天都发生着各色事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小事就是大事——可想而之,王石要面对的是如何一个繁杂浩大的局面。作为统帅之人,可以放权于人,可以放心于人,却很难放心于自己,这是许多企业家都避免不了的心结。特别是企业的创始人,企业就像自己的儿子,眷顾、期盼时刻在心。万科对于王石,这份事业对于王石,当然至关重要,这不容置疑。王石把全部时间投入进去,把自己的生活与万科完全重叠,是正常,是公众理解范围之内;而王石把自己这份事业往轻了处理,在万科的繁忙事务中抽身出来获得五光十色的闲暇时光,是非常,是超越了公众想象之列。
  有一份闲暇的心态,即便身处繁忙之中,也随时有闲暇的享受和乐趣。
  或者我们这么理解,在紧张的生活中,王石给自己的心态放了假,所以他事事能做到彻底,因为,他放松了。
  一个下午,王石在办公室里接受了好几轮记者的采访,我说:“你真忙啊。”王石摸摸头:“这才是不忙呢,居然有一下午没有公司的人找我。”
  我有时在想,王石的闲暇是一种放弃还是一种争取?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是哲学和科学诞生的三个条件之一。也许不必太在意一个成名之后的思想家的话,毕竟那有特殊的个人原因,但亚里士多德的话多多少少说明了一点:闲暇的时光其实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可以有更多的收获。有一个寓言是这样的:上帝曾经让一个抱怨生活枯燥的人牵着乌龟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这个人被乌龟的慢弄得气愤无比,但因为是上帝的派遣,他只好一路与乌龟缓慢前行。然而就在这缓慢过程中,他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感受到风的味道,这是以往生活中从未有过的经验。他恍然大悟:上帝其实是让乌龟带着他在散步。
  一个快步走的人或许可以很快地走到目的地,很快拥有一个结果。而慢步的人,心里没有太多目的,却获得一路的风景。王石早年也是一个快步行走的人,当他到了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的失去:“1997年医生说我也许下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