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故事悟人生-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其狼狈的流浪狗突然看到很多只狗同时出现在这个屋子里,大吃一惊,于是便冲着镜子里的狗龇牙咧嘴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且还示威性地发出阵阵低沉的怒吼声。而镜子里所有的狗看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都以同样愤怒的表情向着流浪狗表达了自己的不友好。     
  看到所有的狗都龇牙咧嘴地朝着自己怒吼,这只流浪狗十分害怕,不知所措的它只好不停地绕着屋子乱跑,可是它发现,镜子中的那些狗也开始像疯了一样乱跑。流浪狗害怕它们一起朝自己发动进攻,于是急忙夹着尾巴跑出了屋子。以后,它再也没有来过这个屋子,因为它觉得自己在这里得到的只有敌意,同时它还为自己的处境感到难过,因为无论在哪里它都感觉不到丝毫的友好和温暖。     
  另外一只流浪狗为了躲避风雨的袭击,也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这间四面都镶着玻璃镜的屋子。这只流浪狗进到屋子里看到有那么多的狗,它为自己有了更多的伙伴感到很高兴,它想,也许从今以后,自己就再也不用孤零零的了。这样想着,它朝着镜中的其它狗摇了几下尾巴,然后它看到,镜子中所有的狗也朝着自己友好地摇了摇尾巴。虽然此时这只流浪狗又冷又饿,但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新伙伴,它的内心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温暖。     
  等到它醒来的时候,屋外已经是雨过天晴。看到屋子外明媚的阳光,有了更多“伙伴”支持的流浪狗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它充满信心地出外寻觅食物。而且,从那以后,这只流浪狗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间无人居住的屋子里休息一段时间,有时它来这里只是纯粹为了看望那些“友好的伙伴”。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要是你能友善地对待他人,周围的人必然也会回报给你同样的友善。如果你态度恶劣地对待周围的环境或人,那你将面对的只能是恶劣的环境和对自己态度恶劣的人们。试着对他们更主动地表达你心中的善意,情形必会有所改善。   
  12。 学会说“谢谢”     
  一个小县城的一所中学开家长会,来了几十位家长。几个女同学负责接待。可有些孩子,根本不懂接待是什么意思,她们只是把家长们迎进来,让座、倒茶。空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女孩子们把眼光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那是转学来的一位同学的母亲,来自北京。她的容貌并不漂亮,衣着和发式也并不显得很时髦,可是女孩子们用她们仅有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她最有风度。     
  其中的一个女孩子去给那位母亲倒水,回来时,脸颊红红的。她迫不及待地对自己的同学们说:“你们猜,我倒水时她对我说什么了?”不等同学们猜,她就说了出来:“她说,谢谢。”     
  女孩子们面面相觑。在她们这样的年纪,在她们这么偏远的小县城里,没有谁用过、听过“谢谢”这两个字。这是一个多么新鲜、温暖的词汇啊。     
  女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去倒水,然后一个个脸红红地回来。轮到去倒水的女生甚至会有点儿心跳,她们总是害羞地走到那位“最有风度”的母亲面前,轻轻的加满水,红着脸听人家说一声“谢谢”。那个时候的她们,还不会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那个转学来的同学成为所有同学羡慕的对象。大家都认为,她拥有一个最最幸福的家庭。从那次家长会后,那些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学会了一个极温暖的词汇:谢谢。     
  在人和人之间,最容易建立起亲近感觉的方法就是礼貌。当我们每个人都开始使用那最最简单但也最最温暖的词汇时,我们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虹桥书吧  
第24节:习惯篇(1)       
  四 习惯篇     
  拿破仑?希尔说:“不管我们是谁,或者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是自身习惯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这句话在实践中被千百万人所验证,而且我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将继续验证并体会其中的深意。我们将来会获得怎样的成就,我们是否会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朋友是否真心对待自己……所有这些结果都由我们现在种下的种子来决定,你种下什么种子便会收获什么果实。你养成了怎样的习惯,将决定你日后的成长道路,以及你将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     
  1.克服拖延的习惯     
  一位年轻的女士在怀孕时非常高兴地在丈夫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她打算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丈夫已经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把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陪着丈夫聊聊天”。等到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丈夫因为心疼妻子,所以也并不催她。后来,婆婆看到那些毛线,告诉儿媳不如自己替她织吧,可是儿媳却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一岁了,可是他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两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三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没有织成。     
  ……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想方设法将其从你的个性中除掉。如果不下决心现在就采取行动,那事情永远不会完成;当然了,如果你不打算成功、不打算超越他人和自己、不打算改变现状的话,那你可以放任自己的拖延陋习。         
▲虹▲桥▲书▲吧▲  
第25节:习惯篇(2)       
  2.养成有秩序的好习惯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夫人史密斯太太出身于名门之后,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嫁给丈夫之前有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当第三个孩子出生以后史密斯太太便辞去工作,专门在家里负责照顾丈夫的生活和三个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教育。     
  过去在外面工作时,繁忙的工作常常使史密斯太太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家里的事情总是因为无暇顾及而一团糟。可是现在专门回到家里负责家庭事务时,她仍然感到每天都有一大堆没完没了的事情需要处理:一大堆的衣服需要清洗和熨烫,孩子们的玩具总是乱七八糟地被到处堆放,丈夫的文件和孩子们的课本也常常被混在一起……为了这些事情,史密斯太太的头都要大了,整个人每天都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郁闷。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好,可是又不能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家里的事情就会更加乱成一团。史密斯太太为此感到委屈,于是常常向丈夫和孩子们发出抱怨,当然她自己也知道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虽然丈夫和孩子们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反驳自己,但是她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个令人讨厌的黄脸婆的方向发展。     
  一开始史密斯太太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到恐惧,可是后来她发现,如果自己继续维持目前的状态的话,那她真的离黄脸婆越来越近了。史密斯太太告诉自己必须马上着手改变这种状态,可是应该从哪里做起呢?她想起了丈夫公司的一位副总的太太,那就是罗文太太。实际上罗文太太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比史密斯太太出色,如家庭出身、学历等,但是每次遇到她都会感受到她那种从内而外显示出来的优雅,而且包括史密斯太太在内的许多人从来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对家庭事务的抱怨。在一次受她和她丈夫的邀请之后,史密斯太太和丈夫去了罗文太太的家,史密斯太太发现罗文太太家的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而罗文太太干起事来也总是那么从容自若,似乎自己过去所抱怨的忙乱和琐碎从来就不曾在她家出现过。     
  史密斯太太忍不住问罗文太太:“那些需要清洗和熨烫的衣服呢?”     
   “上午就处理完了。”罗文太太回答。     
  “那么,孩子们的书本、玩具还有你丈夫带回家需要处理的文件呢?”     
  “孩子们用得着的书本都在学校里,过去的书本在储物间专门的柜子里,丈夫的文件他已经在书房处理完了。”     
  “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使你总是这样有条不紊?说实话,我感到不可思议,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可是你看上去却一点都不忙乱。”史密斯太太又问道。     
  罗文太太回答:“家务事也许是琐碎的,不过,如果家庭主妇们都能按照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天花板上的几个醒目大字来做事的话,那么一切会变得十分有条理,这几个字是诗人波普写的,它们是: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史密斯太太认真地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很快,聪明的史密斯太太就知道自己过去忙得不可开交,可家中仍然总是一片狼藉的原因了。在她离开罗文太太家的三个星期之后,她的丈夫和孩子们都开始夸奖她的能干,而且她还可以腾出时间去健身和购物。     
  当桌子上、茶几上、床底下堆积了太多的文件和衣物时,你的生活肯定缺少了必要的秩序。当你养成凡事都有秩序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过去所有的麻烦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你本人也变得更有精神和风采。     
  3.小和尚的剃头刀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虹桥门户网  
第26节:习惯篇(3)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剃头实在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以后,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基本功。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可是师父在一次观察小和尚剃冬瓜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个问题,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的时候,他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可是提醒的次数虽多,小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     
  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