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拉戈耶维奇理直气壮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这种指派本来就是利益交换,许你们交换不许我交换,凭什么呀?
  他不管*党的形象可劲地招摇,*党的同志们气就不打一处来,奥巴马和国会*党领袖们异口同声要求他辞职,可是他就不辞,能多待一天是一天,直到州里参众两院近乎一致地把他免了,成为第八位被弹劾成功的州长。
  家乡出了这样的事,让奥巴马没上任先挨了一棍。媒体穷追不舍,总想把新任白宫幕僚长和布拉戈耶维奇扯在一起,害得奥巴马赌咒发誓地帮手下澄清,心里恨死了这个塞尔维亚人,他这么一搅和,自己的一大盘棋全死了。
  2008年大选结束,参议院出了三个空缺,分别是奥巴马,当选副总统乔·拜登和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拜登来自德拉瓦州,他那个参议员位子没什么人惦记,奥巴马的位置芝加哥有很多人惦记,希拉里的位置更是重要,纽约是数得着的大州,纽约州来的参议员在国会中分量极重。奥巴马提名党内初选对手希拉里为国务卿,一方面为了团结、借用克林顿夫妻在世界上的名声,另一方面也盯着她空出的位置。
  奥巴马当选,肯尼迪家族出了大力。肯尼迪家族近年来每况愈下,上一辈的泰德能力有限,又得了脑瘤,来日无多。下一辈从政的几位才能平庸,没有一个是扛肯尼迪家族大旗的人。上门女婿施瓦辛格毕竟还算共和党中人,因此正好借这个机会把肯尼迪的女儿推出来,她本人也跃跃欲试。
  奥巴马自己的位置也早有了人选,小杰克森在关键时刻和老杰克森划清界限,在竞选中一直出力,参议院中本来只有奥巴马一名黑人,再补一名黑人也合情合理。没想到布拉戈耶维奇这么一闹,小杰克森是布拉戈耶维奇名单中人,虽然万幸没有被录音,可是世人皆知,能勉强全身而退已经万幸了。纽约那边其他头面人物也不甘寂寞,卡罗琳·肯尼迪只得知难而进。算下来,奥巴马的政治酬劳没有兑现,让希拉里白捡了个便宜。
  1881年,加菲尔德比奥巴马幸运多了。参议员的位置让给谢尔曼,布莱恩被任命为国务卿,这两名最后关头支持他的候选人都得到了酬劳。此外,吃水不忘挖井人,俄亥俄帮是林肯提拔起来的,现在林肯不在了,要酬谢林肯的后人,于是没有从政经验的芝加哥律师、林肯的大儿子罗伯特·林肯被任命为战争部长。他的从军经历是在战争结束之前几个月任格兰特司令部的上尉,职责是专门负责接待来访的要员。四年前,海斯提名他出任助理国务卿,被拒绝了,大概是级别不够吧。

寻常之事(2)
僧多粥少,到了还得罪人了。被提名为内政部长的党内大佬康克林没有成为财政部长,一怒之下成了加菲尔德的反对派。
  总统不是好当的,在竞选过程中出钱出力的要酬谢,关键时刻号召手下支持自己的更要酬劳,党代表大会上做的私下交易都要兑现,部长就那么几位,现在有15个部,加菲尔德那会只有七个,分赃的时候总统的头发都愁白了。
  相比现在的总统,那时候的总统还是很幸福的,杰克森开了先例,后面的总统就想当然了,上任之前把联邦政府的位置大肆许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比如林肯就职之前,天天应付前来求官的人,老婆还有一大堆人选,最后发展到裤子被老婆藏起来,不答应就不给,害得林肯几乎穿着*去开内阁预备会议。
  来求官的人中有理由充足的也有没理由的,有一位查尔斯·吉托先生认为自己在大选中给加菲尔德出力了,应该被派到欧洲某国当大使,便来到华盛顿求官。美国人没有走后门的概念,求官的人全到白宫排队求见总统,成为新总统上台后的一景。吉托到了白宫,排了半天队,轮到他了,加菲尔德既不认识他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他为我出力了,你们听说过吗?
  手下说这人就是把写给格兰特的一个讲演的题目改了一下,在不同场合念了两次,里面的经历全是格兰特的,他说您当过总司令,哪儿对哪儿呀?
  大家委婉地拒绝了他,吉托觉得没说清楚,天天又去排队,每个部长都见了不止一面,直到国务卿布莱恩非常严肃地劝告他:请你从明天开始不要再排队了。
  吉托觉得总统不讲信用,去买了一把手枪,打算杀死总统。第一次机会在火车站,可是发现总统夫人正在生病,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把人家老公杀了,有些不道德。下一次机会是7月2日,总统一家去度假,之前先去讲演,国务卿和战争部长陪同,到了火车站,吉托冲上前,对着总统后背就是两枪。
  吉托被抓获,一年后吊死。
  一枪划过加菲尔德胳膊,另外一枪就找不到了。医生们搬来一金属探测器,可能因为加菲尔德躺的位置,造成探测器失灵,因为是新仪器,不知道是失灵,大家觉得这东西没用,就没有继续找子弹。医生们用手去找弹头,因为没有消毒的概念,弹头没找到,却造成反复感染,加菲尔德没有死于枪伤,只是和细菌斗争了11个礼拜,终于斗不过细菌,于1881年9月19日去世,在任仅半年。
  加菲尔德是美国总统中仅有的三位死于自己母亲之前的人之一,另外两位是波尔克和肯尼迪。
  加菲尔德去世,阿瑟继位。阿瑟在内战中是后勤军官,官拜准将。他当时在纽约家中,在一位法官的主持下宣誓继位,回到华盛顿后又在首席*官主持下再宣誓一次。他是共和党内对立派,是为了团结一致找来的搭档,他上台后,加菲尔德内阁只有林肯一人留任。
  阿瑟继任之后,压力很大,经常失眠,弄了一身病,到了1884年大选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但即使这样,还尽力保密,争取连任。
  1884年2月,64岁的前美军总司令威廉·谢尔曼退役。作为战争英雄,共和党内很多人希望他出马竞选,和格兰特一样靠军功成为总统,被谢尔曼一口回绝:“如果推举我,我不会竞选,如果被提名,我不接受,如果被选上,我不就职。”
  退役之后,谢尔曼在纽约寄情于艺术之中,平静地度过余生。
  共和党内,布莱恩战胜阿瑟,终于赢得党内提名,阿瑟成为最后一位在任总统没有获得党内提名的。
  *党先推举八年前惨失总统希望的提尔登,但他因为健康原因拒绝了,然后推举纽约州州长格罗弗·克里夫兰。
  1884年大选与众不同的是丑闻,两名候选人争着被揭露出丑闻,使美国总统大选进入丑闻时代。
  

丑闻(1)
54岁的布莱恩是第三次参选,第一次党内输给了海斯,第二次输给了加菲尔德,这次终于轮到他了。但是他多年在政坛摸爬滚打,树敌很多,不光*党,连共和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反对他。这么多年他在政坛上也不干净,特别是在格兰特当政期间,政坛*成风,他也不能免俗。*党和共和党内反对他的人就抓住这一点攻击他。
  被对手大肆宣扬的是发生在1876年的一件事。波士顿一位叫詹姆斯·莫尔根的人发现了布莱恩的一批信件,上面都标明“烧毁”的字眼。这些没有被烧毁的信件揭露了布莱恩利用他在国会的影响力帮一些企业谋取利益,其中一桩交易,对方就支付他11万美元,如果按今天的购买力,价值150万美元。
  而克里夫兰则是以清新干净的面孔出现。他出生在新泽西,父亲在纽约找到一份工作,全家刚刚搬到纽约,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只好退学养家。在叔叔的帮助下,成为水牛城的一名律师。
  1863年,国会批准征兵法,适龄男子或者去当兵或者雇人当兵,已经独自开业的克里夫兰律师选择了后者,花了150美元雇了一位波兰移民帮自己去打仗。
  克里夫兰第一次从政是1865年和好友兼室友同室操戈,他代表*党,对方代表共和党,争夺地区检察官,结果他以微小差距失败了。这一败让他五年不涉足政治。后来从县长开始,1880年他被选为水牛城市长,和两党的利益集团作斗争,赢得了名声。1882年利用纽约州共和党内斗的机会进军纽约州州长,一举成功。上任以后,打击坦慕尼俱乐部,以诚实的形象获得广泛好评。
  和布莱恩这位老政客不同,克里夫兰是政坛新人,因此很快占了上风。可是到1884年7月21日,水牛城《每晚电讯》的一篇报道震惊全国。记者揭露了克里夫兰的一件丑闻,他有一个私生子。这位10岁的孩子在孤儿院里,他妈妈被送进收容所。
  这个新闻对于崇尚家庭价值的选民来说,无疑是一颗原子弹。*党几乎被震得失去了继续竞选的勇气,克里夫兰诚实的形象成了碎片。
  克里夫兰的对策是:说实话。
  事情是这样的,他确实和那位叫玛丽亚的寡妇有过*韵事,而且他的几位朋友也和玛丽亚有*韵事,他们那个水牛城的律师朋友圈子共享这个女人,结果玛丽亚怀孕了,孩子不知道是谁的。克里夫兰包揽下去,为母子出了几年生活费,因为那圈子里只有他是单身汉,直到现在,他还是单身汉。
  于是1884年大选,丑闻对丑闻,选民只能从丑闻中挑选。
  大选胜负取决于纽约、新泽西、印第安纳、和康涅狄格这四个州。选举前夕,布莱恩的支持者发表反天主教言论,造成领先的局势逆转,克里夫兰以微弱优势赢得了大选,*党经过20年,重新赢得总统大选。

丑闻(2)
阿瑟卸任后回到纽约,病得越来越严重,临死前一天下令烧毁自己的所有记录和文字材料,于1885年11月去世。
  克里夫兰上任后,首先进行了联邦雇员任命的改革,他宣布只要干好本职工作,他不开除任何共和党联邦雇员,此外不雇用党棍,同时缩减因为政党任命而膨胀的联邦政府,任命官员上则着重能力而不是看属于那个党。
  克里夫兰是仅有的两位在任期内结婚的总统,另外一位是接替哈瑞森的泰勒。1842年,第一夫人病死在白宫,事隔不久,别人把一位24岁的交际花介绍给52岁的泰勒,一看即年轻又漂亮,泰勒很快就求婚,两人在纽约结婚。克里夫兰在1886年第一次结婚,这一年他49岁,新娘只有21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第一夫人。这位年轻貌美的美女不是别人介绍的,而是他从她一生下来就认识的。
  新的第一夫人是他好友的独生女,11岁时父亲去世,克里夫兰成为财产监护人。21岁的时候,克里夫兰向她求婚,两人在白宫内举行婚礼,是白宫内举行的唯一一场总统大婚。
  克里夫兰是美国总统之中少有的说到做到的改革家,通常真正的改革家的下场都不好,克里夫兰希望能把政党的因素从美国政治中清除掉,也因此得罪了两大党。当州长时,他就和支持*党的坦慕尼俱乐部成了对手,靠共和党的支持来推动自己的改革。1887年底,他在对国会年度讲演中提出了自己的连任竞选纲领:降低关税。
  今天美国到处喊自由贸易,可是当年他是最搞贸易保护的,那时候喊自由贸易的是英国,天天声讨美国,那么高的关税,造成既便宜又好的英国商品进不了美国。
  美国建国后于1789年立法,由联邦政府征收关税,进口货物抽税5%到15%,以此来偿还国债和用于政府运作。汉密尔顿从保护美国工业的角度建议采取高关税的政策,但没有被采纳。1812年美英战争之后,政治家们开始认识到民族工业的重要性,工业发展起来后,对高关税的要求开始高涨起来,在北方尤其如此。韦伯斯特带头推动关税改革,对衣服和铁等产品收取高达50%的关税,因为英国货比美国货便宜。但这样引起南方的反对,因为他们出口原料进口产品,这样一来吃亏了。1832年,国会把关税降低到20%,为期十年。
  辉格党支持高关税,1840年控制国会后,于1842年恢复高关税,波尔克上台后,根据南方的要求,开始降低关税,尤其在南方,到1857年关税为18%。由于低关税造成工业危机,南北战争前又开始提高关税,对许多免税产品征收15%的关税。南北战争期间,为了打仗,两次提高关税,到1868年,对欧洲进口产品征收49%的关税。战争期间北方封锁南方港口,结果南方只征收了350万美元的关税。
  战争结束后,高关税并没有取消。养羊的要求高关税,修铁路的希望降低关税。1880年之后,由于美国经济发展,出口超过进口,因此高关税已经没有经济因素,基本上成为一个政治因素,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就等着谁来引爆它。
  1888年大选,克里夫兰引爆了这颗定时炸弹。
  

卷土重来(1)
1888年*党党内初选没有什么悬念,现任总统克里夫兰成功地出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