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特去了。他们原来支持安德森,是因为不喜欢肯尼迪。
  在*党全国大会上,卡特接受提名后,悬挂在上空的气球应该快速落下,营造喜庆气氛,但机器出了毛病,导致气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落下,看得大家脖子都僵直了。这种情况在1996年共和党代表大会和2004年*党代表大会上也出现过,这三次大会选出的候选人无一例外输了大选。
  卡特输在局势,也输在他根本就没有对策。怎么搞好经济,他没有计划,只是里根说什么他攻击什么。
  越战失败加上人质危机,超过60%的美国人认为国防支出太少了,让美国变得这么没出息,因此里根保证加大国防支出,重建强大的美军。大多数美国人同时认为政府权力太大了,里根便承诺减少政府权力。最实惠的是承诺给老百姓减税,此外为了争取妇女选票,里根承诺上任后提名第一位妇女*官,并在全国保障妇女权益。
  别的不说,提起任命*官来,卡特就生气。我倒是想任命个女*官,可是这四年里九位大老爷没有一个病死的,也没有一个退休的,害得我没有机会呀。对于里根的各项计划,他一味攻击,自己也没有什么可行的计划,选民们自然就不乐意了,争取不到中间选民,选举肯定输了。
  1980年大选结果,里根获得的选票,卡特获得41%的选票,安德森获得的选票,在选举人票上,里根以489比49比0大胜。
  卡特卸任后写书教课,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一有国际冲突时他便出面调解,是目前卸任时间最久的美国总统,国家已经负担他的安全保卫工作28年多了。
  里根上台,是美国保守派的胜利,开始了长达28年的保守派的主流时代。1980年大选也是美国党派政治的一个分水岭,里根的胜利导致党派大洗牌,等于两党重组。*党内的保守派投奔共和党,使得共和党在南方占绝对优势。共和党内的自由派投奔*党,使得*党在北方占绝对优势,两党之争重新按地域进行了划分。
  里根刚刚上任即遇刺,这场预测终止了一个应验了140年的对美国总统的诅咒。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诅咒终止(1)
1811年,印第安纳领地的总督威廉·哈瑞森率领军队,在蒂皮卡诺与印第安人谢尼部落交战。哈瑞森占绝对优势,但损失惨重,堪堪战败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战败后,投靠英国人。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哈瑞森击败了英军和印第安人联军,并击毙印第安人首领特科抹人。
  特科抹人的弟弟是印第安巫师,据说他们俩中的一位对美国白人施加了咒语,这个咒语咒的是哈瑞森当上总统后,会死在任上。而且从他开始,每隔20年,当选的总统都会死在任上。哈瑞森于1840年大选获胜,因此每次尾数是零的大选年当选的总统都应了这个诅咒。
  从哈瑞森开始,这个诅咒连续应验了七次,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哈定、罗斯福、肯尼迪全部死在任上。
  1980年大选时,关于这个诅咒之说已经广为流传了,一位记者就此问卡特,卡特回答说,即便真有这种事,他也会为国家工作到最后一刻。
  但是,他没有这个机会了,诅咒是否再现,要由里根来证实了。
  作为迄今为止最年老的总统,里根上任第69天,1981年3月30日去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的一次劳工*上发表演讲。讲完了正要上车,来自科罗拉多的年轻人约翰·欣克利拔出手枪对着他,把子弹全打光了才被按住。一颗子弹就贴着70岁的里根的心脏射过去了,不仅没有死,而且还没有残废。欣克利被判无罪,关精神病医院里,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女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可是他没有想到,千娇百媚的美女其实是位同性恋。
  里根大难不死,于是这个诅咒就破了,20年后当选的小布什没有遇刺,但遇上了911。
  遇刺而不死,这样的总统就会受到一致拥戴,里根出院后就赶上航空管制员*。里根采取强硬手段,下令根据有关法律,48小时内不复工者一律开除。强大的工会以为总统在开玩笑,结果11345名航空管制员被开除,强大的航空协会土崩瓦解,工会势力开始走向没落。
  里根上台时。美国通货膨胀率为,失业率为。里根用减税来刺激经济,靠国防投入来加大支出,同时拖垮苏联。和国防无关的政府支出全部消减。到了1984年,经济开始回升,里根的民望非常高,被共和党一致推选为总统候选人。
  1980年大选失利后,*党又开始痛定思痛了。从1968年大选开始,四次大选,*党只赢了一次,还是借助水门事件,这样的世纪丑闻再也不会有了,如果不改革的话还会屡战屡败。*党有关人士不是从选民心理找原因,而是从自己内部找原因,认为本党选民总数超过共和党,因此失败的原因不是敌人太强,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本着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他们总结出来了,败多胜少的原因是1968年本党的选举制度的改变。也就是由选民决定谁代表本党出线,而不是由各州的党领袖决定谁出线。

诅咒终止(2)
1968年的改变,是因为*党旧有的选举规则非常不*,初选阶段的胜负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因为有权选候选人的党代表大会代表都是各州的党领袖制订的,在代表大会上投谁的票不是根据初选结果,而是根据各州党领袖的个人意愿,说白了就是少数人操纵*党的选举程序。
  这种规则在早年有它的道理,因为美国总统选举采取两极选举制,最终靠选举院来投票决定,选举院最早由各州议会指定。*党依靠各州的领袖的力量,为的是推选出各州都能接受的候选人。
  但是时代不同了,进入20世纪之后,*大潮一浪接着一浪,美国选举中不*的规则也一件一件地被修改。共和党则完全和总统大选同步,各州初选的胜着掌握该州的党代会代表,党中央虽然也有部分代表名额,但这些代表在全国大会上是没有投票权的。共和党候选人的挑选是由该党的选民来决定的。
  1968年开始,*党也改变了百年老规矩,党代会的代表的90%根据初选结果分配,各州党主席只能指定10%。在代表分配上不采取全或无的方式,而是根据初选的得票的比例来分。经过四次大选,党内认为这个改变是不成功的,因为各州大佬们失去操纵政治的权力后,对本党的竞选漠不关心,导致大选失败。
  1982年,*党指定的改革小组向党全国委员会提交了改革方案,为了增加本党政治人物对*党大计的关心程度,建议把指定代表或者称为超级代表的比例增加到30%。但是这个改变和1968年以前的有各州党的老大指定的规则不一样,超级代表由本*会议员、各州的党正副主席等出任。这个方案原则上被*党全国委员会接受,但比例没有那么高,1984年大选为14%,到现在为20%左右。
  2008年大选,由于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激烈竞争,超级代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奥巴马获得了足够的选票,但由于大多数超级代表支持希拉里,一直到初选快结束了,奥巴马才获得胜利。其结果造成*党分裂,如果没有9月的金融危机,*党很可能失去28年来最佳的机会。
  1984年超级代表制度第一次实行,各州党主席和副主席是理所当然的超级代表,国会*党议员拿去了剩下的60%,剩下的由各州拿去给*党州长或者大城市的*党市长。这次*党初选,是前副总统沃特·蒙代尔和来自科罗拉多的联邦参议员盖瑞·哈特之争。在选民投票上,两人平手,但绝大部分超级代表支持蒙代尔,使他得以出线。对于*党来说,这一次的改革差强人意,超级代表的选举和民选没有相违背。
  *党在这次大选出了奇谋,选举女国会议员杰罗丁·费拉罗为副总统候选人,这是美国主要政党第一位女性正副总统候选人。
  在接受提名的讲话中,蒙代尔指责里根的减税是假的,他肯定要增税;自己也要增税,但不说假话。此话一出,蒙代尔就没有希望了。
  大选中,成百万的*党人投票给里根,主要是南方的白人和北方的蓝领,原因是里根加强军备和经济复苏。里根获得将近60%的选票,而蒙代尔的13张选举人票则是*党历史上最惨的一位。
  里根在位期间,最大的成绩是拖垮了苏联,结束了冷战。
  第二任期间,里根知道再也不能连任了,干起事来就肆无忌惮了。首先是伊朗门,其实就是倒卖军火,因为水门事件太有名,其后什么丑闻都要加个门字。这件事来源于人质危机结束后美国的秋后算账,支持伊拉克打伊朗。然后美国私下里把军火卖给两伊,让他们可劲地打,军火的利润还可以用于颠覆尼加拉瓜合法政府。好在里根的手下比尼克松的手下仗义,把这件事扛下来了。
  里根在位期间,美国国债从7000亿猛增到30000亿,使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主变成最大的债务人,连里根都承认这是他八年执政中最大的错误。此外,1987年还出现了信用危机。但总的来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大大下降,工作机会大大增多,老百姓对共和党还是基本满意的。
  1988年大选,里根受第22条宪法修正案的影响,不能再连任了,表示支持副总统布什竞选总统。
  美国建国之后,副总统似乎是王储之位,先后出现亚当斯和杰佛逊两例。从杰佛逊开始,国务卿成了王储之位,詹姆斯、门罗、小亚当斯相继上台。杰克森以后,又轮到副总统。但这以后,从1836年大选到1988年大选之间,再没有一位在位的副总统竞选成功的,尼克松大概是最接近的一位。这个宿命,布什能够逃脱吗?
  里根打算回加利福尼亚养老了,能否逃脱他也不在乎。
  但是他没有想到,打破了这个宿命,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
  

又是一场大胜(1)
乔治·布什和其他几位参加过二战的总统一样,在战争中是美国海军的一员,而且也在太平洋战场。他是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飞机被击中,他跳伞后在海上漂了几个小时,几架飞机在他头顶上盘旋以防备日本飞机加害于他,直到救援人员到来。在战争中,他多次获奖。
  战争结束后,他马上结婚。在参战之前他已经被耶鲁大学录取,结婚之后便去上学,是耶鲁棒球队的队长。从耶鲁毕业后,他来到得克萨斯从事石油业,1951年开始有了自己的公司,1964年开始从政,此时已经是百万富翁。
  1967年到1971年,布什任众议员,1971年到到1973年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73年到1974年任共和党主席,1974年到1975年任美国驻华办事处主任,1976年到1977年任中央情报局局长,1981年到1988年任副总统。其从政经历,长于外交而短于内政,既没有出任过州长,也不是国会两院的重量级人物。
  但是,布什和肯尼迪一样,出身政治豪门,而且布什家族比肯尼迪家族还有背景,甚至可以和弗吉尼亚第一家庭拉上关系。他能进耶鲁,也是因为布什家族是谢尔曼家族的一支。除此之外,布什家族和美国很多历史悠久的政治家族都有关系。到了布什这一辈,又和皮尔斯家结亲,他家的政治族谱在当代美国是最厚的一本。
  政治是现实的,靠摆家谱是没有用的。布什在政治上一帆风顺,和肯尼迪一样,完全是靠着祖父和父亲两辈子打下来的江山,是美国政治上的一个现象,就是第一代第二代打天下,第三代就能坐天下了。
  布什的爷爷塞缪尔·布什是洛克菲勒家族在俄亥俄钢铁厂一名高级经理,在老约翰的弟弟佛兰克退休后,他接替出任总经理,成为美国商界名流,进而涉足政坛,成为胡佛总统的顾问。因此,布什家族的起家靠的是俄亥俄帮以及洛克菲勒家族。
  布什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进入耶鲁读书,毕业后回到俄亥俄经商,然后去康涅狄格竞选成功,成为联邦参议员,从1952年干到1963年。1960年,艾森豪威尔的接班人名单上,有布什参议员的名字。虽然布什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私交甚密,在政见上也大多赞同尼尔森·洛克菲勒,但布什参议员和洛克菲勒个人交情很差,1964年大选他率先就婚外情一事责难洛克菲勒。
  布什到得克萨斯发展,是因为他父亲出任那家公司的董事20多年,因此很快发展出自己的事业。布什家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政治上的接力赛。布什投身政治是在他父亲退休之后,小布什投入政治也是在他父亲下台之后。
  1988年共和党初选,布什有里根的支持,但居然在爱荷华初选中排在第三。布什竞选团队连忙使劲攻击领先的多尔,将之描述成增税者。多尔本来以为谎言终归是谎言,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