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低碳阴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20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17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竺可桢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结晶,它的研究成果震动了国内外的学术界。他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从竺可桢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数千年里中国的气候并没有一直变暖,也没有一直变冷,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每次波动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
  结合竺可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中国几千年的气候变迁与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让我们去发现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
  除了经济、政治等因素之外,气候的变化成为改变着一个王朝命运的重要因素。
  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两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
  到了西周时期,中国迎来了一个较短的降温期,生产遭受极大的影响,周王室权力衰落,对诸侯国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中国历史迎来了春秋战国时代。
  西汉大部分时间是比较温暖的,中国的关中及中原地区,物产丰富,这为汉武帝北征匈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证。如果不是风调雨顺,粮食等作物获得大丰收,我们很难想象汉朝能在短时间内征集数十万大兵,没有造反就不错了,而士兵奋勇杀敌,将匈奴全面击溃。
  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大部分地区则迎来了一个寒冷期,温度较当今低1℃左右,寒冷的天气导致天灾不断,在地方豪强的掠夺下,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群雄割据,中国最终由统一走向分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竺可桢解读中国千年气候变化(2)
然而到了唐代,中国又迎来一段美好的时光,唐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基本上都取得了全胜。但到了唐末,中国再一次变冷,坏天气使中央王朝变得不堪一击,中国又迎来混战的局面。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深远,土地兼并再加上天灾不断,迎接中央王朝的只有农民战争和改朝换代了,气候大的变化与王朝的更替是基本一致的。
  以陕西西安为核心区的关中地区在汉唐两代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之相应的是近三千年的温暖期。自宋以后,中国大地基本上一直处于寒冷期,气温较现在低1℃~2℃,关中因物产下降其地位也逐渐下降。
  以前物产丰富的河西走廊逐渐变得荒凉,关中的衰落使丝绸之路逐渐被废弃,物产丰富的楼兰古城只能留给人们一些残缺的记忆。中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流。
  另外,根据竺可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重新审视明朝倾覆这一桩公案。
  在教科书中,明朝是一个昏聩的朝代,对于它的灭亡也有很多的分析,不外乎土地兼并、宦官专权、党争严重,积弊重重。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的时候是一个光杆司令,到了明末,他已经繁衍了20多万皇子皇孙,严重地侵蚀着大明帝国已经腐朽的肌体。
  但在各种演义、小说、影视剧中,我们却可以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并不是一个酒池肉林之徒。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将阉党一网打尽。
  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的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所以在明朝灭亡的各种原因中,我们还需要加上两面三刀的吴三桂及明末的天灾,如果能多给老朱兄弟一些时间,给他一些好天气,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然而历史却给老朱兄弟开了个十足的玩笑,自打他第一天当皇帝起,自然灾害就不断。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发生可怕的旱灾,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活得好好的,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但农民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也只有铤而走险。
  多灾多难的崇祯皇帝最后在北京自缢的时候,可能都在怪自己不走运,一心想当个好皇帝的,可惜老天不给他这个机会。
  明朝灭亡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不能否认的是,气候问题是一个加速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而且是遭受到坏天气的轮番打击。李闯王、高迎祥、张献忠等被明朝军队痛击后,又借河南天灾而迅速壮大,最后被李闯王攻破北京城,使明王朝彻底覆灭。
  竺可桢的科学考证可以使我们还原真实的明末农民战争大背景,可以看到天气对一个王朝命运的影响程度。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因素在气候变迁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以现在流行的说法,气候变暖都是二氧化碳惹的祸,在没有工业革命的古代,又哪里排放那么多二氧化碳呢?
  在《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的最后部分,竺可桢提出他的重要观点: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
  竺可桢看来,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跻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20世纪70年代盛行“地球变冷”
竺可桢对中国数千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清晰的解答,对比一下欧洲史,我们也可以从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中找到相应的证据。
  当我们把视野转向整个地球的气候史时,好莱坞倒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
  《冰河世纪》三部曲3D电脑特效呈现史前冰河时期的壮丽奇景,把我们带回到暗藏着冰穴、天气严寒,充满着秘密,甚至是充满邪恶与阴谋的2万年前,让我们看到一个白雪皑皑的冰川时代。
  在地球约46亿年的岁月里地球至少出现过 3 次大冰期,这时地球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这三个冰期分别被称为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除非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一般人很难想象在到处都是冰原、没有任何食物来源的情况下,会有大量生物的存在。而人类也是在第四纪大冰期后才出现的,《冰河世纪》的动物们则主要在冰期后来的融化期活动。
  大冰期的形成,人类目前还没能找到答案,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而整个太阳系绕着银河系的某一中心运转。因此,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假说,太阳系在围绕着银河系运转到某一固定的点,有人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河中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便发生了大的冰期。
  离人类最近的冰期是第四纪冰期,它又分4个小的冰期,我们将这四个小冰期中间的那段时间叫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人类也在最后一个小冰期结束后诞生。
  科学家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地球的温度变化和太阳活动有直接的关系。15、17、19世纪亚欧大陆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冰进,即冰川不断增加,使陆域面积缩小。这3次冰进刚好与3次太阳黑子极小期(19世纪极小)基本对应,其中出现在17世纪的极小期是2000多年来太阳黑子最少的一个时段。黑子少意味着太阳磁场弱,它与地磁场的耦合作用亦将变弱,致使冰期前进。
  从最近100年来看,地球似乎有变暖的趋势,但如果我们将人类历史放大到以千年为横断面,将可能看到气候的周期波动情况,冷暖是不断交替的,太阳的黑子也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我们仅从近百年地球气温的变化就贸然断定地球已经处在一个持续升温期,难免有失严谨。那些一心想证明全球变暖的人,有时刻意将中世纪曾有几次变暖抹去,似乎别有用心。
  人类到了20世纪,气候变暖的趋势变得明显起来,但在这100多年中,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个直线升高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也曾流行过一段时间气候变冷,当时的气候变暖则被视为异端邪说。
  1974年,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专栏作家乔治?威尔写道:“一些气象学家认为到本世纪末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下降2℃~3℃。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高纬度地区(加拿大、中国北部和苏联)的粮食将减产,从而引起大规模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
  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著名的气象学家在波恩开会时警告说:“气候变化的现实使得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10年内粮食的大规模减产(由于全球变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无视这一必然结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许多人将因此而饿死,还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和暴力活动,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
  当时最畅销的图书是1975年由培生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变冷:又一个冰川世纪已经来临?我们能够渡过这一难关吗?》。它的作者罗厄尔?庞特也曾就这一主题进行过广泛的演讲,他说世界上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警告人们,又一个冰川世纪在不远的将来就要来临。“给人类带来的社会、政治和适应性挑战是10000年来最严峻的。您对我们关于全球会变冷的预测的关注至关重要,它关系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整个物种的生存。”
  1975年,《新科学家》杂志的编辑奈杰尔?考尔德也曾经说过:“人们现在必须像重视核战争一样重视新冰川世纪的威胁,它们都可能导致人类的大规模死亡和不幸。”
  因为地球曾有三大冰期的记忆,人们在当时似乎开始倒数人类可能再次面临大冰期的时间,造成了当时较大的恐慌,都在想着办法如何应付极度的严寒。
  然而时移事易,20世纪70年代所担心的地球变冷并未成为现实。现在科学家调转枪口,改而鼓吹地球变暖,本来主要受太阳活动变化的地球温度是如何让善良的二氧化碳抢去了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氧化碳是怎么被妖魔化的?
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经常听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如“离毁灭只有6度”,仿佛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即将变成现实。
  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
  公报的数据显示,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1ppm为百万分之一),与2007年相比增加,呈持续增长之势。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几乎固定不变。
  这似乎是最权威的数据,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铁证,但里面其实有误导之嫌。
  第一,从280到,增长192%,这个数字看起来大,但ppm的计量标准是百万分之一,换算成百分比,也就是从上涨到,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仍然相当微小。
  有数据显示,一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1%时,人的意识模糊,如果不移至正常空气中或给氧复苏,将因缺氧而致死亡。但从上升到1%,就算把地球上的石油和煤炭全部采掘完,全部烧了,估计仅能增加很小的比例。
  第二,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是极不稳定的。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的研究,通过分析距今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当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至少为12000ppm,其浓度是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32倍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