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穿]穿越不是系统的错-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侯子弟参加科举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县试得了头名,州试得了头名,成了金陵的案首。童试的时候成了案首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秀才之后他又参加了乡试,然后得了头名。
    你个散养的文采为什么能出众的这种地步啊!京城多少公侯子弟因为你变成了被训斥的对象啊!别人家的孩子什么的,最讨厌了。——来自京城各个贵胄子弟的心声。
    贾代攸如今已经连中三元了,若是会试的时候再得个头名,那殿试的时候圣上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会点他为状元的,也就是说,只要会试的时候贾代攸能成为会元,那自燕朝有科举以来,经过前朝宁朝至如今的大越,共五百年间,头一个五元首将会诞生。那可是大喜事,而且是彰显了当今圣上治下乃是文风鼎盛的太平盛世的大喜事啊!
    不过前朝也不是没有人连中三元,只不过会试的时候失利了,贾代攸能否成就五元首,还得看会试。
    荣国府因为这个热闹得很,观源本想等到弘承八年科举的,只是想不到他考得太好了,就连圣上都因为他这个小三元惊动了,这下子,他不参加也不行了。
    史氏的面色很是好看,只要能中了五元首,那小叔子日后的前程,怕是不靠荣国府都能保障了。毕竟是有科举以来的第一个五元首,圣上关心着呢!而小叔子和老大的关系,明显要比他和政儿的关系亲近得多。婆婆郑氏就算是老封君,说句难听的,也只是妇道人家,她夸老大的话,自己也能说成是婆婆溺爱,但是小叔子就不同了。若是他真的出息了,和他一起长大的贾赦总不可能是无可救药吧?小叔子再对自家老爷美言几句,自己的枕头风也不知有没有用了。
    不过不管怎样,在弘承五年的春闱到来之前,贾代攸的院子可是整个荣国府的禁区。若是闹出了什么让四老爷烦心的事情,那伺候的人就得等着被发配到庄子上去了。
    荣府的这个年过得都有些提心吊胆,贾代善在圣上多次感兴趣的询问之下,已经有些战战兢兢了。圣上实在对攸弟夺得会元寄予了厚望啊,若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怕是整个荣国府在圣上心里的感官都不高了。
    其实,说实在的,一般不出意外的话,江南各道的解元都能进入二甲前列,要是水平再高一点,一甲被江南举子包圆了也不是什么异事。不过,像贾代攸这种被人人关注的,说不定一个紧张,就发挥失常了呢?如果他的文章水平能进前十,为了五元首,考官们也会给调成会元,就算是糊名的也不是问题。但是若是失常得太厉害了呢?
    观源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科举实在是太容易了,当年他才刚开始穿越,他的系统还不是那么的隐形,经常插话卖萌,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能取得探花的名次了。
    要不是剧情的惯性,他怎么可能只得到一个探花的名次呢!虽然探花听起来就比状元要年轻帅气就是了。
    现在穿越了这么多世界,他会在小小的科举里阴沟翻船?!
    真是要笑而不语呵呵呵了呢!如果他真的翻了船,那一定是有黑幕,黑幕!
    弘承五年的二月初九,春闱开始的日子。
    观源带着郑氏特别给他准备的各种赶考用品,下了马车,然后进了贡院。
    其实说实话,他除了脑子里学识丰富可以碾压别人之外,还有一个开挂的地方。
    他是修真者。
    不畏寒暑有木有!不睡觉也能精神百倍有木有!如果闻到了什么糟糕的气味,可以施放一个小法术有木有!简直是让那些被京城恶劣的天气虐得泪流满面的举人们心塞啊有木有!
    九天的春闱很快就过去了,观源像个没事人一样从贡院里从容不迫地走出来,简直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因为还要有一场殿试的考试,所以会试的放榜很快,二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发了榜。
    会试录取比例是按照各道人数比例来的,今年这榜录取三百人,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
    放榜的顺序是从后往前,贾府的下人在官差来贴榜的时候就已经紧张得要命了,更不用说,此时只剩下会试前十名未曾发榜了。
    大越的会试发榜,会元单独据一张,写字的墨和着金粉,会试前十中的另外九人再据一张,墨中和着银粉。
    九人榜从下往上揭开张贴,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里关注会元人选的,可不只贾家一家,更何况,那位小三元能否成为五元首,可要看他到底是不是会元了。
    没有。
    那张在阳光下反射着银光的榜上,上面没有金陵贾家贾代攸的名字。
    所以,只剩下最后两种结果,要么,贾代攸水平尽失名落孙山,要么,他夺得会元,成为五百年未有之士子,成为那五元首的第一人。
    最后一张榜被缓缓地揭开,上头斗大的几个墨字。
    最显眼的就是会元的名字,贾代攸。
    榜上的墨字在阳光下反着刺目的光芒,直让人睁不开眼。
    贾府来看放榜的有三个下人,此时竟都呆在了原地,等到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强烈的嗡嗡的议论声,夹杂着“五元首”、“前所未有”、“前途光明”等词的时候,他们才像刚从梦中惊醒似的,疯了一样的跑了回去:“四老爷中了,四老爷中了!”
    “中了”在贾府里,如今只有一个意思,不是说贾代攸中了贡士,而是他成了会元。
    会元的头衔花落贾代攸,也就是说,这一科的状元已经没有悬念了。
    殿试是在含元殿举行的,皇宫大殿在观源看来也是平常,皇帝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于是等到皇帝出了题目,他照样是一挥而就。
    而穿越过那么多世,皇帝也当过不少次的好处之一,就是他对皇帝的心理知之甚详。
    次日阅卷的时候,考官们把观源的卷子给弘承帝看了之后,弘承帝兴奋地当即拍案道:“贾卿有大才,果然名不虚传!好文章!好文章!好文章!”
    皇帝难得这么激动并且明确地表达他对一个人的欣赏,而且还不是因为观源的名头,而是因为他的文章,没过半日,皇帝的评语就传遍了京城。
    阅卷次日就是殿试放榜的时候,进士们等在含元殿外面——会试和殿试之间的区别只是名次的调整,一般不会刻意再踢人——听着唱名,一甲的三名是会唱三遍名的,头一个进去的当然是状元。
    听到连续的“宣一甲状元贾代攸进殿”的声音的时候,观源气定神闲地迈步而出,跟在领路的小太监身后,往含元殿走去。
    等到进士们全部进殿之后,圣上才会给他们训话。
    观源身上穿着一件锦青色织金暗花补缎,在一群进士中显得鹤立鸡群。
    所有的缎子都是上等衣料这不必说,观源身上的这件用了织金缎和暗花补缎两种上等的缎子,还都是贡品——不过像衣料这种贡品,皇帝除了赏给后妃便是赏给大臣勋贵,观源的料子是贡品也没什么阻碍——便是他不是第一个进殿的呢,皇帝也会注意到他,何况他是有科举的这五百多年来的第一个五元首呢!
    皇帝知道他出身富贵,看见他穿着锦缎来,还显得很高兴,心里还想着想必这件是荣国府特意制了让贾卿穿来的,以显示他们对自己这个圣上的尊崇感激。
    要知道,这料子可是今年新上的贡品,他赐下去还没过多少时间,分派到各府的也不多。
    这科有了五元首,其他进士也就榜眼和探花能让圣上分分神,之后圣上就完全把接见进士的这点时间耗在了和观源的一问一答上。
    等到观源他们终于被放出去跨马游街的时候,皇帝用了这么一句话来评价他:“凡有科举至今五百年,如贾卿者无。贾卿,放眼海内,智能无双!”
    作者有话要说:
    顺应大家的心愿,让主角继续装逼……海内智能无双那句是东方朔先森自己夸自己凑表脸吹牛逼的时候用的2333333
    皇帝最后的评价本来想用国士无双之类的词的,然而,就算源哥儿是个挂比,他现在没有建立什么功业,五元首也没什么卵用,也不能用这个词。不过我觉得智能无双什么的,就已经鄙视了一群文武的智商了!话说……想让阿源去弄个武状元,也是五元首的我到底是什么心态啊!
    
    第93章 华章
    
    定例,殿试得状元者,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大越的进士都会夸官游街,不过能骑马的就只有一甲的这三名,之后皇帝会给进士们赐宴,文进士的赐宴被称为恩荣宴,有时候按照前朝的称呼,也叫琼林宴。
    今科状元贾代攸是有科举以来的第一个五首状元,自然是整个恩荣宴上人们关注的重点。
    而且,还有一点,他的年纪很小,只有十六岁。
    贾代攸为父守孝三年,出了孝就参加了科举,也就是说他至今未曾娶亲。
    不仅没有娶亲,根据大人们私下打听到的消息,他连个暖床的通房丫头都没有。
    这是多么好的女婿人选啊!
    要不是本朝律令规定驸马不得担任实职,圣上都准备嫁个女儿给他了。
    不过既然圣上不准备收个女婿,那其他的大臣们自然不会客气。
    这一科的科举因为出了一个五元首,所以圣上将恩荣宴的范围从新科进士和小部分大臣扩大到了今日在场的所有大臣,当然了,因为殿试第二天就是望日朝参,所以这一日参加恩荣宴的是能进行常参的大臣,最差的官位也在五品以上。
    虽然很想有个出息的女婿,但是在场的这些大人们都是人精,品级不够的也不会去丢人现眼,而是转而把考察的目光放在了在场其他的青年才俊身上。
    不过那种年纪能当自己的爹的进士做女婿什么的,就算了。
    观源如今对女色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被一群老大人围着介绍自己的女儿如何的秀外慧中、知书达礼,实在是压力山大啊!
    不过幸好皇帝解救了他。
    “贾卿,你可有字?”在观源被一群大人“贤侄”、“贤侄”地包围了许久之后,圣上终于看够了热闹,开口询问道。
    “禀圣上,臣还未加冠,未曾取字。”观源这么回答。
    连跟圣上对答的时候都不忘提醒我们你的年龄比我们小得多……我选择狗带!——by心塞欲死的今科进士们“朕记得,贾卿是荣国公的幼子吧?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圣上这么感慨地说着,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那不如,朕给你取一个吧。”
    皇帝要给人取表字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例子很少,至少大越开国至今,有幸得到圣上金口玉言赐字的,还只有圣上的外孙——皇族是不取字的。
    所以,在圣上表达出他想给观源取一个字的愿望后,观源只需要【划掉】微笑就好了【划掉】恭敬地回答一声“谢圣上”就好了。
    “唔……贾卿文采之盛,世所罕有……那么,就犬华章’二字?不,不妥,大越出贾卿,乃是盛事,要么……‘天祥’?”圣上为如何取字犯了难,虽说这些表字都寓意吉祥,但是配上贾姓,怎么看怎么别扭。
    但是,皇帝是不会轻易在取字这件事上狗带的,只要放弃了他的强迫症,不把表字和姓一起念,那就万事大吉了。
    于是最后,圣上还是给观源取了表字“华章”。
    既然圣上已经给观源赐了表字,那他的冠礼自然也要提前举行。
    当然了,男子二十行冠礼是古制,观源的冠礼原本就差不多要举行了,如今只不过匆忙了一点罢了。
    观源的职位是翰林院修纂,闲得很,毕竟他的年龄小,如今不过是混资历。但是圣上另给了他一个任务,着实引人注目——每隔三日,为皇太子顾祈曦讲学。
    这就是变相的太子傅了。
    不过新科进士都有半年的休假,以便于家中离京城较远的进士们能够享受到衣锦还乡的荣耀,所以就算观源家住京城,也可以先休半年的假,趁此机会在外游历一段时间之类的。
    观源的亲事也已经议定了,是已经退休的太子太傅崔湜大人的嫡孙女,礼部侍郎崔显大人的嫡长女。
    崔家属于典型的清流世家,和勋贵不是一方的,两家的联姻,说起来还和郑氏有关。
    郑氏出身的是郡望世家荥阳郑氏,而崔湜老大人家,则是郡望世家博陵崔氏的一支。
    观源说起来虽然姓贾,但也算有郡望家族的血统,再加上五元首的加分,崔湜老大人才会同意了这门亲事。
    大越的郡望世家很有趣,每隔五年便会让青年一代在江南聚会,因为郡望世家大多是互相联姻的,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相亲。
    幸也不幸的是,观源的这半年假期,在亲事议定之后还剩三个月,足以在京城和江南之间走个来回了。
    没错,弘承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