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多月,时间也不算长了。而且,他们总是会回来的。”连蔓儿劝慰道。

    “嗯。鲁先生以后就不会回来了是不是,姐?”小七仰起头,向连蔓儿问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小七是知道的。他现在这么问连蔓儿,不过是存了那么一点小期待,希望连蔓儿能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也不一定。”连蔓儿就道。“或许再过两年,鲁先生就能来咱们这做官那?就是他不能到咱们这来,再过两年,你就大了,你可以去看他呀。”

    果然,连蔓儿这么一说,小七就高兴了。

    “嗯、嗯。”小七抿着嘴,用力点头。“姐。等过两年,咱们一起去看鲁先生。”

    “好。”连蔓儿轻轻地摸了摸小七的头,心里想着她没有白疼小七。不管是有什么好事,小七都会想着她。去看鲁先生。小七也会记得要和她一起去。

    “再过两年,我就长大了,我就能出门了。”小七又一边握拳,一边小声地道。

    连蔓儿将小七的样子看在眼里,不由得忍笑。上次鲁先生回家乡,还有这次进京,都没有带上小七。其中一个缘由,就是小七他年纪还小。

    小七这个年纪,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他很喜欢出门。因为年纪,错失了这两次大好的机会,要说不郁闷,那是不可能的。好在,五郎和连蔓儿都哄过小七,说是留他在家里,还有个重要的缘故。就是为了连守信和张氏。爹娘舍不得小儿子。

    就因为这样,小七从来没有抱怨过。不过,在私底下,小七曾表示过,他非常非常希望再有个小兄弟,如果实在没有小兄弟,小妹子也行。

    连蔓儿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正是因为小时候这样的经历。小七长大之后会非常非常热爱游历。

    回到松树胡同,一家人刚刚安置妥当,钟管事就上门来了。

    钟管事上门,并没什么事情。葡萄酒的价款,沈家已经付清了。那笔银子都被连蔓儿存入了大成银号,五郎进京带的银票。其中大部分就是用那笔银子换的。

    “……六爷临走的时候,郑重地吩咐了,四老爷家但凡有事情,尽管开口,千万不要外道。”钟管事很郑重地对连守信道,“这辽东府里,应该还没有咱们摆不平的事。”

    连守信很感动。沈六在那天的宴席上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现在钟管事又这么郑重其事地来,足可见,沈六是真的将这件事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吩咐的。而且,这差事还交代给了和他私交不错的钟管事,这对他可以说是极大的方便。

    连守信就和连蔓儿商量,赶紧置办酒席,要留钟管事吃饭。

    “爹,我听说钟管事挺爱吃烤鸭。干脆,你就请他去咱的顺德坊吃吧。顺便让陈掌柜和钟管事多接触接触,以后咱不在府城,顺德坊有什么事,就让陈掌柜直接找钟管事,多方便啊。……就定一桌烤鸭宴,看钟管事还有什么好朋友,一起请了正好。”连蔓儿就向连守信道。

    顺德坊的烤鸭,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但每天也总会留那么一两只,方便东家随时想要就随时能有。

    “这个主意好,我一时高兴,竟没想起来。”连守信高兴地应了,就忙带着钟管事去了顺德坊。

    连守信不是完人,他有缺点,而且是很明显。但是同样的,他的优点也很明显,其中一个,也是连蔓儿最为喜欢的,就是他听得进劝。在家里他能听得进孩子们的话,而出外办事,他能听得进掌柜和管事们的意见。

    连守信和钟管事去顺德坊了,连蔓儿和小七都没去,两个人坐在书房里,连蔓儿一边翻看账目,一边看着小七做功课。书房里烧了炕,屋里还拢了两个火盆,两个孩子只穿着夹衣就很舒服。

    “小七,你是愿意另外再找个先生,还是愿意以后就跟着楚先生念书?”等小七做完了功课,连蔓儿也将账簿放下,并向小七问道。

    “姐,我想,我就跟着楚先生吧。”小七想了想,就道。

    “你是喜欢和小九哥作伴吧。”连蔓儿就道。

    “楚先生很好,就是咱们再找,想找个跟楚先生、鲁先生差不多的也难。”小七嘻嘻笑着点了头,又正色道。

    “这倒是。”连蔓儿点头,在这一点上,连蔓儿和小七的看法一致。“不过,你要是跟着楚先生念书,你该清楚,楚先生是不会离开沈家的。”

    “姐,我明白。”小七坐的又端正了一些,看着连蔓儿道,“我又不住到沈家去,就跟咱哥去书院一样,一个月去上几天就行。我和小九哥就在楚先生院子里的小书房念书,楚先生和小九哥都很照顾我。六爷也应该有话吩咐下来。姐,我在小山居念了那么些日子的书,是不是都挺好的。在府城这,也是一样的。”

    小七这么说着,终究脱不了小小少年的淘气,又朝着连蔓儿眨了眨大眼睛。

    “你既然这么想,那就没问题了。”连蔓儿就道。

    在鲁先生走后,对于小七以后读书的安排也定了下来。起码在小七考童子试之前,平常依旧是在镇上的私塾念书,回家里自然有五郎教导他。每个月,小七还会跟着五郎来府城,跟楚先生念书。

    ……

    在送走了鲁先生和五郎之后,连守信、连蔓儿和小七又在府城住了几天,眼看着顺德坊和另外一家铺子都顺风顺水,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爷三个就启程回三十里营子。

    途中,依旧是在锦阳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就早早地到了家。

    连蔓儿她们这次在府城住的时间不短,一到家,张氏、连枝儿、李氏、张采云就接了出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回后院说话。

    连蔓儿先将给众人买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

    给李氏的礼物有从府城最好的点心铺子买的云片糕等四样各一盒精致的点心,一个石青色的万字不断头纹样的缎子尺头,一盒高丽参,还有一盒香脂。给张氏的是两个尺头,一盒香脂和一盒杭粉。给连枝儿和张采云的都是一盒香脂、一盒杭粉、两只宫花。

    “还有给叶儿和家玉的,也是一样的。”连蔓儿笑着道。

    除此之外,还有些点心、酱货等都是买回来给大家吃的。

    “家玉那一套,一会打发人给她送过去,再将那点心送去两盒,给家兴他爹娘尝一尝。”张氏就道,“叶儿那一套,等下晌她来给她。”

    分派完了礼物,一家子就团团围坐,张氏几个你一句我一句地就问起了府城的事。

    “……那位五小姐,真的是进宫做皇后去了?”张氏问。

    “嗯。”连蔓儿点头。“咱们绣的那些荷包,她直夸说好那。”

    “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就是念着情谊。我听你们说了,这姑娘真是不错。”李氏就道。

    “可不是,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贵人,是有做皇后娘娘的命。”张氏就道。“鲁先生这回,就留在京城不回来了?”

    “应该是的。”连蔓儿就道。

    “那你哥这回跟着去,真能看见皇帝?”张氏又问。

    李氏、张采云和连枝儿都看着连蔓儿,满脸的期待。

    问了那么些问题,这个才是她们最关切的。

    “嗯,肯定能。”连蔓儿很确定地点头道。

    顿时,几个人都笑逐颜开。

    “咱们五郎啊,都能见到真龙天子了!”李氏和张氏齐齐地感慨。

    张氏和李氏幸福、激动的几乎落下泪来,连蔓儿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嘴角也含着笑。虽然,她对此并没有认同感,但是能够让家人如此幸福、快乐,她也觉得快乐。

    幸福,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

    这个年代,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在老百姓眼睛里,能够见到皇帝,这是几辈子修来的荣耀和福气。别说普通的老百姓,就是那些当官的,有的还一辈子都未必能见上皇帝一面。

    连蔓儿就是了解大家的这个心理,虽然她也并不确信五郎这次进京,真的能见到皇帝,但是她还是这样说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为的就是让张氏她们高兴。

    也许这不深刻、不高贵、不……,但那又有什么那,只要幸福就好了。

    晌午,张氏亲自下厨,亲手做了几样连守信、连蔓儿和小七爱吃的菜。一家子团团围坐在饭桌旁吃饭,连蔓儿很夸张地吃着张氏特意给她做的糖醋里脊。

    “娘,还是你做的饭菜好吃。”连蔓儿一边吃,还一边夸,“府城里的大酒楼做的,都没你做的好吃。……沈家做的,也没这好吃。”

    “没错。”小七也和连蔓儿一样,“娘,这些天,我可想你了。你看,我都瘦了。”

    张氏又是怜惜、又是高兴,被哄的笑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给连蔓儿和小七夹菜。

    “多吃点,多吃点。要是稀罕吃,下顿娘还给你们做。”张氏笑着道。

    比起连蔓儿和小七,连守信的嘴巴就拙多了。不过,看他努力吃饭的样子,也知道,此刻他和连蔓儿、小七的心情是一样的。张氏给小闺女和小儿子夹菜,也没忘记连守信,一筷子一筷子夹过去的,都是连守信爱吃的菜。

    “就你嘴巴甜,这是抹了蜜是吧。”张采云笑嘻嘻地逗小七。

    小七哼了一声,继续吃菜,故意不理张采云。

    连枝儿一直都是笑眯眯的,李氏那边干脆将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下晌,吴玉贵、吴王氏夫妻两个就带着吴家兴和吴家玉来了。吴玉贵和吴家兴拎了好些的鸡鸭鱼肉,吴家玉还提着一篮子的大红枣,说是今天吴家兴帮人说和生意刚得的。

    “……蔓儿,你尝尝,这个枣可甜了,比咱本地的枣好吃。”吴家玉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每次出门,但凡带东西回来,就必定会有吴家玉的一份,吴家人都感念在心里。想一想就能明白了,连蔓儿都这样惦记着吴家玉,就可以知道连家人对吴家人是多么的重视、亲近了。

    大家坐在一起说笑了一番,吴王氏就给张氏使了个眼色。张氏会意,就找了个借口,让连枝儿、连蔓儿、张采云和吴家玉到西屋去玩。

    “肯定是要说枝儿姐的婚事,不让咱们听。”到了西屋,张采云就先笑道。

    连枝儿生性腼腆,而且心知婚期临近,因此但凡谁提到一点,她就要脸红。

    “那也不一定,或许是说采云姐的婚事那。”吴家玉见连枝儿脸红,就笑着道。

    张采云性子爽朗、泼辣,可没那么容易就被臊到。

    “哎呦,你嫂子这还没进门的,你这做小姑子的就帮上了。”张采云抓了吴家玉就咯吱,“还说我,就不能是说你。你当我不知道,你也是有了婆家的人。”

    说到婆家,吴家玉也羞了。

    吴家玉的性子和连枝儿略有些相像,嘴巴比连枝儿强一些也有限。这对未来的姑嫂就算是捆到一起,在某方面也不是张采云的对手。

    看着她们闹成一团,连蔓儿才不慌不忙地出面做了个和事老,将两个人分开,然后,又让小喜和小庆拿了点心和茶水来,四个小姑娘坐在烧的暖暖的炕上,就听连蔓儿说在府城看到的新鲜事。

    而东屋里,吴王氏正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帖子给张氏看。

    “……找先生给挑的几个日子,你看看选哪个好。……五郎啥时候回来知道不,咱挑个五郎在家的日子。”吴王氏笑着对张氏道。

    早就说好了,今年年底给吴家兴和连枝儿完婚,这个具体的日子也是时候该定下来了。而五郎现在去了京城,这亲事肯定要在五郎回来之后才办。

    对于这件事,两家人各自与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张氏和吴王氏一样,对帖子上的字都认不太全,只是听吴王氏说了几个日子,心里想了想,又去问李氏。

    最后,张氏选了冬月二十八作为吴家兴和连枝儿成亲的日子。

    “我算了,那个时候,五郎肯定已经回来了。”张氏就道,一边又叫了小庆进去,将帖子拿到前面去给连守信看。

    一会工夫,小庆就回来,告诉张氏,连守信也同意冬月二十八办喜事。

    这件事早就定了,不过就是早两天晚两天的事,张氏既然定了日子,连守信当然没理由会反对。

    终于将婚期定下来,大家都觉得又一件大事尘埃落定,欢喜之情露于言表。小庆从东屋出来,就到了西屋里,一脸的笑,低声将事情告诉给了连蔓儿。

    几个小姑娘都坐在一起,也听见了小庆的话。连枝儿自然是满脸通红,其他几个就都笑着说恭喜。

    晚上留吴家几口人吃饭,就分坐了两桌。男客那一桌,连守信和吴玉贵最后都喝多了,显然是高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