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的一声,精美的玻璃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那时候,玻璃可是稀有物品,都是千里迢迢从西洋运送来的,比玛瑙还要珍贵,平常百姓连看都没看过呢。
躲在门外探看的丫鬟,见贾政动怒教训宝玉,吓得花容失色,飞跑去向贾母报信。。。。。。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026章 贾敏传情 如海探花
荣国公贾代善生有二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贾敏是贾代善唯一的爱女,夫妇两视若掌上明珠,看她对林如海眉目传情,王家姑娘更是花痴一样盯着林如海看,贾公不由重重地清了清嗓子,提醒她们矜持点,别让人笑话。
贾代善教子严厉,却是出了名的宠女儿,否则,贾敏也不敢私自来见林如海。看出贾敏对林如海是一见钟情,他便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替他们作了介绍。
“这是小女敏儿,虽然顽劣任性,琴棋书画倒也略懂一些。”
林如海昨晚和同榜进士们小宴,听人说起荣国公爱女贾敏,都道是秀外慧中,论诗书文章并不逊于男子,可惜女子不能参加科考,否则,今年的头筹只怕非她莫属,此时一见,果然十分娇俏美丽,只此一眼,此生再无可恋,贾代善介绍王如霜时,他竟然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上完茶点,自是没有理由再赖在书房里,两个姑娘不舍的退出来,兴奋地互相打趣儿,你说我不懂矜持,我说你死盯着林探花眼珠子都不会动了。
古时候女孩子的名讳是不能随意告诉外人的,尤其是对一个年轻的男子,荣国公此举也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霜小姐又如何不知他的用意。
担心贾敏抢先和林如海定亲,又来不及和父亲商量,请他出面替自己做主,王夫人不顾闺中禁忌,背着贾敏,让丫鬟传书林如海表达爱慕之心,希望他能向自己父亲提亲。
连续等了三天,也没见林如海上门提亲,却听到一个让她目瞪口呆的消息,林探花在拜见恩师的第二天,就亟不可待的亲自上门,求贾代善把贾敏嫁给他。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竟然别出心裁,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求凰赋》,誊写在横幅上,两个书童打着横幅,文中明言,此生若能娶贾敏为妻,绝不再娶妾室。
不巧的是,那日贾代善携夫人赴北静王妃生日宴,并没在府里,荣国府众人一时慌了,不知道如何应对,贾赦恶作剧,让林如海就那么在门外候着,说是借以抬高妹妹的身价。
贾小姐在屋里急得转圈儿,久等爹娘不回来,最后心一横冲了出去,接过《求凰赋》,自己做主应了这门婚事,于是,这段姻缘成了金陵城的一段佳话。
贾敏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因为知道王夫人也喜欢林如海,却被自己抢了先,总觉得有些对不起闺蜜,就抢在出嫁前,促成她和二哥贾政的婚事。
能够嫁给家政,王夫人也算是心满意足,贾政是金陵城数得上的佳公子,虽然是名门望族之后,却不像其他的纨绔子弟,坑爷坑爹,靠家世谋求功名,贾政满腹经纶,也是进士出仕,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甚至比贾敏嫁得还要好,至少,她不用背离父母,远嫁他乡。
林如海并没对贾敏提起过王夫人的事情,贾敏更不会告诉哥哥贾政,王如霜的梦中情/人是林如海,这件事只是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早已被岁月之河湮没了的往事,会给爱女带来厄运,甚至影响到她的终生幸福。
准确的说,罪魁祸首不是贾敏和林如海,而是贾政。
古代男人娶妾,大多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遮羞布,自己三妻四妾荒淫无度,反倒标榜是为孝敬父母,延续宗祠。
可是,王夫人并没有给贾政这样的说辞,她婚后不久就生了元春,再次年又生了长子贾珠,人到中年又添了次子贾宝玉。
长女被选入宫中,封为德妃,长子贾珠小小年纪就中了进士,也算是不辱贾氏门楣,可惜英年早逝。
次子贾宝玉噙玉而生,相貌出众,聪明过人,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至于风光一时的贾敏,相对而言,可就没有她幸运了,婚后多年才生了林黛玉,在那个以子为贵的社会,王夫人觉得自己处处都压着贾敏一头,被林如海拒绝的羞恨也就淡化了很多,心里反倒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嫁到姑苏去,金陵城毕竟是帝都,生活极尽奢华,姑苏小城哪里能比。
王如霜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原本并不介意丈夫娶妾纳小,古时候也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只能娶一个正妻,对妾室却并没有任何限制,准确的说,妾室等于是半奴半主。
特别是大户人家,丈夫没有妾室,主母反倒会被人妄加非议,说是生性好妒,有失贤良。
可是,就因为林如海“终生只爱贾敏一人”的誓言,让处处和闺蜜攀比的王夫人对贾政严加防范,她带来的四个陪房丫头,凡是稍有姿色,和贾政眉来眼去的,都被她赶了出去,唯独留下相貌一般的春花贴身服侍,后来指配给贾府的家生奴才周瑞。
贾政在外边和人厮混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绝对不能闹出幌子来,尤其是,不能正大光明的迎娶妾室。
管不住他的心,也得管住他的人,最起码,要让林如海和贾敏知道,自己有足够的魅力迷住丈夫,贾政对自己有多恩爱。
可惜贾政只是假正经而已,背着她,和南安王的丫鬟赵凝芙勾搭上,被那个狐媚子迷得忘乎所以,稀里糊涂的弄大了人家的肚子,眼看着遮掩不住了,被南安王做主,把赵姨娘送给贾政做了妾室。
碍于南安王的面子,王夫人不敢不让赵姨娘进门,侯门深似海,赵姨娘进了贾府,可就等于跳进了深渊,同时,也把刺扎在了王夫人心上。
赵姨娘不久就生下探春。这是一个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女子,把王夫人视为亲娘,百般的恭敬爱戴,所以,她不好把怒气撒在探春身上,却趁贾政放外任,常年不在家中,对赵姨娘和贾环百般欺凌和压制,众人都说赵姨娘不好,贾政对她也就有些厌弃的意思。
贾敏去世后,林如海正值壮年,竟然也不续弦,守着妻子的灵位生活,对贾敏的爱可谓是至死不渝。
林如海对贾敏的真情,无限放大了王如霜对贾政的不满,渐渐转变成对贾敏的夺爱之恨。
这份恨意,自然而然地转嫁到林黛玉头上,初次见到林黛玉,王夫人就觉得,她长得酷似贾敏,可是,言谈举止,却颇有其父林如海之风,这种充溢着书卷味的清幽典雅气质,原本是她少年时的最爱,如今却连多看一眼都觉得堵心。
—————草根小剧场—————
林黛玉:听说有个成语叫“躺枪”,是说我么?
贾宝玉:林妹妹,“躺枪”是什么成语?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025章 豆蔻枝头 芳心萌动
“罢了,我笨手笨脚的,要洗脸家去找袭人服侍。”紫鹃闪躲着,要把脏水倒掉,早被宝玉夺过脸盆去,里边的水浪出来,差点湿了衣服。
“我的爷,别闹了,这是我洗过的脏水,你松开,我去换水来。”紫鹃无可奈何。
“我说呢,一股子胭脂味道。”宝玉胡乱洗了一把,又指了指门里问道:“林姑娘还没醒吗?”
抬脚要进屋去,偏黑虎挡在门口玩儿珠帘,水晶的帘子在晨风中晃动,抓也抓不住,它以为是什么东西在和他叫板儿,只顾了好奇,连宝玉叫它也不理。
宝玉淘气的踢了它一脚,黑虎顿时就呲牙,“汪汪汪”的吠叫起来,黛玉早被惊醒。
“每日家,思情睡昏昏。。。。。。”内室里,林黛玉慵懒的伸了个懒腰。
宝玉听到这声音,扔下手巾,飞跑进屋里,看黛玉云鬓蓬松,不胜娇慵,身子一软酥倒在床榻上,趴在黛玉枕边笑嘻嘻的问道:“妹妹醒了?”
黛玉发现自己无意中说了《西厢记》里的句子,情知被他听了去,觉得不好意思,羞红了脸,复又侧过身去装睡。
奶妈进来笑道:“我们姑娘昨儿睡得晚,还没醒呢,二爷过会子再来吧。”
“谁说我在睡呢!”黛玉翻过身来,抿嘴儿浅浅的笑。
“原来姑娘醒着。紫鹃姑娘,姑娘醒了。”王妈妈笑着退出去喊紫鹃来服侍。
门外,巧姐儿一脚踏进潇湘馆,见到黑虎,乐得喊叫道:“黑虎,姐姐来了,快叫姐姐。。。。。。”
紫鹃忙放下脸盆,迎出来笑道:“给巧姑娘请安,青儿姑娘好,我们姑娘还没起来,你们先和黑虎玩会儿,我去服侍姑娘起床。”
“紫娟姐姐好!春芊姐姐好!姐姐请便。”青儿像模像样的福了一福。
巧姐儿早和黑虎疯了起来,把珠帘摇得哗啦响,逗得黑虎上蹿下跳。
她的奶妈和众丫鬟知道黛玉素来不喜欢吵闹,没有传报,也不进来,就在院门外转悠,唯有丰儿进来和紫鹃寒暄道:“你只管去照顾林姑娘去,这儿有我呢。”
“那我可去了,你们自便。”紫鹃笑了笑,让春芊好好服侍二位姑娘,自己打了盆水,进屋去服侍黛玉更衣梳洗。
“宝二爷请先出去,容我们姑娘更衣。”紫鹃不卑不亢的请宝玉回避。
宝玉腆着脸儿笑道:“我给你一起服侍林妹妹吧。。。。。。”
“胡说!如今姑娘和二爷年纪都大了,太太几次说要二爷搬出园子回老太太那边住呢,你还如此不检点!”
黛玉和宝玉自小儿一起闹腾长大,原本并不在意,听紫鹃这般说,不由红了脸对宝玉道:“啐!谁要你服侍了,你该管好自己,正经去学里。”
紫鹃也紧接着对宝玉笑道:“宝二爷不用去学堂吗?看晚了老师责罚,放学了再来看姑娘吧,别让太太知道,连带姑娘都要被责怪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就因为上次太太说话难听,众人面前让林妹妹难堪,我这不是天天按时上学,再没和姐姐妹妹们厮混吗?”
宝玉说着,拉黛玉坐起来,又吩咐道:“起来好好吃饭,就和黑虎玩去,我昨儿个把黑虎抢了来,就是想让你多动动,对身子骨有好处。”
“你只知道说我,自己急匆匆赶来,想是没有用早膳,就这么去学里,又要饿到中午。。。。。。”
林黛玉说着微微的撅起樱桃小嘴,娇嗔的样子早又让宝玉看得痴了,身子一歪又坐回床上。
宝玉虽然只有十三岁,这几年和冯紫英、薛蟠以及一些戏子走得近,自然没少听男欢女爱之事,寻思自己见过的女孩子,没一个及得上黛玉的,那份单纯的爱慕之情早转化成某种期待,此时心神激荡,腻在屋里,哪肯离开半步。
紫鹃知道黛玉担心宝二爷饿肚子,忙笑道:“姑娘放心,我就算着他该来了,早让雪雁去厨房拿我们的分例来,让二爷吃了去上学,姑娘早上喝燕窝粥,分例饭菜不吃也白糟蹋了。”
正说着,雪雁就提着食盒进来,倭瓜玉米粥,说是刘姥姥家送来尝鲜的,另外一碟蒸糕,几样小菜,麻利的服侍宝玉在外间用膳,送他上学去。
有雪雁应付宝玉,紫鹃便服侍黛玉穿戴整齐,月白色的裙子,阔袖的氅衣,看看早上有些凉,又拿了一件藕荷色绣花坎肩儿给她穿上。
黛玉梳洗毕,雪雁把熬好的燕窝粥端来,服侍她喝了大半碗。
青儿趁机来请了安。这是她第三次见林黛玉,感觉这林黛玉是越看越有韵味儿,浓郁的书卷气息,却难掩眉宇间天生的风。流情韵。
“姥姥让代问姑娘好!说是谢谢姑娘的馈赠。”她指的是那只钧窑茶盅。
“那是宝二爷要给你的,别谢我。”黛玉对她淡淡的,显然是不屑她攀上王夫人高枝儿。
真心说,她并不反感青儿,虽然青儿和宝玉的亲密举动被她撞见,她也并没十分介意,一则青儿年纪太小,二则,青儿黑黑的长相不甚出众,她倒不屑于把她当做对手防范,再就是,她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早习惯了宝玉的荒唐举止。她反感的是青儿背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