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纨生性淡泊。本就对家事不甚热心,每日只是在议事厅点卯,平儿到肯替林黛玉排忧解难,却也只是管理些琐碎事务,担当不了大任,如今见到青儿,到要和她商量,希望她能留在府里帮自己一把。
府里管事的女人们都在议事厅门外候着,静候林黛玉吩咐。
林姑娘和王熙凤不一样。也不对下人耍威风,反倒体谅她们的苦楚。各处的月例银子也从不拖欠,也不管有脸的没脸的。家里有了红白喜事儿或是遇到难处,都一样的打赏,下人们倒从心眼儿里敬着她,自愿地捧她的场。
平儿还如对凤姐儿一样尽心尽力,先服侍黛玉坐下,紫鹃亲自沏了龙井茶给她们。
“青儿,如今我大舅和二舅都赋闲在家,虽然有那二十万两银子,这一大家子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若再摊上什么事儿,没准儿又是一场空,所以,我寻思得想一些赚钱的门路来,我听宝姐姐说过,你脑子好使,想出的点子都十分管用,所以,我想请你合伙儿做生意,你出点子,我出银子,亏了算我的,赚的钱我们三七分成,你看好不好?”
青儿早就在盘算那二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她倒有心借鸡生蛋,自己也分一杯羹,只是不好意思提分成的事情,没想到林姑娘先开了口,可见,林黛玉最大的长处,就是有别于凤姐儿的贪婪成癖,她懂得体恤办事人的辛苦,懂得让利于人实现双赢。
“林姑娘,我若说散手不替你分忧,那未免太不近人情,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出十分好的赚钱路子,不过,俗话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你那贰拾万银子,最好分一半出来,在京城附近多置办田地,也无需专门养些奴才看管,就租给佃户耕种,按常规收租,先保证一家几十口子衣食无忧,我听晴雯姐姐说,她那村子紧挨着的一个庄子东家犯事儿了,正要典卖,我已经请乔大帮着打听行情去了,先把那处儿买下来,晴雯姐姐也能帮你看着。”
“那就拜托青儿姑娘千万办成这件事儿,就算多出些银子也使得,我心里早想着要买几处庄子呢,刘家屯若有田地出售,也告诉我一声儿。”
青儿听林黛玉提起在刘家屯儿买土地,心里暗笑,你若去我的地盘儿抢食,那我这小地主还怎么发家呢。
“刘家屯的地我也盯着呢,那处儿的地有一半儿都是刘家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他家的佃户,哪里有土地可卖呢。”
“我也就是一说,我也让家里管事儿的四处打听着呢,就按你说的,分一半儿银子买地。”林黛玉看快到中午了,就让春芊去告诉柳妈,多加两个菜招待青儿,又对青儿道:“我对经商的事情一窍不通,宝玉只怕也比我强不了多少,你倒说说看,剩下的银子该怎么使。”
“我想着,这府里也就不到二十个主子,到要让几百号奴才侍候着,换句话说,倒是多养活几百口子人,也难怪皇上盯着府里的银子,感情以为贾府依旧家大业大根基深厚呢。”青儿边说边逗着黑虎玩,这家伙如今也不犯药隐了,长得圆滚滚的,到十分有趣儿。
“雪雁,带黑虎出去溜达,越来越肥胖,再不溜达快走不动路了。”林黛玉急着要听青儿的下文,嫌黑虎碍事儿。
青儿就说到:“听说薛姑娘动用自己的嫁妆银子,把当铺赎回来了,她家的成衣店和作坊也已经到期限了,若是这个月不赎回来,就成了死当,归钱庄拍卖,那是产销一条龙的旺铺,京城好几家商户都盯着想买呢,若等拍卖时价钱想必会高出两三成,还未必抢得到,不如让薛家出面把铺子赎回来,林姑娘加一成银子买下,对双方都有好处,她家想必也养不活那许多伙计,咱们贾府正好留下使用,都是熟悉的,倒比请新人强。”
“这样最好,大嫂子,麻烦你去荣禧堂走一趟,请太太示下,若能得太太亲自出马,去和薛姨妈说,这事儿准成。”林黛玉也是急性子,当即就让李纨去说给王夫人听。
“无功不受禄,这店铺,我是不参与分成的,我倒有个主意,把这园子利用起来,大观园是为皇妃省亲建造的,本是姑娘们住着,如今,迎春姑娘出嫁了,我估计三姑娘的喜事儿就在明年春上,薛姑娘自然不会再回来居住,惜春姑娘如今已打定主意随妙玉修行,那几处园子都白空着,倒要花钱请人打理,倒不如等宝二爷中举之后,你们就早些把婚事办了,依旧住在荣国府里,也好陪着孝敬老太太,除了稻香村依旧留给大奶奶打理之外,就把大观园交给我来替你经营,府里现在各房都是吃各自的饭,想来也养不活那么多闲人,多余的人也都交给我支配使用,我们把大观园经营成全京城最大的休闲娱乐中心,不怕没有钱赚。”
“这样能成吗?”林黛玉听她说的热闹,觉得有些不靠谱。
青儿便笑着解释道:“横竖房子和人都是现成的,不像买成衣铺和作坊需要现成的银子,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若是赚了银子,我也不要三成,就算我二成,按理儿不该提分成的事情,可是,有了共同的利益,大家才好齐心协力,有劲儿使在一处,我想着另外那一成红利就分摊在府里的下人们头上,除了每月的月例照旧发放,到了年下,他们也有指望分到红利,不怕众人不用心替东家打算。”
“我也想着多给他们些好处呢,那些家奴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指着主子高兴就赏赐,看不顺眼的就一个子儿没有,终究不是办法,既然你让出一成红利来,我也让出一成,贾府占六成利,你二成,奴才们分摊二成。”
虽然心里没谱儿,可是,林黛玉还是选择了相信青儿姑娘,她也觉得大观园如今住的人越来越少,甚是冷清,又不能卖掉,白空着时间久了反倒衰败得快。
“我听说娘娘省亲时置办的戏班子乐器和行头还没卖呢,正好让芳官儿她们把戏班子再搭起来,就把藕香榭开成戏园子,那些有头年的客官坐在缀锦楼里看戏,少不得要酒宴伺候,双重的赚银子,仅那一项每年就够维持开销成本,别处就是净赚的了。”
正说着,李纨回来笑道:“太太说青儿姑娘的主意很好,她这就去薛府和姨妈说去,让林姑娘好好备办酒宴款待青儿姑娘,等她回来还有事情和青儿姑娘商量呢。”(未完待续)
第173章 凸碧山庄 风清月朗
转眼又到了中秋节,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意外地保住荣国府没有彻底垮掉,这让贾母十分欣慰,想着要趁着过节,一家老小好好的聚一下。
应老太太吩咐,夜宴摆在山上的花厅里,那里正好临风赏月。
黄昏刚至,园子正门就大开,挂上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依旧摆上瓜果月饼等物,红烛高照,香雾袅绕,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和灯光交相辉映。
合家焚香祭祖毕,贾母觉得身子有些倦怠,且在嘉荫堂里坐着歇了会儿,喝了杯老君眉,又和王夫人说起贾敏小时候陪她过中秋的事情。
不一会儿,李纨来禀报,说是花厅里都备齐了,请老太太去饮酒赏月,两个家奴抬着竹椅在外边等候,要抬贾母上山。
王夫人见她不肯坐轿子,就劝道:“山上树木茂密,那条路常年不见阳光,石上苔滑,中午又下了点儿雨,恐山路难行。”
贾母笑道:“这园子天天有人打扫,况且石坎都是及平缓的,又甚是宽敞,我们一起慢慢儿走上去,正好活动筋骨。”
于是贾赦和贾政两个人在前边引导,鸳鸯、琥珀、尤氏等人搀扶着贾母,几个稳重的婆子前后照应着,邢王二夫人紧随其后。
从下往上逶迤而行,大约百十步石坎儿,就到了主峰山脊上的花厅里,厅门上高悬着匾额,名曰“凸碧山庄”。
家里虽然卖掉了过很多东西,可是,桌椅之类的粗笨家什还在,宽敞的大厅用一架大屏风隔作两间,铺排的桌椅都是形状都是圆的。取阖家团圆之意。
林黛玉和探春在里边指挥奴才们忙碌着,远远地看到贾母,忙一起迎上来。扶老太太在上首居中的座位上坐下,左边贾赦、贾琏。右边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只坐了半桌,余下的凳子都空着。
贾母笑道:“往常倒还不觉得人少,今日看来,究竟家里人也太少了些,琏哥儿也该早些续个正妻,宝玉也早些把亲事办了,也好早些添丁进口。我如今是过一天算一天,只怕今年相聚,来年就看不到天上的明月了呢。”
李纨从屏风后边探出头来笑道:“老太太身子骨硬朗着呢,何以说这些丧气的话?将来宝二叔和林妹妹有了儿子,还指着老太太心疼呢。。。。。。”
李纨话没说完,林黛玉就接过去啐道:“呸!还没开始喝酒呢,就说浑话,都是和凤辣子学的。。。。。。”
探春连忙扯了下她的衣袖,黛玉突然打住,拿话掩饰道:“记得前年宝玉过生日。我们玩占花名,三姑娘抽了一支好签,说是要嫁王爷呢。老太太就等着小王爷紧赶着喊你老祖宗,问你讨果子吃吧。”
探春听她编排自己,就作势要拧她腮帮子,黛玉一下子跳起来,跑到那边,倏地躲在老太太身后,宝玉便笑着挡住探春,不让她过去。
“老太太,我不依。他们两口子合火儿欺负我!”探春气得跺脚。
林黛玉见她够不着自己,越发拿话逗她道:“呵呵呵。所以呀,你得赶快嫁个王爷。那时他只要咳嗽一声,保证大家都不敢再言语。”
这么一闹,原本有些感伤的气氛,便化解开去,贾母索性让她们也过来一起坐,贾琏、宝玉以及贾环等人都起身让出凳子来,先让黛玉、探春、惜春挨着贾母坐了,他们再依次落座。
邢夫人、王夫人并姨娘们,依旧在围屏内的那桌,听贾母这边如何寻乐子。
“鸳鸯,今儿我们玩什么?”贾母问道。
“老太太,我们玩击鼓传花吧?”鸳鸯说着,让小丫头去外边树上折了一支桂花来,叫个婆子在屏风后边击鼓,桂花传到谁手里鼓停了,就罚酒一杯,说个笑话给大家听。
第一轮传到贾政手上,众人没想到会轮到二老爷,因他是第一正经的人,到要听他说什么好玩的笑话来。
贾政清了清嗓子,正要说呢,贾母突然打岔道:“说得大家不笑,还要罚酒。”
“我好容易想了这个笑话,若说了不笑,也只好认罚了。”贾政寻思难得贾母这会儿心情好,倒要好好承欢逗她开心,因笑道:“有一个老爷最怕老婆。。。。。。”
众人都屏息着听他说什么新鲜的,却没想到是这个,只这一句,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贾母也跟着笑了道:“这个必是好的,快说来听。”
于是贾政又道:“那日也是八月十五,这个怕老婆的人上街买东西,遇到几个朋友,便一起去喝了几杯酒,不想就喝醉了,在朋友家睡了一夜,第二日醒来后悔不及,回家给老婆赔不是,他老婆正在洗脚呢,就指着说,给我舔舔脚我就饶了你。男人只好给她舔,未免觉得恶心想吐,他老婆就要打他,怒道,你竟敢嫌我脚脏!吓得他忙跪下求饶说,并不敢嫌弃奶奶,只因昨儿喝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所以今儿泛酸呢。”
这故事众人听腻了的,只因为出自贾政之口,便觉得十分滑稽好笑,众人都大笑起来,唯独贾琏和宝玉绷着,不敢出声儿。
贾母欣然饮了一杯,贾政又陪着饮了。
接着就传到宝玉手上,他倒是听了不少浑言俚语,往日常和薛蟠、冯紫英他们一起吃酒,陪酒的戏子们哪次不是变着花样逗他们开心,只是,那些段子怎么敢在这里说,便笑道:“我说的若没有老爷的好笑,老太太又要罚我,不如我换个花样,作一首诗如何?”
贾政道:“既然这样,你就好好的以秋字为限,即景作诗一首,若是好,我便赏你,若不好,明日再处罚你。”
贾母一听要罚,忙替宝玉推辞道:“好好的饮酒赏月,又做什么湿呀干的,宝玉,你依旧讲笑话吧。”
“老太太放心,他能行的。”贾政忙赔笑让贾母宽心。
宝玉便中规中矩的写了一首诗,贾政看了,不便扫了贾母的兴,笑着说难为他肯用心读书了,也还差强人意,吩咐跟他的小厮道:“南安王前几天赏赐我两把扇子,说是茜香国进贡的,扇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