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传奇之娉兰-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她过的并不好。
而我却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她做什么。
最后只好通过张廷之父亲的关系进了皇庭。
成了皇帝的贴身侍卫。
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她身边。

其实在那日容若行刺时,我便知道有些东西我注定无法给她。
但至少,我还可以替她守护……

我是懒人!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人生,淡到极致的美丽——是淡定而从容!
一杯清茶,一种人生!

……………………………………………………………………………………………………………………………………………………………………………………………………………………

第二十七章

骑来的两匹马,一匹掉下了悬崖,一匹不知所踪。
天也慢慢的暗了下去。
被希琰扶起来,脚一落地才发现是扭到了,撩起裙子一看,早肿了一大块。

这样是没法走的。
我们也只好等那些出来寻我们的侍卫带我们回去。

希琰就坐在我对面,不说话。过了许久才站起身道:“这样等他们是没法迅速发现的,我去找些干柴把火堆燃起来。”
见他利落的起身,我猛地想起:“你的伤无碍了?”
他愣了一下,才转身坏笑道:“那个呀,是骗你的,不然你怎么肯甘心让我抱。唉唉唉,你别急着打我,当心你的脚!”
他被我用草块丢的逃也似的跑了老远,才对我招手笑道:“我马上就回来,要是害怕的话,我不介意你想我。”
我心中提起了一口气,低头左右找可以拿去丢他的东西,最后竟是从头上拔下了簪子朝他仍了过去。
他跑的快,转眼间已没了踪影。
我叉着腰喘了两口粗气,才不觉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已经很久没这么活动过了。
气被希琰这么一挑,竟是没了往日的压抑,心中像是涌出了一股清泉,是种说不出的畅快。

坐在地上抱着膝盖笑了许久,也终究将笑容敛了回去。
这种快乐让人上瘾。
我却无法放任自己去沉迷。

深秋的天本就黑的早。
希琰回来的时候日头已从草原上落了下去。
他打了只兔子,用随身的匕首褪了皮毛,穿在树枝上烤。
“可惜这里没有鱼。”他忽然说道。
我愣了愣,才问他:“为什么要有鱼?”
他却不答,将兔子翻了个个儿,才坐到我身边道:“曾经有个女孩子,吃过我烤的鱼。那时候我真的愿意一辈子都烤给她吃。只可惜……”他像自嘲般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转身对我说道:“你不必因为我而感到困扰,我虽然是个山贼,却也明白君臣礼法,他是你的夫婿,我自然会尊重他。”
他说着,音调便沉了下去,之后便是死寂般的沉默。
直到那兔子被烤得炸出了个油花,他才低头从怀中掏出了一物。
“你呀,真是个败家女,这么精致的簪子也往外丢。”说着便轻笑着想帮我别上。
而就在他将要把簪子给我插上的那一瞬,脸上的笑容忽然凝住了,然后就回手将簪子往袖子里一收,起身朝我跪了下去。
我吓了一跳,险些从地上弹起来。连去扶他,却听远处传来一匹快马喀喇喀喇疾驰的声音。
我愣了下,回头往身后去看,便瞧见那马已到了身前,马上那人滚鞍跳了下来,连跑几步就把我抱在了怀里。
是淡淡的龙檀香。
他紧紧的抱着我,过许久才松了手。
“怎么不说一声就跑出来了。”
子煌脸上全是担忧的神色,我略微垂了头,道:“是那马惊了……”

他长长叹了口气,才拉着我道:“探马说这里有火光,我才过来瞧的,还好你没出什么事。”他伸手理了理我有些凌乱的头发,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玉簪,给我别上,才笑道:“怎么连头饰都弄丢了。”
我摸了模那簪子,想起来了,是上回第一次出宫时,子煌从我头上拿走的。

心里有些发酸,略微回头,却看到希琰的手指,深深的嵌在了泥土里……

※ ※※※※※※※※※※
过了不多久,大队人马才赶过来将我们接走。
张明启仔细的看了我脚踝上的伤,说是没伤到筋骨,用药敷两天后便无碍了。
而子煌却不肯再让我骑马。

我也没有骑马的兴致。
只每日看猎场上人马走动,整兵操练。
从前父王练兵时,我便一直在他身边看着,多少也学了些领兵之策。
皇城内大概有三十万的精兵,统帅是辅国大将军袁跻秉。今年六十多岁,四方脸,细眉毛细眼睛,长得是精壮结实,睿智非常。
他与父王算是旧识,在我小的时候长来王府与我父王对弈。
那时候他很喜欢抱我,然后用他长满厚茧的手捏我的鼻子。

当时我只有一两岁,被他抱的无奈了,便使坏般的用力扯他的胡子,反正在他眼里我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若是被我扯的疼了,就应该不会再来捏我。
而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竟笑了,笑的很大声,然后点了我的额头道:“你这个小机灵鬼。”
在那个时候他给我的印象是个很爽朗的老人。

不知过了这么久,还记不记得我。

而我却没有时间去问,也没有机会去问。
因为今天凌晨,宫里便来了消息,说是有紧急军情。要子煌回去,刻不容缓。
于是天还未亮,全军便拔营起驾,回了皇城。

一路上,子煌沉默不语。
我看不出他的心思,但也明白,肯定是出事了。

回宫后子煌便去了紫宸殿,直到三更才回到寿德宫。
他看起来很疲倦,进来也不说话,就直接倒在了床上。
我帮他倒了茶,候立在他身侧,也不知该说什么。

过了许久,才见他起身,拿过茶抿了口,问:“小禄子,几更了。”
“皇上,这里是寿德宫。”
他喝茶的动作停了下,才叹了口气。
“我都糊涂了。”
我坐在他身侧,不禁担忧的问道:“究竟是怎么了?”
他捏了捏眉心,握了握我的手,微微笑着:“没什么,你不用担心。”

我略微推想了番,现在虽然政务不稳,但由于三足鼎立,短时内倒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动,而唯一能让子煌忧心的,也就只有边务了。
“是不是木泽国又起兵乱了?”
他坐在床上,双手交握,细长的眉毛紧紧的蹙了起来。踌躇了许久才道:“这次并不是木泽国,而是比木泽国更麻烦的家伙。”

“比木泽还麻烦?”我仔细回想,这个时代虽然属于乱世争雄,却也只有木泽与永络最为强盛,难不成短短几年,又有新的势力兴起了吗?
我不禁问道:“究竟是谁?”

他沉默了片刻,才道:“是东北方的一些少数部族,本来不成气候,却不知为何近几年竟是逐渐联合了起来,两个月前更是创立了国号,称为大容国。登基的皇帝名叫不双,今年刚过三十。很有手段,只一个月的时间就招集了八十万人马侵入我国北疆,更在半个月内攻下了两座城池。如今更是势如破竹,挥军南下,看起来过不了三个月,就要打到皇城之内了。”

我听了心里不由得一惊,倒吸了口冷气。
“边疆各处,均有重兵把守,怎么说破就破了?”
子煌有些无奈,道:“永络长年以来只重于防卫木泽,精兵全集中在西北方向,而东北大多是老弱残兵,实在是难以抵御。”
他看了看我,继续道:“今日已发了调遣令给你父王,让他遣派四十万人马救急,想十日后,就能得到消息了。”他说完才微微一笑,道:“你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军国之事,我会小心处置。你身子不好,早点歇吧,这两天我先住在水苑,免得那些军情过来扰你。”

说罢便搂了搂我的肩,出去了。
我望着他离去的身影,不知为何心中有些微寒,一种莫名的不祥预感沁了满身。
连忙摇头,却止不住略有些发急的心跳。

第二日便听子煌下了道圣旨,任袁跻秉为北路招讨使兵马大元帅,领二十万,并发了兵符令旗。
晌午时分尚书省也下发檄文,贴与各省各县,言东北战祸,辅国将军兼北路招讨使兵马大元帅袁跻秉领军二十万,前去征讨。更令各省广征壮丁,凡家中年满十八岁体无残疾者,均要受领兵卷,入伍参军。
一时间永络国便陷入了种战乱的紧张气氛中。

就连宫中,也不例外。
外宫如何我是见不着的,但看那些宫人的神情,便知一切都是黯然。
东北的入侵太过突然,兵力太过强大,速度也太过迅猛。
料想不管是谁,都不会太乐观。

袁跻秉将皇城中的精兵领走了多半,但二十万对八十万,又怎么可能会乐观?

所有人都在等着父王的消息。

我也在等,哥哥也在等。
而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朝中也有人对父王调兵之事颇有不满,董商更是上表道:“如今皇城只有精兵十万,若是那韩王拥兵自重,带着那四十万人打入了皇城又该如何?”
子煌对此并没发表意见,只是他的旨意上写的是东北边防虽然吃紧,但西北边防更不能松,料韩王兵务繁重,难以分身,特派钦差将大军领回,韩王不必动劳。

这就相当于在削减父王的兵权。
我实在无法猜测,父王会做出什么反映。
也不敢去猜。

又过了三日,商容与史魏书回来了。
国库的钱粮大半都送到了前线,他们也无力再去掌管水利的事情,只好将一切交待下去,回了朝。
之后史魏书领了命,又从地方上调集了将近十万人马,送往了前线。

这时,父王也终于来了消息。
早上便听紫宸殿升殿的钟声响了数次,之后便是所有人的翘首等待。

父亲是忠于朝廷的。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永络国好。
我一直是这样想。
从小就是。

但不知为何,自从入了宫闱后,我便有些不自信了。
如今更是心忧,心忧的浑身发抖。

我猜不清,父王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消息……

傍晚掌灯时分,便听宫门响动,有太监报:皇上驾到。
连忙出去迎,跪在地上,子煌也没说起来,更没去扶我,直到他入了内室小禄子才道:“娘娘您快起来吧,皇上找您呢。”
我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随着小禄子进去,便见子煌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奏折,用力的攥着。
我给他行了礼,就跪在地上,等他说话。

屋子里猛然静的发紧。甚至可以听到自己有些急促的心跳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子煌道:“这是你父王带来的奏折,你……自己看看吧。”
他的语气有些叹息,起身扶我,道:“我先回水苑,你若是想清楚了,就过来给我各答复。”
他把走着放到我的手里,漆黑的眸子沉的不像真的。
我只觉得那奏折有些灼热的烫人。

见他走了,我才有些不安的将奏折打了开来。
细细的读了一遍,便觉的似有一瓢夹着寒冰的凉水从头上浇下,整个人都蒙了。
“臣边关军务紧急,难于脱身,而皇上所要四十万兵马救急滋事重大,臣实难放心交与他人。想臣之女娉兰,自幼随臣戎马练兵,素有雄才大略,实乃军中奇才。边关将士更是不弃娉兰年幼,尊她才智。如今又为皇上之妻,故臣下以为,遣娉兰为都帅,统领大军前往东北最为得当,也表臣一家忠君效国之心……”

我是懒人!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人生,淡到极致的美丽——是淡定而从容!
一杯清茶,一种人生!
'28 楼' | Posted:2007…08…09 14:44|

dihlia

级别: 睿天使
精华: 0
发帖: 1684
威望: 306 点
小说币: 5849 RN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2007…01…27
最后登陆:2007…08…09
……………………………………………………………………………………………………………………………………………………………………………………………………………………

第二十八章

父王要我领兵出征的消息,像晴空的一道炸雷,激的我整个人都蒙了。
那奏表“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我却是充耳未闻,只浑身酸软的往后退了两步,跌坐在了椅子上。
父王啊,您这是要做什么……

我在椅上坐了许久,才猛地回了神,浑身不由得哆嗦了下,连叫来定儿,道:“你拿着我的玉牌去御史所,把我哥哥叫过来。”
定儿有点犹豫,道:“主子,现在宫门都已经下了匙,您又没皇后的牌碟,这怕是……”
我打断她:“你别管,去就好了。”
她支吾的道了个是,出去了。我却忽地想起了一件事,连忙叫回她:“等等。”踌躇了番才道:“定儿你说的也是,天太晚了,哥哥也不方便入宫,明日再说吧。”
她方下去了。

我重新捡起奏表,坐回了椅子上,心里却波涛彭湃大江翻涌般的难受。
子煌下的调兵之旨,在本质上相当于削了父王的兵权。四十万的大军,一旦调入东北便极有可能有去无还。

而父王的意图也十分明显,他不愿放弃这四十万的人马,但是边疆的形势又容不得他不发兵,也只好将大军交到自家人的手里。
哥哥自是不成了,若是派遣他过去,定会招致满朝人的不满,尤其是董张二相,他们忌惮父王的兵权已久,决不会放弃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