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珠-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彧眼神疏淡地看了看她,颔首说:“不客气。”



  他今日,并没有见到刘刺史。



  按理,望湖镇的案子告破,刘刺史不论如何也该亲自见他一面。



  可接风的酒席,据说已经准备妥当了,刘刺史却不能亲自作陪,因为他感染了风寒,不宜见人,怕过了病气给外人。



  这样的由头,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苏彧原本另有打算,但没想到若生竟同刘夫人有些关系。



  他抱着猫照旧闲适地站着,突然笑了起来:“听三七说,连姑娘此番要去拜访一位长辈,想必说的就是刘夫人了。”



  若生见他笑,明明清俊干净的面孔,映入她的眼帘,却似乎多了两分邪气。



  她摸不清他的心思,只能点头,答个是。



  话音一落,他就道:“不知连姑娘准备何时去?左右顺路,不如一起?”



  若生非常震惊:“苏大人这话……”



  “很有道理是不是?”苏彧漫然说道。



  若生忍不住小声腹诽,有道理个鬼!



  *****



  然而等到她去拜访江氏的时候,他们还真就一起了。



  彼时她尚在腹诽苏彧古怪,忽然心念一动,想着若刘刺史真是中风,那就无法言语。她即便是有机会亲自问他雀奴的事,也无能为力。但经过望湖镇一行,她亲眼目睹了苏彧办案的样子。不由就想,如果能借苏彧的手。想要尽快找到雀奴就是不是会容易许多?



  所以,即便她并不明白苏彧提出一起去拜访刘家的用意,她仍笑着应了。



  但临行之前,她还是忍不住问了苏彧,不是已去过刺史府,怎地又要上门拜访?



  苏彧正在喂元宝,过会出门,不便带上它。走之前就要好好安抚一遍。



  他头也未抬:“没有见到刘刺史。”



  不过见不见刘刺史,于他而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他要同若生一起走,只是因为他要找的东西,十有*就在那里头。



  若生可不知这些,听到他说没见到刘刺史,不觉皱眉,问:“刘刺史的病情,几分真几分假?”



  苏彧这才抬了抬眼,扫她一眼。淡淡地说:“哦,这倒是真的。”



  如果不是这样,刘刺史也不可能还活着。



  而且京里也依然没有丝毫动静。这便说明,东西还没有被人找到。



  刘刺史藏东西的本事,倒十分令人刮目相看。



  “所以这刘刺史的病情,是苏大人拿骨牌占卜出来的?”若生鄙夷地看了他一眼。



  正不疾不徐喂着猫的苏彧猛然直起腰来,转头看她,面色阴鸷,声音冷峭:“骨牌?”



  烈阳像盛夏绽放的红花,如泼似溅,穿透窗棂径直照进来。



  屋子里明明暖得很。若生叫他这么看着,却忽然浑身一冷。仿佛身在寒冰之中,手脚被冻得发麻发木。就连舌根都冻住了难以说话。



  眼前的少年依旧还是那个人,那张脸,就连他手里抓着的小鱼干,都是雪白干净的模样,没有丝毫变化,可若生回望过去,只觉糟了……



  苏彧随身带着骨牌的事,她是前世知晓的,而今二人虽然见过几面,可她从来也没看见过苏彧带着的骨牌,不管怎么想,她都不应该知道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我用骨牌占卜?”



  极冷的声音,回响在若生耳畔。



  她隐在袖中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喵……”



  元宝也叫了一声,似乎在催促她快些解释。



  然而若生的脑袋里像是一锅煮沸了的水,咕嘟咕嘟,除了这声音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苏彧朝她走近了一步,少年高挑的身形,挡住了阳光。



  他的声音很冷,眉眼间的意味也很冷,但说的很轻,就守在不远处的扈秋娘几个,都听不清楚他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加上边上有个元宝在,谁也不会想到,眼下这二人之间的气氛,会是这般的剑拔弩张。



  若生想要往后退,可脚下是僵着的。



  “我用骨牌占卜的事,除了去世的师父跟父兄外,就连三七都不大清楚,你是从何而知?”



  他走得更近了些。



  元宝仰着头,看看他又看看她,踟蹰着不知道往谁脚边靠,“喵喵”叫着。



  苏彧面沉如水:“连姑娘,若是谎话,可瞒不了在下。”



  若生闻言,心一沉,盯着他漆黑幽深的眼瞳,蓦地长长叹了一口气,叹得那样深又那样重,如释重负,缓缓道:“我曾经见过你的骨牌,每一块都用了很久,是你自己亲口告诉我,这些骨牌,是用来卜卦的。”



  “我亲口说的?”苏彧突然笑了起来。



  “是不是谎话,苏大人自可分辨。”



  苏彧没有言语,而后一字一顿地问道:“何时见过?”



  “上辈子。”



  她看着他,低喃了一声。(未完待续)



  ps:月底了~到一号这个月的粉红就要清空了,大家看看有没有忘记投的票,不要浪费了~~R655
第077章 坦白
  少女清澈的音色伴随着这三个字,像是夏夜里星星点点的萤火,逐渐微弱了下去,又仿佛是晨光下的一滴露珠,“啪嗒”落在花蕾上,碎裂开去,带着两分轻微的颤意。



  也不知站在对面的人,是否听见了自己说的话,此时此刻,她只满心惴惴。



  然而当她说完后,苏彧并没有出声。



  俩人就这么面对面地站着,静默着,谁也没有说话。



  良久,在元宝的一声“喵呜”里,若生听见苏彧蹙眉问道,“连姑娘是不是没有睡醒?”



  若生闻言,胸腔里那颗原本七上八下的心,“扑通”又落回了原处。



  他果然是不相信的,不相信也好,这种事如果不是她自己亲身经历过,换了旁人说给她听,她也是肯定不会相信的。可明明松了口气,她心头却又似乎有些不是滋味起来。



  她醒来时,知悉如今还是宣明十七年,只是茫然失措。



  彼时红樱仍在木犀苑里伺候,见状也笑说姑娘怎么连日子也记不清了,别是睡糊涂了。



  她望着红樱的那张脸,听着她的声音,看看自个儿屋子里熟悉又陌生的陈设,也觉得自己是睡糊涂了。



  她怎么可能还身在宣明十七年?



  可不管她信还是不信,这日子还是车轮一般,滚滚往前而去。



  她见父亲能说能笑,好端端的活着,连家也还完整如初,心里就也不再去管自己究竟是大梦了一场,还是眼下就身在梦中,只想着断不能重蹈覆辙。



  所以,连她自己都难以相信的事。又怎么盼着叫别人相信?



  若生莫名有些怅然若失。



  忽然,她听见苏彧又问,“那是哪一年?”



  若生便猛地朝他看了过去。不是不信吗,怎地又问起了细微末节来?她不觉怔了怔。原就打算着苏彧不会相信,才敢直言,哪知他竟是个刨根问底的性子。



  她往后退了一步,靠在了临窗的案上。



  手往后一撑,就摸到了一把团扇。



  她下意识往后看了一眼,绫纱的扇面上,绣着盛开的芍药花,绯白交错。繁复得像是她无法言语的往事。



  但她即便不曾抬头去看,也能知道苏彧在盯着自己。



  她不觉懊恼,摩挲着青玉扇柄,低低的无奈道:“启泰元年。”



  “哪一年?”苏彧的声音微微拔高了些,带了些许吃惊。



  若生破罐子破摔:“我遇见你的那一年,是启泰元年!”



  苏彧的神情略有些变了,眸色沉了沉,他重新压低了声音,“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现如今还是宣明十七年,龙椅上坐着的人。是嘉隆帝。



  同一个人掌权,这年号自不会变。



  宣明变启泰,这自然也就只能说明。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换人了!



  然而他心中明明清楚的知道当下这话该打住,不该再问,但一想到若生口中的启泰元年,是真的,他的好奇就再也无法抑制。他靠得更近了些,声音也更轻了些,“太子殿下,继承大统了?”



  嘉隆帝若是驾崩。即位的理应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长孙少沔。



  若生轻声道:“是。”



  太子长孙少沔,于宣明二十二年。荣登大宝,改元启泰。



  她记得。牢牢的。



  因为同一年,她那位身为太子妃的段家三表姐,病逝了。年纪轻轻的,只留下一女,便往黄泉去了。后位终究同她无缘,那凤印,也从来没有叫她握到手中过,留给她的,只有几句不痛不痒的悼词……



  就连风光大葬,她也未曾享过。



  因着嘉隆帝也才走不久,她一个尚未来得及封位就已经离世的太子妃,自然得一切从简,除了形制内的,一概不得僭越。



  于是坊间还有传说段家机关算尽,好容易供了个太子妃出来,最后却只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必是段家祖坟没有冒青烟云云。



  说来,对若生而言,那也不过就是两年前的事而已。



  她是启泰二年的早春时节死的,这记忆,也就较之别的事更清晰一些。



  “宣明二十二年,太子即位,改元启泰,时年暮秋,你我初见。”若生苦笑,按在起棱扇柄上的手指微微用了点力。



  这等话如果叫外人听了去,那她这脑袋,就是姑姑去求情,只怕也保不住了,没准还得牵累连家满门。有史以来,多的是那些祸从口出的人。所以她这般细细一说,苏彧原本阴鸷的眼神,就变得越发的冷了。



  因为没有人,胆敢胡乱编出这样的事来。



  若生被他看得心头发毛,将撑在身后的手一收,挡在了脸上,小声嘀咕:“再看下去,这脸上只怕都要被看出洞来了。”



  苏彧冷笑:“连姑娘还有怕的事?”



  “怎么没有……”若生避开了他的视线,紧绷着的那根弦就松了些,“拇指粗细的虫子怕不怕?绿油油的,落在菜叶子里,都快比菜叶子大了!”



  “不要胡说。”



  “这怎么是胡说呢?一看苏大人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物,哪曾择过菜叶子,定然也就没见过虫了……”



  苏彧眉角一挑:“启泰元年,连姑娘遇见在下的时候,出了什么事?”



  他的声音平而稳。



  若生张开手指,透过缝隙朝他看去。



  一看之下,不觉愣住了。



  他面上神情是极其一本正经的,他是真的在问她那一年出了什么事。



  若生眼中不由闪过一丝黯淡,“死了。”



  “嗯?”



  “你死了。”



  “……”



  若生皱皱眉头:“不要伤心,兴许这一回,事情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糟。”



  苏彧咬牙:“我伤心什么?”



  “那就不要害怕?”若生把手放了下来,袖子一落,露出腕上一抹盈盈翠色来。



  她说完,本以为苏彧会接话。跟元宝一样炸毛着恼,毕竟她说了他会死,听上去不像是真话。倒像是诅咒,但凡是个人听见了想必都不会觉得高兴才是。可苏彧却沉默了下去。一言不发。



  若生不觉腹诽,难道真的不是人?



  就在这时,苏彧问了句:“那一年,原本该是宣明二十二年是不是?”



  若生颔首道是,如果太子长孙少沔没有即位改了年号,那自然就还是宣明二十二年,正好的,断不会有错。但她不知苏彧为何要问。眉宇间不觉流露出两人狐疑来。



  苏彧却笑了下,笑意安静而清朗,眸色却愈发的幽深了。



  他说:“若是宣明二十二年,那我正该二十二岁。”



  言罢,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他未曾回京之前,一直跟着师父住在重阳谷里。他师父重阳老人什么都会一些,教他的时候,也就教得极杂,不管什么想到了便都教上一些,偏偏他又是个悟性颇好的。老头子教了,他就能学会。



  真论起来,品酒一事。就算是他在老头子手底下经历过的最凄凉的事。



  有一天,老头子开始教他些神叨叨的东西。



  这神叨叨三个字,是老头子自个儿亲口同他说的。



  此刻回想过去,苏彧似乎还能清晰地看到老头子盘着腿坐在地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掏出三枚铜钱来,懒洋洋道:“小子哎,今儿个师父我教你些神叨叨的玩意,保你学会了将来就是流落街头,也能摆摊骗钱吃饭。”



  他彼时尚小。听了这话就忍不住冷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