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点点头。
“过两天咱们早点开张,利用现有的条件,是不是可以搞一些优惠活动。”徐峰说。
“当然可以,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看看行不行,如果行一定照办。”常守信说。
“是不是可以这样办。”徐峰说。
比如早晨洗车免费供应早点。反正是两三块钱的事情,客人不可都是开车来吃早点,对烧烤广场来说问题不大,既然是更不怕,俗话说得好薄利多销,这和经商一样,人多就会有利润。中午、晚上来吃烧烤,免费为客人提供洗车,这样也可以扩大烧烤广场的知名度,会吸引更多的人,综合起来不会影响整体利润。
“这倒是个法子,客人多生意就多,生意越多利润也就多,可以制定一个具体办法。”王惠文说。
“徐峰这个设想不错,可以赢来更多的顾客,我们在制作一些优惠卡,印发一些宣传广告,可以提高知名度,增加固定客源,徐峰这件事情由你来负责。”常守信说。
“行,我先制定初步方案,然后大家来商量。”徐峰说。
“我给你们提一个建议,可以搞一下成本核算,油饼是新油炸好吃,不能总用炸过的油,那样对身体不好,咱们可以天天用新油炸油饼,把当天炸过的油当众倒掉,虽然价格高些,可是人们为了健康,不会在乎多花点钱。”王惠文说。
“爷爷说得有道理,咱们就这么办,只要油饼好吃就中。”常守信说。
“守信在管理上很有一套,思路也比较宽,而且心眼实在,重情讲义,你们跟着他干没有错,以后会有大的出息,虽说现在辛苦点,刚刚起步谁都这样,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王惠文说。
“那是当然,他现在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他烧烤广场干不了这样。”李铁成说。
“这都是大家捧场的结果,没有他们我也想不到那么多,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同德,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的梦想就会实现。”常守信说。
“小伙子有志气,好好干前途无量。”王惠文说。
经过两天紧张的筹备工作,把开张一事全部运作好,看看万事具备,常守信决定明天烧烤广场早点正式开张,叮嘱大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明天准时营业。夜里两点常守信、徐峰、李铁成起床,为了让师父多睡会儿,没敢惊动老人,自己动手开始和面、做豆腐脑,想到今天是正式开张,三个人心里很是兴奋,边干边聊天,第一天是开张,所以一定要干好。这时王惠文走了进来,看着他们干活,不时地进行指点着。五点半,终于把面和好、把豆腐脑做好,随即拉着面和豆腐脑来到烧烤广场,这边早已做好准备工作,桌子已经摆好,火已经生了起来,就等着他们到来。并在前面竖立一个广告牌子,上面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面写着老王油饼,保证新油,另一面写着传统风味、欢迎光临。吸引不少人回头观瞧,有的人干脆坐下来等着,想尝尝老王油饼的味道。
常守信穿好工作服,把新油到进锅里,不一会儿油开了起来,开始炸油饼,客人们渐渐多了起来,常守信有点应付不过来,难免有些慌乱,几次差点烫着手,汗也流了下来,但是没有吭声,咬着牙坚持。王惠文看了出来,老人微微一笑,让常守信歇会儿,他来炸油饼,看着老人娴熟的手法,常守信几个人自愧不如,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要想出师还得学上一阵子。老人告诉他们,心里不要着急,炸油饼没有什么技巧,经常干便回熟能生巧,以后会越来熟练。
由于油饼好吃,洗车又免费吃早点,结果招揽来不少客人,人们都说油饼味道不错,价格虽然有些贵点,还是愿意吃这样的早点,不到八点把全部卖了出去,常守信当众把刚刚炸过的油倒进下水道,明天一定是新油炸油饼,欢迎老顾客再次光临,人们不由点头称赞,做生意就应该这样,诚实守信,让人们吃到放心的早点。收拾完后,常守信把师父送了回去,又开始张罗中午烧烤开张的事情。
为了庆贺中午烧烤开张营业,烧烤广场放了一阵子鞭炮,徐峰他们向行人散发优惠卡和宣传单,烧烤广场大酬宾,开张三天八折优惠,就餐者免费洗车,早晨洗车免费提供早点,吸引来不少客人,加之是免费负责洗车,以前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生意很是兴隆,将近两点才算没有了客人,常守信留下两个人负责洗车,其他人赶紧休息,可以睡上几个小时,六点烧烤准时开始营业。
知道烧烤广场开始全天营业,潘学亮和魏大海赶来祝贺,看到几个人很是忙碌,二人不时的跟着搭把手,待客人全部走后,人们这才消停下来,深深地喘口气,这一天确实够累的,几乎没有站住脚的时候。常守信让大家休息一会儿,自己赶紧收拾饭菜,人们边吃边侃了起来,虽然感到有些累,但是大家心情挺好,依然有说有笑。
“你们这么干是太累了,三两天还凑活,时间长了会经受不起,得赶紧想个办法。”潘学亮说。
“这个我想过,把洗车和烧烤广场分开,另外找两个人专门负责洗车,虽说时间长些,两个人能倒班休息,可以减轻烧烤这边广场的压力,不然这些人连轴转,身体上还真受不了。”常守信说。
“就是,为了挣钱不能连命都不要了,千万要记住,一口吃不了胖子,钱得慢慢挣,不能一天把一辈子钱都挣了,明天你干什么去。”魏大海笑着说。
“其实不用,咱们这几个人安排好,还是能倒得开休息,累点怕什么,睡一觉就会过去。”徐峰说。
“话不能那样说,现在你们是有点火气顶着,又是刚刚开张,心里显得十分兴奋,还没有觉得到累,时间长了肯定不行。尤其是做早点,这活最是辛苦,深更半夜就得起来收拾,一忙就是大半天,根本没有喘气的时候,不休息好更不行,真要是累出病来那可是一辈子大事。”潘学亮说。
“这个问题我会尽快安排,不会让大家过度劳累。”常守信说。
“总之一切要安排妥当,注意劳逸结合。”潘学亮说。
潘学亮、魏大海知道几个人很是辛苦,夜里还要起来做早点,不能耽误他们休息,没有像往日那样聊的太晚,吃完饭后便张罗回去,明天晚上有时间会过来帮忙。
“不用,你们能过来大家就高兴,为了烧烤广场你们出了不少力,为了更好的感谢你们,长期为你们免费提供服务。”常守信说。
“那也不能总来白吃白喝,要吃也得有个理由,多少干点你得管我们饭,不然真成了蹭吃蹭喝的食客,你嘴上虽然不说,心里一定会骂我们吃白食。”魏大海笑着说。(未完待续)
第280章 女儿的事情我做主
晚上,廖淑兰来到袁媛的家,得知袁媛和李景河约会,便谈起了袁媛和李景河的婚事,袁媛有了工作,并且是到法院上班,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都难找,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也就是他家老爷子有那么大的马力,才能把孩子弄进法院上班。虽然暂时上班远些,但保证能调回来,这一点大可放心。两个孩子之间既然没有意见,工作又有了着落,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可以说说他们的亲事。李景河的爸爸妈妈对袁媛很是满意,只要同意这门亲事,有什么条件都能够满足,房间早已经收拾好,就等他们结婚。
袁维华没有意见,只要孩子们愿意,怎么办都成,不过婚事不能太铺张,婚事办得越简单越好,毕竟是他们生活一辈子,省下钱来可以更好的生活,没有必要在这上面做文章。廖淑兰听了连连点头,还是老师出身明白事理,不像某些人目光短浅,没有一点远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一点现实,婚礼大操大办,结果白花了很多钱,甚至为了结婚要面子,欠下了不少饥荒,当时是觉得风光,可是这需要不少钱,只有不明智的家长才会这样做,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这样做。
“做父母的都不容易,只要孩子过得幸福,我们没有什么过分要求,一切尊重他们的意见。”袁维华说。
“您讲得对极了,遇到您这样的老丈人。这是景河的福气。”廖淑兰说。
邢艳芳看了丈夫一眼,心的话真是个直脾气,有什么就说什么。说话不会拐一点弯,不能把全部心思表露出来,要为自己留点余地。她的想法和丈夫不一样,虽然同意这门亲事,但也不能全听他们家的,要和孩子商量一番。既然还有房子,结婚以后最好搬出去住。并把一切都要准备好,这也是为了孩子今后着想。靠自己奋斗那要到什么时候。还有毕竟是结了婚到了人家,成了人家的儿媳妇,不熟悉婆婆公公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不了解。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怕过不到一块去,给自己的闺女气受。尤其是像这样的干部家庭,平时在外面管人管惯了,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听其他人意见,大小都有些脾气,自己的女儿又娇惯。在家里都没受一点委屈,结了婚不能受婆婆公公的气,要是闹起意见大家都不好。说谁都不是,既然这样索性不在一起住,单独出去过他们也省心。
“他家里的意思是?”邢艳芳问。
“既然双方家长和本人都没有意见,我看十一定亲,你们在一起见见面,就算是定了亲。元旦结婚,孩子都不小了。早已到了结婚年龄,孩子结了婚成了家,做父母的也算了结了心事,我的意见他们家里同意,现在就看你们俩口子意见,只要你们同意,这件事就算定下来,具体怎么办听我的话,为了孩子多跑些腿不算什么。”廖淑兰说。
“时间上我们没有意见,等袁媛回来后和她商量一下,具体细节咱们再商量,毕竟是孩子的终身大事,丝毫马虎不得。”邢艳芳说。
“行,做父母的应该想得周到些,现在男方是没有一点意见,一切听从你们的安排,像这样同情答理的家长不好找,为了孩子什么都会答应,我这个媒人也好当。”廖淑兰说。
“放心,我们不会有什么无理的要求,为了孩子也不能那样办,话又说回来,我们就这么一个闺女,必须让她满意和高兴。”邢艳芳说。
“有什么要求你们不便说,可以让艳芬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办好。”廖淑兰说。
“还是你想得周到,一切拜托你了。”邢艳芳说。
廖淑兰走后,邢艳芳和丈夫说了自己的意见,如果袁媛同意,结婚可以,但必须单独出去住,他爸爸是副院长,妈妈也是干部出身,在外面使唤人惯了,肯定都有一定的脾气,一起过还得看他们的脸色,搬出去谁也牵扯不到谁,不会因为家庭琐事闹意见,真要是红了脸,以后都不好相处。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他爸爸虽说是个副院长,为了工作在外面肯定严厉些,在家里不可能那样,父母谁不为孩子着想,不会摆他的官架子,再有家里就一个孩子,搬出去住不好,没有住在一起显得和睦,虽然开始是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会好的,即使有不愉快的时候,也可以相互忍让些,大家都会相安无事。”袁维华说。
“你想得太简单,咱们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他们家整天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长期有人来往,不像咱们家,一年到头来不了啥客人,礼数规矩肯定不少,袁媛老实不会说什么,哪点做不到也不行,当面不说背后肯定议论,时间长了会有隔阂,孩子不想咱们得想。”邢艳芳说。
“你把人看得太复杂,官再大也得过日子,虽说地位高些,自身条件好些,生活上他们和咱们没两样,长期在一起哪有那么多事情,只要和睦相处就行。”袁维华说。
“你以为人们都像你,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爸爸的管位不低,可以说是久经沙场,什么事情没有遇见过,心眼比你要多得多,俗话说得好,官大脾气长,当官就有做派,不然也当不了大官,整天没个笑脸,肯定不好接触,还是单独自己住好,眼不见心不烦。”邢艳芳说。
“我看没有必要单独出去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一旦有了孩子,照顾孩子也方便些,省得接送孩子受罪。”袁维华说。
“我考虑过这个,正是因为以后有了孩子才单独出去住,咱们去看孩子也方便,去他家还得看人家脸色,心里不高兴还得陪着笑脸,顺着他们的话说,咱们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