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总旗夫人的发迹史-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送走了文千户,宋存厚原来带上几分醉意的眼睛顿时清亮起来,招来陈全安,定定看着他。
  “今日酒席上的事情,你都听见了。”陈全安是谭方送来的人,忠心是必然的,但宋存厚想知道,这个人自己是否能为自己所用。
  “属下听见。属下为谭将军下属卑将,自当听令于诸位将军大人。”
  宋存厚心里叹气,这人还是不能为人自己所用,日后,少不得要多多考虑,找几个身边有用的心腹之人才行,否则,身边尽是谭方之人。
  其实,今日文千户那番担心,在宋存厚眼里,其实是很没必要。虽然没有明言,但谭方明显就是和文千户一伙的,而自己身边都是谭方的人,一举一动,谭方都知道,文千户的担心完全是多此一举。
  宋存厚没有说话,陈全安也不是笨人,看宋存厚目光中的犹豫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谭大人心里只想为陈太傅翻案。”
  宋存厚心中一顿,看向陈全安。
  “谭将军昔日受庇于陈太傅,陈太傅落难之际,将军无力挽救,只能照顾其后人,后来……。将军也是希望陈太傅清名能够恢复。”
  不知怎的,宋存厚心里松了一口气,尽管是一伙的,但谭方并没有那种意思,而他对自己,也真的只是帮助。
  “陈太傅受难,最开始便是从江宁城开始。将军以为,为陈太傅解脱冤情,也需要从江宁城下手。我等被派遣前来,也是为查找证据。其他的,将军没有交托。大人尽管放心。”
  宋存厚拍拍陈全安肩膀,“我没什么好不放心的。你回去,把今日的事情告诉太太,让太太尽快和程太太联络上。”
  江宁城内,简敏和程大奶奶,两个人一个刻意为之,一个故意讨好,两家在最短时间内越走越近。今日你上门喝茶,昨日她上门赏花。没事关上门聊天说说家里的孩子。日子过得很是轻快。
  程大奶奶知道自家一连两批的远洋商船顺利通过,对简敏就更加热络了。简敏对程大奶奶亲切之余,还不忘小小叹息一下,迟迟还没有得到的喜讯。
  “你说,将军夫人送了几个丫鬟过来,是什么意思呢?”简敏揉着眉头,一脸不快。
  “能有什么意思,还不是送过来侍候老太太的。”程大奶奶哪里敢讲张夫人的坏话。
  “唉,我上次和你提的事情,到底怎么样呢?”简敏一脸的疲累,“那四个丫鬟,说是来侍候人,打发到针线房里做事,还不安分,见天就往老太太房里钻。唉,真烦心。”
  程大奶奶顾左右而言,不敢多话。
  “那方子,到底怎么了?你就不能借我用一下。”说到这里,简敏故意瞪了程大奶奶一眼,“我也不要你的铺子和分红了,你帮我解决了这件烦心事,我就当你菩萨一样拜。”
  “这说的是什么话,铺子和分红都是说好的事情,哪能说不给就不给。至于偏方,我这些天都在想办法。正准备告诉你好消息呢,没想到你先提起来了。”程大奶奶左右看看,用帕子捂着嘴,凑到简敏身边,“明天,你来我家,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不是方子吗?怎么还要见人。”简敏睁着眼睛,现出一脸奇怪的表情。
  “是有方子,但这方子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不敢随便把我那会儿的方子给你,据说,不同的人,用药的量都是不一样的,还得先见见人,把把脉。”程大奶奶何尝不想直接把方子塞给简敏了事。但偏偏她从婆婆那里得到的消息却是,不同的人,用同一个方子,可能没效果,更严重的有可能有反效果。
  程大奶奶听了,立即止住了心思,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方子,要是简敏有什么意外,岂不是一个现成的把柄。程大奶奶直至自家的远洋商船又一次顺利通过宋存厚的卫所,才下定决心让简敏和婆婆见面,让婆婆给简敏把把脉,好定下药量。
  程大奶奶这样安排,对简敏来说,无疑是喜讯,还想着要怎么才能曲折见到程太太,没想到程大奶奶自己提出来了,但表面上,简敏还是现出一副非常犹豫的样子。
  “要是普通的大夫……”
  “不是普通的大夫,是,是我的婆婆。”最后两字,程大奶奶压低声音说。
  简敏露出惊讶的表情,“原来是,程太太。我来江宁城,一直都没听说过。”
  “婆婆心向菩萨,这些年都在寺庙为程家祈福。”程大奶奶张嘴就编话。简敏也现出一副信任,没有半点怀疑的样子。
  “打扰了程太太的清修,会不会不好?”
  简敏的犹豫让程大奶奶非常安心,“怎会,婆婆最是热心。我就和婆婆说了一嘴巴,婆婆就说要给太太看看,把把脉。说要是上一个孩子留下了毛病,得好好养一番,要没有别的事情,她就开一个方子给你用,保准再次得男。”
  “那就打扰程太太了。回头,我让张妈妈送些银子到程太太清修的庙去,供奉给菩萨。”
  程大奶奶笑着说客气。上程家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程太太

  大户人家宅院里面,总有那么一两处偏僻的院子来安置一些犯错,但不能被打发出去的家人。程家也不例外。说是程太太清修的院子,但是距离热闹的正院相比,就是一个偏僻的小院子。说是用来安置犯错的妾室也不为过。
  感觉到简敏诧异的目光,程大太太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婆婆需要清修,再说侍候菩萨之人,也需要简朴一些。”说完,程大奶奶又觉得尴尬,不自觉又加了一句,“这都是婆婆的原话。”
  程太太居住的小院子,其实就是一个湖泊上的二楼高小楼。湖泊种满了睡莲,小楼的原意是用来赏莲的,二楼的房屋都是用镂空的窗格,在外布置了一层半透明的锦纱。一楼则更是没有窗户,透过锦纱,可以看见安置在里面的躺椅和桌椅。这种小楼,也就是睡莲开得最好得时候,用来设宴招待一下宾客,平时不住人。但是在程家,这种小楼居然用来安置婆母。
  “这楼啊,夏天怪凉爽的。凉风阵阵,不比我那院子,热得慌。”简敏的打量实在令程大奶奶浑身不自在,口中不自觉多说了两句。简敏回头冲程大奶奶笑笑,没答话。
  这种小楼当然凉快,凉快的同时,蚊子也多,能够把人蛰得睡不好。至于正院热的慌,大户人家怎会不准备冰块过夏天呢,宋家这种新兴的门户,也会在正院和宋氏的院子准备冰块,更别说程家这种老牌的大商户。
  程大奶奶的说辞,简敏听听就算了。随程大奶奶上了二楼,里面出来一个小尼姑,向两人双手合十行礼,侧身请两人进入。
  屋内正中供奉了观音像,神台上香烛缭绕,一身尼姑服饰的程太太跪在蒲团上,一手敲木鱼,一手拿了串佛珠,低声颂唱。
  小尼姑让两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简敏摇摇头,垂头站在程太太身后,双手合十,低头。程大奶奶见了,原来挪步往窗边的脚步也停下来,学着简敏的样子,也双手合十低头。
  过了好一会儿,程太太才停下颂唱。在小尼姑的搀扶下,站起来,简敏睁开眼睛,向程太太行礼。
  “来了。”程太太的头发在头顶简单了盘成发髻,眼角深深的皱纹增添了几分苍老。身上穿的尼姑袍洗得发白,有些地方还隐隐看见缝补得痕迹。
  程太太在窗边坐下来,简敏和程大奶奶坐在下首。小尼姑给三人奉上白水。
  程大奶奶掀开茶杯盖子一看,原来有些不大好看的脸色,更加难看,扫一眼身后跟着的婆子丫鬟,“婆婆,是媳妇疏忽了,媳妇立即让人送些好的茶叶过来。”
  程太太拿起茶杯,不紧不慢喝了一口,“白水已经喝了好些年头了,喝习惯了,没必要换。家里的白水是井水煮沸腾后,放温才送进来的,已经比在庙里喝的,半夹黄土的水好上不少。已经是侍候菩萨的人了,不需要讲究这些了。”
  程大奶奶心里暗骂,要是不讲究,说这么一串话来做什么。脸上陪着笑,“婆婆说的是。媳妇不懂事。”程大奶奶转过头,呵斥身后的婆子,“早先不是让你们新裁了几套新衣,怎地还不送过来。”
  “都送来了,是我没穿上。”程太太这回却是笑了,“穿了多少年的破衣服,突然要我换上新衣,我啊,不习惯。”
  程大奶奶心里一沉,碍于简敏在场,只能强忍着赔笑,“是媳妇做得不周到。”
  “你哪里有不周到。当日我进庙的时候,老爷亲自发话,侍候了菩萨,就不能过于奢华。我穿这身旧衣就是正好的。”
  程太太看着视乎为程大奶奶开解,但程大奶奶的脸色丝毫没有好上半分,反而越发难看了。伺候程老爷固然可以这样说,但程大奶奶作为媳妇,为婆母针线衣服却是必须的。即便,婆母是到了寺庙里侍候菩萨哦,至少,每年该准备的布料,茶叶,这些都不该落下吧。但眼下,程大奶奶虽然穿着不是十分华丽,但比起连新衣都没的程太太,却是显得奢华了。就很能说明,程大奶奶根本没尽心侍候这位婆母。
  “你就是那位宋太太。”程太太没管程大奶奶难看的脸色,转头看向简敏。
  “正是在下。”简敏起身,向程太太双手合十。
  “坐下来,把手腕给我。”
  程太太搭上简敏的手腕,低头沉思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才松开手。“身子没多大问题,就是有些寒,估计是从小留下来的毛病。毛病不大,吃点药,休息一段时间,再按我说的方子,进食一段时日,好消息自然就会有。”
  简敏连声道谢。程太太取过小尼姑送上的笔墨,写下方子,交给简敏,“拿回去,煎药吃了。觉得好些的时候,再来找我。”
  简敏听了,心里暗暗一笑,这位程太太是一个妙人啊,什么时候好些,还不是简敏说了算。
  双手接过方子,再次向程太太道谢,程太太仿佛不愿意和简敏多说话似的,挥手示意两人离开,自己两眼一闭,养神去了。
  程大奶奶送了简敏出来,有心想和简敏说些什么,张张嘴巴,却又觉得说不出口,反而是简敏安慰她,“一心侍候菩萨之人,对于身外物自然是不看重的。”
  程大奶奶勉强露出一个笑脸,送了简敏出门后,顾不得生闷气,换上衣服坐车到将军府求见张夫人。
  因着程太太说的那句,觉得好些了,再来找她。简敏回家就让小厮买药,让丫鬟煎药。一吃就是五天,五天后,简敏让人递话给程大奶奶,说要上门拜访程太太。如此这般,开始的时候,是隔上五天,拜会一次,慢慢,变成三天拜会一次。开始的时候,每次上门,程大奶奶都陪着,把脉,开了方子就离开,慢慢地,简敏和程太太聊上两句佛经,再慢慢地,程大奶奶开始忙于家务,没空暇过来陪伴,简敏过程府,直接由心腹婆子领到程太太的住所去,把脉开方后,简敏陪着程太太说佛经,有时候甚至陪程太太一道念经。
  入秋的时候,简敏每次过程府,都会带上家里厨房做的素食点心给程太太,而程太太偶尔也回送一本自己手抄的佛经给简敏,两人聊天的时候,说的话题越发多了,简敏说说宋晟,偶尔说说宋老太太想念边城,叨念着回去。程太太说说佛经里面的故事,偶尔也说说自己年轻时,带孩子的一些趣事。
  两人说话的时候,多数时间,代表程太太的心腹婆子和小尼姑侍候在一旁,偶尔,心腹婆子听佛经听得不耐烦了,会跑到一楼处躲懒一会儿。
  这次,简敏过来,和程太太念了一个时辰的经书,婆子早就不耐烦,跑到别处去。小尼姑也被程太太打发去采一些干净的荷叶,晒干做荷叶茶。
  “原来想着干脆把这头头发剪了,也少些烦恼。”程太太摸摸后脑的发髻,“没想到一心赶我出门的老爷居然说,先留着,侍候菩萨,也不缺带发之人。”程太太脸上现出一丝笑意,“就这么着,我这头头发就留下来了。”
  “程老爷是一个有心人。”
  “在这江宁城内,谁不是有心人。”程太太若有所指,“我看你的脉象已经缓和了不少,其实要说调理身体,春季最是合适。到了秋天,正好是收成的时候,可惜,你来找我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一个夏天调理,还是差了一些,再多些日子,估计会更好。”
  “喝了您开的方子,这两月,月事比从前顺畅多了。”
  “我这方子,从前曾经帮过一个老朋友,后来她顺利生了长子。可惜……。娘家犯事了。按说,出嫁女,娘家犯事了,和她关系不大,即便日子难过些,但身边有了儿子,守着儿子过日子也是可以的。只是没想到,有些人,早就算计到,就连安心日子也不愿意给她过。竟然在娘家出事前一天,一封休书,把人打发了。”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