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部公关能力的时刻已经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没?”
见巴金并不提起戈文被公安带走的事情,高林和李煜不由的对视一眼,这老头子对于文坛新人的关心那是全国都知了名的。当初在《收获》发表了小说《沉重的翅膀》的作者张洁因为是个女生,在作品发表之初受到社会上很多流言蜚语,当时巴金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文章,鼓励她振作精神。现在这个被巴金暗地里称为文坛新星的戈文被捕了,竟然没有丝毫举动,这其中绝对有什么猫腻。
高林实在是看不过他对面的李煜打过来的眼神,向巴金提出了两人的疑问:“巴老,您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戈文的安全呢?”
“哈哈,难道你们不相信人民公安?”巴金看着这两人猴急的样子,不由的舒心笑了起来。
“巴老,您少卖关子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嘛。”李煜对于巴金倚老卖老的样子有点不爽。这个老小孩!
“其实《人民日报》在刊登戈文的文章之前就已经向我打听过戈文的身份了,你们以为这样尖锐可能引起争议的文章就那么容易刊登吗?当时老头子我可是打了包票的!”巴金笑眯眯的有些得意。
“啊?……”高林和李煜有些傻眼,李煜犹犹豫豫的说道:“巴老,您竟然也撒谎?”
“去去,这叫什么撒谎!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需要从他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来观察的,一张证明材料能说明什么问题。再说十年动luàn的破坏有多么大,你们又不是不清楚,当时全国各地有多少人在流窜?就算没有户口都不稀奇,更别说什么证明材料了。
所谓文由心生,从戈文的文章里我能接触到一颗对国家和人民充满了感性、真诚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坏人呢?”巴金微笑着,他又想起戈文在自己面前慷慨jī昂的样子来了,心中不由的又泛起对戈文的喜爱来。
“你们以为我不担心戈文的安全,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呢!”巴金像是一个小孩子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糖果一般,一点一点的细说着其中的玄妙:“当《羊城晚报》说出戈文不仅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就连那篇引起舆论大战的《发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也是他的作品之后,上海市公安局的王局长可是亲自给我打过电话的,要不是老头子我再三的打包票,这个没有户口身份不明的小家伙早就被提溜进去调查了,那还等得到今天。哼哼。”
竟是原来如此,高林和李煜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由的恍然大悟,心中也对眼前的这个老人感动不已,他竟然悄悄的为戈文做了这么多事情!
巴金的炫耀还没有完,他将手中的报纸扔到桌上,又接着说道:“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你们以为一直都冷眼旁观这场人道主义与**的舆论风bō的《人民日报》突然间站出来盖棺定论,只是因为戈文的那篇文章是正确的、是真知灼见吗?这其中更是有着中央的思想意识交锋,解放思想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那是需要认真的思考、知易行难的履行的!而戈文只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拿出了一篇适当的文章而已……”
巴金的这番话不由的让高林和李煜两人感到震撼不已。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是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政协委员还是中国作协的主席,他所说的话自然不会有假,若他的话是真的的话,那不是说戈文引起的这场舆论还牵扯到了中央领导层的交锋?
突然间,高林和李煜两人齐齐想到了1979年《光明日报》刊登的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围绕这篇文章的争论最后发展为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而就在那场讨论结束不久,中央领导层更换了领导。sī底下,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没有这篇反对“两个凡是”的文章的话,那那个改革开放的号召者很有可能没办法重新掌握权力。
妈的,戈文这小子还真的能瞎倒腾!竟然扯到了中央!
一时间高林和李煜两人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不过他们的脑海里还是冒出了一个念头来:
那就是说,戈文的这方最后赢得了胜利了?!
ps:到这里主角的身份问题算是交代了,不论叛儿怎么写,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bug,这一点大家看出来了,我也不得不承认。
就如这章的标题所言,一个人的步子必须要迈的小一点,不然很容易扯着蛋,目前叛儿就处于这种蛋疼的状态之中。当初在写大纲的时候,对身份问题考虑的太简单了,早知道如此,我一定会让主角附身在一个三无青年的身上。哭……
书评区里关于主角的身份问题,不阶段的有人提起,说起这个这个在大纲上本来是个伏笔,是一个高cháo的引子,这里我把相关的大纲摘抄出来给大家看——
“……《生活在别处》的发表引来了口诛笔伐,让戈文深陷泥沼。期间关于戈文的身份问题也被提出。戈文没有户口本。无奈只得躲在家里自成一统千秋。
84年2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半个月后有正面的声音出来支持主角。(正面的声音一出现那就又是一个高cháo)……”
当初的设定确实是太简单了,在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又重新设计了一个解决主角身份的情节,很复杂。不过这个情节基本上被书评区的几个书友提到了,不得不说我们的想法有点相似。
可是今天在码字的时候,叛儿突然不想写这个复杂的情节了,就如书评区的一个书友所言,我们看书是为了这个yy故事而不是纠结于主角的身份。如果把我新设定的身份情节写出来的话,又要两三章,不说大家是否愿意看下去,我是真的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了。自从开始写这段社论情节,就一直处在纠结中,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开始一段爽快的轻松的情节,不仅仅是想让大家阅读起来轻松,也是为了我能轻松的码字。
以上便是叛儿关于主角身份问题的一点唠叨和解释,还请大家能够理解。
最后感谢书友龙绍和狼天候的打赏,以及每天坚持给大时代投推荐票的几个兄弟们,多谢!
………【第66章 严打】………
“所以,戈文这小子根本没必要担心,现在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周晚报》的报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收获》编辑部以及戈文的声誉!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尽快将《新周晚报》的这篇文章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的限度!”巴金的话低沉而有力,听得高林和李煜不由的点头应承。
“巴老,这你就不用管了,我们马上就去《新周晚报》的报社去!像这种靠着一点点实际情况而臆想出来的文章简直就有辱新闻工作者的名头!”作为一个传媒界的老人,高林对《新周晚报》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深恶痛绝。
“巴老,我们也是担心戈文的安危,不然我和老高早就找《新周晚报》抗议去了哈。”李煜解释道。
巴金点了点头,然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上午的作协会议本来就消耗了他很大的精力,没想到一回来又和高林、李煜说了这么久,他感觉很累。
我到底还是老了!巴金在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
高林和李煜对视了一眼,巴金脸上的疲倦神sè怎么也遮掩不住,两人心中慨叹一声,知道老人这是要休息了,于是悄悄的转身离开了屋子。
听到关门声,巴金睁开了眼睛,然后颤巍巍的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拿起话筒,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公安局王局长的电话号码,然后拨了过去。向《新周晚报》追查的事情自然有高林和李煜两人,可是这打听戈文的情况的营生还非他不可呢。
说起来戈文这小子到底因为什么事情被公安带走呢?
巴金一边拨着电话,一边在心中泛起了一阵好奇。可惜电话那边一直都是忙音,没有人接听。
难道这个王局长又不在办公室?巴金猜测到。看来还非得让我老头子亲自跑一趟呢!这帮不省事的家伙们!
巴金在心中腹诽着,不过看他关切的表情却一点都不像是埋怨的样子。
*****************
我们暂且不说接下来高林李煜两人如何与《新周晚报》的总编交涉,我们也暂且不提巴金如何不顾自己疲惫的身体,在挂了电话之后,又让家人送他去公安局打听戈文的情况。我们把目光放回到上海公安局的办公大楼里,看看戈文目前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
话说戈文目瞪口呆的看着曹伟业扔下自己心急火燎的跑了出去,不由的疯狂笑了起来。
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多。
那一直悬挂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突然一下子消失,让戈文歇斯底里的笑着,担心被办公室外面人注意到,他不敢放出声,只能拼命佝偻着身子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很快戈文的眼角就流出了眼泪,然后就有点想哭的感觉,不过他很快就将心底的那丝脆弱按了回去。
原来自己的胆子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坚强!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么害怕的时候!
许久之后,戈文终于恢复了正常。虽然只是一场莫名的惊吓,可是却让戈文深深的剖析起自己心中的脆弱,让他对于自己的穿越后的所有行为来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思。戈文再次认识到,这个年代并不是后世那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因言获罪或许谈不上,可有时候真的可能会在无意间踏入雷区。
然后戈文终于心态放松的打量起办公室里的布局了。
屋子并不算大,可是布局却很雅致,他坐在屋子北面的沙发上,在他的对面是一张书桌,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纸张等办公用品,书桌后是一把老式的椅子,旁边还有一颗翠绿的盆栽。
整间屋子最吸引人注意的就算是书桌后面墙上的那副字画了,字画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大字“人民公仆”,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生命力十足,看得出这几个字的作者的书法水平很高,戈文仔细盯着落款看了看,然后就不由惊讶的站了起来,竟然是巴金!
难道说这幅字是巴金送给这间屋子的主人的?
戈文不由的猜测着,然后他的目光无意识的从书桌上方扫过,然后目光就被桌子上的一份文件所吸引。这份红头文件的标题赫然写着“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几个大字。
难道这便是将我带到公安局的原因吗?
戈文情不自禁的凑了过去。这份文件有好几页,戈文能看到的第一页上写着:
为了迅速扭转社会治安的不正常状况,最近中央召开了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中央决定以三年为期,组织一次、两次、三次战役,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对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
在这份文件的表头上还龙飞凤舞的写着一行批注:市委认真学习了中央和邓老同志关于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指示,认为这个指示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完全符合上海的情况,请公安局尽快部署,严厉打击上海市的犯罪活动。
这段批注后还写着一个时间:1983年7月22日。
就在几天前呢!
看着眼前的这份文件,戈文突然从脑海的最深处浮上来一段关于83年严打的记忆来,之所以能想到这个,还真的归功于后世资讯发达的网络。戈文曾无意间在网络上看过一个讲述83年严打的帖子,当时他是被那个帖子的标题所吸引进去的——“80后的人死也不会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在帖子里作者说了很多荒唐的现象,比如一个年轻人开玩笑的在街上作势拦了一下一个姑娘,然后就被当做流氓直接被枪毙了;又比如一个青年因为喝酒喝多了在马路边撒了一泡niào,然后就被定罪为“现行流氓罪”直接发送新疆……
难道现在就是那场严打的时间吗?想到曹伟业先前的解释,戈文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想没错,不然自己也不会突然被公安带到警察局来调查那几个流氓吧。
戈文的猜测并没有错,在特殊时期之后改革开放之初,因为人们信仰的mí失,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犯罪现象,爆炸案、强jiān案层出不穷,中央政fǔ为了制止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搞好社会治安,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在1983年的8月25日,正式发布《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而上海市则在中央发出相关指示后,就先一步展开了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行动。戈文只是在《新周晚报》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