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后戈文已经亲身见识到了这庞大的自行车流,尤其是他每天早晨跑步到巴金的路上,正值上班时间,那成片成片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铃声真的是让他打开眼界。不过戈文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买一辆自行车,这却是因为他平时活动的范围只是复旦大学和《收获》编辑部,不需要用自行车。
巴金的家其实离戈文住的地方很远,走路大概要多半个小时,自从自己开始每天跑巴金家时,林一铭就几次劝说他买一辆自行车代步,可是戈文却一直没有心动。相比骑自行车,戈文更愿意跑步过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全靠脑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剧烈的运动,长此以往,身体绝对是一大负担,每天他都是早晨一路慢跑到巴金家里的,既能锻炼身体,又不费钱,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此刻看到自行车流在自己的身前身后来回穿梭,那热闹的景象竟让戈文突然冒出了买辆自行车的冲动,就像刚才那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相互追赶着,欢笑和尖叫留下一地,,前世看过的一些有关自行车的年少轻狂的电影从脑海中闪了过去,这样的奔放感觉似乎也不错呢。
恩,找个时间,也nòng一辆玩玩吧。戈文的心中闪过了这样的决定。
到了复旦大学之后,戈文就径自按照林一铭的描述,往教学楼里走去。这时候,学校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大多数学生也都无心再学习,去食堂吃饭的、去图书馆看书的、甚至回寝室休息的……luàn哄哄的闹成一团,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身边走过的年轻人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戈文。
只是这教室太多了,戈文自己都有些晕头转向,哪里还能找得到那个要开诗歌讲座的阶梯教室呢,他又没有办法逮个过往的同学相问,无奈之下,戈文只能一边继续搜寻要开演讲的教室,另一边却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同学之中,只要能找到一个认识的家伙,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继续走过五间教室之后,戈文终于找到了一个他认识的人来。
当初戈文在《收获》上发表了诗歌《一代人》之后,曾经受到复旦大学一帮诗歌爱好者的邀请,曾在一间狭窄的寝室里讲过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演讲。在那天的讲话中,有一个复旦大学的年轻学生给戈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学生叫做李洪bō,是一个性格执拗却又狂热的爱好着诗歌的学生。
李洪bō脚步匆匆的迎着戈文走了过去,在他的右手中握着一个笔记本,不用问,就是他记录和学习诗歌的笔记本了。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认识的人,戈文哪里愿意轻易的放过,他回过身赶紧赶了几步,凑到李洪bō的身边,一把拽住他的衣袖,然后微笑着问道:“洪bō,你这么急是赶着去投胎吗?”
李洪bō低着头急匆匆的沿着教学楼的走廊往前赶,不料被人一把抓住,步子一趔,差点摔倒,他不由的有些生气的回过头想要破口大骂几声。可是等李洪bō看清楚是谁拉住他的时候,那原本愤怒的表情瞬间被惊喜所代替,一张口就要叫戈文的名字。
好在,戈文对此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了,几次被惨遭围观的境遇让他面对这样的情况很是谨慎。他一手拽着李洪bō的衣袖,另一只手直接上前捂住李洪bō的嘴巴,不让他叫出声来。与此同时,戈文还拉着李洪bō继续往前走,这一切都是为了不引人注目。
一直等两人走到了走廊的拐角处,人烟稀少,戈文才放开捂住李洪bō大嘴的右手,充满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啊,洪bō,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我在这里。”
李洪bō想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低声道问道:“戈文,你怎么会在这里?对了,好久没见你了,最近你都忙什么呢?怎么不去图书馆了呢?我们这些人可是还想向你讨教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问题呢”
李洪bō话里的“我们这些人”自然指的就是他们这一帮子诗歌爱好者了。当初戈文与李洪bō他们接触之后,就一直都没有断过联系,两伙人经常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讨论诗歌创作,戈文收藏的一些藏品中就有这些复旦大学的诗歌爱好者油印的诗歌小杂志——《歌唱》。只是后来,戈文身陷社论风bō,之后更是淡出复旦大学图书馆,留在巴金的身边养精蓄锐,这才断了联系。
现在,戈文被李洪bō那种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听到却又囫囵吞枣像机关枪一样连续发问的样子所打败,不由得翻了一个白眼之后,才问道:“你这是去干什么呀?这么急。”
李洪bō这才记起自己的行程来,他一拍脑门,就打算要急匆匆的离开,可是却又想起戈文的身份来,一时之间心中犹豫了起来。
然后李洪bō想了一下,然后一把反手拽住戈文的胳膊,才低声说道:“一会儿四楼的阶梯小教室有个诗歌讲座,我正要赶去听呢。戈文你也和我一起去吧,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大家都很想你呢。”
戈文看着李洪bō心急中又迫切的希望自己与他同去的样子,不由的有些好笑起来——这真是一个疯狂的诗歌爱好者啊
不过似乎自己是找对人了,自己不就是打算要去听讲座吗。
于是戈文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洪bō欢呼了一声,然后就拉着戈文又大步的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他还在小声的介绍道:“要快点走啊,不然一会儿就没有空闲的座位了。”
戈文的心头一惊,难道这个讲座竟然这么火,去的晚了连座位都没有了?他不由的侧头问道:“这个讲座到底是谁组织的了?是谁主讲了?”
李洪bō一边往前走,一边头也不回的笑着说道:“是李长征了,这小子现在是复旦大学诗歌协会的会长。这次他联系到了顾城,宣传海报已经挂出去两三天了,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呢……”
顾城?一个让人惊愕的名字传到了戈文的耳朵中,他情不自禁的停下了脚步。
李洪bō一个闪脱,走出去了七八步,然后才愕然的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正一脸惊讶的戈文。
是顾城啊,就是自己抄袭了《一代人》的原作者啊戈文的心中有些犹豫起来,昨天晚上林一铭和他说有一个出名的诗人要来复旦大学开诗歌讲座时,并没有说这个出名的诗人是顾城,所以现在突然间听到顾城的名字让戈文的心中很是忐忑。
自己过去会不会被顾大神揪出来打脸呢?
虽然明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可是戈文依然在心中充满了不自在。毕竟自己的《一代人》就是抄袭的人家的作品,哪怕这一点就是顾城自己都不知道不清楚原委,可是这就是自己心中的一个疙瘩、一块心病。
《一代人》发表之后,戈文曾收到了几个麻袋的读者来信,这其中就有顾城的。让戈文奇怪的是,当时顾城竟然只是一个诗歌爱好者,还不是一名正式的诗人,没有发表过几篇诗歌。在他写给戈文的信中,顾城将戈文很是称赞了一番,还说他自己是个诗歌爱好者,看到《一代人》之后,终于下决心要做一个和戈文一样的诗人。
这让戈文大感惊讶之外,只能认为是自己这只蝴蝶的穿越才造成了顾城仍然没有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情况发生,那时候的他心里很惭愧也很不好意思,就给顾城写了一份回信鼓励顾城创作诗歌。
没想到顾城就是顾城,多半年时间就成为了诗歌大家,受到这么复旦大学学生的喜爱,开个讲座,只要去的晚就会没有座位……
自己身为一个编辑一个准作家,竟然没有留意诗歌界的发展,没有留意到顾城的情况,这真是太丢脸了
只是,现在这场演讲的主角是顾城啊
不管有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一代人》就是抄袭的他的作品,自己有勇气面对他吗?能在他的面前还保持住自己的淡然吗?
戈文的心中一时间百味交集起来。
多谢童鞋们的热情,我继续去码下一章
今天让我们直接冲到首页的新书月票榜上去
………【第109章 另一种风格的演讲【第三更,求月票】】………
第109章另一种风格的演讲【第三更,求月票】
“戈文,你怎么了?”李洪bō看到戈文的脸上忽晴忽yīn,终于仍不住张口问道。
戈文被李洪bō突然叫醒,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就算自己再怎么羞愧也必须去和顾城打个招呼,真心诚意的向他道歉,不然的话,这块心中的块垒始终会像是一块大石压的xiōng口难受的
戈文深深的吐了一口气,然后抬头看着李洪bō,摇了摇头,说道:“没事,我们走吧。”
说着戈文就打算当先往前走去,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停住了脚步看着李洪bō认真的说道:“洪bō,我可不可以拜托你一件事情呢?”
“嗯?你说。”李洪bō一愣。
“一会儿等到了阶梯教室,麻烦你不要泄lù我的身份,我不想因为我个人影响到这场演讲……”戈文认认真真的向李洪bō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李洪bō这个人性格耿直,有时候单纯的有点可爱,不把话说清楚,这小子很可能会不依不饶。
听到戈文的请求,李洪bō明显一愣,然后就想到了戈文在复旦大学的名声,之前戈文在复旦大学礼堂的讲座他也曾听过,见识过当时的热烈气氛,在平时的交际中,他也知道戈文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如果戈文在顾城讲解的过程中暴lù出来的话,估计这场诗歌座谈会就会改变味道……想到这里,李洪bō很崇拜的盯着戈文看了一会儿,然后才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答应道:“没问题,到时候我就装作不认识你。”
戈文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与李洪bō继续往四楼的阶梯教室赶去。
1983年,朦胧诗已经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中间风行起来。“朦胧美”几乎挂在每一个诗歌爱好者的嘴边,谈论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时髦的风气习惯。再加上戈文在复旦大学的影响力,让诗歌更加成为复旦大学学生间追求的一种làng漫的生活。
所以当复旦大学诗歌协会散发宣传海报说,国内知名诗人顾城将要在复旦大学四楼的阶梯教室开讲座探讨诗歌创作,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学生们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下,开始聚集在这个小小的阶梯教室中。
下午六点半钟,整个阶梯教室已经坐满了学生,戈文和李洪bō也在其中。李洪bō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坐的位置离戈文远远的,这倒是让戈文的心中有些好笑的同时也有些感动。不过戈文并不寂寞,他在这四五百的座位上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安可。
安可独自一人坐在阶梯教室的角落里,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摊着一本薄薄的笔记本,笔记本上面是一只钢笔。人群吵闹声中,独坐一角的安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宁静而孤单,好像是一朵白莲濯濯而清秀。
于是戈文便堂而皇之的做到了安可的身边,然后趁着演讲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侧眼打量这个沉默的丫头。
很久之后,安可抬起头的时候才注意到戈文的存在,脸上的惊喜的表情怎么也掩饰不住,好在安可现在也知道戈文的身份不适合暴lù,洁白的双手径直就捂在了嘴上。这幅样子当时让戈文因见顾城而忐忑的心情放松了几分,嘴角更是流lù出淡淡的微笑。
安可也对自己大惊小怪的样子产生了些自嘲,轻轻的放下双手,摊在桌子上,然后斜着眼睛给了戈文一个妩媚的笑容。
自从上次在复旦大学教学楼后的草坪上,安可向戈文坦lù了自己的心声后,现在安可面对戈文再不像是以前的那副羞涩,她变得自然起来了。
教室里人声鼎沸,可是两人间却弥漫着一种很淡然的默契。
教室里的学生们之所以在相互间讨论,一方面是因为顾城还没有出现,演讲还没有正式开始,另一方面却是在场很多人的手中都有着一本薄薄的诗歌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这是顾城委托诗歌协会的一些学生们卖的,很多人看着这本诗集后就议论了起来。
只是在这个阶梯教室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崇拜顾城,年轻人的自傲和象牙塔里的单纯,让很多人不自觉的用冷淡来挑衅,这并不是挑衅顾城,他们挑衅的只是那种崇拜,很多时候,他们自觉自己也可以作出同样的诗歌来。
所以顾城在李长征的陪同下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时候,台下依然hún杂一片,有掌声也有等的不耐烦的吵杂声。
这种情况让戈文在大感意外的同时,也不由的轻轻的蹙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