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之穿越1983-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文笑了一下,而顾城则有些好奇的问道:“诗歌评论?”

    戈文伸出双手将顾城和林一铭两人的肩膀揽住,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不论如何,都让我们吃了饭再说吧。”

    ……

    第二天一早,戈文洗漱完之后,和顾城、林一铭打了个招呼,就走出了院门。联系诗人们的是拜托给了顾城,那接下来就要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戈文紧紧的握了一下拳头,给自己打气,而身后不远处,林一铭的声音也隐隐的传了过来——戈文加油啊

    昨天吃完晚饭时,林一铭就从顾城的口中了解到了戈文的打算,当时他就兴奋的敲打着饭桌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和jī动,并信誓旦旦的说要做戈文坚实的后盾,此刻看到戈文离开,竟然破天荒的给戈文鼓起劲来了。

    在林一铭的身边,顾城微微笑着看着远处戈文的背影,心中同样涌起了无限的jī情。

    昨天晚上吃完饭回家之后,顾城看到了戈文的那篇《诗群的崛起》,然后就对戈文的计划产生了极大的信心,再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半信半疑。这篇两万字的诗歌评论详细的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并分析出朦胧诗的自我是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

    朦胧诗有了这篇文章就可以正名,就可以得到理论的基础。

    戈文的这篇文章就像是给朦胧诗安上了一双翅膀一般,让朦胧诗展翅翱翔在诗坛的天空之中。

    已经都这样了,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那么,就从现在做起吧

    顾城回头看着林一铭说道:“一铭,我也要去邮局了,今天上午我就要开始通知我的那些诗人朋友们”

    “去吧去吧,要不是我上午还有课,我一定和你们一起去”林一铭一边摆着手一边充满了嫉妒的说道,他的心中第一次对自己仍然每天要上课这个事实感到无比的郁闷起来。

    当戈文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时,李煜正在打扫屋子卫生,整个办公室都烟尘弥漫。

    戈文在心中不由的好笑一声,没想到李叔竟然也打扫起卫生来了要知道以前自己在的时候,都是自己打扫的,而自己不在了,自然还有编辑部聘请的清洁工。

    看到李煜捏着鼻子的窘样,戈文好笑之余也赶紧出了办公室去水房打了一桶水回来。

    洒了水,灰尘终于慢慢的淡了下去,然后戈文从李煜的手中接过扫帚,一边笑着说道:“李叔,扫地怎么不洒水呢?”

    李煜哈哈笑了一声,然后往自己的桌子前一坐,说道:“看这屋子也不大,扫扫就行了,懒得出去打水,没想到好多天没扫地了,这灰尘还真多”

    “哈哈……”听到李煜的回答,戈文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竟然是为了偷懒。这个李叔

    在两个人的主动下,这办公室很快就打扫干净了,一坐下来,李煜就大发感慨:“戈文啊,你小子在的时候,没发现你的好,怎么你一走了,倒是才看出你的好来了呢?”

    “哈,李叔主要是你太懒啦。”戈文一点都没给李煜面子当面就嘲笑起了李煜,两人相识甚熟,自然不会在意这些。

    一顿玩笑之后,戈文就从自己的kù兜口袋里把那叠稿纸拿了出来,然后向李煜递去,再给高林之前,他觉得先请李煜帮忙参考一下会更好。

    李煜一看到戈文手中的稿纸,连连摆手,就是不肯接过来,他翻了一个白眼,斜瞅着戈文,很直接的说道:“不看,不看,这次不管你说得天huāluàn坠也休想让我给你走后门。”

    戈文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起来,“李叔,你先看看再说嘛,你放心这一次我保证一定会按程序办事的”

    看着戈文信誓旦旦的样子,李煜这才脸sè一变,笑眯眯的接过稿纸,说道:“这才对嘛,作为一个编辑怎么能够和作者抢时间呢。”

    说完李煜就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低头向稿纸上看去。

    而戈文也李煜这变脸的把戏所打败,安静的坐在李煜的对面,静静的观察者李煜的表情。

    李煜先是看完了戈文的那篇《崛起的诗群》,他的嘴角撇了撇,一言不发,然后就接着看后面的那几篇诗歌。等看完所有的诗歌之后,李煜才从稿纸中抽出一页来,说道:“这两首诗不错,可以在《收获》上发表,至于其他的……《收获》是不会发表的。”

    李煜伸出的手上夹得那页稿纸上的诗歌都是戈文自己创作的,其中的一首诗歌还是那天晚上他在复旦大学朗诵过的《麦田》,听到李煜说这两篇诗歌可以再《收获》杂志上发表,戈文的心里顿时泛起了一丝小得意。

    可是不等戈文再多回味一下这种心情,他就又听到了李煜的结语。

    戈文不由的大惊,“为什么?”

    “先说这篇诗歌评论,这篇评论虽然能够自圆其说,可是却与目前诗歌界的主流观点不同,既然连观点都不对,就算写的在华丽又有什么用呢?”

    李煜抬起了头,扶了扶眼镜,接着说道:“至于这几首诗歌,第一,《收获》是中国最大的纯文学刊物,不是什么文章都能刊登的;第二,这些朦胧诗虽然有一些写的不错,可是太过于追求自我了,这和《收获》诗歌栏目的主题不符;第三……”

    “哈?还有第三?”被李煜说的一无是处,戈文的心中其实已经很郁闷了,没想到李煜竟然又要挑出一个máo病。

    “第三……第三是,你究竟想要做些什么呢?”李煜看着戈文,表情很严肃。

    戈文出了一口气,朦胧诗不够资格发表,那我就去找更优秀的作品来,至于李煜说一些朦胧诗太过于追求自我,这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让李煜接受了《诗群的崛起》,那《诗群的崛起》一文所支持的这些有些自我的朦胧诗——自然也就会被李煜接受。

    在整个《收获》编辑部里,戈文数对李煜的感情最深。虽然李煜比他年龄大了一轮,可是李煜这人没有架子,性格又好,对自己一直都很照顾,所以戈文是把李煜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叔叔的。在自己的叔叔面前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当下戈文便把自己的打算,都向李煜说了个清清楚楚。

    李煜听了戈文的雄心壮志之后,很是惊讶,连连扶了好几次自己的眼镜,他对于戈文的胆量很欣赏,可是却并不看好戈文的计划,他摇头说道:“戈文啊,你趁早还是放弃你的计划吧,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要知道《收获》是全国最大的纯文学杂志,读者甚多,这本身已经给我们《收获》的编辑们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名誉包袱,每一个《收获》的编辑都担心自己做的不好,玷污了《收获》的名声,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小心给《收获》抹黑……你以为这是在开玩笑?是小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呢?”

    “让《收获》杂志一改往日的作风,专门为朦胧诗排一期诗歌大展……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我同意了,其他编辑也不同意,高主编也不会同意的你还是趁早死心了吧。”李煜说着说着就轻易的给戈文判了一个死刑。

    哈哈,赶在12点之前码出来了,有木有?

    上传之前看了一下书页,赫然发现一个书友投了两章月票,在一看名字——于秋雨

    真的吓了一跳。呼,还好不是余秋雨

    还有就是coolcoolmenm老兄,你是就不要调戏叛儿了,竟然投了7张更新票……

    我……我继续泪奔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2章《收获》吃的螃蟹从来都不少!】………

    第122章《收获》吃的螃蟹从来都不少!

    李煜在听了戈文的想法之后,直接就拒绝了戈文,拒绝的原因更是清晰明了,言简意赅——损害《收获》名誉的举动是编辑部不允许的

    听了李煜的话后,戈文的心中一沉,只不过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李煜的看法也仅仅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虽然对于李煜的感情十分的深厚,不是亲人甚似亲人,可是戈文却对李煜的观点不以为然,李煜太过于看重《收获》的名誉了,他已经忘记了《收获》杂志创刊的真正目的

    既然成为了《收获》杂志社的一个编辑,戈文自然对《收获》杂志社做过全面的了解,这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学习和提高。

    1957年7月24日,一本大型的、厚达328页的文学双月刊诞生了,这本杂志就是《收获》。

    在其创刊号上,《发刊词》的第一句话就是——《收获》的诞生,具体实现了“百huā齐放”的政策。而在这一期的带头文章,就是未发表过的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艾芜的长篇《百炼成钢》和另外一个作家的《水滴石穿》,老舍的三幕话剧《茶馆》,柯灵的电影剧本《不夜城》。

    这是《收获》第一个很有意义的亮相,《收获》中那不同于其他杂志的开放意识,让所有的读者都深深的记住了这本杂志。

    《收获》之所以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正是因为它所倡导的百huā齐放政策。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收获》编辑部的编辑包括李煜,已经有意无意的被《收获》所带来的名誉和地位所压制住了,他们不希望自己做出任何损害《收获》、损害巴金名誉的事情,这就脱离了《收获》的宗旨和原意。

    于是戈文摇了摇头,说道:“李叔,你想的太多了,你难道忘记我们《收获》的宗旨了吗?”

    看到李煜一愣,戈文接着说道:“《收获》就是一个创建一股百huā自由竞放的阵地,就是要寻找文学新人,就是要多出作品多出人才。这一点就是在十年的动luàn的重重压力下,都能战战兢兢不改初衷,哪怕最后停刊都义无反顾。那么现在的环境这么好了,我们怎么就放弃了呢?”

    “我觉得我们《收获》的编辑就要有一种很开阔的眼光,我们不能像其些刊物的编辑那么狭隘和畏畏缩缩。”

    “为什么我们《收获》的发行量可以过百万?不就是我们一直都坚持着开放甚至冒险的原则吗?当其他刊物只是发表那些有名气有名望的作家的作品时,我们《收获》认真的挖掘新人,刊登那些有新意的作品……”

    戈文的脑海中闪过后世的一则报道,后世文学界曾经有过一次争论,争论的原因就是纯文学杂志《收获》刊登了一个叫做郭小四的青chūn商业作家的作品《爵迹》。

    《收获》从来就不是顽固的、保守的

    “我在翻看各种有关《收获》杂志的资料时,注意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收获》在重新复刊后,刊发了大量引起社会重大反响的作品,很多作品甚至引起了当时社会的争论。1980年国内评选的‘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其中6篇作品都是发自《收获》,这占据了总获奖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再比如,我们前几年刊发的伤痕文学、比如我们刊发的谌容的《人到中年》……这些都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思……”

    “我记得巴老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收获》就是向青年作家开放的,我们已经发表过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今后我们还要发表更多青年作家的处女座。’这才是我们《收获》的办刊方针这才是我们《收获》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样显赫的名誉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剧烈和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收获》一定要与年轻人交流,一定要与知识结构不同的人进行对话,而这个朦胧诗的诗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所以我并不认为我的想法有错,我觉得很有必要”戈文最后总结说道。

    其实戈文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野心,如此大的想法,并不单单是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对《收获》杂志不陌生。既然《收获》以后可以刊登郭小四的《爵迹》、既然《收获》可以在80年代末期分两期推出青年文学专号隆重推荐先锋作家群,那现在做一期朦胧诗诗展又有什么问题呢?

    因为《收获》吃的螃蟹从来都不少

    听着戈文平静而自信的话语,李煜的表情可谓丰富之极,坚决、认真、恍然、悔恨、反省……一直等戈文说完自己的观点,李煜都依然沉陷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戈文的话给他的震动很大,也让他认真的开始反省起自己的心理状态来了。

    戈文的话虽然没有指责,可是李煜却从戈文的话中听出来他对自己的观念很不认同。

    许久之后,李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看着戈文苦笑一声,然后认真的说道:“你说得对,《收获》的名誉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