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套新式装束的,这点大家可以放心,至于这位校尉所提的夜间出操困难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因此而却步,记住,我们是军人,大唐帝国骄傲的将士,我们的荣誉何来?建功立业,守疆扩土,所谓台下?咳咳,战场下十年功,战场上一分钟,平时若不付出汗水与艰辛,到了战场上,那就得用血与生命来买教训,同志们?咳咳咳,诸位同僚,并非我想为难诸位,可我更不想让诸位到了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时候,才来后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很多既能使人热血,又能让人惊醒的名言如此批发,炸在这帮子兵痞头子的脑门上,心坎里。

“陛下曾与我言,你们这一府将士,将来,就是大唐士卒们的榜样,而你们,这一群精英,更是日后打造一个钢铁大唐的基石。要努力啊,有条件,咱们上,没条件,咱们就自己创造条件来上……”当初,那个唐僧似的政委,每天都在我们的脑门跟前像只可恨的苍蝇似的嗡嗡嗡直叫唤,可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话我几乎能全部都背上来了,效果对我这个听多了口号,习惯了政治语言、报告文学的优秀年青来说并无大用,可对于这帮一千多年前的、只知道鼓胸肌耍帅,拿刀捅别人肚子的,文化水平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大老粗将校、土老冒来说,简直就是警世良言,听得一个二个如醉如痴,目光如同袁大神棍在看三清道尊像一般,崇拜之中饱含着敬畏之情,两位小王爷亦同样的表情与目光。

“大人放心,我等既为大唐军事学院第一批的帝国军人,当事事争先,大人有命,我等莫不遵从,为我大唐,我等皆尽全力练好士卒。”段云松很是急迫地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于军事工作负有极高的热情。然后,一个个地都站起来,如同后世的革命党人宣誓一般,很激昂。

目送着一帮热血上脑的将校出门之后,我拉住了也要离开的钟骅,扫了眼还没走过来的两位王爷,压低了声音:“对了,钟大人,那种带色的透明度高的水晶找着了没?”

“有倒是有了,可就是没公子您所说的黑色的,绿色和紫色的倒是有些,不过绿色的少见一些,紫色的嘛,较多。”钟骅向我报告道。

“绿色和紫色?”我眨巴眨巴眼,绿色?似乎不对劲,戴绿帽子的见识过,带绿眼镜的好像还没有瞧见过,紫色嘛,嗯,不错,男女都能戴,到时候,本公子驾着五彩云霞,戴着墨镜去泡姐,既帅又酷,爽死。

………………………………………………………………………………………“房公子,房大人,您怎么笑得……”钟骅在我的笑脸跟前显得不太自在,赶紧从歪歪中自拔出来,“做了,记住,磨制了两面都平的镜片,过来,我给你画个图样。”弧度不好掌握,先磨成平光的也一样,后世那些电视剧里戴起眼睛装文化人的小白不都这么干的吗?拿起纸笔照着记忆中的蛤蟆镜的形状画好了图样,再画了个蝴蝶镜片的图样,这可是拿来泡妞用的。在二位小王爷和钟骅迷惑的目光中,郑重地交到了钟骅的手中:“记住了,绿色的,要四块,就照这个样式做,紫色的嘛,要十二块,其中两块也照这种式样磨制,其他的就按这种。记住了,钟大人,此物较为紧急,切记啊。到时候,陛下可是要用的。”在钟骅的耳边咬出了最后一句话,李治支起耳朵也没能偷听到,很是遗憾的样子。

“皇上?”一听到有拍马屁的机会,钟骅兄台立即猛拍胸脯一个劲地保证,就算是再苦再累也要加班加点把这几个样品做到完美无缺。

“俊哥儿,您让钟大人做的这些水晶片能有啥用?”待钟大人大步匆匆离去之后,李慎忍不住问出了口。

“当有大用,不过,暂时保密,呵呵呵……”嘿嘿,到时候,给李叔叔进贡一副绿色的,老家伙见猎欣喜,自然会闭上嘴巴子,也方便本公子占占公家的便宜。不知道李叔叔带起一副很吊的绿色蛤蟆眼镜出现在朝堂上时,会是何等的风采,我很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酒与教育,相得益彰

“想不到啊,呵呵呵。贤婿文采一流,武功嘛,嗯嗯,力夺千军,也能斩将夺旗。”看样子,李叔叔不看好本公子的刀法,倒是对咱那一把子力气很是佩服。继续抿了口酒道:“练兵之术,更是令人眼界大开啊。”

“哪里哪里,小婿不过是沾了游人之光罢了,自从岳父大人授命以来,为了提高我大唐士卒的作战素养,为了不负岳父大人的厚望,小婿不敢懈怠,日夜钻研兵法,就算是来了磕睡也要悬梁刺股,夜不能寐……”唾沫横飞,听得李叔叔身后的赵昆这位毛脸大叔不停地伸脖子,很像是要夜观天像,什么人嘛,大白天的就想观天象了不成?咱不理他,继续跟李叔叔吹嘘。

“集兵法之大成,从中总结得失、吸取精华,终让小婿模索出了些道道,嗯,多谢岳父。”李叔叔涨红着老脸给我挟菜,等我把全副心神用在对付案上的酒食之时,李叔叔似乎才顺过气来。李治和李慎早趴桌子底下去了,不敢笑出声来,咱就当没瞧见,若是敢大笑出声,我不抽,李叔叔也是要耍大棒捧的,耻笑师长,可是不得了的罪名。



“贤婿啊,老夫知道,嗯,知道你确实甚是辛苦,来人,再给我贤婿上一盘獐腿肉,吃慢点,瞧你那样,跟什么似的。”李叔叔笑着摇头嗔道。

“嗯,这味道不错,很补,多谢岳父了,不知今日唤小婿来有何事吩咐?”抹抹嘴角的油,朝着李叔叔问道。吃的差不多了,也该问问李叔叔到底唤我来干吗?

“老夫不过是想与贤婿论一论这本书中之人物罢了,你书中的诸葛亮,真乃天纵之材尔,用兵如神,善用谋略且不论。为政之上,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事无巨细,也皆细问之,有如此大材相佐,蜀国却仅能困守一地,蜀国后期更是人材匮乏,就像你这里所言一般: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老夫思量已久,今日既有闲暇,特地让贤婿来此,与老夫计较一番。呵呵呵……”李叔叔理了理长须朝我挑挑眉头。朝着李治李慎一声清咳,边上早有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拉开了架势,看样子已经恢复了正常表情的二位小王爷也赶紧研墨备笔,从李叔叔与我的谈话当中,记下一些他们觉得有用的东西,然后交给李叔叔品评。这也是李叔叔对子女的一种教育吧。已经习惯了。几乎每一次与李叔叔交谈,边上都会有人进行记录,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不会流传到后世。装订成册,成为历史的一部份。

………………………………………………………………………………………李叔叔对于本公子的大作:房二版《三国演义》,可以用爱不释手才能形容,不光他自己看,甚至还让人特地撰抄了十余份,每个儿子一本,要他们细细研读,品味其中的真髓,前几日还赐给了李靖一本,在李叔叔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本所谓的小说,更是兵书,也是一副掺和进了文艺元素的野史,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都让李叔叔感受到了这本书籍的问世,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偶尔还与我一起讨论每一位三国重要人物及其首领的得与失,并且对其中的用兵谋略也多有赞喻。

“岳父大人。刘备之所以能建立蜀国,使其前期强盛,正是因为有了诸葛孔明,凭着他精准的战略目光,对于前期的蜀国走向作出了正确的引导,而也是因为有了诸葛孔明,导致了蜀国的衰亡。”我很是满意地滋了一口小酒,挟起一块獐腿肉丢进嘴里美美的嚼着。

“哦,贤侄何出此言?”李叔叔很迷茫的表情,求知欲强烈的目光死死盯着我。看样子这位大唐帝国皇帝陛下,卓越的政治家兼统帅也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上考虑过问题,当然,我也没有,不过,身处于信息时代的优秀年青,预备役小头目兼愤青,自然经常在网上那些军事论坛拜读一些牛贴,从中吸取了不少的新知识和概念,也更加了解了古代卓越军事家和政治家们的得失,当然,有时候是一家之言,虽如此,可并非没有道理。

诸葛亮在历史上牛,在演义里更牛,所谓多智几近妖的人物。但是,他却缺少了更加长远的战略目光,还有他性格的短缺。

作为臣子,很称职,后期的诸葛亮,可以说是独断而专行,基本上,国家大事,诸葛亮一手把持。人事、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只要丞相府里定了,就成了决策,加上其性格谨慎,早年刘备只有三千人马的时候,他事必躬亲,二十军棍以上由他亲自处理,在当时的阶段,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加强了上下的交流,促进了团结。然而当他率领数十万大兵北伐时,依然事必躬亲,处理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多数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他这位一国之相来亲自审批,这算啥子?一国之相在于协调及统筹,若是后世那些跨国集团总裁要学他这样,怕不到半个月就得吐血三升而死,更何况,你这么做了,你手下的官员去干啥?看你干?那还要他们干吗?

说明了诸葛亮的思维模样处于个人中小企业主管的模式,并没有向大型企业流程进行合理转变、分割授权的战略眼光和勇气,缺乏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和调整自我的能力。

“说好听点叫事必躬亲,说难听一点,这叫抓权不放,手下的人得不到锻炼,如何来进行接班,如何能进行实际操作之后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很是感慨地干掉了杯中的酒,人无完人啊,若是刘备不那么早死,想来,诸葛亮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那是因为刘备采取的策略相当的成功,他文不成,武了不咋的,可他会看人,会用人,知道什么不该自己插手,知道怎么样来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而这,恰好是诸葛亮所缺乏的一面,很重要的一面。

李叔叔“啪!”一大巴掌拍在案几上,吓得老子一抖酒呛进喉咙狂咳半天,啥人嘛,要吓得也得提前打声招呼。别说是我,两小王爷还有后边那位在记录的官员手中的笔管全被李叔叔吓的掉桌子上,都以为这位伟大的皇帝陛下发妖疯了。

李叔叔有点脸红,干笑两声算是歉意,击掌长叹:“贤婿此解,老夫也得益甚多,快点快点,你必还有话说,一一与老夫道来,来人,再上一坛酒,今日你我翁婿不醉不归。”李叔叔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得,今天咱就把你给忽悠圆了去,美酒,我所欲也,教育事业,亦是我的职业,既能饮美酒,又能调教人,此乃双全美事也,哇哈哈哈,干!哐,又是一杯宫庭玉液下肚。这玩意比较适合这样豪爽的喝法,若是咱房府产的遗香醉,这么十来杯下肚,不是因为酒精中毒而昏迷,就是跟李叔叔一起打着酒嗝,哼着小曲,光着膀子上房揭瓦不可。

………………………………………………………………………………………“诸葛亮的谨慎求稳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用人策略,和其战略战术构想。六出祁山而求稳,用人而不明,只能挥泪斩马谡,也缺乏像岳父大人您一样的冒险精神,岳父识人与用人同样高出诸葛亮数筹。”滋一口酒,顺便拍一拍李叔叔的马屁,李叔叔脸有些红,很自满地抿着长须,很受用的表现。嗯,继读:“像魏延曾经提出分兵的战略,他却一再的加以拒绝,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所限,缺乏平衡好谨慎和适度冒险的分寸。如是分兵战略成功,说不定,天下之三分,或又是另一种结局……同样,缺乏这样的冒险精神,尽量谨慎为先,造成了人材的流失……”也不知道说了多久,李叔叔也对于诸葛亮的用人和培养人材的手段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获得了我与两位在边上啃着羊排的小王爷的一致赞同,李叔叔也对大唐军事学院的建立于后备人材的培养作出一个明确的肯定,然后,什么也记不住了,一睁开眼,已然是第二天早上,鸡都叫了三遍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头,不是那么好喝的

“少爷,您可醒了,头疼么?我给您端茶来。”绿蝶一声欣喜的低呼,“我怎么回来了?”坐了起来,宫庭玉液酒的质量就是好,一觉醒来天光光,头不疼,眼不花,嗓子也没啥,就是觉得发干。


()
接过绿蝶递来的茶水,仰头一饮而进,长出了口气。宫女姐姐也闻声而动,抄起了毛巾在热水里打湿递了过来。

“昨个夜里,是房成还有好几位宫中禁卫把您给搀回来的。”绿蝶扁扁嘴,嗔怪的语气:“少爷您还一个劲地叫唤再来一碗,都喝成什么样了?气得老爷子踹了您好几脚,您一点反应也没有。要不是夫人拦着,怕是老爷又该让您是跪宗祠了。”

宫女姐姐只知道一个劲地笑,笑得眼眸儿弯的都快成妖精了,抹了把脸,总算是舒爽了许多。听到绿蝶的抱怨,着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