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而来的曙光-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旁的牧场里停留着稀稀拉拉几头牛在牛栏边慢条斯理地吃着草料,看到这里,孙文彬不由摇了摇头,牛肉干这些也不要想了。时间未免也太紧迫了,登陆后才短短三个月左右,穿越众们建立起来的这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了,但是粮食这东西不是通过大家努力就能快速增长起来的,所以此时还是只能从现有的粮食资源上想办法。

    最后孙文彬也没能拿定主意,只得把李杰琦拉到农业部办公室里每样都尝一尝,让他出主意。李杰琦一过来自然就被满桌子的各种新奇野外口粮震慑了。

    “这么多?”李杰琦指着这一整桌子的各种口粮问道。

    “这还是好的,我已经扔了不少了。”孙文彬指了指一旁木沙发上丢着的一堆口粮道,“我推荐你尝尝兵粮丸。”说着就把装着兵粮丸的竹筒给递了过去。

    这李杰琦也是个喜欢看日本动漫的家伙,对于这个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的兵粮丸也算是仰慕已久,看到居然有人能在这里提供兵粮丸,不由得好奇心大起,连忙接过来打开丢了一个到嘴里,只是他丝毫没有注意到孙文彬在一旁的阴笑。

    果然,在李杰琦一阵鸡飞狗跳最终吐掉了嘴里的兵粮丸之后,他直接端起孙文彬桌上的茶杯大大地喝了一口,在口里漱了好几次才吐掉。

    “你存心的是吧?”李杰琦现在眼泪都快被酸出来了,望着在一旁偷笑的孙文彬几乎喊了出来。“这东西人能吃吗?”

    “我不知道能不能吃,反正我觉得我是没法吃,这种东西要是提供给我们的部队,他们一定会起来造反的。”孙文彬在一旁挑了挑眉毛说道。

    两个人在办公室里几乎每样都尝了一次,最终还是选择了米面。这种米面也叫江南米粉,和河粉的制作方法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将米洗净后磨成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用锅蒸制成片,冷却后再划成条状即可。这种食品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保质期太短,大概二十四小时后就会坏,除非真空包装,但是此时穿越众不能生产塑料,无法进行真空包装。于是乎两人都垂头丧气坐在了桌边,此时能吃的不能造,能造的容易坏,不容易坏的吃不下去,这活脱脱掉到了一个死循环里面去了。

    一直到食堂里吃饭时两人还是垂头丧气的,这时杜彦德和曹湘正带着孩子在旁边桌上吃饭,转头过来居然看见这两个人垂头丧气地在那里坐着,看着眼前的饭菜一副食不甘味的样子。

    “你们两个怎么啦?”曹湘好奇地问道。

    孙文彬叹了一口气,把几天内要准备给部队提供两吨左右的野战口粮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又介绍了野战口粮选型的问题。

    “咱们不是可以制玻璃了么?”曹湘转过头问杜彦德,杜彦德愣了一下,点了点头,“玻璃厂几天前投产了,但是现在还在解决里面气泡的问题。”

    “那么问题不难解决啊,直接带着大米过去现煮啊,用玻璃瓶装着调制好的酱料,吃之前淋上酱料就能吃了啊。”曹湘在一旁建议道。

    “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如果遇到战斗非常紧急的情况呢?遇到无法生火做饭的情况下该怎么吃?”李杰琦想了想这个棘手的问题。

    “对了,炒面炒米这些你们想过没有?”杜彦德问道,“志愿军当年就吃着这些东西跟老美死磕的。”

    “炒面不用考虑了,咱们没有足够的面粉。炒米也很麻烦,查资料时看到上面说要用糜子米炒出来的才好吃。”孙文彬摇了摇头。

    “可是这时候是要解决有无,不是口味好坏的问题啊,大米也是能炒的,关键是要炒干里面的水份,等到要吃的时候干吃或者泡水都可以直接食用的。”杜彦德笑了起来,“我以前在批发市场上买的包装炒米可不是什么糜子米炒出来的,就是大米哦。”

    “是吗?那不妨试试?”孙文彬和李杰琦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了点头,起身就往后厨跑了过去。

    “炒米炒到一点水份都没有?”汤帅盯着这两个家伙殷切的目光,然后镇静地摇了摇头,“你当是搞蛋炒饭啊?直接上炒货机啊!我才炒不出这种东西来呢。”

    两人此时才如梦初醒,为了加工一些中药材,孙文清特地带了一台炒货机用以加工药材的,此时却被毫不留情地征用了过来实验性地炒了几斤大米。炒出来的效果相当不错,除了没有任何味道之外,口感和储存期都达到了要求,没有味道倒是很好解决,可以通过在炒米时添加一些香料达到。于是乎当晚一些负责野战口粮的家伙几乎是通宵没睡,炒出了三十多种口味的炒米来。天亮时分他们捧着一大堆纸包出现在军营门口。
第十一章 没良心炮
    这批炒米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军营里试吃者的好评,比较起来这些炒米不需要像携带的大米一样需要煮熟后才能吃,味道也不错,还可以通过用汤和水浸泡来食用,不受环境限制。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样子不恶心,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如果采用太多的流质食物会让人有不愉快的联想,直接影响食欲,并且炒米的香味相当浓郁,对于补充体力等需求有相当不错的满足力度。

    于是张元的工业部门又马不停蹄地去进行炒货机的制造了,他现在算是非常忙碌的,随着北面的盐村附近煤矿的开挖,以及通过木质轨道送过去的铁矿石,工业部在靠近河岸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洗煤厂,随后就在洗煤厂旁边修筑了一座炼焦厂,炼焦厂旁边则是元老院此时最重要的地方,东方钢铁厂。

    此时他们获得的铁矿石并不算太好,虽然这些铁矿石在旧时空算来是含铁量70%的富矿,但是此时选矿的归化民不熟练,甚至于有的纯粹就是敷衍了事,导致铁矿石总体质量偏低。同样,煤矿选矿工作也是相当繁琐的,由于归化民劳工甚至分不清煤与煤矸石之间的区别,经常导致洗煤厂里还不得不分出专人来进行煤矸石挑选工作,进度缓慢,极度浪费人力。这种情况一直到前段时间劳动营里被送进去六七个“影响生产力”的归化民劳工才有所好转。

    但是负责冶金部门的李锦此时依旧一筹莫展,他虽然知道各种钢材所需的材料配比,但是此时投进去的料并不如同旧时空一般严格筛选,以至于大多数时候能炼出来什么钢以及质量都是全凭运气,这样的钢材用来作为基建使用尚且还好,但是如果作为军事用途就很危险了。所以一直到这个时候他们的火炮项目还始终没能开展。

    林深河此时为了火炮项目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李杰琦几乎天天从他那里各种“路过”,说白了就是天天去催他搞火炮,但是此时根本就拿不到合格钢材的林深河从哪里弄出炮来给他呢?到了几天前,林深河终于搞出了个用来敷衍李杰琦的“火炮”。

    李杰琦看到这门炮的时候吓了一哆嗦,这门“炮”口径足有300毫米,炮管身长足有一米,看上去就像个矮墩墩的汽油桶。

    “没错,这就是按照汽油桶制造的。”林深河毫不在意地解释道。“我们现在钢材的材质不过关,如果用来作为承受高膛压的大炮而言肯定会出现炸膛的,所以只能采用这种膛压相对较低的‘掷弹筒’了。”

    “这不就是没良心炮么?”李杰琦摸了摸这个矮墩墩的炮筒子,这种“飞雷炮”他倒是挺熟悉的,他以前所在部队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部队的纪念馆里有关飞雷炮的资料看得实在是太多了,当时解放军为了减少在敌人鼻子底下爆破的伤亡率,采用了抛射式爆破器材,可以把几公斤重的爆破药包抛出300多米,但是准头却不好控制。想到这里,李杰琦扭过头问林深河,“这东西准头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林深河撇了撇嘴,“这种抛射式的无非就是个迫击炮原理的拋物弹道,只要固定好了,肯定不会掉自己人脑袋上来的。问题就是爆破药包的外形和空气阻力有点难解决,”

    这门飞雷炮被拖到农场南面的沙洲靶场进行了试射,因为穿越众使用的黑色发射药是通过压实和造粒的颗粒状的,其燃烧速度和推进力都要比此时任何一种发射药都要强上很多。由于这是新型火炮,发射诸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进行试射的穿越众们都只能摸索着进行调整,每一次试射都要严格地记录发射角度,装药的准确数量等,为下一次发射提供参照也为今后的炮兵操典提供数据。

    炮弹他们并没有选用解放军当年使用的爆破药包,而是使用等重的石头,外面用帆布重重包裹。为了能够找出更适合飞雷炮“炮弹”的气动外形,他们制造了好几种外形的“炮弹”。有圆形的,圆锥形的,条状的,正方形的,菱形的。林深河看着下面这堆形状各异的炮弹不由得一阵苦笑,这么多炮弹肯定全都要发射至少一次,自己这耳朵怕是要嗡嗡响上好几天了。

    几个陆军士兵已经在开始装填飞雷炮的发射药,他们现在使用的发射药并没有定量,而是根据需要使用秤进行称取,这是第一次射击,谁也不知道需要多大的量来进行发射最为合适。他们小心地把发射药倒进炮管,然后用装填杆压实了,然后小心地塞了一颗长条状的炮弹进入炮管。但是这枚炮弹明显太粗了,被卡在炮口处,他们只得又把这枚炮弹拔了出来,解开外面绑缚的绳子,剪掉一部分帆布然后重新包起来。这一次炮弹被顺利地塞进去了。

    一名军士把小的纸包拉火管小心地塞进炮尾部的点火孔里,然后连上一根长长的绳子,接着就跑向一百米外的掩蔽所。

    林深河把拉火绳交到李杰琦手里,“来吧,你来打第一炮。”

    李杰琦向左右看了看,两部数码摄像机都架在三脚架上,正闪着绿灯,已经处于拍摄状态了。他深吸一口气,往后用力一拉。

    “轰!”一百米外的炮位传来巨大的爆炸声,远处的火炮原地向后一座,然后侧翻在地上。

    “我们过去看看吧。”林深河拍了拍李杰琦的肩膀,一行人走向还弥漫着硝烟的发射阵位。

    炮管横着躺在地上,不远处则躺着那枚长条形的“炮弹”。

    “这才四十多米吧?”李杰琦举起右手竖起拇指测算了一下距离。

    “是的,最多四十五米。”林深河头都没抬,半跪在炮管边检查炮管上有没有裂纹。“还好,火炮上没有裂纹,应该还能继续发射。就是这个得要固定一下才行,不然每次都要三四个人来重新定位炮身。”

    “这距离也太短了吧?才四十多米。”李杰琦对于这种近到令人发指的射程感到非常吃惊。“四十多米让人抱着爆破药包跑上去也要不了多久啊……”

    “这是炮弹的问题,可能是炮弹太粗或者太细,导致在炮管中受到的阻力不均匀,飞出炮口后就失去了重心,然后在空气阻力影响下就失去了飞行能力了。”林深河对这个倒是早有心理准备,指着旁边放着的一排炮弹说道,“对于这种没有膛线的臼炮而言,最适合的还是迫击炮弹那种有尾翼或者圆球形状的比较适合,这些有棱有角的肯定飞出去就会乱晃的。”说着他站起身来对着旁边几个正在等候命令的陆军士兵说道:“你们几个过来,我们把这个炮管重新竖起来。”

    李杰琦问道:“为什么不在炮管下的土里挖个洞呢?这样后座的时候就不会翻倒了啊。”

    “不适合,我们的炮点火孔在下面,埋下去了到时候还有可能翻转,倒是应该要让木材厂那边做个木制炮架送过来。等下回去的时候我会去画一个图纸交给他们造炮架的。”林深河拍了拍正在被几个士兵扶起来的炮管说道:“咱们接着打炮!”

    接下来的试验就直接摈弃了那些异形炮弹,只测试圆形的。但是却根据炮管的粗细制造了三种炮弹进行试射,分别是尺寸极其接近炮管、比炮管略小一点的和比炮管小上一厘米左右直径的。

    测试后发现在相同份量的发射药条件下尺寸较大的那种发射的距离相当远,可以到达三百五十米,而且准头也比较便于控制,但是中型和小型的炮弹则没什么准头了,尤其是小型的炮弹,出膛后就以肉眼辨的速率降速,飞出去不到一百五十米就落地了。

    “这样就符合我的设想了,炮管受热膨胀,原本需要用力挤压才能到底的炮弹则可以比较好的承受发射药的推力,这样就能最大效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