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谍海火狐-代号007-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四零年,内迁重庆的兵工厂全部复工。

  进入1940年后,日寇大本营陆军部认为零散的对重庆轰炸不能收到真正效果,必须配合地面上进攻,才能彼此促进。

  5月1日,敌11军发动了宜昌战役,次日,大本营陆军部指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可自今日起实施空中进攻作战。”

  1940年5月13日,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日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部达成了轰炸中国大后方的《陆海军中央协定》,企图通过对重庆的政治军事目标的轰炸,加以地面进攻,彻底打消我抵抗意志,这次行动的代号定为“101作战行动”。

  参加“101号作战行动”的日寇陆军第3飞行集团的第60战队,独立飞行16中队,第44战队1中队,独立飞行10中队等,由木下敏中将指挥,主要基地为山西运城。海军有1联空的鹿屋,高雄航空队,2联空的12,13,14,15航空队,由山口少将,主要基地汉口。投入此次空袭作战的日机共计297架,是日军对我进行的最大规模空中作战。

  日海军航空队首先出动,利用月光对成都和重庆各机场轰炸,中国空军由于在南线昆仑关作战消耗过大,1940年作战飞机仅160余架,其中战斗机仅余112架。

  因此,只好采取起飞避警战术,驻成都温江机场的5大队27中队飞行员林日尊避警返航时因夜色太浓不幸坠落于温江东门外狮子山。

  日机再次夜袭,炸毁了重庆梁山机场上8架中国轰炸机。

  二.

  在华日本侨民中,只有极少数人是“职业行为”,即受陆军参谋本部的派遣,长期在中国社会以某种身份为掩护“卧底”。

  在翻检过的大量资料里,至今有中日两方面资料互证的“卧底”尚未浮上水面。

  仅有中方资料记录的—大岛美惠子,

  她奉命与中国留日学生李祥明结婚。

  婚后,大岛美惠子随丈夫回到他的家乡重庆,从此化名菊蕊,在闹市口内开设了一个餐馆“远华餐馆”。

  大岛美惠子通过丈夫的关系,结识了许多先后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人,及重庆政界,工商界的上层人士。

  经过她的拉拢,其中部分人为其搜集情报,有的后来沦为汉奸,直接为日本侵华效劳。日军占领武汉后,大岛美惠子充任“松机关”谍报,即为军职人员的高级特务。

  她以“远华餐馆”为据点,网罗和指挥大批汉奸;特务,进行情报和破坏活动。

  据说,日本《朝日新闻》曾发表过一篇该报驻外记者写的通讯,详细报道了今井芳子的“功绩”,称其“是在中国活动的最出色的女间谍之一”。

  5月20日,日机又窜犯至梁山机场,我4大队24中队8机起飞,击落了敌引导轰炸的侦察机1架。

  进入6月后,日陆军航空队也投入空袭。

  6月9日,敌60战队队长小川小二郎中佐率36架97重爆前往轰炸重庆白市驿机场。

  我机15架起飞拦截,由于重庆依旧多雾,而且我战斗机攻击炙烈,敌仅带队长机铃木清大尉将炸弹投中了白市驿机场,其余35架全部将弹投到野地里。

  由于敌机护卫火力严密,我机没有击落日机,但仍击伤19架,敌7名机组人员负伤。

  事后,敌方承认:“重庆上空不好对付”,“日寇靠轰炸幻想粉碎重庆政权的抗战意志却并非易事”。

  次日,日陆军97重爆36架,海军96陆攻22架又对重庆进行了联合轰炸,并且有侦察机多架引导。

  我起飞34架战斗机拦截,击落了包括敌空中指挥官小谷雄二少佐座机在内的2架敌机。11日,敌陆军机36架,海军机79架再犯,我起飞11架,38架分头拦截,击落各1架,但重庆江北区及迁渝的金陵兵工厂被弹重重。

  12日,敌36架97重爆和77架96陆攻又空袭重庆,我起飞45架次拦截,击落敌2架97重爆,但海军的96陆攻利用其4200km的续航力在市区上空盘旋,待我战斗机油尽着陆时突然突入投弹,我方损失惨重。

第五十章。神秘中间联络人
一。

  他刚刚在一所军事间谍学校进修完全部课程,掌握了不少情报科学知识。

  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被指派进行情报搜集工作,也没有在国内参加重大案件的破获,他委实有一种饥渴的感受。

  按他个人的气质来说,他天生就是一个大冒险家,也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富于创造和进取精神的男人。

  他不能远离危险和神奇的生活,否则就会心神不定,如同没有了生活目标。

  在中国战场上,他一次又一次地装扮成商人;军统分子;日本特务,进入山城或其他敌战区,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保证了日军在军事上的胜利。

  在国外,他也曾多次打入潜伏敌人的秘密组织中,掌握名单,发现黑窝,把这些危险分子一网打尽。

  从领到毕业证书后,他到陆军部去报到,在将军和他闲谈之时,他听到重庆发生的“101作战行动”,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使他要求接受协助这个任务。

  将军略沉思了一下,答应了。

  佐藤太郎,从陆军中野学校毕业后,奉命来广州“做生意”。

  因手里掌握着一批当时实行严格配给的煤油等紧俏物资,很快打开了局面。

  再加上他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又与一位美丽而又刚烈的当地姑娘热恋了,他不但结识了大街小巷里一批杂货店的老板,而且如鱼得水,进入了重庆各色人等的交际圈子。

  在这些圈子里,他搜集了大量情报。

  殊为不易的是,佐藤太郎还被许多中国人视为一个热心肠;有同情心的好人。

  除了成功“卧底”在社会上的佐藤太郎这类人物,还有中国人作为日本“鼹鼠”,打入了中国军政的要害部门。

  在军统局里,有两个原侨居东南亚的年轻女性,因为精通英语,被派到重庆执行任务。

  此后,驻重庆的美国情报机构发现,有人把他们和军统共同掌握的一些绝密情报偷偷透露给了日本人。

  美国情报机关因此加强了对双方人员接触往来的严密监视,美国人终于注意到这两个侨居东南亚姑娘,其中一个,曾买过一些用于设立小型电台的零件;而另一个,则常常与美国军官一道出去潇洒。

  在对前者的监视中,没有发现她有任何从家里发送情报的迹象。

  据美国人分析,她们很可能是到中国后方,在那里向设在重庆的日本秘密电台发报。

  而后者,不久与一名军统上校订了婚,并且计划举行一个订婚晚会。

  美国人确信,在出席晚会的宾客中,他们大概能够发现那个涉嫌给日本方面递送情报的神秘中间人。

  二。

  说起日本间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在长期的侵华过程中罗织起来的庞大情报网,罪行累累的特务机构和臭名昭著的间谍头子土肥原贤二之辈。

  日本的谍报活动就相当频繁。

  日本在世界各地开展大规模的谍报活动,则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

  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组织健全的陆军情报部问世。

  数年后,宪兵部队成立,之后逐步发展成集反间谍机构,特种警察部队和国内安全部三位一体的组织。

  日本撤销了海军省军务局,另立军事部,而军事部下属的第五课就是谍报课。这标志着日本海军也有了专职情报机构。

  鉴于日本*间谍特殊作用,日本人将她们比作日本飘零到大陆的樱花花瓣和与日月同辉的明星,将这些*溢美为“最崇高的爱国者”。

  后来,这些“*间谍”在被捕获之后不是被敌军处死,就是被关入那冰雪荒原的监狱里活活冻死。

  日本已然掌握着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汉语密码破译技术,约有近1000人参与电波的窃听与破译工作。

  日本情报部门不断派出一批批“少壮派”军官,“综合情报本部”还建立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库,收入大量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精密军事地 

  图和卫星图片。

  日本逐渐走向情报大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特高课”,是一个中国人并不陌生的机构。

  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情报机构“特高课”作为日本政府在中国搜集情报的一个重要部门,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而广之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特高课”为日军发动珍珠港事件,在太平洋战线上与美军作战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支持。

  搜集情报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情报工作的需要加深,各国在加强情报工作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反谍报工作,情报搜集和分析的难度也在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情报部门越来越希望驻外的情报人员把搜集工作的重点同时放在公开信息的分析上。

  尤其是对于媒体报道的所在国事件的分析,成为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情报分析能力强的人员比情报搜集能力强的人员,更受到日本情报部门的重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十一章。增添成熟和坚毅
一。

  “中统”先于“军统”成立。

  中统的前身是由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1929年11月,蒋介石授意陈立夫,陈果夫把原来由江浙买办流氓所组成的“浙江革命同志会”扩大改组为“中央俱乐部”,从而形成以二陈为中心的所谓系。

  1938年春,蒋介石决定把原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一处改组,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由此正式形成。

  戴笠在重庆安营后,便着手整理内部。因军统局在武昌成立时,由于战事关系,内部的组织和人事机构均未作大的调整。

  这次戴笠将内部科,股逐次升格为处,科,并新设许多处,室,科,股,大量扩充人员。

  从戴笠建立特务处以来,其内部机构的变化从没有停止过。

  建立军统局后,内部机构的变化更为频繁,有时快得连人事处跟着更改名字都来不及。

  这是因为军统是一个特殊机构,不受军委会编制部门的约束,况且戴笠生性多变,一个念头闪过,马上付诸实施,从不肯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

  蒋介石对军统的原则是只过问局级人事和编制情况,对局以下的机构,人事全权交给戴笠处理。

  “军统”的成立基础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

  1938年8月,统计局二处扩充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复兴社并入军统局,由此“军统”正式成立。

  “军统”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在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

  肖锐锋作为一个情报侦察人员,起初浮躁,油嘴滑舌,对什么是战争并不明白,后来经过战斗的磨砺,成长了许多,也承受了许多,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一生,既坎坷又充满传奇色彩。

  在国民党军内服过役,在革命队伍里战斗;成长,战功赫赫,威名远播。

  肖锐锋此时一身绿色厚卡矶布上校美制军官服,双肩挂着手雷,前胸密密一排子弹带,脚上是高腰战靴,晒得黧黑的面孔上眼睛炯炯有神,更增添了成熟和坚毅。

  手持两把白朗宁M1911 45口径半自动手枪。

  这是美国赠送给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白朗宁美国人, 摩门教徒, 枪械设计天才, 一生佳作无数。 而且步枪, 手枪, 机枪样样行。 

  可说得上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他从1895 年开始设计半自动手枪,他有许多专利就是在这段期间产生的。

  他设计成功的第一支半自动手枪是由比利时 FN 厂生产的 1900 型,这是第一支使用滑套的半自动手枪。

  它的枪管利用下方的突柄和枪身连结在一起,复进簧则在枪管外缘,底端顶住滑套前端。他在 1903 年又推出了改良过的 1903 型。

  二.

  布朗宁 1903 型是世界上被仿冒最多的手枪之一。

  这两支手枪都是后喷式设计。 

  滑套在缩小手枪的尺寸上有很大的功效。

  历史上著名的小型手枪,不论是布朗宁广受欢迎的 1906 型手枪,还是 Walther 的 PP/PPK,它们都是配有滑套的后喷式手枪。

  后喷式手枪跟短后冲式手枪在结构上的比较来说,如果二者的枪管和击发机构长度都一样的话,短后座冲程至少需要多半英吋的空间让枪管后退,而后喷式的枪管却可以死锁在枪身上。

  在加上滑套的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