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遗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羿~延一路以示招纳,待一年无效再行征讨,也就与幕下的这件事息息相关。
  接到信,张元问元昊:“皇上怎么看这封信?”
  元昊不屑一顾:“废话一堆。”
  张元一笑:“皇上圣明。不过,它也是一根绳套儿呢!我们只要稍稍一提劲,没准就能将范仲淹勒死。”
  这问题太复杂,元昊根本想不到,也就没往心里去,一笑,搁下了。
  到好水川任福兵败,张元禀告元昊:“皇上,咱们现在该收绳套儿了。再给范仲淹发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勾上上次事情,范仲淹命大不死,也要脱层皮!”
  元昊问:“有这么厉害?朕可始终不大明白。”
  

大宋遗事 第七回(4)
张元给他解释:“人臣无外交。范仲淹背着朝廷与我们私相授受,是灭门的大罪呵!”
  元昊这才明白了张元的酷烈歹毒,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好,极口夸赞道:“太好了,太好了!丞相真是深不可测!除了范仲淹,西北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这种话不能细想,一细想,说的听的,都会倒抽一口冷气。
  张元给范仲淹一连写了二十六张纸,除了勾起上次的事,绝口不提和谈,语气措辞都狂妄无理之极。而且,抬头也变成“范大人并朝廷各大人”了。
  范仲淹收下信,几乎一夜没能合眼。信既给朝廷,不能不向上通报,可它这样狂妄无理,又怎么能原样儿上交?还有,怎么回复西夏?至于人臣外交的凶险,他一时还顾不过来。
  到后半夜,他终于想出一个折中办法:抄下一个副本,烧掉所有不堪入目的部分,只留下六页,删改后上报朝廷;回西夏一份措辞严厉的信,另写一个奏折如实说明原委,连复信副本一起送达。一切折腾完毕,天已经大亮了。
  他请来下书的西夏使者,当面烧毁了西夏那份原信,叱责道:“西夏目无王法,敢拿这样的信来侮慢朝廷!本大人为大局着想,不转奏朝廷了。请你转告夏王,好好洗心革面,归顺朝廷,下不为例。否则,朝廷绝不轻饶!你是使者,本大人也不拿你问罪,你回去吧!”
  张元一听仲淹烧了信,不由得哈哈大笑:“范仲淹,范仲淹,你也忒大胆了!我且看你怎么收场?”
  送信的韩周,首先遭了殃。
  吕夷简问他:“为什么没有朝廷命令,就擅自出界,交通外国?”
  韩周诚惶诚恐,辩解道:“卑职奉了差遣,身不由己。范大人身为经略安抚,有生杀大权,卑职不敢违命!”
  还算有理,贬到通州收税去了。
  中书、枢密的人,没有一个不说范仲淹胆大妄为。
  吕夷简在中书谈起这件事,更是气得七窍生烟:“简直岂有此理!哪里见过这种守边将帅!没有朝廷旨意,竟敢与叛臣通书往来!通书不算,还要将来往书信擅自烧了!谁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事!”
  参知政事宋庠本来已经恼火,听了丞相的话,更是义愤填膺:“这样目无朝廷,大逆不道,该斩首问罪!”
  第二天,皇上召见垂询,宋庠依然梗着脖子奏道:“范仲淹身为边防大臣,目无朝廷,擅自交通叛臣,书信往来,又焚书灭迹,实属大逆不道!不处以极刑,如何严肃法纪,匡正朝纲?”
  仁宗问夷简:“丞相以为怎样?”
  夷简缓缓奏道:“以老臣看来,范仲淹处置确有不当,但本意当是为朝廷着想,不过要招纳叛臣而已,别无他意。目下边事未宁,正是用人之际,不宜深究。降职留用,以示警戒,就可以了。”
  宋庠一听,惊得差点儿掉了下巴,瞅着丞相道:“丞相,昨天在中书,你可不是这个意思?”
  夷简笑道:“是吗?我只是指责仲淹处事不当,并没有说到如何处置呵?”
  宋庠没的反驳,只能红着脸戳在那儿。
  仁宗又一次看到了夷简的宽厚大度,也又一次看到了宋庠的冲动孟浪,而作为朝廷重臣,参政知事只该持重谨慎。第二天,宋庠就被贬到扬州做知州去了。
  宋庠当年中进士,在开封府、礼部都考了第一名。年轻得志,为官难免气冲。郭皇后被废,叩阙上书及此后遭贬,宋庠都当仁不让。算起来,他与仲淹还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动怒请斩仲淹,多半是对事不对人。他到中书之后,倒是与夷简多有不和。这次意外被贬,是不是丞相与他暗中较劲,则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了。
  好水川任福败死,韩琦早已上章请罪。他原来是要倒大霉的。所幸,在任福的衣带里发现了他设伏慎战的手令,败仗是由于任福违命行事,他的罪过大大减轻了。仲淹虽大罪化小,贬斥是免不了的。结果两个人都贬了官,仍在陕西异地为官,很快,又官复原职了。
  韩琦、仲淹依旧修城练兵,招集流亡,屯守营田,战事也仍然胶着难下,各有胜负。虽然国事一点没懈怠,那心情,却禁不住苍凉多了!
  有一天,将帅聚饮,仲淹没饮几杯就酩酊大醉了。一醉,却引发了满腔豪情,拔出宝剑在大厅里狂舞起来;一面狂舞,一面又放怀高歌。那是一支《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歌尚未完,仲淹早已涕泗横流,与宴的人也都禁不住一片唏嘘了。一个头脑还算清醒的参军,好歹将仲淹扶进后堂,才结束了一场豪饮。但这首《渔家傲》却从此走入军中,唱遍了陕西,甚至唱到西夏营中,也成了他们爱唱的地下军歌了。
   。 想看书来

大宋遗事 第八回(1)
趁火打劫六符下书
  送绢纳银富弼受命
  比起契丹,西夏不过疥癣之疾,契丹才是大宋真正的心腹之患。早在唐朝末年,契丹人就立国了,那时赵宋连影子都还没有呢!乘着五代十国中原大乱,它更发展成北方唯一的强国。那时的番汉各国,几乎没有不向它俯首称臣、上表纳贡的。石敬瑭原来只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卖身投靠了它,就抢了后唐的宝座,改国号为后晋,做了个儿皇帝。他这个儿皇帝可不是比方,货真价实:酒席桌上,他曾与辽太宗父子相称;又将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等十六州,割给了契丹。有了这十六州,契丹人才直抵中原,成了中原政权的头号杀手。只有周世宗柴荣,还敢碰碰契丹,并且收复了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后来改为霸州、雄州、信安军了。大宋立国,太祖、太宗认真碰了契丹两次,都无能为力。到真宗,只好花钱买安了,两国订了澶渊之盟,每年白送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好绢。真宗自己心里不平衡,也只能听了谋臣的话,到处封禅拜天地,虚张声势。前后形势如此,眼见大宋被个小小的西夏弄得焦头烂额,契丹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一番策划之后,北院宣徽使萧特末,叫人将翰林学士刘六符请到了府上。略略寒暄了几句,萧特末就入了正题:“本官奉了皇上的旨意,请学士来给南朝起草一份国书,索要关南十县,口气要严厉。凡它近来所为,都要痛加呵斥。南朝若不答应,我朝就要挥兵相向。”
  刘六符原是河间府的汉人,唐末,祖先做了卢龙节度使,这才在北方定了居。他是契丹第一支笔,要草一份国书,自然倚马可待。
  写好了,萧特末一看,理直气壮,文采斐然,且没有一丝圈改之处,禁不住点头夸道:“学士真是才思敏捷!不是我亲眼得见,真还以为你是誊的旧稿呢!一个字都不要动,就这样。再烦你抄两份,一份存国史馆,一份送南朝。这份原稿且留在我这儿。”
  刘六符略一欠身,谦虚道:“大人过奖了。不知大人要这份草稿,有什么用?”
  萧特末微微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戏还要我们两个人来演呢!你且替我再找一个人来。此人最好是你身边亲信,又与南朝边关将士有些瓜葛。找到了,你就带他到我这儿来一趟。”
  六符身边凑巧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名叫孙保章,也是流落到北方的一个汉人,他有一个亲戚,在保安州知州王果身边当差,平时也有些来往。六符问明白了,就将他介绍给萧特末了。
  萧特末拿出那份国书草稿,在孙保章眼前晃了晃:“保章,想不想发财?”
  孙保章有点儿愣,不会弯弯绕,答道:“哪个人不想发财?也要有机会呵!”
  “眼前就有个机会,就看你有没有这份胆量了!”
  “不知道是什么机会?我自小儿就贼大胆。”
  “这是一封本朝给南朝天子的国书草稿,你拿到南朝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孙保章一听这样,早吓得磕头不迭了:“大人,杀了我也不敢起这份贼心!老爷是知道我的,我一向忠心耿耿,再不敢起这些念头。”
  “你看你看,还说你大胆呢!你知道这份国书,到南朝能卖多少银子?少说也有三千两。”
  “三万两奴才也不敢!想也不敢想!老爷是知道我的,我可从来没做过什么歹事!”
  萧特末朝六符挤挤眼,六符点头一笑,骂道:“你就这么大贼胆?大人既要我叫你来,有什么事,当然是我们兜着,你操什么闲心?只管去赚你的钱好了。”
  萧特末又说:“索性透个信儿,让你再卖一笔。这边眼见就要发兵了。不得关南之地,朝廷是不会罢休的。刘大人早说你忠心可靠,在那边又有过硬的关系,要不,这件美差说什么也到不了你头上!”
  保章这回笑了:“谢谢大人与老爷栽培!小人别的本事没有,就落得个愚忠。那边是个正经姑表兄弟,在保州王大人身边做虞侯。小的——”
  刘六符皱着眉头打断了他:“好了好了,你赶紧回去准备准备,一两天内就动身吧。我在大人这边还有点事。”
  保章又磕了几个头,先去了。
  萧特末笑着对刘六符说:“下面,该我们俩出面了。恐怕近日就有旨意要动身,你也该做点儿准备。南朝已成了惊弓之鸟,要不回关南十县,白花花的银子是断断少不了的。”
  刘六符是个一点即通的人物,早已参透其中玄机,也笑道:“卑职愿追随大人演一出空城计,为国家招财进宝。”
  说罢,两人全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了。
  孙保章果然财运大发,打王果那儿得了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留下二百两给姑表兄弟作了引见的谢礼,就喜滋滋地捧着银子回来了。
  那份国书草稿,则被王果五百里加急送往汴京了。
  跟着,边关各地都陆续收到了情报。有时,还夹着一两份契丹的调兵檄令:一律是聚兵幽、蓟,准备收复关南故地。
  这样雪上加霜,大宋朝焉能不慌?
  有几个人,却因乱得福。
  第一个就是王德用。他不是因为像太祖,被贬到外地赋闲去了吗?仁宗想起了他,要调他去汴梁的北方门户澶州,拜他为保静军节度使。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宋遗事 第八回(2)
召见的时候,王德用痛哭流涕,辞道:“老臣先前被罪,全亏陛下保全,赦而不诛。如今哪里还敢辱没朝廷,担当重任!”
  仁宗也动了感情,抚着他的肩膀,安慰道:“契丹背盟,河北吃紧,正要借重爱卿镇抚一方,你就勉为其难,为朕分忧吧!”
  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说什么都不合适了,德用去了澶州。很快又越调越北,去真定府当了定州路都总管。
  再一个,就是王拱辰。
  为了阻止契丹骑兵南下,大宋朝想了个孬点子,在河北境内修了很多水泊港汊。契丹人放风说:“南朝实在可笑。搞那么多塘泺水泊,以为能阻止我大军南下。且不说一苇可航、投鞭可断的大话,只要派人决了大堤,十万人一人一袋土,哪儿不成了平地!”
  仁宗皇帝一听当了真,问王拱辰:“要真是这样,天然屏障也就毫无用处了!”
  王拱辰安慰他:“皇上,兵道诡秘,哪里有将用兵方略到处张扬的?这是契丹人故意夸大其词,借以扰乱我军心。历来设险守国,祖宗所以安排水障阻滞敌人。就是要过,也没他们说的那么方便,皇上尽管放心!”
  皇上这才稍稍放心了。
  刘六符的国书,又说到太宗无故攻略契丹,满朝文武也都觉着理亏,只有王拱辰驳斥道:“太宗收复北汉,契丹人攻我石岭关助敌,太宗这才发兵惩戒,怎么能说是师出无名!”
  仁宗这才恍然大悟,夸奖拱辰:“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如爱卿深谙朝廷故事!没有你,还真不知道怎么答复契丹呢!你就替朕起草一份国书,答复契丹吧。”
  王拱辰十九岁就中了头名状元,已做到翰林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