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品秦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省代县)出发(当时,李景据代州,不服从杨谅);任命裴文安当柱国(勋官二级·正二品),会同另一柱国(勋官二级·正二品)纥单贵、王聃(音dān)等,率军直指京师(首都大兴)。
  7世纪·604年太行八陉
  杨广任命右武卫(十二禁军第四军)将军(从三品)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人丘和,当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州长,镇守蒲津关(永济县西黄河渡口)。杨谅挑选精锐勇士数百人,骑马,伪装妇女,身披长可及地的“面罩长衣”(“面罩长衣”,原文“粒А保鬽ìlí,是隋王朝流行的一种妇女装束。给我们的印象好象是阿拉伯妇女的沙漠装,从头罩到脚),对外声称是杨谅的宫女返回大兴(陕西省西安市),城门守卫没有发觉,突击队进入蒲州,城中英雄豪杰也有人响应。丘和发现变化,跳城逃回京师(首都大兴)。蒲州秘书长(长史)棣州(山东省阳信县)人高义明、军政官(司马)平州(河北省卢龙县)人荣毗,都被反抗军逮捕。裴文安等挺进到距蒲津关一百余华里处,杨谅忽然改变主意,命纥单贵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召回裴文安。裴文安返抵晋阳(山西省太原市),警告杨谅说:“军事行动,必须诡秘神速,为的是要出敌人意料之外,大王既不亲征,我又被调返,使敌人安安闲闲拟订计划,大事就会永去。”
  杨谅不回答,而只任命王聃当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州长,裴文安当晋州(山西省临汾市)州长,薛粹当绛州(山西省新绛县)州长,梁菩萨当潞州(上党·山西省长治市)州长,韦道正当韩州(山西省襄垣县)州长,张伯英当泽州(山西省晋城市)州长。
  代州军区(总部设代州)总司令(代州总管)秦州(甘肃省天水市)人李景,率军拒抗杨谅,杨谅派别动部队将领刘暠袭击李景,李景迎击,斩刘暠;杨谅再派乔钟葵率精锐战士三万人进攻,李景部队不过数千人,加以城池并不坚固,在乔钟葵围攻下,城楼崩塌,城墙也相继摧毁,李景一面战斗,一面修补,士卒不顾生命,顽强死拼;乔钟葵屡攻屡败。而李景部属军政官(司马)冯孝慈,军法军事参议官(司法)吕玉,都骁勇善战;仪同三司(勋官八级·正五品上)侯莫陈(侯莫陈,三字姓)富于谋略,对防御战术,有特别专长;李景知道三人可以担当大事,就推心置腹,交给他们全权,自己毫不干涉,只坐在办公厅,时常巡察安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隋王朝夺嫡恶斗(13)
中央大军###,杨素率轻骑兵五千人,袭击王聃、纥单贵据守的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夜晚,抵达黄河西岸,集结商用船只,约数百艘,船中铺草,人马踏到上面,不会发出声音。于是静悄悄的渡过黄河,在东岸登陆,拂晓攻击;杨谅的柱国(勋官二级·正二品)纥单贵战败,逃走;王聃大为恐惧,献出城池投降。杨广下诏命杨素班师(此句似是多余)。最初,杨素将出发时,预算某日击破反抗军,出发后,一切照计划行事,杨广遂任命杨素当并州兵团作战司令官(并州道行军总管),兼河北地区(黄河以北)安抚特使(河北道安抚大使),率军队数万人攻击杨谅。
  杨谅最初公开反抗中央的时候,王妃的老哥豆卢毓(豆卢,复姓)正担任总部秘书官(府主簿·从六品上),苦苦劝阻,杨谅拒不接受。豆卢毓私下对老弟豆卢懿说:“我如果单人匹马逃回中央,自己当然可以免祸,但这只是为自己打算,不是为国家打算。我准备假装服从,等待抓住机会。”豆卢毓,是豆卢的儿子。豆卢毓的老哥、显州(河南省泌阳县)州长豆卢贤,报告隋帝杨广说:“我弟弟豆卢毓平常守正不屈,绝不会参加乱党。只是在凶威逼迫之下,不能如愿以偿。我请求率军出征,跟豆卢毓里应外合,对付杨谅并不困难。”杨广批准。豆卢贤派家人秘密携带诏书,到豆卢毓那里,暗中商议。
  杨谅离开晋阳(山西省太原市),打算前往介州(山西省汾阳县),命豆卢毓跟助理官(总管属)朱涛,留守总部。豆卢毓告诉朱涛说:“汉王(杨谅)叛变,脚还没有移动,就会失败,我们怎么可以坐在这里等待满门屠灭,辜负国家!我当跟你出军拒抗。”朱涛大吃一惊,说:“大王(杨谅)把大事托付给我们,怎么说出这种话!”站起来拂袖而去,豆卢毓追赶,斩朱涛;从狱中释放出皇甫诞,共同商议,连同开府仪同三司(勋官六级·正四品上)宿勤武等(宿勤,复姓),紧闭城门,拒绝杨谅回城。可是他们的部署还没有完成,已有人报告杨谅,杨谅回军袭击。豆卢毓发现杨谅重返,向城中守军宣布:“这是山贼!”杨谅进攻南门,守城的是稽胡部落(山西省西部匈奴人)军,不认识杨谅,射箭抵抗,箭如雨下。杨谅转移阵地,攻击西门,西门守军认识杨谅,大开城门欢迎。豆卢毓、皇甫诞齐被诛杀。
  反抗军大将军(勋官四级·正三品)綦良,进攻慈州(河北省磁县)州长上官政,不能攻克,遂回军攻相州(河南省安阳市)执行官(行州事)薛胄部众,又不能攻克,遂自滏口(河北省武安市南)进攻黎州(河南省浚县),切断白马渡口(河南省滑县古黄河渡口);另一大将军(勋官四级·正三品)余公理穿过太行陉(太行八陉之二·河南省沁阳市西北),攻击河内(怀州·河南省沁阳市)。杨广任命右卫(十二禁军第二军)将军(从三品)史祥当大军作战司令(行军总管),驻扎河阴(河南省孟津县北),史祥告诉参谋官们说:“余公理轻佻,又没有智谋,仗恃他的人多,心意骄傲,破他没有困难。”
  余公理挺进到河阳(河南省孟县),史祥沿黄河南岸集结船舰,余公理在北岸也集结部队抵挡。史祥挑选精锐士卒在稍东下游地方,准备暗中北渡黄河,余公理接到报告,率军迎击,在须水(河南省孟县东)会战。余公理还没有布成阵势,史祥奋勇进攻,余公理军大败。史祥急行军指向黎阳(河南省浚县),綦良军还没有接战,即行四散逃跑。史祥,是史宁的儿子。
  杨广打算征调幽州(北京市)的武装部队,可是担心幽州军区总司令(幽州总管)窦抗拒绝接受命令,要杨素推荐取代窦抗的人选,杨素推荐前江州(江西省九江市)州长、棣州(山东省阳信县)人李子雄。杨广授李子雄上大将军(勋官三级·从二品),当广州(番州·广东省广州市)州长(遥领);又任命左领军(十二禁军第七军)将军(从三品)长孙晟当相州(河南省安阳市)州长,动员山东(太行山以东)的兵力,会合李子雄共同决定方略。长孙晟因儿子长孙行布正是杨谅部属,请求辞职,杨广说:“你深爱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因儿子的缘故,伤害大义,如今我把大事委托于你,你不可推辞。”李子雄乘驿马车抵达幽州(北京市),住进宾馆,招兵买马,集结一千余人。窦抗到宾馆拜访李子雄,李子雄发动埋伏,生擒窦抗。窦抗,是窦荣定的儿子。
  

二、隋王朝夺嫡恶斗(14)
李子雄率领幽州(北京市)步骑兵混合兵团三万人,从井陉关(太行八陉之五·河北省井陉县西)西进,进攻杨谅。当时,反抗军大将军(勋官四级·正三品)刘建,围攻驻军司令(戍将)雍州(首都大兴)人张祥据守的井陉(井州·河北省井陉县);李子雄在抱犊山(河北省鹿泉市西)下,击破刘建,刘建撤退。代州军区(总部设代州)总司令(代州总管)李景,被反抗军将领乔钟葵包围一个月有余。
  杨广下诏命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州长、代州(山西省代县)人杨义臣增援,杨义臣率步骑兵联合兵团二万人,于夜晚南下,突过西陉(代县西北)向东南推进,乔钟葵集结所有军队迎战。杨义臣因为自己的兵力薄弱,命搜括军中牛驴,约有数千头,再命士卒数百人,每人携带一个战鼓,把牛驴暗暗赶到山谷。傍晚,杨义臣再跟乔钟葵会战,双方刚刚接触,杨义臣把牛驴逐出山谷,奔驰前进,霎时间,战鼓如雷,尘土蔽天,乔钟葵军不知真相,认为政府军发动伏兵,立即溃散;杨义臣追击,大破反抗军。此时,晋州(山西省临汾市)、绛州(山西省新绛县)、吕州(山西省霍州市),仍效忠杨谅。杨素每城派两千人,作象征性包围,防止他们出动骚扰,而亲率主力北上进攻杨谅基地并州(山西省太原市)。杨谅派他的大将赵子开率十余万人大军,切断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四周所有交通线,据守高壁(山西省灵石县南),连营五十华里;杨素命各将领挺进,而亲自率领一支奇袭部队,暗中进入霍山(霍州市东南),沿悬崖绝壁前进。
  杨素出谷口后,立即扎营,自己坐守营外,命参谋长(军司)入营挑选三百人留守;士卒对反抗军的强悍,心怀恐惧,不愿出战,都愿留守,拖拖拉拉,使大军不能准时出发。杨素诘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参谋长(军司)据实报告,杨素即命三百名留守士卒集合,全体斩首。重新下令征召志愿留营的人,已没有人敢留。杨素遂率军急进,绕到反抗军背后,直接攻击大营,擂鼓放火,反抗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自相践踏,死伤数万人。反抗军介州(山西省汾阳县)州长梁修罗,驻守介休(介州州政府所在县),听到杨素军到,立即放弃城池逃走。
  杨谅得到赵子开失败消息,大为恐惧,亲自率军将近十万人,在蒿泽(汾阳县北湖泊,现已干涸)布阵抵抗。不料大雨倾盆,杨谅打算率军撤退,王劝阻说:“杨素一支孤军,深入我们领土,人困马乏,大王率领精锐部队,亲自出击,一定取得胜利。而今,刚看到敌人,就回身退走,显示我们胆怯,使军心沮丧,更增加政府军的气焰,大王万不可回军。”杨谅不理,退守清源(山西省清徐县)。
  王对他的儿子说:“情况恶劣,大军一定失败,你要紧跟着我。”杨素向杨谅发动攻击,大破反抗军,生擒萧摩诃。杨谅退回晋阳(山西省太原市)坚守,杨素四面包围,杨谅束手无策,请求投降,他所有在外地的党羽,也都被扫平。杨广派杨约带着亲手写的诏书,慰劳杨素。王打算投奔突厥汗国(瀚海沙漠群),逃进深山,而道路断绝(不知是被封锁或是山路自然崩塌),知道无法逃生,告诉他的儿子说:“我的谋略不亚于杨素,只因所有建议,都不被接纳,遂到今天这种地步,不能坐在这里等他们捉拿,让那些无赖小丑成名。我死之后,你继续逃命,无论如何,不可投奔亲戚朋友!”于是自杀(年五十四岁),尸体暂时掩埋在石洞中。他的儿子几天没有饭吃,只好投奔亲戚朋友,最后终被生擒,连同王的尸体,送到晋阳(山西省太原市),一齐斩首。
  文武百官上奏,认为汉王杨谅应该诛杀,杨广不许,而只开除杨谅的官籍,从皇家户籍中剔除姓名,杨谅遂被囚禁而死。杨谅的部属及平民,被牵连而遭处死及流放的,有二十余万家。
  最初,一任帝杨坚跟独孤皇后互相敬爱,发誓绝不准许有异母兄弟。杨坚曾经对文武百官说:“从前的帝王,偏爱小老婆,嫡子与庶子遂互相斗争,终于罢黜太子,另立储君,甚至把国家搞亡。我从没有小老婆,五个儿子,都是同一娘亲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骨肉手足,所以我从没有这方面的忧虑!”杨坚又鉴于北周帝国各亲王力量太弱,所以命他的儿子们分别据守重要军事基地,独当一面,权力跟中央政府相等。到了末期,父子兄弟互相怀疑猜忌,五个儿子全都不能终其天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