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兵二连-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国庆这才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心情愉快地去奋斗他那立功受奖再入团的理想梦了。

  

抱憾凯旋  (三)
自从进洞施工,学兵二连的军纪,愈加涣散。首先突出表现在出操上。 

  由于倒班,客观上也给出操造成些混乱。加之连长、指导员主要精力抓施工,出操、内务等工作由魏副连长和军代表张少志主抓。这俩人在学兵中威信不高,难有威慑力。再由于进洞施工,伤病率较高。一些“赖子”趁机装病,真假难辩。有时早操,缺员竟达三分之一。魏副连长不得不挨班逐个去叫。 

  走进一班,有刚下班的;还有半夜下了班,正睡觉的;而该出操的,已出操了。 

  走进二班,情况也是如此。 

  走进三班,进门就见三班长于群躺在床上。将其摇醒,问他怎麽啦?于群愁眉苦脸地,说他病了。又摇醒睡在于群旁边的徐继明。徐继明火气很大,脱口一句:“我刚下班!”蒙头又睡。噎得魏副连长一肚子气。看看那边还睡着两个,一个刘秀松,一个虢玉成,就没好气。问他俩咋了?一个说“头疼”,一个说“肚子疼”。魏副连长认定他俩是装病,就高声叫道:“给我起来!轻伤不下火线,马上起来出操!” 

  俩小子祭起了赖子法宝,躺着一声不吭。 

  “怎么?又给我耍赖?起来!” 

  俩人睡得没事人一样,似乎不知在叫谁。 

  魏副连长没辙,只好又动员于群。 

  “于群,你能不能起个模范带头作用,带病出操?” 

  于群“吭哧吭哧”的,半天爬不起。魏副连长忍无可忍了,高声大叫:“于群!” 

  没想到却惹恼了徐继明,他一掀被子,挺身蹦起,大吼一声:“还让不让人睡了?” 

  气得魏副连长拂袖而去。于群在床上磨蹭了半天,最终还是没起。 

  魏副连长带着这支残缺的队伍,开始在公路上跑操。不禁回想起去年在卫生队,是何等的荣耀。卫生队的干部们尊敬,学兵二连的部下们拥戴,虽只带了一个排,可感觉上却是独挡一面的将军。跑着想着,自豪感似乎又回来了。他豪情大发,喊起了口令:“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魏副连长一听,呐喊声怎么稀稀落落?回头一看,队伍人数怎么又少了?而且跑得松松垮垮,队伍拖得老长。有人一边跑,一边还兴致蛮高地又拍屁股又跺脚。见魏副连长回头,稍有收敛。魏副连长一扭头,又故伎重演,路人及过往司机看了无不“吃吃”笑。 

  如此这般了两、三天,气得魏副连长提议,以后干脆不出操了,这不耍猴一样惹人笑嘛! 

  连长、指导员十分惊愕:“哪有不出操的队伍?” 

  魏副连长委屈十足:“哪有这样出操的队伍?” 

  吃饭的情况更是糟的没法说。 

  按说,进洞施工后,粮食定量提高了,伙食补助增加了,全连不仅能吃饱了,还能吃好了,大家应倍加珍惜才对。可人似乎天生就是容易忘本的动物。刚吃了饱饭没几天,浪费现象就出现了。丢弃的半拉馒头随处可见。司务长心疼地,像个拾粪老汉,每天背个竹筐,四处捡馒头喂猪。 

  五月份的暴雨,摧毁了营房。以前的台阶营地,仅剩下了炊事班。从洞口到炊事班的距离,比到目前营房的距离稍近些。许多人下了班,不愿舍近求远,干脆把碗筷放在了炊事班的房顶上。而那些没放碗筷的人,下了班,一看房顶有现成碗筷,管他是谁的,拿来就用。用完还不洗,随手又往房顶上扔。久而久之,房顶上的碗筷成了公用碗筷,谁都用,可谁都不洗。好在那些日子,喝的稀饭多是玉米面糊糊,不粘碗。放在房顶,风一吹,太阳一晒,糊糊变成一层与碗剥离的干皮皮。用手一抹索,再用嘴一吹,比洗过的碗似乎还干净。 

  真应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扬千里”,这件事不知怎么给传到了团部,团部传说的内容比事实更邪乎。主管全团学兵的毕副参谋长一听,这还了得?以前那么优秀的学兵二连,如今怎会变成这样?他决定去学兵二连蹲点。 

  学兵二连位于隧道口的斜上方。站在连部门口,隧道外的场景一览无余。此时,一群学兵正在洞口外,撒欢般玩一种毕副参谋长从未见过的游戏。驻足观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名堂和规则。恰见魏副连长从连部出来,就问:“下边这帮人在干什么?”魏副连长一看,这帮小子又在玩“骑驴”,顿时羞愤难当,顾不上招呼毕副参谋长,顺着那条通往洞口的斜向小道,“蹬、蹬、蹬”就朝下跑。毕副参谋长好奇,也跟了去。 

  正玩“骑驴”的小伙子,见魏副连长来了,后面还跟着毕副参谋长,一哄而作鸟兽散,跑得一个不剩。 

  魏副连长还要追,被毕副参谋长叫住了。他就想知道,这帮学兵到底在玩什么?魏副连长被逼无奈,只好详细叙述了“骑驴”和上次制止“骑驴”的经过。笑行毕副参谋长前仰后合,差点没笑岔气。还与魏副连长打趣:“他们叫你魏连副,就该叫我毕参副喽?哈哈……” 

  毕副参谋长就像当年的老八路,下连的当天晚上,就跟班施工进了洞。指导员见连长在洞内忙了一天刚下班,就自告奋勇,要随毕副参谋长去施工。毕副参谋长劝阻了半天,也没拦得住。 

  这晚在洞内施工的恰巧是五班。指导员的心悬了起来,生怕“三角”、“老电”几位赖子,给毕副参谋长弄难堪。还好,五班学兵见毕副参谋长不是来装样子,而是泥里水里和大家伙一块儿真干,个个干得都很卖力。 

  其实,在毕副参谋长看来,兵,都是好兵;带不好兵,是干部无能。 

  休息的时候,毕副参谋长拿出香烟,请大伙抽。却无一人接。让到谁,都会听到客气的一声:“不会,谢谢。”弄得毕副参谋长有点尴尬。再仔细一看,疯玩“骑驴”的小伙子们,如今个个脸上都挂着一副拘谨的微笑,且眼神还不住地往指导员脸上瞟。心里明白了,学兵二连的戒烟令,尚未解除。 

  一阵炮响过后,该进去扒渣了。毕副参谋长仍不含糊,立即起身,随五班一起去扒渣。 

  指导员此时的心,已放下了许多。以往怪话连篇、处处伺机偷懒的赖子们,今晚不仅无怪话、不偷懒,而且积极主动,眼里有活。大出指导员意料。 

  毕竟四十多岁了。毕副参谋长扒会儿渣,就得抬起身来直直腰。忽然,不知谁端着铁筛往斗车里倒石渣时,掉出了一块石头,正砸在毕副参谋长脚上。毕副参谋长“唉哟”一声,弯下了腰。学兵们“忽拉”围了上来,忙问:“咋了?咋了?”毕副参谋从长筒胶靴里抽出脚,脚指头上在流血。赵世光忙要把毕副参谋长背出洞外,一弯腰,“叭哒”,上衣口袋里掉出了一盒香烟。毕副参谋长一伸手,忙将香烟悄悄塞进了赵世光的上衣口袋。 

  第二天,毕副参谋长仍跟五班一起施工。不过,这次休息的时候,他不是散烟,而是伸手讨烟抽了。 

  “谁身上有烟?快掏出来,让我抽抽?” 

  学兵们面面相觑,无人吱声。指导员就在旁边站着。 

  “怎么?舍不得请我抽?” 

  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忽视学兵二连的禁令,继续讨烟抽。 

  赵世光默默的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根烟,递了过去。毕副参谋长接过烟,点上火,深深吸了一口。 

  “真香啊!” 

  待喷出的烟雾散去,他一看,赵世光仍在干坐着,就问:“怎么?你不抽?” 

  赵世光咧嘴笑笑。 

  “哎——!抽吧。尽管我不赞成年轻人学抽烟,不过既然你已经会了,干这么累的活,抽根烟,解解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抽吧。不然,光我一个人抽,有什么意思?” 

  赵世光又咧嘴笑笑。不过这次可摸出了一根烟,抽了起来。这空儿,指导员装作没听见也没看见,掉头走了。 

  “我听说,最近一段时间,咱们学兵二连特别乱。大伙儿说说,是什么原因?” 

  这可把大伙儿给问住了。叽哩咕噜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那么,大伙儿说说,对连里的什么人和事儿,最看不惯?” 

  这一问,还真问出了不少“看不惯”。 

  有人对张少志最看不惯。说,他是个上海人有什么了不起?把鼻子能翘到天上去,还看别人谁都不顺眼。 

  有人对通讯员郝平最看不惯,说这小子整天趾高气扬的,好像连长是他干爹。 

  有人对于群这样的班长,团员最看不惯。屁本事没有,一天到晚光靠溜沟子,打小报告混日子。而正直肯干的人却入不了团。 

  有人对连首长动不动就给人上纲上线的作风看不惯。哪怕是他错了,也不许你还嘴。还嘴就给你处分。 

  …… 

  “有没有人对浪费粮食看不惯?” 

  见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毕副参谋长才这么问了一句。这一问,在场的许多人不好意思了,“嘿嘿”干笑。 

  如是暗访了几天,又与连长、指导员多次交换意见,毕副参谋长建议,是否召开一次民主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以便给我们改进工作,提供借鉴? 

  在一个施工的空档,学兵二连召开了民主会。会议主题是:我连的军纪,为什么涣散?指导员主持会议,号召大家踊跃发言。 

  会场死一般沉寂。 

  眼看会议要冷场。二排长王###站了起来,带头发言了: 

  “我认为,我连从年初的四好连队到如今的军纪涣散,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是我们没能牢记毛主席的亲切教导,放松了思想改造,以至于造成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泛滥。诚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的,思想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会去占领,甚至还会有封建主义残渣的泛起。所以我认为,要改变我连军纪涣散的现状,首要任务仍是改造我们的思想。只有思想改造好了,才能建设一支军纪严明的连队。” 

  接下来,他又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牵强附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分析学兵二连的种种涣散现象,尽量延长发言时间,以使会议不冷场。 

  抛砖引来了玉。王###发言刚毕,三班长于群就“报告”,请求发言。指导员一颗悬着的心,渐渐放下了。 

  于群缺乏王###那样的理论修养,所以他的发言,净是实家伙。 

  “我认为,我连的军纪涣散,主要是由一些不求上进的赖子们造成的。这些赖子们,油嘴滑舌,能言善辩,煽动性极强。个个又是滚刀肉,死猪不怕开水烫。所以我认为,要扭转我连军纪涣散的现状,就不能对赖子们心慈手软。要加重处分力度,打击嚣张气焰。这样才能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才能彻底改变我连军纪涣散的现象。” 

  于群的一席发言,又使指导员的心,悬了起来。他生怕这露骨的发言,激怒赖子们,引发会场激烈的冲突。 

  没想到,会场平静如常。 

  冯援朝原打算发言的。一是来三线快两年了,自己积级努力,踏实肯干,却一直入不了团。而一些表现远不如他的,先后都入了团。他这一肚子的怨气,总想找机会发一发。另外,他还想为“赖子”们说几句话。根据他的观察;这些所谓的“赖子”们,并不是不求上进,而是惯被视为落后群体,于是就自暴自弃,游离于主流集体的边缘。如果对这部分人能多加关心,善加引导,这些人也许会成为特别能战斗的生力军。但一看,王###、于群发言的调子与自己意见相左,再发言势必影响自己今后入团,于是,打消了发言的念头。 

  徐继明、韩健生、胡国庆等以往爱发言的,却因或背有处分、或刚坐过禁闭,“歌德”式发言,心不情愿;牢骚式发言,心又不敢,于是也没发言。 

  而那些“赖子”们,或早看破红尘、窥透天机;或正神遨环宇,心不在焉,根本不屑发言。 

  会议果然开冷场了。 

  会后,根据毕副参谋长的建议,连里制做了一个意见箱,挂在了学兵们常去的炊事班的墙上。在其旁边,又挂了一块平放的木板,木板上放置了几块被人丢弃的半拉馒头,还在木板上方写了一行字: 

  “这样做对吗?请爱惜粮食!” 

  很可惜,精致漂亮的意见箱,在墙上醒目地挂了没两天,就被人砸了个稀巴烂,弃之路边。指导员大怒,认定这一定又是哪个“赖子”所为,决心查他个水落石出,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