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江北去-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原本29亿库容量、可调节水量达195亿立方米的水库当年入库水量只有11亿立方米;2004年,汛期潘家口水库入库的水量也只有27亿立方米。
  从2000年至2004年,面临断水的天津又连连向中央呼救。于是,国务院又连续四年作出“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的决定。
  2000年,整个黄河流域都在干旱,调黄河水已非常困难。国务院不得不协调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八个省给天津调水。山东位山闸向天津放水86亿立方米,历时113天,天津实收水4亿立方米。黄河水时隔17年后第六次解救天津;
  2002年,位山闸再度为天津放水6亿立方米,历时85天,天津收水只有2亿立方米,黄河水第七次解救天津;
  2003年,位山闸再次奉命提闸放水9亿多立方米,历时116天,天津实收水5亿立方米,黄河水第八次解救天津;
  2004年,位山闸再次奉命为天津放水98亿立方米,历时120天,天津实收水43亿立方米,黄河水第九次解救天津。
  那么,2005年呢?2006年呢?……谁知道在2010年汉江水未到达之前,天津还要引几次黄河水?
  泥沙滚滚的黄河,已经断流了21年的黄河,仅为三类、四类水质的黄河,哺育了流域内几亿人的黄河,它还有多大力量一年又一年的哺育海河流域的天津呢?
  可水荒一年接一年,不舍昼夜!
  天津嗷嗷待哺!
    缺水逼出了节水的天津
  “天津人饱受没水之苦,懂得节水。”天津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兼节水管理中心主任阎学军对我说,“老百姓家家都有好几个桶,都是攒洗碗水、洗菜水、洗澡水冲厕所。我们搞水的更是家家有桶,我们家淋浴时下面也接个盆,三个人的洗澡水足够第二天冲厕所。我们晒衣服下面也用盆接着,看到滴走一滴水都心疼。”
  阎处长说:“缺水逼出了节水!”
  多年来,天津市始终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常抓不懈,在全社会形成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传统。特别是遭遇1997年以来持续8年的罕见干旱后,天津市从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定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努力付予实践,他们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目前,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2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50%,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由1999年的220万立方米降至2004年的151万立方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津:“九河下梢”的水饥荒(7)
他们提出2010年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企业,优先满足用水需要;对造纸等高耗水企业,进行淘汰和并转。2004年,节水型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用水量仅占40%;同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万元产值取水量仅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
  他们一直在利用水价的这个经济杠杆,自1997年以来,他们先后6次调整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由每吨068元提高到29元,工业用水由每吨不足1元提高到46元,特种行业水价提高到18元,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
  他们打破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用水包费制,全市各区县都整合资金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用水实现按计量收费。他们累积投入54亿元资金,用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改变农业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已建成17个国家级农业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全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60%以上,年节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
  他们运用市场手段,尝试对节约下来的用水指标进行有偿转让。对工业使用再生水和海水,节约出的50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用于居民生活,每年市政府从水费中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在企业内部将用水指标分解到车间,做到节奖超罚,有偿转让。把600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指标置换为城市用水,每年在水价中提取补贴资金1000万元,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他们全面建设节水型居民生活示范小区,2001年后新建生活小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他们对工业企业冷却循环水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200多个企业节水达到50%。天津钢管公司是我国“八五”期间建设的一座现代化钢管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该公司节水在全国冶金行业特钢系统中创造了三个第一,即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57吨,吨钢耗水量降至297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7%,在生产能力翻一番的基础上,用水量却不足原设计总用水量的一半。天津609电缆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电子线缆和光缆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循环水重复利用率接近100%,万元产值取水量865吨;
  …………
  阎处长说,“大专院校公共用水是节约潜力最大的场所。现在靠自觉意识节约用水、爱惜水的习惯,应该说在学生中还达不到,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洗漱间的水管拧开后不关的现象比比皆是,买两元钱洗澡票进去后就哗哗地洗个没完,洗完澡还要洗衣服,浪费极大。现在,许多大学已开始施行IC卡制度,在用水场所安装电子智能系统,插卡用水计费,多用多计费,抽卡水停。开始推行时,学生说,学校太黑了!半年以后就习惯了。现在,天津有六所大学在推行,我们打算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推开。”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的现实,决定了仅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果不节水,即使把整个长江水都调到北方来也是不够用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节水型社会在天津真正建立时,当三千里汉水北上后每年向天津供10亿立方米清澈洁净的水时,海河流域将迎来一个真正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国际化大都市——天津!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1)
  兰沟洼的牵挂及其他
  在河北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张树声的写字台前坐下后,我们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感觉缘自我们共同经历过相同的时代、还是我们都在牵挂着水?或是张树声也爱着文学?也许都有。在北方乡村的河洼里玩水长大的张树声,挨过饿、当过兵、上过大学,后来的20多年里,他都在水利部门工作。一见面他就对我说起他的故乡“兰沟洼”,后来,他又把他的“兰沟洼”写成文字交给了我,我深为他对“兰沟洼”的牵挂而感动——兰沟洼,有我孩提时代的欢乐。我们村南有一条小河,小河向东穿过了以“兰沟”命名的一溜儿兰沟村。说是河,实际上是一条大沟,俗称“南沟”。“南沟”上有一座桥,桥是由多个碌碡竖立叠放作桥墩,桥墩上架着密密麻麻的檩条,檩条上再铺上厚厚的苇子垫上厚厚的土,这就是“兰沟桥”了。到沟南种地的人马车辆都必经此桥,大车轧过时,嘎吱嘎吱地响,行人尽量靠中间走,因为桥上没有栏杆,恐怕掉到桥下的水里去。桥的旁边有一块倒下的石碑,碑上依稀可见铭刻着的村上老人的名字,这些老人大部分已经逝去,只有个别还健在,他们或为建桥捐过家资或出过力,刻碑是为告诉人们“过桥不忘修桥人”。村子的西边、北边、东边都是大小不等、边沿随意的大坑,村子里面还有几个大坑,准确地说,那应叫大水坑。不过,我们那时不这样叫,因为凡有坑就有水,说大坑就是说水坑了。大坑间是串联着的,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从村西进来,流过村北、村东,绕了大半个圈儿流进那条小河,再汇入兰沟河。进村的路口处有不怎么结实,但也能过人和马车、牛车的由木柱架着的小桥。河的浅处、坑的浅处长着一片片挺拔青翠的苇子、蒲子,稍深处种了一片片叶簇绿绸的菱角、莲藕,再深处就种不了什么了。泥底的水中长了不少的水草,蒲草居多,水面上还有不少的浮萍;沙底的水清澈,是洗澡和游泳的好去处。
  小孩爱玩水,兰沟洼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家家的小孩在学会走路之前,就不知被家里大人或背或抱下过多少次水了;学会走路之后,在夏季的时候,就被大人放在坑边,两只小手拄地,身子舒开,两只脚来回打扑腾,戏水玩耍。日子长进,岁月穿梭,幼儿成少年,扑腾扑腾着,在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浮起来了。
  跳水、冲浪、游泳呵然一气,真是难得的刺激呀!
  …………
  30多年的光阴,悠然而过。我无论走到哪里,兰沟洼都是我心中的牵挂。
  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每次回老家,都有儿时的感觉,但现实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村子大了,房子新了,人口多了,地还剩人均一亩。碱土没了,盐渍除了,土地承包,缸满囤圆。但同时河也干了,坑也干了,不要说苇子、蒲子,连苇子、蒲子的根也没了,河与坑被取土挖得沟壑纵横。站在小时候跳水的石桥上,举目四望,大地一片干渴。碧水清波今何在?我心一片惆怅。
  地下水一降再降,浇地的泵一换再换,现在已用上了潜水泵,自己家吃水也要用电机抽,浅井都抽不出水了。年近八旬早已退休在家的老父亲知道我在水利上工作,几次都对我说:“咱们这儿现在什么都好了,可就是缺水呀。”当他从电视上知道南水北调的消息后,还特别问我:“南水北调咱们这儿能用上不?”我认真地回答:“国家和省里正在想办法。”实际上,南水北调的水只能供到受水区的县市,还不能供到我们村,但我又不想让父亲失望,我就那样模棱两可地回答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成年人的思维意识很多都能在儿时的梦中找到。波光粼粼,芦花飘荡,野鸭乱飞,呱呱鸡鸣叫,青蛙合声传唱,河边密密匝匝的蒿草,渠边叶绿冠黄的蒲公英,路边蓝紫花朵的马兰……这不是在做梦吧。
  兰沟洼,我心中的兰沟洼,我割舍不断的兰沟洼。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2)
在我从北京、天津、石家庄一路走来的路上,像张树声这样对故乡和水牵挂着忧虑着的水利工作者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他们说到故乡、说到水时,都是满怀惆怅。他们很怀念沿大清河乘船到天津上学的情景,他们也很怀念沿涛涛漳河水随母亲到漳州看姥姥的岁月……可现在,所有的河都干了!河道的痕迹都已全部消失。
  他们说,海河流域原本有几百条河流的,占海河流域面积60%的河北,有子牙河系、大清河系、永定河系、漳卫南运河系等六大水系几十条河流穿境而过。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短短40年的时间,所有的河流都消失了;不仅河干了,地下水也采完了,海河流域因超采地下水已形成9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沉降区,河北占了一半!
  他们说从1997年以来,河北已持续干旱9年了!年年几千万亩庄稼春天不能播种,他们担扰不知2006年还会不会旱下去;他们说河北现在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临近城镇的河沟全成了污水排放地,说石家庄市的污水排放到洨河里,洨河两岸臭气熏天,两岸土地已被污染,周边农村各种恶性疾病在年轻化,说上街买菜都要问问是哪里来的,怕是从污染区来的菜;他们说在一些水污染区域,蚊子都变异了,不仅大得出奇,咬人还毒得厉害,叮一口肿一大片,起鸡蛋大的疱;他们说河北的水政管理、节水、中水利用掣肘太多,现时还非常不力;他们还说,如果没有中线调水,河北的水环境恶化将不可逆转……
  干涸的大地
  我曾两次到达河北沧州的南大港,当地人称“大洼”,这里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缓解饥饿而建的农场,农场的文学朋友告诉我,大洼原本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湿地”,是“地球之肾”,现在大洼已干得滴水全无。为保护“湿地”,在“引黄济津”时,农场也曾搭车从黄河买水,一年1000万立方、2000万立方地买。后来没有钱买水,大洼就彻底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开始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6000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200多头!蝗虫几天之内把芦苇连叶带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