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意大利不面-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击的气浪震得耳朵火辣辣地痛。

    中尉他没有看清那320克重的炮弹的弹迹。弹迹闪着紫色火星,消失在一串串灰蝎子般蠕动着的坦克群中了。根据这道弹迹,不可能准确地修正偏差,但是敌我之间如此近的距离已经不需要过多的精度的问题了。接着,他便赶忙又出口令,他知道,延误等于灭亡。当第二炮弹飞出炮口、赤红的弹迹钻进烟雾时,前面的一切都同时猛烈地闪耀起来。意大利人、新西兰人的炮弹迹互相交织着,出了闪光。整个镇子里的所有火力点乎同时开火了。空气在轰响、震颤、翻滚、撕裂。炮弹和子弹抛出一道道弹迹,消失在迎面扑来的通红的炮火中,坦克和步兵都在拼命地射击。

    现在,安德森已经顾不得什么郁闷了,他喊着口令,喉咙里呼哧呼哧地作响。只要听到唯一的那门反坦克炮还在射,一种狂喜的心情控制着他的脑袋

    胸墙前面的每一次爆炸都使反坦克炮手的背脊颤动不已。唯有瞄准手丝毫离开瞄准县,他单膝跪在护板后,用手轻轻地擦着被飞溅的泥块弄脏的瞄准镜。也许他的双腿已经麻木了,但是他的手紧紧握着瞄准装置。他斜着一只充血的眼睛,环顾着躺组在地上的炮兵们,大声喊叫。这一可刻,他已经听不到胸墙外面离得很近的爆炸声。

    直到一股热浪从侧面扑来。只见两道火光在离反坦克炮的不足两米的地方闪现,那里就露出两个弹坑,黑洞洞地朝外冒着烟。弹片的啸声伴着灼热的冲击气浪在炮手们的头上回旋,他们全体扑倒在阵地上。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躁动的欧罗巴 第55节、前哨战(下)
    当安德森中尉将自己脑袋从被炮弹掀起的泥土中清理出来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在第一时间向着自己侧面的反坦克炮阵地瞟上一眼。那一刻,他的肾上腺素开始下降,一股前所未有的疲劳感涌上心头。

    “哦,天哪”,中尉使劲地闭上自己的眼睛,几秒之后他又睁大眼睛并且用手有力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结果他还是看来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那一幕:那门反坦克炮防盾和一边的炮轮不知道已经飞到哪里去了,长达两米的身管已经被冲击波拧弯,炮口扭曲冲向地面。那个临时加强到新西兰连,连名字都叫不出的英国瞄准手趴在火炮的上面,鲜血正顺着他的断臂滴滴答答落向地面。其他受伤炮兵或是炮手的尸体纵横在炮架之间、弹筒堆里和胸墙附近。

    而此时,扫荡完右翼阵地的意大利坦克和搭载着步兵的菲亚特机枪车分成了两群,其中较大的一群开始向新西兰连主阵地的后方前进。他们在笔直的沿海公路上依旧循着曲折路线的前进,以躲避可能出现的炮击。显然意大利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摧毁了小镇里最可怕的“坦克杀手”,并对据守小镇的新西兰守军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而另一部分的坦克继续用他们的枪炮猛烈地朝着新西兰人的主阵地射击。震耳欲聋的动机声在每一个新西兰士兵头顶上突突地吼叫着。钢铁的铿锵声和枪炮的轰鸣声侵袭着每一个新西兰士兵的胸口、耳朵和眼睛,把他们紧压在地上,使他们抬不起头来。

    “看来就接下去的战斗只有靠我们新西兰步兵自己了”,安德森心想。在失去了这门唯一的反坦克炮后,新西兰人可以依靠的反坦克武器只剩下了一挺博伊兹反坦克枪和随身携带的“热水瓶”手雷了。

    如果安德森是个英国连长,他可以选择撤退,因为他的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抵抗优势装甲部队的可能性。但是安德森是个新西兰人,一个面对挫折后会在自己手上吐口唾沫接着干的“kii”(几维鸟,新西兰人的自我称呼)。

    于是,安德森中尉带领着他剩余的70多名部下开始退入了小镇深处,在那里有他们储备的物资、修筑的工事和赖以生存的废墟。在前几天的时间里,新西兰人将圣玛格丽塔小镇改造成了一座战斗的堡垒。一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老兵告诫新西兰人的那样:“面对坦克,最危险的距离是200米,最安全的距离是2米。”安德森中尉相信一旦进入城区环境,意大利坦克的弊端就会一点一点显示出来。

    在通向镇外的主要道路的两侧,安德森中尉都安排一、两个观察员,当意大利人的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时,他们会通过野战电话通知位于小镇中心的指挥部。进入小镇后,街道两侧破损的建筑物里都埋伏着手拿“热水瓶”手雷的掷弹兵。虽然任何一个健壮的男子也无法将重达公斤的“热水瓶”手雷投掷到15米之外,但是小镇内狭窄的环境还是为新西兰人与意大利战车近身肉搏提供了机会。新西兰还用破损的家具和从房屋里拆出的建筑材料设置路障。当意大利坦克为了绕过这些路障而转向时,严阵以待的博伊兹反坦克枪射手会给他们致命的打击。

    此时,天已经大亮。7月西班牙南部的日头正是最毒辣的,晒在这些苦战之后的新西兰身上一阵的灼痛。

    “中尉,他们来了,步兵在前,后面跟坦克”,电话那头的观察员小声地说道,生怕惊动了眼前的意大利人。

    中尉拿着电话,转向奥利维亚,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这位排长,“奥利维亚少尉,带你的人去把意大利人的步兵和坦克分割开。”

    “不用,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奥利维亚用手搂了一下斜跨在胸前的枪带,然后招呼了两个士兵,连蹦带跳地消失在了安德森中尉的视野里。中尉知道奥利维亚是全营最好的狙击手,他丝毫不怀疑奥利维亚的承诺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个意大利军官重重地栽向地面。然后随着奥利维亚右手的拉动,一个滚烫的弹壳从带有瞄准镜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中蹦出。

    “第三个!”一旁的士兵小声地低估着。自从那个军官倒下后,对面的意大利步兵终于停止了进攻,再也没有一个军官跳出来带领他的士兵们起冲锋了。这一刻,对于这群在李?恩菲尔德步枪狙击枪下四处躲藏的意大利步兵,什么荣誉、军法通通被从脑子里抛空,只有保全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直到意大利坦克冒出黑烟,“突突突”地开上来时,他们才恢复军人的本质。

    “少尉,意大利人的坦克来了”

    “等等”

    “等什么?”那个士兵一脸的迷惑看着奥利维亚。

    而奥利维亚却是轻声喃喃到,“开门吧,我的宝贝”。只见他话音未落,一个意大利步兵军官箭步一跃跳到了坦克上,然后那个矫健的身躯顺势一缩,消失在了坦克的炮塔后。奥利维亚的步枪已经稳稳地瞄准了他,子弹已经上膛,但是他没有射击,他在耐心地等待一个更诱人的目标。

    在确认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安全后,那个意大利军官用的他手枪柄敲击了几下坦克的炮塔。炮塔的舱盖打开了,坦克车长一边小心地将自己的身子隐藏在厚重的舱盖,一边开始和那个手舞足蹈的步兵军官交流着战况。

    “砰”,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那个坦克车长倒下了,他的半截身子还挂在坦克的外面。意大利坦克的厚重装甲虽然可以保证其安全地通过镇子里的小路,但是将脑袋露出的车组成员却无法躲避埋伏在小镇废墟中的新西兰狙击手的猎杀。

    “哦,上帝啊,少尉你怎么做的?”那个士兵又是一脸的迷惑看着奥利维亚。

    “走”奥利维亚冲着那个士兵大喊一句。但是,意大利人并不打算给他们机会安全撤退。伴随着动机的咆哮,金属的履带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滑过,两辆坦克分别开到了这排破房子的两边道路上。

    差不多同一时间。一颗47mm的高爆弹射入奥利维亚三人附近的那个屋子,然后意大利坦克炮口吐出一团又一团橘红色的火舌,一个房间挨着一个房间的射击。显然,意大利人并不知道新西兰人躲藏的具体位置,而且公斤炮弹也不是什么拆房利器,但是意大利人的这一击已经向新西兰人宣告谁才是这里真正的王者。奥利维亚知道一旦他们离开废墟暴露在空旷的街道上,意大利坦克的机枪就可以把他们达成筛子。

    “兄弟们,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时刻了”奥利维亚冲着他的两个助手大喊一句,他感到一团火在胸膛燃烧。面对着前面意大利坦克庞大的身躯,这一刻这三个新西兰人除了将自己的身体重重压在废墟上以外他们还可以干什么?步枪还能干什么?

    “或许,我可以跳出来,举起双手”一个奇怪念头在奥利维亚脑海闪过。

    “不!我可不想成为第一个被俘的新西兰人”奥利维亚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是那里来的信念支持这他将自己的身子压得更低了。

    时间就在这样一秒一秒的流逝

    按照英**队40年的装备表,每一个步兵连队拥有3支博伊兹反坦克枪。但这仅仅是装备表上规定的数字,法国战役后大部分的英**队并没有配了足额的武器。这支公斤的“大枪”,可以在200码的击穿20毫米的装甲这个数字正好是意大利m系列坦克侧面装甲的厚度。不过,在意大利坦克眼里,博伊兹反坦克枪唯一的优点就是任何一个合格的步兵只需要半小时的训练就会使用。

    现在,安德森正通过博伊兹反坦克枪的瞄准器死死地盯着那辆正在射击奥利维亚据守的街区的坦克,距离不足150吗。他的脸上挂满汗珠,现在他终于不需要等待意大利人的坦克靠近到足够近的距离了。

    一声闷响和一道赤红的弹迹打破了意大利人的单方面言。安德森只感到自己的肩膀被重击了一下,好像都快散架了。他将枪托换到另一处肩膀,又是一枪。30秒内,一个五弹夹被打空了。

    对面的那辆意大利开始燃烧!黑烟从坦克车体的后面冒出,两个意大利坦克兵跳出了他们的坦克,但是没跑几步就被咆哮的布伦机枪撂倒了。意大利的坦克开始向镇子的东面撤退,安德森知道那里埋伏这几个“热水瓶”手雷的掷弹兵。很快,那里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再后来整个镇子安静下来,没有枪炮声、没有动机的喧嚣

    无疑,意大利人会是小镇清剿战最后的胜利者。他们所拥有的实力是新西兰人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对于这支弱小的新西兰部队,意大利人付出的沉重代价“200多人伤亡、2辆战车”,就是对于他们最好的肯定。

    这是意大利第一次和新西兰人交手。新西兰的表现值得称道。在日后的战斗中,意大利参谋们常常这样向他们的主官这样报告:“敌人正在集结大量的新西兰部队,这显然是意味着有什么大事要生”。这难道不是一封表扬信吗?

    除夕不断年更精彩!

    祝所有的读者新的一年万事大吉、虎虎生威!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躁动的欧罗巴 第56节、伦敦快速
    1940年7月的直布罗陀,已经是英国人乃至同盟国在欧洲大6最后的立足点了。英国人当然不打算就这样放弃这座承载着大英帝国无数荣耀的要塞。而经历了大英帝国上百年经营的直布罗陀要塞也有这个坚守的资本。家底殷实的英国人早在大战开始前就在要塞的洞窟里储备了足够军械、粮食、燃油和药品,再加上一套足够14000人使用的海水淡化装置,要塞的守卫者固守个半年六个月绝对不是问题。不过,唯一百密一疏的就是缺人手。没有足够的士兵,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摧毁。但是,此时摆着英国人面前的却是两个大问题:从哪里调兵增援,又如何运到意大利重围之下直布罗陀。

    西班牙人民军正在为了自己的生存战斗在他们最后的堡垒巴伦西亚,自然无法没有余力来帮助英国守卫直布罗陀。而英国人自己的部队也是捉襟见肘,英伦三岛正在德国随时可能动的攻击威胁之下。中东虽有不少部队,但是一来这些部队要防备意大利人对埃及的入侵,二来英国船队要在意大利舰队的眼皮子底下横渡半个地中海运兵到直布罗陀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潜艇虽然可以安全抵达直布罗陀,但是运量太小。另外,随着意大利重炮部队连续运抵西班牙,现在直布罗陀机场已经处于意大利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了。

    最后,叼着雪茄烟的丘吉尔将他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