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真东渡-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真也点头称是:“普照才学过人,不存在语言障碍,又是留学大唐的学问僧,你代表唐僧出面辩论更有说服力。” 
  一听此话,大家起身向普照合掌恭礼,以示拜托。 
  然而,虽然信心十足,但是,普照对自己出面辩论能否战胜对方,还是没有特别的把握。这天晚上,他夜不成寐,一个人在月下的戒坛前徘徊。春寒袭人,但他感觉不到冷,这场辩论,将要面对全奈良的僧人,其胜负不但会引起朝廷的关注,也决定着鉴真所传的律宗能否在日本真正弘扬开来。想到与师父为了这一天六次东渡,九死一生,普照心情激动,思绪万千…… 
  在如水的月光下,寺里的建筑、树木看着看着似乎显得不太真实了。 
  普照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向他走来,他愣怔地站住了。 
  来人是荣睿。 
  普照恍恍惚惚像是做梦,他走上前,轻声喊道:“荣睿!是荣睿吗?”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十六章(3)
荣睿停住,微笑着看着他:“普照,你能担此重任,我太高兴了。” 
  “师兄……” 
  “我们请师父来不就是要在日本传法授戒吗?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普照感到身上似乎有一道光穿过,让他不禁热了一下,他合掌低头:“谢谢师兄!” 
  见没有回答,他抬起头来,月白如昼,眼前没有了荣睿,只有树叶在风中的沙沙声。 
  普照望着虚空,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2 
  日僧与唐僧的辩论大会设在兴福寺维摩堂。这天,成群结队的僧尼黑压压地向维摩堂拥去,人人都显得兴奋紧张,对这样一个空前的法事颇感新奇。 
  涌动的僧尼一个个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待尘埃落定后,只见贤景一方,一个个气势逼人地走进大堂,坐在东面,形成一个方阵。 
  贤景和志忠作为主辩者坐在方阵的前面。 
  大堂里立即静了下来,一会儿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鉴真带领的唐僧缓缓进入,坐在了西面。普照走出来应对贤景、志忠,坐在了唐僧一方的前面。 
  整个架势就好像是两军对垒。 
  贤景不屑地看了一眼普照,亮了亮嗓子,首先以《占察经》展开论点,滔滔不绝。 
  普照则用《瑜珈论决择分》逐条批驳。 
  双方辩论了一天,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听众中一多半听得一头雾水,但双方的学识也让精学佛理的僧人大开眼界。最后普照以博闻强记和律学义理将对方质问住:“请提出你们反驳的依据!” 
  贤景满头是汗,他答不上来了。 
  普照再问:“请提出你们的依据!” 
  对方沉默无声。 
  普照又催促。“请快点回答我!” 
  对方相互推让,还是无人回答,气氛尴尬。 
  底下的听众开始窃窃有声了。 
  鉴真静静地坐着,稳如磐石…… 
  贤景的声音明显低了下来:“我看,新法旧法并存,各自取舍也未尝不可。” 
  普照寸理必争地说:“天皇陛下给鉴真大和尚的诏书,想必你们也都知道。‘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大德’。那么,请问各位大师是各行其道,还是想到戒坛请大和尚授戒呢?” 
  话刚落音,就见贤景和志忠身后的方阵里,有一多半的僧人跪地高声喊道:“愿请大和尚授戒!” 
  贤景和志忠一时尴尬无语。 
  唐僧们听不懂日语,只是静静地坐着。 
  突然,在贤景身后的法寂站了起来,他脸色难看地嘟囔道:“丢人!” 
  在他的带领下,方阵里有一半僧人气急败坏地起身扬长而去,他的退场引起整个会场的骚动不安。 
  普照来到鉴真跟前,在师父耳边兴奋地说:“师父,我们赢了!他们已经放弃了辩论!” 
  鉴真赞赏地握住了普照的手,点头。 
  “师父,我们回去吧。”普照扶鉴真站起来。 
  这时,贤景扭头向左右的志忠、灵福说了几句话,起身朝鉴真走来。 
  贤景施礼道:“大和尚,今天的辩论,犹如闻惊雷,醍醐灌顶,我们心悦诚服地决定放弃旧规,请求大和尚不计前嫌,为我们重新授具足戒。” 
  贤景等人认输以后,立即放弃旧戒,向鉴真真诚地表示转变,这让鉴真十分欣慰,也更加佩服贤景这些高僧的人品,他恭敬地回礼:“阿弥陀佛!” 
  从辩论会场退出来的法寂和他的追随者,气急败坏。 
  法寂边走边骂:“我以为贤景之流的学识有多高呢!哼!竟然在一个留学僧面前一败涂地!” 
  “人家鉴真没发一言就赢了这场辩论。” 
  “唉!我们日本人的脸面全被他们丢尽了!” 
  “如果贤景他们也重新受戒,我们还要坚持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鉴真东渡 第十六章(4)
听着追随者们的议论,法寂发狠道:“哼,我就是死也不服从那些唐僧!” 
  他身边的人不再吭声了。 
  由贤景、志忠等人挑起的这场辩论,在日本佛教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惊动了天皇和太上皇。但是真理不辩不明,经过辩论,贤景等人也都明白了只有按大唐的授戒度僧制度才能让日本的戒制走上正规。很快,贤景、志忠等八十位高僧心悦诚服地跪在戒坛前,在僧人们低沉浑厚的诵经声中,梵乐绕梁,馨鼓悦耳,请鉴真为他们正式授戒。 
  自此,律宗开始在日本佛教界生根开花,鉴真的弟子们也都分散到了各个寺庙,作为传灯法师讲律授戒。日本佛界杂乱无章的局面逐渐被理顺了。 
  这年的四月,圣武太上皇病危,朝廷为了祈求太上皇安康,特以太上皇的十八种物品,请鉴真等在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像前给太上皇做羯磨。 
  将天皇盛大的祈求仪式交给唐僧来做,让法寂不能容忍。辩论会后,贤景、忠志等人脱离了坚持旧戒的阵营,倒向唐僧。独有他成为坚守旧戒的中坚力量。最近,他又听说朝廷将要对全国住持僧侣事务的僧正、僧都、律师更换人员,就觉得这都是唐僧越来越高涨的气势造成的,难道区区几十位唐僧的到来就想占尽日本佛教界的所有风光吗! 
  这次给太上皇做羯磨,又是让全奈良有头有脸的僧人都来观看。法寂带着自己的追随者气哼哼地走进大殿。 
  在大殿内,仪式就要开始了,鉴真走上前,肃立在卢舍那大佛前。站立的僧人们安静了下来。 
  鉴真宣布道:“今天天皇羯磨十八种物品,这是佛界的光荣,凡是受过正规戒的请往前来,没受过正规戒的请往后去。” 
  不想一石激起千层浪。站在前面没授过戒的僧徒突然闹哄起来。 
  “什么叫正规戒?我们是授过自誓戒的,我们愿意在哪里站就在哪里站!谁也管不着!” 
  “太过份了!这是我日本天皇物品羯磨,他们唐僧凭什么这么霸道!” 
  “真傲慢!我们忍无可忍了!” 
  这时候,脸憋得通红的法寂突然跳出队列,冲到鉴真跟前,指着他大叫:“鉴真,你滚出去!” 
  这一喊,闹哄哄的局面顿时静场。人们哑声观看鉴真怎么反应。 
  鉴真没有任何反应,直直地站着。 
  法寂又冲着思托等人大喊:“你们这些唐僧,也全都滚出去!” 
  这一下大殿里又乱了套,各种的议论声四起: 
  “对!唐僧全都滚出去!” 
  “你们疯了!不能这样对待大和尚!” 
  思托和法进等弟子立即站在了师父身边保护他不受伤害。 
  日僧忍基也站在鉴真前面,伸开双手护着师父。 
  普照从人群中挤到法寂跟前,生气地质问:“你刚才喊什么了?” 
  法寂再次重复:“滚出去!你们都滚出去!” 
  普照目光凌厉,气势逼人:“法寂,你再说一遍,我让你从这里爬出去!” 
  法寂气急败坏,欲以死相拼。但他也是有身份的人,再这样闹下去成何体统,他突然产生了一死殉法的念头,他没有扑向普照,而是一头撞向附近的一根大柱子上,额头当场血流如注,昏死过去。 
  众僧哗然…… 
  法事完成后,鉴真就带着普照、义静来到兴福寺法寂的僧房慰问。 
  法寂昏睡不醒,鉴真将自己配好的药让义静敷在法寂的脑袋上,再用白布包好,并派弟子每天来换一次药,为他细心疗伤。 
  此事发生一个月后,法寂事件的余波仍然没有完全平息,天皇为了支持唐僧传法,下诏任命鉴真和日僧良辨为大僧都,任命法进为律师。 
  天皇的诏书就像是及时雨,鉴真成了日本佛教界的最高领袖之一,这就给了旧教势力一个有力的打击。这样一来,围绕在法寂身边的人也都有些动摇了。他们开始向正在养伤的法寂进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十六章(5)
“法师,咱们还是早日接受鉴真和尚授戒吧,你没有看到,现在各地去唐禅院学习戒律的僧侣一天比一天多。我们再抱残守缺就太落后了啊!” 
  “是啊,你还不知道吧,圣武太上皇驾崩后,朝廷将专供圣武太上皇的米面油盐永远转供给鉴真和法荣大和尚了。” 
  “法荣大和尚以他高明的医术,几次使太上皇起死回生,建立了功勋,可是鉴真的名位竟然排列在法荣之上,得到朝廷的褒奖。唉,大势所趋,我们没有选择了。” 
  “那是因为在所有给太上皇治病的人中,只有鉴真诊治的效果最好。” 
  法寂默默地听着,不言语。 
  “鉴真的弟子法进一来日本就在大安寺讲授他师父的医药法,你看,这是我抄来的《鉴上人秘方》,据说,治病很灵验的。” 
  “法师,在你昏迷期间,鉴真还派他弟子思托和普照来慰问你,送了中国草药。你看,他一点儿也不在意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不恭敬的行为啊!” 
  听着身边的人说着这些赞美的话,法寂的内心五味杂陈,眼里流下了酸楚的泪水……〖LM〗
  3 
  鉴真到达日本的第四个年头上,才听到了遣唐使藤原清河以及阿倍仲麻吕的准确消息。这消息是日本遣渤海国使小野国田守带回来的,说藤原清河大使的船不幸遭遇飓风,漂到了南海,被海盗捉拿,后来只有大使和阿倍仲麻吕带着十几个人历经波折,生还长安。 
  普照打听生还者中有没有智行和玄法,对方说不清楚。唐僧们听到这些不禁感慨,四年前一同从黄泗浦出发,海上的一场大风暴却使他们的结局如此不同。后来,藤原大使和阿倍仲麻吕在长安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又回朝廷做官,先后安眠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是动念修建唐招提寺。在日本的佛教界,僧人游学是不能像大唐一样,只要出示僧牒,就能够在其他的寺庙挂单。一天夜里,思托和普照打着灯笼走向唐禅院,看到寺院墙外有十几个僧人卧地而睡。 
  他们走上前,推醒一位。 
  “法师,你们是哪里来的?” 
  僧人回答:“我们是从美浓专门赶来听鉴真大和尚讲经说律的。” 
  普照对思托说:“荣睿就是美浓人。”他又问:“天凉了,睡在这里要得病的,怎么不去找个休息的地方?” 
  僧人坐起来,很是无奈:“城里住不起,寺院又不让住。就这样凑合一下吧。” 
  这件事鉴真知道后,内心很不安,让远道而来的僧人们风餐露宿,这怎么行呢?他召集弟子们尽快想办法解决。 
  普照解释说:“唐禅院本来是教育和培养僧侣的学校,但日本不同于中国的是,这里的“僧尼令”规定,寺院不供养外来的僧侣,这就把很多前来学律的僧人拒之门外了。” 
  主管法进汇报说:“唐禅院已经陷入经济窘境,现在入不敷出。虽说天皇颁赐水田一百町,但每年来唐禅院学习授戒的僧侣人数庞大,一百町的收入依旧是杯水车薪。又如何来帮助那些僧人们呢?” 
  鉴真也理解,但他仍然要求弟子们想办法,他说:“日本的‘僧尼令’就像拦路虎,塞断了僧路,让远道而来诚心学法的人没有住宿的地方,太辛苦了。唐禅寺百町的收入也确实难以为继,诸位再想想如何是好?” 
  大家议论了一阵儿,也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出来。最后还是鉴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想另外再建一个让十万僧侣往来修道的寺院,就像中国五台山的华严清凉寺,衡阳的大岳寺。凡是来寺里学习修行的僧徒,免费提供食宿。” 
  这一设想太宏伟了,法进为之一振,说:“师父是不是想建一个无遮供寺院,开日本寺院之先河!” 
  思托也很兴奋:“如果再建一个规模比唐禅院大得多的中国式的寺院,就可以供养更多前来学习的僧侣。弘法也就遂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