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谋将--周瑜-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郡,但他的主力在长江以北,在江东还谈不上根基。    
    


第二部分第六章 情定水川湖(5)

    《兵家谋鉴》完稿之日,就是周瑜和小乔的别期。    
    这一年太漫长了,好像是过了一百年,    
    周家为了庆祝《兵家谋鉴》的完稿,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小乔当然是少不了的,她喜滋滋坐在周瑜的左边,脸上笑容灿烂,仿佛没感觉到分别已经不远了。    
    这天晚上分手时,周瑜一脸神秘地对小乔说:“明天清晨,在太阳升起之前,你能不能到水川湖畔?”    
    “太阳升起之前赶到水川湖畔,干什么?”    
    “现在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就在你家门前。”周瑜故意用激将法,“难道天没亮,你胆小不敢出门?”    
    “天黑怕什么?我去就是了。”    
    翌日,天还没亮,小乔就爬起来,伸了几个懒腰,使劲地揉几下惺忪的睡眼,头未梳,脸未洗,就赶到了水川湖畔,却看见周瑜穿着雪白的儒衣,很挺拔地卓立着,奇怪的是他的头发却是披散着,宛如临风的玉树。    
    “周郎,你打扮得这么潇洒干什么,这里只有我们俩啊!你是不是要去相亲啊?”    
    周瑜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小乔轻轻地拉过他的手,柔声问道:“周郎,出什么事了?”    
    “小乔,我要走了。”    
    小乔一听眼睛就红了,泪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却还是笑着,而且很温柔:“我知道了,我在家等你,三年之后,无论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都要回来娶我。”    
    “我一定会回来的。”周瑜捧住她泪水涟涟的脸,在她的唇上吻了一下,“小乔,苍天是有眼的,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磨难,苍天一定会让我们美满的。”    
    “周郎,三年之后,你一定要回来,别把我母亲的话当真。不管你多么落魄,你都要回来找我啊,就是死,我们也要死在一起。其实,在甜蜜和温馨中死在一起也不错啊。”    
    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东方的第一缕曙光撕开了黑暗。    
    “小乔,我都快十九岁了。”    
    “你就是九十岁,也要回来娶我啊。”    
    “小乔,我要你主持我的成人礼。”    
    小乔惊愕住了:“由我来主持你的成人礼,这怎么可能呢?”    
    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年岁时,就被认为是成人了,这就意味着从此他要承担成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也应该得到别人的尊敬。在人的一生中,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要举行一种仪式,表示认可和庆贺。这种仪式就叫成人礼。在成人礼上,要给他戴上表示一定身份的帽子,所以也叫做“冠礼”。    
    “周郎,你还不到十九岁,怎么能举行成人礼呢?”    
    “从今以后,我就是成人了,何必非要等到二十岁呢?”    
    “周郎,成人礼都要由长辈来主持,我比你还小,怎么能主持呢?”    
    周瑜握紧小乔的手:“不,我就要你来主持,在我心中,你就是女神,使我重生的女神。”    
    “成人礼要有许多亲友参加的。”    
    “我的成人礼不要别人参加,只要你。”    
    “周郎,你怎么这样疯,这样痴啊。”小乔抱住周瑜,觉得幸福极了,她不由得想起周瑜在病危时躺在她怀里说的话:就让我这样的死吧。    
    “小乔,太阳就要升起来了,别犹豫了。”    
    他转过身,面对着太阳跪下,掏出一把梳子和一支笄(音同“基”,束头发用的簪子)递给小乔:“帮我梳头吧,等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再用笄把我的头发束起来。”    
    小乔接过梳子和笄,感觉沉甸甸的,觉得此时此刻是那么庄重,那么圣洁,仿佛是神灵就在他们俩的身边看着。    
    小乔一下下地梳理着周瑜的头发,远胜过梳自己的头。    
    太阳终于在地平线上升起了,万丈光芒照亮了大地,水川湖面波光闪烁,周围静悄悄的,仿佛一切都在沉睡。    
    小乔将周瑜的头发向上卷好了,把已经很干净的那根笄又仔细地擦拭了好几遍,才慢慢地插入周瑜的头发里。    
    周瑜慢慢地站起来,转过身,仿佛像换了一个人。    
    小乔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像是在重新感觉他。    
    “小乔,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由我最亲爱的人给我主持的成人礼,肯定能给我带来好运的。”    
    “周郎,你走吧,我不留你了。如果我不让你走,就是害了你。”    
    周瑜把小乔搂在怀里,二人的千言万语都化作泪水交融在一起……    
    周瑜离开舒县的那一天,小乔没有到城外送他,只剪下了自己的一束秀发,用手帕包好,亲手塞进他的怀里,还有一句话:“三年后,你即使变成了一条狗,也要爬回来,要死我们死在一起。”    
    


第二部分第七章 计脱袁术(1)

    周瑜离开家的第一件事———找孙策回江东创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和伯符在一起,都很快会被对方的激情壮志所感染。昔孟母,择邻居。英雄天天和庸人们混在一起,慢慢也会平庸,庸人天天和英雄在一起,也会增添几分英雄气慨。要交真正的朋友,就要找像伯符这样的人,甚至找对手也是如此。其次,孙家待我恩义深重,伯符此时需要我,我责无旁贷。    
    孙策住在寿春城中的一座豪华宅院里,南面不远处就是袁术居住的德乐宫。    
    寿春人都认为袁术对孙策极好,如同己出,但孙策却时而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时而像被霜打过的茄子。    
    孙策一见到日思夜想的周瑜,兴奋之情难以形容,手足之情和兄弟般的感觉一下子就恢复了。二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南阳郡是袁术的大本营,户口数百万,兵多粮足。    
    在洛阳战区,袁术的势力仅次于他的堂兄袁绍。若是兄弟同心,洛阳战区就姓袁了,而他们非但不同心,反而势如水火,视对方为最大的对手,相互辱骂,甚至揭对方的“隐私”。袁术说袁绍是袁家的私生子,袁绍说袁术不是袁家的嫡系子孙。    
    周瑜将天下划分为洛阳、江东和巴蜀三大战区。洛阳战区的人力最强,物力最厚,也最受周瑜关注。洛阳战区的早期战争,都和袁氏兄弟的争斗有关。    
    袁术联合孙坚和公孙瓒,袁绍则笼络曹操和刘表,结果,袁绍胜了一个回合。孙坚战死于襄阳是天意,公孙瓒被袁绍打败则是人为。然而,袁绍的阵营也分裂了,曹操乘袁氏兄弟窝里斗之机,乘势崛起,不再听命于袁绍,刘表在二人之间,名为中立,暗中倾向曹操。    
    至此,洛阳战区的力量重新组合,除了袁氏兄弟、曹操、刘表,还有吕布、马腾、韩遂、陶谦、张邈、公孙度等人,各据一方。    
    还有一个人令周瑜记忆深刻,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刘备。他听杜夔说过公孙瓒这个特立独行的学弟,得遇名师而不喜读书,宁可卖草席也要周游天下。    
    在舒县时,一个平原县籍的商人谈起刘备,说他身高八尺,双手垂下时能超过膝盖,耳朵很大,连自己的眼睛都能看到,典型的大富大贵之相。他有两个结义兄弟,一个河东人关羽,一个涿郡人张飞,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三人平时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站在刘备身边,且出生入死,不避风险。刘备投奔公孙瓒,在攻打青州时,立了大功,被封为平原县令。    
    洛阳战区群雄云集,前景难测,要经过几轮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的拼杀才能见分晓。    
    周瑜得出这个结论,对孙策说“我们论兵论势论声望,都不可能有所作为,只有回江东。项羽若是肯回江东,可能就没有刘家四百年的天下了。”    
    他又分析了孙坚的悲剧根源:“义父人在江东,心系中原。他老人家不等把江东经营成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就来争夺中原,即使攻下了襄阳,也成不了霸业。黄巾军的最大失策是没有根,没有设官理民,恢复农桑,只想着赶快夺取江山,没有把老百姓的苦乐、乱久思治的心情放在心上。”    
    “但是家父的旧部还在袁术手中,他迟迟不肯归还。”    
    “不要急,这件事,我们兄弟慢慢商量。”    
    “其实,袁术待我情深义厚,我很感动。他想收我为义子,只是家母不同意,我才婉拒了他。他还想把最宠爱的女儿袁雅许配给我,我忘不了大乔,才没答应。他向我母亲索要传国玉玺,我母亲不肯给,他也没有相逼,对我们母子还是很好。”    
    孙策问起大乔,不禁黯然伤感。    
    “她是天下最好的女孩,对我始终不渝。但孙家已经衰败了,家母在我舅舅家避难,我则是寄人篱下。我不忍心连累她。”说着,他竟然转过身,擦去流出来的泪水。    
    周瑜在一边也不知如何劝他。    
    这天晚上,不等孙策摆酒替周瑜接风,袁术就派人来了,请二人到德乐宫。    
    周瑜很想见一见这个天下第二大诸侯,还以为要孙策推荐才行,想不到袁术竟然主动来请他。    
    “袁术倒是个好人,也懂得招揽人才,就是不懂得任用。”    
    袁术皮肤白皙光滑,五官端正,面容十分清秀,头戴高冠,身穿锦袍,三绺长须飘逸于胸前,走在富丽堂皇的德乐宫里,颇有几分王侯之相。    
    董卓废长立幼时,袁术从洛阳逃到南阳。其时,占据南阳的孙坚虽然手握重兵,但无政治地位和声望,又是一个异乡人,得不到南阳士族们的认同,正四面楚歌。袁术凭着个人的政治地位、家族的声望和人脉,还有和孙坚的交情,接管了南阳。孙坚死后,袁术又占据了整个豫州和兖州的一部分,威震天下。    
    宴席十分丰盛,且有十余名丽人欢歌曼舞,每个丽人都穿着名贵的纱丝绸缎,身上洒着醉人的植物香精。太平盛世中的皇宫舞女,也不过如此。    
    袁术置身其中,傲然而又悠然。    
    他亲昵地拍着周瑜的肩:“你是文台的义子,就是我的义子。以后,我们应该像是一家人才对。你父亲和你的几个叔伯,都和我是莫逆之交。你的叔叔周尚更是我任命的丹杨郡太守。如今,你父亲死了,你义父也死了,我就要承担起做长辈的责任,你有什么难事和心事尽管说,你们犯了错,我也不会客气地教训的。”    
    这一席话,说得周瑜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自己可能是遇到明主了。    
    周瑜说:“太守大人……”    
    “私下里你要叫我伯父。”袁术装作很生气,“你义父常对我提过你,说你是安邦定国之才。我最懂得人才的珍贵,否则,就不会有今天。你以后就不要走了。”    
    周瑜见孙策不言语,忙起身拜谢袁术,被袁术拦住了。    
    “是一家人,不必拘于俗礼。公谨,听说伯符最听你的话,你要替我劝劝他,不要总想着回江东。时机到了,我自然会攻打刘表,替文台报仇。如今重要的是如何平定北方。”    
    酒一直喝到半夜,袁术才派人送二人回去。他送给周瑜一块金牌做见面礼,还要送给周瑜一座大宅院,周瑜坚决不受,表示愿意和孙策住在一起。    
    这一夜,周瑜睡不着了。    
    回江东?还是留下来辅佐袁术?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第二部分第七章 计脱袁术(2)

    过了几天,袁术又把周瑜接到德乐宫,促膝长谈。    
    “天地作证,我绝不会吞并文台的旧部。第一,文台的旧部一直由孙策的堂兄孙贲统领,文台的心腹将领程普、黄盖、周泰、韩当等人还在军中,我没有拆散他们。我从未直接掌管这支部队。第二,文台的旧部还有五千人,由我直接供应一切钱粮。否则,这支军队早就不改自溃了。”    
    周瑜觉得袁术的话不错,就替孙策辩解:“伯符是急于替父报仇,才一心要回江东。江东毕竟是孙家的起兵之地,素有德望。”    
    袁术忽地长叹一声,神情有点黯然:“公谨啊,你和伯符都是当今少年才俊中的才俊,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我若有一个儿子像你们,就是现在死了,都瞑目了。”    
    袁术的长子袁耀长周瑜两岁,看上去却比周瑜小好几岁。他自幼在锦衣玉食中长大,是个白净可爱的小胖敦,读书倒也用功,出口成章,运笔成文,只是很幼稚,生于乱世之中,不知世态炎凉和人间险恶。    
    最令袁术担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