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东北军-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帅张学良,看来你挺感谢张学良饶了你的性命?”斯大林目光一寒,闪电般从腰间掏出配枪,对准阿尔巴耶夫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碰!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阿尔巴耶夫睁大着眼睛倒了下去,眉心处多了一个带血的窟窿。

    他至死都不明白,苏联最高领袖,他心中一直当成神一样崇拜的伟大人物为什么要杀自己。

    看到阿尔巴耶夫被杀,所有人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在场的许多跺一跺脚就能让整个苏联颤三颤的党政军大人物,顷刻间都像受了惊的小鸡一样,不敢说一句话,生怕部了阿尔巴耶夫的后尘。

    斯大林在苏联的权力,比之古时帝王的权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你是陆军元帅还是海军元帅,斯大林要杀你,就和杀一条狗没什么两样。

    不说话了?都哑巴了?”斯大林冷冷地说,犀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扫过众人的脸。

    斯大林同志,这是我军与东北奉军的作战记录。”一个二十*岁上下,面容清秀的苏军少校缓步走了上去,他那刀削斧劈轮廓分明的脸上看不到任何一丝畏惧的神色,清澈深邃的眼睛里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爆发力。

    你是谁?”见这个级别不高的青年军官胆识如此了得,斯大林竟来了兴趣。

    我叫崔可夫,是布柳赫尔元帅同志的参谋长。”崔可夫不卑不亢地答道。

    斯大林把作战记录放到一边,然后神色哀伤地说道:“古比雪夫(真实人物,苏共早期领导人,参与过苏联国内的革命战争,曾制定执行苏联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先弄副上好的棺材,把布柳赫尔元帅的尸体安顿好,别让我们的英雄受委屈了。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古比雪夫立刻领命去了。

    其余的人随我进入大厅,马上召开紧急会议。”斯大林的眼眸里几乎散发出了泪光。

    布柳赫尔的死,等于将他斯大林的一条手臂硬生生地斩断,也使得苏联红军军势军威近乎瓦解,斯大林自然悲痛万分。

    但他却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张学良的到来,杀死布柳赫尔这位举世无双的名将的,会是他自己。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克里姆林宫会议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这座大克里姆林宫最著名的大厅,此时此刻显得格外的沉寂。

    圆顶上的六盏镀了金的枝形大吊灯无力地散发着黯淡的光,墙上的那些关于俄罗斯军队在15到19世纪胜利凯旋的壁画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显得异常的惨白。

    窗外,雪花在一片片地飘落着,凛冽的寒风不时带起一阵阵划破空气的尖啸声。

    此时的莫斯科,已经是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苍茫。

    大厅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苏共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跺一跺脚,能使苏联颤三颤的大人物。

    但是现在,他们每一个人都老实得像一只猫一样,没有一个人说话,更没有一个人动一动。

    会场的气氛,显得十分的压抑。

    对于这场战争,你们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还有没有打下去的必要?”身着苏联大元帅制服的斯大林站了起来,一脸肃穆地说,犀利的目光如刀子般扫过一众苏共党政军要人的脸。

    众人面面相觑,但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话。

    说实话,他们中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希望继续和东北军打下去的。

    如果这场战争不打下去的话,就意味着要和东北军谈判求和,承认自己的失败,意味着让出中东铁路的所有权。

    向西方世界眼中的“东亚病夫”谈判求和,并承认自己的失败,那是心高气傲的苏联人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至于让出中东铁路的所有权,那就更等于在这些苏共党政军大员所不能允许的。

    中东铁路每年都会有一笔价值不菲的盈余,而如今的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中东铁路的收益,相当一部分被用于苏联的建设,如果让出中东铁路的所有权,苏联每年的财政收入至少要减少七分之一,这对工业产值低下,经济相对落后的苏联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

    更要命的是,几乎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中东铁路上入了股,中东铁路所带来的收益有一部分是要进入他们的腰包的,把中东铁路让给了东北奉系军阀,他们腰包里的收入就会减少一大部分,拿走他们腰包的钱,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

    所以,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彻底击垮张学良的东北军,“捍卫”中东铁路的所有权。

    不过,现在斯大林的态度还不明朗,且心情处于极其糟糕的阶段,他们谁也不想说出与斯大林相左的意见,以免被斯大林记在心上,日后成为被打压的对象。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场战争必须进行下去。”良久,一个面容清秀,四十六岁上下,身着一袭苏联元帅制服的中年人站起了身子。

    叶戈罗夫同志,说说你的看法。”斯大林淡淡地说,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中年人。

    这个中年人就是如今苏联无大元帅之一的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

    这一战,我们苏联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得打下去。中国东北奉系军阀杀死布柳赫尔同志,还残忍地杀害了我苏联三十万红军将士。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和奉系军阀和谈的话,不仅要让出东清铁路(中东铁路)的所有权,更会让布柳赫尔同志和三十万红军将士死不瞑目,这样的行为与卖国何异?我们苏联又有何颜面在世界上立足?”

    叶戈罗夫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目光灼灼地望着斯大林,像是在期待着斯大林下达继续作战的命令。

    他的话,的确是发自内心的,身外军人的他,胸中总是涌动着一股热血。而且,一向心高气傲,自恃资历高战功卓越的他一向不服比自己年轻的布柳赫尔。他希望,斯大林这次能让他挂帅南下,彻底击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完成布柳赫尔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以证明他的能力。

    哦!”斯大林微笑着看着他,似乎十分地满意。

    心高气傲,军人出身的斯大林比谁都想打下去,与“东亚病夫”的一支“反动军阀”求和,无异于在扇他大元帅斯大林的耳光。

    他开会的目的,一是要试探一下这些苏共党政军大员的态度,二是要在会上取得大部分军事干部主战的支持,得到更多的底气,让主和派的声音彻底地弱下去。

    因为他知道,这些军事干部们和自己一样,都有着一腔热血,都不愿意向敌人屈辱求和,特别是被西方世界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

    斯大林同志,此战关系到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颜面,必须打下去!”又一个身着元帅制服的中年人站了起来,铿锵有力地说。

    这个人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斯大林同志,与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谈判求和,不仅会使我们苏联在世界上颜面无存,还会寒了广大红军将士的心,这一仗,必须打啊!”布琼尼元帅也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凝视着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这一仗必须得打下去,一旦我们退缩了,岂不等于向世界证明了我们苏联的懦弱,同时也在向西方列强承认,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如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哪怕是倾尽全国之力也要打下去,为战死的布柳赫尔同志和三十万惨死在中国奉系军阀屠刀之下的红军将士报仇,同时要向列强证明,我们苏维埃是不可战胜的!”伏罗希洛夫元帅了站了起来,豪情万丈地说着,目光炽热地看着斯大林。

    是啊!斯大林同志,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下去,绝不能向中国的反动军阀求和!”

    斯大林同志,我们一定要打下去!给予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毁灭性的打击,向世界证明,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不可战胜的!”

    不少上将、中将也纷纷站了起来。

    斯大林同志,这仗必须打,不能求和!”

    对,必须打!决不能求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不可战胜的!”

    在座的军事干部们纷纷站了起来,向斯大林慷慨陈词,请求斯大林立即派兵彻底消灭张学良的东北军。

    一些家伙甚至还建议,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打下来,然后来一次奉天大屠杀,以告慰阵亡的苏联红军将士。

    这些元帅将军,此时此刻都成了一群恨不得马上*刀杀人的屠夫。

    整个格奥尔基耶夫大厅瞬间弥漫起浓浓的火药味,会议开到这里,差点成了作战动员会议。

    斯大林同志,这一仗不能再打了。”这时候,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一众党政军要人纷纷把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斯大林也不由得微微地皱了皱眉。

    一个四十岁左右,身穿一件黑色西装,身材略显矮胖的中年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古比雪夫同志,说说你的理由。”斯大林缓缓地开了口,目光森冷地看着他。

    一众军事干部也纷纷用愤怒与不满的眼神凝视着他。

    古比雪夫毫不畏惧地迎上众人的目光,不紧不慢地说:“斯大林同志,为了这场战争,我们苏联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两个月来,工业产值几乎呈直线下降,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许多指标的完成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由于青黄不接,布拉茨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万人饿死了。”

    斯大林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变得更为阴沉。
第二百八十章 雪上加霜
    斯大林为了集体农庄的建设,强制将农民的粮食、家禽、家畜等农产品和住宅公有化,大肆剥夺富农财产,将大量富农流放,且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农庄里搞统一经营,统购统销,忽视劳动者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致使苏联的粮食迅速减产。

    而布拉茨克,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等地离中苏边境较劲,苏联军方就采取了就近原则,在那里大肆征收粮食和各种农产品,充作布柳赫尔的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的军粮。

    由于大量擅长耕作,经验丰富的富农被打压流放,许多农民因为害怕被划为富农而被遭到打压流放,纷纷自宰家畜,甚至不愿意耕种,使得那里的粮食迅速减产,在加上青黄不接粮食歉收和军方的大肆征收,终于酿成了饥荒。(ps:这是本人虚构的,请各位书友不要当真,苏联历史上只在乌克兰出现过大饥荒。)

    古比雪夫,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这点困难就能阻挡英勇的苏联红军前进的步伐吗?每门!”叶戈罗夫元帅怒目圆睁地凝视着古比雪夫,义正言辞地说。

    古比雪夫,你这个懦夫,胆小鬼!你所说的那点破事,根本就是我们能够随便克服的小困难,我们岂能因为那点小事而向邪恶的中国东北奉系军阀屈服求和,这不寒了广大苏联红军将士的心吗?”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也怒气冲冲地吼道。

    古比雪夫,你这个胆小鬼!怕死的话就说一声,到时候我们去打仗,你就躲在家里玩泥巴行了,少在这里找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你的懦弱!”布琼尼元帅更是双目火光闪动,似乎恨不得要把古比雪夫生吞活剥。

    古比雪夫,你这个胆小鬼!懦夫!”一众军事干部纷纷对古比雪夫炮轰起来,其他部门的党政干部也不约而同地用悲哀、戏谑的眼神看着古比雪夫。

    这群家伙,简直就是除了步枪和刺刀,什么都不懂的家伙,考虑问题起来,只会考虑需要多少武器,需要多少拿枪的士兵,对其他问题简直是视而不见,甚至是一窍不通。”

    看着军事干部们群情激奋地声讨自己,古比雪夫心中莫名地感到一阵悲凉。

    那不是为自己被指责感到委屈,而是为整个苏联感到悲哀。

    他为苏维埃共和国里有着这么一群嗜血好战,好大喜功,不在乎人民死活的元帅将军感到悲哀。

    斯大林同志,这是这两个月来有关生产方面的数据,希望您能好好地看看。”古比雪夫缓步走了上去,不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