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处世与礼仪-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耐基班上有一名学生,为他的小男孩担心得很。那个孩子体重不足,不好好进食,他父亲采取的是一般人的方式:
  呵责和唠叨。“母亲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父亲要你长得又高又大。”
  孩子会理会父母的这些请求吗?显然是不能的,就象你对沙滩上的那些沙子一样地不理会。
  任何具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期望一个三岁的小孩对三十岁的父亲的观点有什么反应,但这正是那位父亲所期望的。他最后才看出了这点,于是他对自己说:“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把我所要的变成他所要的?”
  当他开始往这方面想时,事情就容易了。他的孩子有一部三轮脚踏车,他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他家附近住着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常把他拉下来,将脚踏车抢去骑。
  当然,这个小男孩就哭叫着跑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就会立刻出来,把那个大孩子拉下来,把自己的小孩再抱上脚踏车。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即使不是福尔摩斯,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渴望得到重要人物的感觉——所有他最强烈的情感——驱使他采取报复,把那个大孩子的鼻子打扁。而当他父亲告诉他说,有一天他可以把那个较大的孩子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他肯吃母亲让他吃的食物的话——一旦他父亲向他保证这点,他就不再有偏食的毛病了。那个小孩愿意吃菠菜、泡白菜、咸鲭鱼及任何东西,以便快点长大,把那个时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顿。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做父亲的又碰到另一个难题:那个小孩有尿床的坏习惯。
  小孩跟他的祖母同睡。每天早上,他的祖母醒来,就会摸摸床单,说“你瞧,江尼,你昨天晚上又干了好事。”
  他会说:“没有,没有,是你干的。”
  责问他,打他,羞他,一再地说他母亲不要他尿床——
  这一切都无法使床铺保持干燥。因此,做父母的就问:“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孩子停止尿床?”
  首先要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样穿着睡衣,而不要象祖母一样穿着睡袍。祖母受够了夜间的骚扰,因此,如果他不尿床的话,很乐意为他买一件睡衣。第二,他想要有一张自己的床。祖母也不反对。
  他母亲带他到百货公司,对店员小姐眨眨眼,说:“这位小先生要买点东西。”
  店员小姐使用能使孩子觉得自己重要的语气说:“年轻人,我能拿些什么东西给你看看呢?”
  他站在那儿,说:“我要为自己买一张床。”
  当店员小姐把一张他母亲希望他买的床给他看了之后,她对店员小姐眨眨眼,于是这个小男孩就在被劝说下,买下了它。
  床在第二天送来了。那天晚上父亲回到家时,小男孩跑到门口叫起来:“爸爸!到楼上来,看看我为我自己买的床。”
  做父亲的看看那张床,遵守史考伯的训谕:“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你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对不对?”做父亲的问。
  “对,对!我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小男孩遵守了他的诺言,因为事关他的自尊心。这是他的床,他自己买回来的。而他现在穿着睡衣,象个小大人,他希望举动象个大人。他办到了。
  另一个做父亲的,名叫达屈曼,是位电话技师,也是卡耐基班上的一名学生,他无法使他三岁的女儿吃早餐。平常那套责骂、请求、诱哄的方式都没有用,因此做父母的就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使她要吃早餐?”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母亲,喜欢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因此,有一天早晨,他们把她放在一张椅子上,让她做早餐。正在这紧要的一刻,做父亲的走进厨房,而她正在搅动早餐食物,于是她说:“爸爸,我今天早上做了自己的早餐。”
  这天早上,她在没有任何诱哄之下,吃了两碗麦片,因为她对麦片产生兴趣了。她得到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她发现做早餐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法。
  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为什么我们在做生意的时候,不能采取同样的心理学?
  当我们有了一个巧妙的主意时,为何不让对方自己说出来,而不使对方认为是我们想到的?如此,他就会认为是他自己的主意;他会很喜欢。
  别忘了:“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就可以掌握拥有全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请大家切记这条规则:
  “引起别人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
优u书盟 uutxt.com 荃文自坂粤牍

第四十三卷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慎重与对手争辩 字数:12247
  卡耐基认为,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等,或者你告诉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反而会使他想着反击你,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因此,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大错特错,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那是一种挑战。那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为什么要采取更激烈的方式使他更不容易呢?
  为什么要使你自己的困难更加增多呢?如果你要证明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出来。
  “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事情好象是他忘记的。”
  三百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
  “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正如英国十九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
  “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地告诫门徒:“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们不能奢望比苏格拉底更高明,因此我们不再告诉别人他们错了。应该慎重地看待别人的错误,这么做会大有收获。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你如果这么说不是更好吗:“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这种句子“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无论什么场合,没有人会反对你说:“我也许不对。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
  卡耐基课程教学班上一位学员哈尔德·伦克是道奇汽车在蒙他拿州比林斯的代理商,他就运用了这个办法。他说销售汽车这个行业压力很大,因此他在处理顾客的抱怨时,常常冷酷无情,于是造成了冲突,使生意减少,还产生了种种不愉快。
  他在班上说,“当了解这种情形并没有好处后,我就尝试另一种方法。我会这样说:‘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可能也有错,请你告诉我。’“这个办法很能够使顾客解除武装,而等到他气消了之后,他通常就会更讲道理,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很多顾客还因为我这种谅解的态度而向我致谢,其中两位还介绍他们的朋友来买新车子。在这种竞争剧烈的商场上,我们需要更多这一类的顾客。我相信对顾客所有的意见表示尊重,并且以灵活礼貌的方式加以处理,就会有助于胜利。”
  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绝不会惹上困扰。这样做,不但会避免所有的争执,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的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如果你肯定弄错了,并率直地告诉他,结果会如何?卡耐基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明。施先生是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最近在最高法庭内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案子牵涉了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
  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施先生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六年,对吗?”
  施先生停顿住,看了法官一眼,然后率直地说:“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庭内顿时静默下来,”施先生后来在班上讲述他的经验说:“似乎气温一下就降到冰点。我是对的,法官是错的,我也据实地告诉了他。但那样就使他变得友善了吗?没有。我仍然相信法律站在我这一边,我也知道我讲得比过去都精彩,但我并没有使用外交辞令。这样,我铸成大错,当着众人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错了。”
  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我们多数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多数人都具有固执、嫉妒、恐惧和傲慢的缺点。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请在每天早晚前坐下来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这是摘自詹姆士·哈维·罗宾森教授那本很有启示性的《下决心的过程》中的一段话: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的’这个简单的词,是做人处世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论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备相同的力量。我们不但不喜欢说我的表不准,或我的车太破旧,也讨厌别人纠正我们对火车的知识、水扬素的药效或亚述王沙冈一世生卒年月的错误……
  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惯于相信的事,而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尽藉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结果呢,多数我们所谓的推理,变成找藉口来继续相信我们早已相信的事物。”
  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
  “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叙述某种感觉、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道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有一次,卡耐基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家布置一些窗帘。
  当帐单送来时,他大吃一惊。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他,看到了那些窗帘,并问起价钱,而后面有难色地说:“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她说的是实话,可是没有人肯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因此,身为一个凡人,卡耐基开始为自己辩护。他说贵的东西终究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以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等等。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很热心,说她希望家里也能买得起那些精美的窗帘。这时卡耐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他说,“我自己也负担不起。我付的价钱太高了,我后悔买了它们。”
  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率直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报人哈利斯·葛里莱激烈地反对林肯的政策,他相信以论战、嘲弄、辱骂就能使林肯同意他的看法。他发起攻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林肯遇刺的那天晚上,葛里莱还发表了一篇尖刻、粗暴地攻击林肯的文章。
  那些尖厉的攻讦使得林肯同意葛里莱了吗?一点也没有。
  嘲弄和辱骂是永远不能使人信服的。
  如果你想知道一些有关做人处世、控制自己、增进品格的理想建议,不妨看看班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最引人入胜的传记之一,也是美国的一本古典名著。
  在这本自传中,富兰克林叙述他如何克服好辩的坏习惯,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和善、最圆滑的外交家。
  有一天,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情形大致如下:
  “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