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处世与礼仪-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名利,云卷云舒见性情
  说袁隆平直言快语,是因为他爽朗、健谈,语言流畅,而且对名利有着独特的理解。有记者问:”您在世界上获过顶尖级大奖,到哪个国家都是元首级的人物来接见,但是你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没有什么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他们高,您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袁隆平说:”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这个事对一些人来讲是好事,他可以名利双收嘛,但我这个人就生怕出名,因为出名之后,我这个自由度越来越小,从事水稻研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常见一些人削尖了脑袋花上钱,就是为了混个名人,成了名人就可以有更多的钱,钱多了就能扬更大的名,这似乎成了一个怪圈儿。而对于袁隆平来说,他不想在人们心中编织一个神话,而是尽力为人们的粮袋里增加一些实惠。简短的话语表现了一位科学家恬淡平静的人生态度。
  有位记者问:”您这一生希望有多少资产?”对此类问题,他似乎不屑一顾,但为了不令记者扫兴,他还是笑着说:”一个小棚子,下面一口小猪,足矣。”在场的人不明就里,一时愕然,然后,他用手比画着说:”这是个’家’嘛。这个棚子就是上面的宝盖头,下面这个’豕’字,古代讲不就是猪吗?”在人们一片恍悟的神情注视下,他接着说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是对的。家再大,你也只能睡一张床,资产再多,你每天也只能吃三餐饭,对不对?所以,我对钱这个东西看得很淡,够用就行。”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隆平高科”股票上市后,他一举成为”亿富翁”,对于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他居然那么泰然、怡然而又自然。
  袁隆平,虽是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但他爱好广泛,热爱生活,可谓性情中人。他认为,热爱生活与注重事业并不矛盾,劳逸结合才是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此,尽管他的科研工作千头万绪,但他每天都要抽空陪妻子散步、聊天,或到游泳池去舒展一下筋骨,另外,他还拉得一手小提琴,有记者对他说起此事时,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拉小提琴,因为我听说爱因斯坦也喜欢拉小提琴,他拉得很认真,但技术不行,我拉得更认真,当然,我的技术恐怕比爱因斯坦还要差一些,我是乱弹琴。”说完便爽朗地笑了。
  一般而言,越是自卑的人,越善于用虚荣的外衣庇护自己,甚至不惜透支自己的能力和信誉。而袁隆平一番自嘲,不仅证明了他内心的充实与自信,更表现了他笑面人生的豁达性情。
  在工作中,袁隆平对助手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但在生活中,他却像个”老顽童”。业余时间,他还喜欢同年轻人一起打麻将,而且玩起来就进入忘我的境界。记者提及此事,袁隆平十分爽直地说:”我的脾气活像个小孩,我喜欢和年轻人一起玩,打打麻将、钻桌子都行,我输了他们摁着我钻桌子,我觉得更好玩,他们输了,我都要打得他们钻桌子才行。”直言剖白,话如其人,既敞开了他博大的心胸,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活画面,他的言语中所流露的丰富内涵,也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生追求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
  论事业,亦庄亦谐见赤诚
  说袁隆平直言快语,还因为他谈吐自如,庄谐并举,虽言词犀利却妙语如珠,善于运用轻松调侃的语境来表达入木三分的观点。
  一次,袁隆平在中央电视台一个专题节目做嘉宾,一位现场观众向他发问:”您在国外留学时,我们国家还很穷,在选择去留志愿时,您为什么想到回国了呢?”袁隆平几乎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学成回国,还需要理由吗?哪一个出国的游子不思乡?哪一个走失的孩子不想娘?再说啦,我出国留学的志向,就是要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这不需要理由。”是的,祖国的召唤和事业的诱惑,是一个热血男儿义无反顾的惟一理由。这番话,不仅令在场人观众钦敬有加,我想,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华夏子孙都会为之动容。
  袁隆平获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后,曾有人问他说:”袁教授,您现在是不是觉得很快乐?”他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曾经不快乐过?人活一口气嘛,这口气,不是生气,而是神气。到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承受什么样的压力,这个精神不能垮。”接着,他讲述了一件往事,那是在”文革”期间,因为他坚持搞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组长的人员找他谈话,说他这是走”白专”道路,袁隆平幽默地说:”我不走白专道路,我走的是”白米”道路。”受到奚落的工作组长拍案而起,说他这是干扰”抓革命”,袁隆平却继续调侃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我就不研究水稻了。”话端理正,无懈可击,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袁隆平依然是坦坦荡荡的神态,依然是轻轻松松的语言,因为他站在了真理的制高点上,从而压制了一切荒廖的逻辑。
  在事业上,袁隆平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但这些成功不源于他对问题的真知灼见。他认为,作为一个平常人,如果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也许只能误掉一个人的前程;作为一名科学家,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就会使一个领域陷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他对记者回忆说,70年代初,当他带着助手们潜心钻研水稻授粉的优劣时,却遭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极力反对,专家们称,从理论上讲,水稻自花授粉是没有任何势的,在这条道上走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一时间,连他的助手们都有些动摇。但袁隆平信心十足,他对助手们说:”这好比一个人听收音机,他收不到信息,就愣说人家电台没播音,这个没有道理。科学这个东西是不讲情面的,它不会因为谁是专家就青睐谁,成功的阶梯永远搭建在勇于探索者的脚下。”通俗生动,入木三分,一席话,燃起了同事们希望的火焰。
  展前景,快人快语见豪情
  说袁隆平直言快语,还因为他言语中充满了激情,对未来满怀着美好的憧憬。他务实、勤奋,勇于冒险,善于开拓,几十年来,他一直奔波在田间地头,如今,70多岁的人了,每天还要骑摩托车下稻田,不知底细的人,见了他认为他是一位农民,而他说:”这样好,我越像农民,就越能联系实际。”
  由于联系实际,几十年来,在各种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他发现了水稻自花授粉的杂交优势;由于联系实际,他在传统的经典理论中突出了重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财之”稻”。谈到这些体会时,他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西方一位心理学家,对一个死囚犯进行心理测试,方法是在死囚面前设置两个门,一个门上写着”死”字,另一个门则是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心理学家让死囚任意选择一个门走出去,只见死囚朝黑洞洞的门盯了片刻,终于走向了”死”门,其实,那个黑洞洞的门背后是自由。然而,由于死囚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所以他宁愿选择死。接着他说道:”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从事科研,一定要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敢于冒险。”所以,当记者问他在科研方面有什么经验时,他说:”我的经验就是知识、汗水、冒险、机遇。”凡事皆一理,不仅科研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概莫能外。凭着这股勇于冒险的精神,他成功了,而且他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研究杂水稻本身,重要的是他又一次撑起了一面创新的旗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说不尽的奋斗艰辛,道不完的成功喜悦。面对眼前的成绩和荣誉,袁隆平想得更多更远:”我不能把原来的成绩当做温床,而要当做阶梯,攀登,攀登,继续攀登。”有记者问:”您作为我国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大家很关心您下一步的打算。”袁隆平不无自豪地说:”我这一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第二个愿望,是把超级杂交水稻搞成功。不仅要解决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还要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又是一番直言快语,令人内心生发出敬佩感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希望和鼓舞。我们祝福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乘着新世纪的东风,再次叩响成功的大门!麻”
滺幽书盟 uUTxt。CoM 铨蚊吇板粤牍

第九卷 名人交际 吴小莉:公关小姐?交际花? 字数:2234
  吴小莉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她以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深得观众喜爱,但最近,有三位批评家发表个人观点要跟小莉“较真儿”,言辞还颇为尖锐。俗话说:“人无完人”,小莉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的缺憾并不会掩盖她的风采,只希望批评家的“挑刺”能成为小莉做好名主持人的催化剂,让更多观众和读者真正从心底喜欢她。
  尴尬的公关小姐
  要给吴小莉画一张漫画,不难:一个四方框里加上两片大嘴唇,足矣。四方框是我们天天要看的电视屏幕,那里边有两片红嘟嘟的大嘴唇,这就是小莉给我们留下的最感性的印象。
  吴小莉究竟是播音员?记者?艺人?公关小姐?还是交际花?都像。又都不太像。
  说小莉是播音员,首先她自己就不同意,因为她更愿意被公众看成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不仅仅是个广播员。但是不管是主持人还是广播员,普通话总得过关吧。然而小莉的普通话不用说跟中央台那些专门播新闻的人比了,就是如今内地通过普通话基础考试第二、三等的人,恐怕也比她强。
  说小莉是记者吧,可我们又没怎么看见她在第一线跑新闻(那种别人安排好让她出出镜的活儿恐怕算不得她跑的新闻)。勉强把她算作“记者型主持人”吧,要命的是,她天生的脸盘儿太靓,出场时的花式也过多。这问题不小,因为它太影响观众接受信息了。
  所以,“小莉看时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是看新闻呢还是看她。
  说到公关小姐,小莉定会十分生气。但是没法子,小莉自己虽不想做公关小姐。可她出行的日程安排上属于公关小姐的事务太多。试看她某次出行内地某省城主持一次电视晚会的工作记录吧―――中午抵达该市机场;下午采访建设中的某大桥工地、采访某大学;晚上当地电视台台长宴请为该晚会走台;次日上午10时采访该省省委书记;12时省委书记宴请;下午2时采访该省省长;4时接受当地各大传媒记者采访;5时半该省分管宣传的副书记宴请;晚上8时主持晚会。
  与此次出行有关的活儿就是两个晚上的一部分时间。其它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她身为记者的辛劳,可是在公关方面,小莉出的活儿同样也毫不逊色。
  我想说的是,吴小莉此次出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不仅是凤凰卫视的一位公关小姐,更是一朵正在盛开的交际花。要不,干嘛要参加那么多宴请?好像在那短短的一天半里,她就没有自个儿吃过一顿正餐。
  奉劝小莉自检
  吴小莉以主持时事政治新闻起家的。她的播音风格应该说是稳重大方,得体朴素,当然朴素之中又常能显露出小莉本人作为女性主持的魅力与风采。但小莉近日在凤凰卫视的出镜发生了变化,许多节目里都增添了她这个引人注目的身影。
  我们可以看一下:《时事直通车》偶尔露面,《5分钟插播新闻》经常出现,《小莉看时事》必不可少,凤凰所有现场直播场场不缺,但令人不解的是最近连每晚11时30分的《时事开讲》也改成小莉做主持。小莉就像个赶场的明星,走完这边奔那厢,我真是有点担心,照此下去,小莉那迷人的身影肯定会出现在《相聚凤凰台》里,到那时小莉会心中茫然,观众更是啼笑皆非。
  另外,小莉把幕后的真实过多地展露在幕前,而两种完全不同的小莉即丢弃了个人给予观众的好感,又暴露了令人无法忍耐的缺憾。举个例子说说,吴小莉采访张艺谋,本来完全可以形成著名电视主持与著名导演的精彩对话,但小莉不知出于好奇还是崇拜,竟然追踪到张艺谋休息的房间,主持人完全变成了追星族,一会儿签名、一会儿拍照,问话中显出幼稚,行动上总是哈哈傻笑,连电视屏幕上稳重的张艺谋也常被小莉“逼”得尴尬无奈。所以,我觉得小莉犯下这些错处,并非不能把握自己,而实在是缺乏对自己的自省与检讨。在这里建议凤凰卫视设立一个家庭栏目叫《小莉看自己》,这样可以不时提醒提醒。说真的,有个镜子照总比没有好。
  卖弄多于主持
  吴小莉的成名与赵薇的火爆非常相近。当然,能有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