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宝-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牛得禄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我只想说一句话,咱们想躲事,可是,事它不会躲咱们。国家都这样了,躲是躲不开的。日本人怎么样,我不需说。我就一句话,我,打今天起,在国家这个样子的时候,不能做个废物。”  警察推着姚秘书上前,姚秘书看着牛得禄,突然大叫着,“都是牛馆长让我干的,不是我啊,他说给宁院长出点难题,这文物就迁不走了。”众人恍然大悟。  “胡说,你个小偷,纯粹是诬陷。”牛得禄说着,就要往上冲。但是,人群突然行动了起来,将牛得禄和他带来的人包围起来。这时一直在旁边站着的那个号称师长的张廷宪突然大叫着:“我来说两句。”  他走上讲台,向台下鞠了一躬,说道:“各位,对不起。我不是87师的张廷宪师长。我是,我是一个开小差的军人。我,我也有爱国心。开始的时候,我听牛得禄说,故宫里有汉奸,想把国宝都弄走。我就,我就冒充了张师长。我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汉奸是牛得禄他们。”一切真相大白。  宁致远的办公室里,范思成、余任道、方如山和院长召开紧急会议。  “怎么样,看到了吧?日本人的影子已经露出来了。再不走,咱们可能真的要犯下千古大错。”宁致远如释重负地说。  “想不到啊,人心如此险恶!所谓小人,总是披着君子外衣,喊着君子口号。”范思成感慨地说。  “什么都无所谓了。反正现在开始,就要切实地动起来了。”方如山在旁边插话道。  

第三章 起运艰难(6)
“不但要动,而且,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日本人已经到了榆关,平津根本无险可守。而且,一旦战火烧到了附近,到时候,想跑也来不及了。”众人一致同意。  宁致远进一步布置:“统筹其事,还需要我们作计划。颐和园的东西和国子监的石鼓,也都要带走。如山,你的古物馆的东西最多,你打算怎么办?”  “现在最难的是装箱。箱子装起来,就一切好办了。”  “任道,庶务这一块,你多费心思。大家都分别行动吧!”众人走出办公室。  故宫的院子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箱子、木板、工具,散放在地上,范思成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的表情十分紧张,“慢点,轻点,别那么拿东西。你当是码秋白菜哪。”  “赵先生,我们真不会干这个活了。您到底是要快点哪,还是要稳点?” 工友不满地嘟囔着。  “又快又稳啊!”范思成着急地说。  “那您自己干得了。”说着,众人放下了东西,“打今天一早起,您就没停地数落我们。”  “你们这是想罢工吧?”范思成也急了。  “没那个意思,可是……”  “那是什么意思?” 范思成一下子火了。  “范先生,您说得太重了。我们……我们不敢干了。我们也知道这些东西贵重,您这么一吆喝,我们更不敢动了。您另请高明吧!”众人说完就往外走。范思成一气之下,将手中的锥子重重地扔到地上,赌气地嚷嚷,“走吧,都走吧!”  办公室里余任道正忙着埋头计算着南迁的账务,范思成一脸不悦地走进来,冲着他嚷着,“任道,你们庶务怎么找的工人,脾气那么大,我连说都不能说了。”  余任道急忙放下手里的活,看着范思成。范思成接着抱怨那些工友完全不按规矩办事,而且还听不进去批评。  “那您老说吧,怎么办?”余任道问范思成。  “给我换工友。”  “跟您实话说了吧,没了,您这都换了两拨了。您说,到哪儿找让您满意的去?”余任道摇着头说。  范思成听了,一下急了,“那我就没法子装箱了。”  “范先生,您别急。跟您实话说,这故宫大搬家,几百年来,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谁也不知道怎么办。”  “还有啊,文渊阁的图书的问题。我想问问,这里边考虑过防水的问题没有?”  “防水的问题已经嘱咐了。”  “嘱咐了没用。现在就那么简单的装起来可不行。如果是在英国……”范思成说着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余任道走进宁致远的办公室,想和院长商量一下装箱的事情。办公室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人,宁致远忙得根本没工夫招呼余任道。  “院长,我来看看,有什么工作没有。”站了半天的任道只好上前招呼着说。  “工作是多得不得了。你看,这么多东西要运走,多复杂的事啊。”  “您看我能帮上什么忙?”余任道看着眼前的忙乱,决定还是暂时不说自己的事情。  “现在各处都在忙着装箱,秘书处的人手不够用了,你去帮着统筹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汇总到我这里,统一解决。”这时一个工友过来说古物馆那边出了些问题,宁致远和余任道一起直奔古物馆。  古物馆陈列室的地上,堆着很多的箱子,箱子的旁边,还堆放着一些书画、铜器、玉器、瓷器,馆长方如山急得团团乱转,看见院长和余任道过来,赶紧迎上前,“院长,出了大问题了!”  宁致远一惊,“怎么哪?”  “我们古物馆负责书画、铜器、玉器、瓷器,都太难装了。您看,书画还算是好办。咱们这儿有纸,有棉花,将空隙垫实了,就算是有点震动问题也不太大。可铜器、玉器、瓷器实在是太难装了。”说着就比画起来,“您看,这铜器形状不一,搁到箱子里,如果遇到颠簸,难免触及边缘。大的如鼎或者还好说,可是,灯台一类的,恐怕经不起颠簸。”方如山指挥着工友,将专门为装箱购买的普通瓷器拿过来,示范给院长看。众人将瓷器放到了箱子里后,两个工友把箱子抬到膝盖处,再放到地上的时候,箱子发出了沉闷的声响。众人上前打开箱子一看,崭新的瓷器的边缘已经磕碰得缺损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起运艰难(7)
“这可绝对不行!”宁致远一脸沉重。  “岂止不行!那已经装了的十来箱,也都得拿出来重装。”方如山同样心急如焚。  “原来不也办过英国伦敦展吗?那是怎么装的?”  “那时量少,如果像那么装,咱们的东西,不知道要装多少箱!”  “那岂不是没办法了?”众人都是一脸愁云。  “已经找人去找故宫的老人了,说是前清的时候就在宫里的。”说话间,一个老人由人扶着过来。老人问装箱子干吗,一人告诉他要搬走,运到南边去。谁知老人听罢,突然扑在东西上哭喊着说不能运啊,这是宝贝啊,怎么能一猛子都给折腾到路上去了……本来还指望着老人能够示范装箱的诀窍呢,谁知又生了这样一个事端,众人无奈地彼此望着,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大家都聚到院长宁致远的办公室里,连续几天的辛苦作业,众人都呈现着疲惫不堪的样子。方如山叹了口气说:“是古物馆拖了大家的后腿了。”  “这不是你的问题,本来谁会想到把中国的这点家当一下子全都搬走哪。”宁致远开导着说, “我看谁也不要回家了,办法想不出来,咱们就凑凑主意。”  “我看各位一身汗一身土的,咱们干脆去澡堂子洗澡怎么样?”管庶务的余任道想着大家连日的疲惫,看着院长说。  “好主意!洗澡能通经络,搞不好就可以活动脑子了,走!”众人一致响应。  澡堂子的堂倌看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满脸堆笑地招呼着:“哟,怎么着?您老这几位学问人也跟老百姓泡澡来了?”  “行了,别贫了,赶紧的招呼吧。”余任道打断他说。大家走进澡堂子,纷纷开始脱衣服,范思成皱着眉头站在旁边,一动不动。  “怎么着?范先生。”余任道招呼着他,范思成告诉大家说自己不习惯中国的澡堂子。方如山笑着说:“我可是不管这些。人生下来是光着屁股的,不算丢脸。”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  坐进热气腾腾的池子,大家才感觉着连日的疲惫一下子散了出来。“各位,谁要搓澡的?”院长宁致远热情地招呼着。  “澡就不要搓了,我这里倒想要个修脚的。”范思成在一旁应道。  宁致远看着余任道,“任道,你怎么老是发呆啊?”  “我在想,总会有办法吧。”  “当然会有办法。肯定会有,咱们好好想。”宁致远闭上了眼睛。  “哎,就要走了,想不到真的说走就走。可是,哎,各位,你们说,咱们要是真的离开北平了,会不会想?”范思成感慨着。  方如山接茬:“我是最想北平的炒肝和爆肚了。思成,你最想什么?”  “我最想的,是琉璃厂。”范思成深情地说。突然,余任道猛地站了起来,水溅了旁边人一身。  “对了,琉璃厂!我出去一趟。”说着余任道匆匆往外走。  “你干吗去?”宁致远不解地看着他,问道。  “我兴许能找到办法。我先去一趟。”  衣服筐旁边,余任道急急地穿着衣服。早已经出来的范思成问道:“小余,怎么着?那堂子里恶心吧!”余任道笑着说,“我有事,先出去一趟。”  穿好衣服走出热气腾腾的澡堂子,余任道着急地寻找着洋车,等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居然一路小跑起来。气喘吁吁地赶到琉璃厂,任道急急地拍着一家铺子门面大声地叫着门,“伙计,有人吗?”里面无人应答。一个巡警走过来,看着他问:“怎么着先生,大半夜的,您不知道他们下了板了?您要什么东西明天再来吧。”  “我有急事。您帮我叫一下。”巡警望着眼前这个文人装扮、一脸着急的高个子男人,用警棍帮着他使劲地敲着门,“我说小力本,快点,醒醒,急事!”转身问余任道:“这又不是卖药的,您能有什么急事啊?”  “国家大事。劳驾您再给多叫两声。”余任道赶忙解释。巡警继续叫着,铺面的门咯吱一下开了一个缝隙,店铺伙计小力本揉着眼睛问:“什么事,深更半夜的?”  

第三章 起运艰难(8)
“小力本,你知道不知道掌柜的住哪儿?”余任道上前,着急地问。  “余先生哎,您找掌柜的,早点来啊。”  “急事,你赶紧的,带我们去。”  “我是看着铺子的……”  “铺子让巡警帮着看着。你快跟我走。”  伙计小力本带着余任道赶到掌柜的住处,掌柜的已经睡下。伙计赶紧解释说老主顾有急事央求掌柜的,掌柜的边穿衣服边往外走,迎面正碰上任道他们,“是您呀,什么事这么急啊?”  “掌柜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常看见您往外埠发货是吧?瓷器什么的也发过?”余任道急切地问。  “那是啊,可发过不少呢。”掌柜的有点摸不着头脑地回答。  “到了站,没坏吧?”  “坏了还做什么买卖啊!”  “每回都装满箱子?”余任道切入主题。  “当然是满的。”掌柜的已经被眼前这个老主顾搞糊涂了。  “得了,您跟我走吧。”余任道拉着掌柜的出了门。  来故宫路上,余任道将目前碰到的问题向掌柜的详细地作了说明,希望掌柜的能够把自己多年文物装箱的经验教给那些负责打包文物的工友,顺利地完成南迁前的文物装箱工作。二人来到故宫,在院子的空场上,早已经集结了所有为文物打包的工友,掌柜的一看这个架势,多少有些慌乱,同时又有一些得意。  “是这样啊,这瓷器装箱,讲究的是一捆二塞。”掌柜的开始介绍自己多年的经验,工友们都睁大眼睛仔细地听着。“为什么要捆哪?因为瓷器不捆,中间有缝,那就要彼此相撞。还得要塞,塞这就更重要了。它塞了之后啊,就是和箱子边上没空了。这样,就算是愣往地上扔也没事。”众人恍然大悟。  “掌柜的,就这么简单?”余任道有点不放心地问。  “往口外发货,都是骆驼驮,大车拉,也一件坏不了。要不咱试试。”工友们按照掌柜的教的方法把瓷器捆好,同时把箱子的空隙按照掌柜的吩咐都塞满,很快就装好了一个箱子作为样品。几个人将这个箱子拿到了高台上,众人的眼睛都集中到这里,余任道、方如山、范思成的眼睛里明显地能够看到担心、怀疑。看着众人的表情,掌柜的轻松地说:“甭担心,扔。”只听“嘭”的一声,箱子从高台坠落到地上,众人抢上去打开箱子,打开捆绑的绳结,将瓷器拿了出来。“一件也没碎,一点都没坏啊。”大家高兴得欢呼起来,旁边的余任道长长地出了口气。院长宁致远也如释重负地拍着余任道的肩膀,高兴地说:“任道,你这算是立了头功了。”就这样,在琉璃厂古玩店掌柜的帮助下,故宫南迁文物的装箱工作正式开始了。  日本特务藤野和几个随从此时正坐在牛得禄家的堂屋里,焦急地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