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另一股势力。新的资本家阶级绝大部分是从他们中产生的。正是这些党—国精英们支持改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最终使政治对手缴械并打败了其他两部分人。
  很难在最近找到一次历史事件,可以和俄罗斯1991年的革命相类比。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和它有点相似。这是日本在西方势力的强大炮火面前蒙羞之后,通过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帮人来掌权的革命。新的统治者决心用在西方找到的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日本的封建体制。他们废除了旧体制的核心制度,包括阶级特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他们利用国家的力量去建铁路和电话线,去开展新工业的建设工作,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然而,明治维新同苏联精英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拒绝、对资本主义的偏好有着重大的区别。日本的封建精英由武士、官吏和大封建地主杂混而成,他们中###的集团不得不在1866—1868年花去两年的时间去战斗才能赢得政权,这点和苏联的实质上是和平的演变不同。日本在对外来政权所强加的军事和政治的羞辱作出反应时是如此之激烈,而苏联却是世界上两大强权之一,根本没有受到军事征服之类的严重威胁。
  苏联垮台的独特性,根源于它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的特殊性。历史上其他强大的社会体制,都有这样一些统治集团,他们拥有生产资料,并多多少少公开地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实行统治。国家社会主义与此不同,它的统治集团并不拥有生产资料,它的合法性也全部建立在这一主张上:体制的运行是为了普通大众。这种统治集团只是把自己的体制维系在历史的、文化的和情感的纽带上,一旦面临物质私利,这种纽带就显得软弱无力了。
  我们已经看到,许许多多纯粹是偶然的、意想不到的因素在苏联垮台中发挥了作用。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方面黔驴技穷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苏联特殊的多民族框架,它孕育了强烈的民族主义,不得不时刻努力驯服它。此外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野心和特殊天才,这个人就是:鲍里斯·叶利钦。
  假如苏联不是一个以许多不同民族共和国为基础的多民族国家——就像共产党统治的其他大国,例如中国——那么,其社会经济体制的终结就不会引发其国家的解体。苏联的解体是改革年代兴起的亲资本主义联盟的核心在俄罗斯共和国活动所酿成的副产品,也是该联盟为确保掌权而要求瓦解苏联的人为结果。
  苏联垮台中所牵涉的许多偶然因素,是在1985—1991年间发生的系统演变中产生的。这是一个把党—国精英从苏联体制一形成时就存在的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体系中释放出来的过程,这种释放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过程所需要的。一旦释放出来,党—国精英们很快就认识到,保存现行社会经济体制就什么也得不到,而瓦解它就什么都有了。
  然而,精英们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91年春,在各次民意调查和一次全民公决中,大多数苏联人民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在资本主义下的反对,和对保留联盟国家的赞成。但调查和公决是不能决定社会大变革的方向的。不管大多数人在有关国家未来的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如何,苏联体制渐渐驯化普通苏联公民,在他们中间,已经见不到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了。虽然戈尔巴乔夫口口声声把改革叫做“革命”,但他从来就未能发动普通老百姓,共产党70年的等级统治已经教会他们远离政治了。戈尔巴乔夫的行事作风是官僚型的,不是群众动员型的。他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化的努力,靠的是共产党机构,而这个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是自上而下、官气十足、乱统乱治的。要想动员普通老百姓积极拥护他日夜祈祷的革新了的社会主义,都是不可能的了,不管这个目标是如何诱人。
  这样就把苏联体制1991年的命运完全留给党—国精英以及他们在知识分子中的盟友们去决定了。一旦理解了苏联体制的这些结构特征,改革所导致的惊人后果,以及结局又是如此惊人的迅速而平和,就不再显得惊人了。
  苏联垮台后,叶利钦以及亲资本主义联盟现在看来可以自由地消除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切残骸了,可以急切地开始在俄罗斯建设资本主义的任务了。然而,狂喜的俄罗斯新领导层根本就没想到,在他们选择的道路上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的坎坎坷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