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境之王-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上午都会有博士在九间堂内开课授业主讲天道之学,下午则是生员自行学习修炼的时间,这时便由百多位助教分驻各堂予以咨询指导。

    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生员可以按照各自的志向与天赋选择课业,只要能在三年一度的青梅会上金榜题名即可结业出山,或入军伍或出仕为官,俱都前程远大来日可期。

    至于那些不幸名落孙山的倒霉蛋,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无论学业如何,也能够拿到国子监的一纸文证,而后各找各爹自寻门路。

    姬澄澈即未在国子监完成十年课业,也不曾在青梅会上金榜题名,却堂而皇之地接替名满天下的霍道师成为学监,难免招惹嫌忌。

    只是令出隆武帝姬天权,旁人有再大的意见亦无可奈何,至多腹诽几句而已。于是他进入国子监的第一天遭遇冷场也就不足为奇。

    由于这是昨晚隆武皇帝才决定的事,除了国子监的两巨头外,不仅众多生员毫不知情,就连授业解惑的博士、助教们也不晓得霍道师董学监已有了钦定接班人。

    上午第一堂课结束后,二十多个勋贵子弟吵吵嚷嚷一窝蜂涌出了崇文堂,唯独在角落里还有个少年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好似根本不知道已经下课。

    过了一会儿,又有三三两两的生员步入崇文堂等候上课。

    不多久课堂里便闹哄哄的沸反盈天,有拿笔墨往同窗背上悄悄画小乌龟的,有扔书对砸的,有拍桌子乱唱的,也有像那少年般趴下睡觉的,就是没有坐下读书的。

    他们的年纪都不大,来头却一个比一个大,要么是哪位侯爷的儿子,要么是某位公卿的孙子,如果老爷子不幸只是个三品官在这儿压根就没脸提他的名字。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那个躲在角落里酣睡的少年,几个十四五岁的生员聚拢过来,领头的是个身穿朱色袍服的黑肤少年,他伸手拍拍睡着的少年的道:“喂,醒醒!”

    那少年被人惊醒,睡眼惺忪地抬起头,打了个哈欠茫然望着眼前的几个生员,不是姬澄澈却又是谁?

    黑肤少年不认得姬澄澈,趾高气扬地问道:“你是新来的,叫什么名字?”

    “纪元。”姬澄澈回答道:“帝王本纪的纪,元始天尊的元。”

    黑肤少年先听姬澄澈说到姓“纪”不禁愣了愣,待明白此“纪”非彼“姬”后又是哈哈一笑道:“吓我一跳,还以为你是宫里面的呢。我叫彭昌盛,我父亲便是武侯彭岳,往后你跟着本公子就是。”

    闹了半天敢情是收小弟的,姬澄澈不由笑了笑道:“小弟初来乍到,那便有劳彭兄多多照应。”

    “好说,好说!”彭昌盛见姬澄澈如此知情识趣心下甚喜,耀武扬威道:“有事报我的名字,保管没人敢欺负你。”

    这时候一位身穿土布衣服的青年博士埋头踱步走进了崇文堂。堂中的生员恍若未见,继续高声谈笑嬉戏打闹。

    那青年博士也不在书桌前落座,闭目养神等待钟鸣。

    姬澄澈问彭昌盛道:“彭兄,这位博士是什么人?”

    “他?”彭昌盛扭头瞟了眼那位青年,不屑地撇撇嘴道:“是新来的,好像叫什么董天舒?穷酸一个,不必理他。”

    话音未落,国子监里响起了幽幽钟鸣,众生员呼啦啦各自归位,却是喧哗依旧。

    董天舒缓缓睁开眼,低咳了声道:“今日讲解《元论》第四卷第五篇。”

    他的声音低沉,根本就压不住崇文堂里的喧嚣,那些生员自顾自说笑睡觉,果然一点儿也不将这位出身寒门通过青梅会才崭露头角的博士放在眼里。

    姬澄澈皱皱眉,埋头趴在桌案上继续假寐。

    董天舒脾气甚好,也不斥责底下那些调皮吵闹的,只照本宣科讲解《元论》。

    姬澄澈听得无聊,寻思着是不是要换一间课堂,蓦然董天舒话锋一转,继续用他低沉而微微沙哑的嗓音讲道:“阳为天德,阴为天刑。故阴阳对立,必一主一从。”

    姬澄澈低咦了声,他在国子监中已听了半日学了,这才第一次抓到了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董天舒不急不缓地叙述道,课堂里仍然无人肯听他阐述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更未察觉到这位年轻的寒门博士所论述的观点隐隐与天道学说有些不同。

    姬澄澈的眼睛亮了起来,“臣者君之合”——这不正是在从本质上确立君臣秩序伸张帝王权威么?

    霍道师最厉害的一手就是表面上承认隆武帝命系于天,骨子里却将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而在世俗之中掌握神权“替天行道”的,正是天道教。

    如果任由他的学说发展下去,天道教又一再壮大直至不可遏止,两厢配合之下终有一日君权会操诸于天都峰的那些道士手中,甚至将来连谁做皇帝都必须首先得到教宗的认可,因为他代表天意,而大汉皇帝则是“君权天授”。

    所以姬天权才会对霍道师的言论那般恼怒,急忙忙要拿国子监开刀。

    需知国子监不仅仅是朝廷培育未来股肱重臣的学院摇篮,更是百家争鸣的舆论阵地,一旦这里失陷后果着实堪忧。

    董天舒并未觉察到台下已有一双眼睛悄然注意着自己,继续说道:“**貌岸然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

    姬澄澈的眼睛越来越亮,聚精会神地聆听董天舒的讲述,不愿漏掉只字片语。

    ——这是一个几乎被埋没了的奇才,一位可能开创时代引领风骚的大宗师!

    他的理论看似平淡无奇甚或有点儿老生常谈,却恰恰是姬澄澈此刻最想听到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董天舒并未大刀阔斧从根本上批判颠覆天道之说,而是在其基础上引经据典加以延伸完善,发展出一套高屋建瓴的新学说!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不正是姬天权想要的么?

    念及于此,姬澄澈的脸上不知不觉流露出一缕笑容。

    “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

    董天舒逐渐注意到了台下有一个少年,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睁须臾不离地注视着自己。他的心里不由感到一阵安慰,终于在这座学堂里,还是有一个人愿意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

    虽然他不过是个普通的生员,即使愿意接受自己的理论也不能改变什么。可是至少,他的话有人在听。

    今天有一个,明天或许就有两个,然后三个、四个、五个……相信终有一日自己的这套天人交感论会发扬光大大放异彩。

    于是他微微提高了嗓音,双目专注在那个少年的脸上,接着说道:“美事招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府井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固以类相招也……”

    他侃侃而谈,运用各种自然现象间的相互感应来证明天人感应的存在,随即又反证人事的好坏会招致天的福佑或惩罚,人要顺天不能逆天。故而“王若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姬澄澈听得津津有味,隐隐然已将董天舒拿来与大先生比较。

    两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尽相同,但无不是站在了各自的巅峰之上俯瞰这个时代,引导着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诚然,现在的董天舒默默无闻远远不能与大先生相提并论。但他缺少的只是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而眼前恰恰就有一个机会正等待着他的出现。

    董天舒董博士,我可以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在不久的将来你会还我一个奇迹么?

    姬澄澈深深地看了眼董天舒,他的身影显然孤单落寞,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

    这样的人,本就不该在国子监教书,终日被一群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羞辱。

    他的舞台,应在庙堂之中江山之上!

    可惜这堂课只安排了半个时辰,很快就听到外面的钟声又再响起。

    不待董天舒将话讲完,彭昌盛第一个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叫道:“吃饭去喽!”

    一群生员趋之若骛往门外涌去,转瞬间崇文堂里又变得空空荡荡。

    董天舒坐在书案后,木然目送自己的学生冲出课堂,却失望地发现刚才那唯一一位认真听讲的少年亦不见了踪影。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收拾起桌案上凌乱的笔墨砚台,像过去每天一样埋头缓步走出了崇文堂。
第80章 取一子(下)
    姬澄澈没有在国子监用饭,他走出大门时雨刚刚停,汪柔正站在滴水檐下听水声。

    看到姬澄澈这么早就出来了,汪柔怔了怔牵马过来道:“主人。”

    “走,我们去个地方。”姬澄澈满面春风道,迫不及待翻身上了坐骑。

    汪柔想了想问道:“可是要吃点儿什么?”

    “不必,我听了一上午的课已经饱了,岂不闻书中自有千钟粟?”

    姬澄澈在国子监里发现了董天舒,心情愉悦之极,禁不住和汪柔开起玩笑。

    两人沿着长街向南而行,却不是来时的道路。

    汪柔虽然讶异但并没有开口提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她非常清楚,至少不包括打探姬澄澈**这一项。

    孰知行出没多远,就见前方的街道上缓缓驶来一辆马车。这辆马车本身无甚出奇之处,但赶车的车夫却令姬澄澈凛然一惊。

    那是一位真正的元境强者,修为甚至超过了度难真人,恐怕较之天波真人亦不遑多让。更麻烦的是马车旁边还跟着个自己今早刚打过交道的家伙——姬澄空,正用怨恨的眼神瞪着他。

    一霎间,姬澄澈猜到了马车里坐着的是谁。

    他勒住坐骑,下马走向迎面驶来的马车。

    汪柔的神色微凝,不声不响地下马在后随行。

    马车在繁华的市井间停下,姬澄澈走上前去深深一躬道:“娘娘。”

    马车里传来一声充满磁性魅力的雍容女音道:“澄澈,你知道我来找你做什么?”

    “略知一二。”

    “澄空,”马车中的女子轻轻道:“还不向自己的弟弟道歉?”

    “嗯?”姬澄澈讶异地抬起头,尽管车帘低垂却无碍于他的目光穿透。

    车中的女子正是当今母仪天下的大汉皇后、大将军严青卫的嫡亲妹妹严子稚。

    她约莫五十余岁,但驻颜有术保养得极好,望之如三十许人。

    她的容貌或许谈不上美丽,却极为耐看,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风韵,不怒自威凛然不可亵渎。

    “八弟,对不起!”姬澄空沙哑着嗓子,很不情愿地在马上草草抱了抱拳,赔礼到:“我也是一时昏头,望你莫要见怪。”

    姬澄澈大感意外,早上揍过姬澄空之后他早就做好了迎接后党雷霆震怒暴风骤雨的准备,甚至想好了必要时与严子稚、严青卫兄妹周旋过招。

    事实上他离开天都城时年纪尚幼,又受到姬天权刻意保护,所以与严子稚、严青卫之间并无太多接触。但幼小的心灵里,却也能隐隐感觉到这位大汉皇后对他们母子十分冷淡疏远。

    哪知严子稚居然亲自押着姬澄空来国子监找自己,只为要儿子向他赔礼。

    “不敢,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姬澄澈抱拳还礼,察言观色试图从严子稚的神情里寻出端倪,却未见蛛丝马迹。

    “澄澈,澄空年少无知性情冲动,你莫要记恨。今日之事哀家非但不怪罪你,反而心存感激。”

    严子稚语气诚挚地说道:“你今日给澄空一个教训,让他晓得该如何做人。总好过哀家与陛下百年之后,他再惹下塌天大祸无法收场。”

    姬澄澈欠欠身道:“娘娘,你这么说岂不是折煞澄澈?”

    “这件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