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亭之俯仰一世-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一级国宝,藏在皇宫大内,当然他也没见过了。杨志武记得老师常常感叹,连摹本都是国宝,如果《兰亭序》真迹存在,那肯定是第一国宝了。

    据传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在昭陵之中。后来到了五代时期,关中军阀温韬曾掘盗昭陵,此后兰亭序真迹的所在,便是一个谜了。虽然离开大学已经几年,但杨志武依然清晰的记得老师当初的话。

    此时他听到盒子里有兰亭序真迹藏身的地图,真是惊喜交加。喜的是这件被老师誉为第一国宝的宝物,竟然真的还存在;惊的是藏宝地图竟然被日本人得到了。杨志武非常自责,如果不是自己藏身到这洞中,日本人不可能得到这个藏宝图。

    日军小队长看了看那古旧的桃木匣子,恐怕最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样的匣子在古代一定也是贵重之物。而这个匣子里,装的仅仅是一幅兰亭序的藏身地图,可见兰亭序真迹有多么贵重,莫非自己的小队,竟然无意中发现了中国的古代宝物?

    想到这里,他记起了侵华日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的命令:如果发现中国古代宝物,上交了重重有赏,如果私藏则会严惩。这匣子中虽然没有宝物,但这个地图中的宝物明显非常珍贵。而且自己小队的人都看到了,也无法据为己有,更加无法去挖掘,所以小队长决定向上汇报请赏。

    宪兵小队带有无线电台,他们立刻联系上了上海参谋部,汇报了此事。想不到板垣征四郎此时正在上海,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亲自与小队长对话。小队长通过无线电台,对板垣仔细汇报了情况。板垣听到“兰亭序真迹”几个字时,呼吸顿时加重。

    板垣对报务员说:“快问问他们,能不能确定那是兰亭序真迹的地图?”小队长回答:“报告参谋长阁下!我能确定!地图上的汉字,我们十一个人都认得,没有看错!”板垣又说:“你再仔细看看,地图上的地点,大概是什么位置?”

    小队长仔细看了看地图,回答道:“报告阁下!地图上画着一座山,注明是长安城郊太乙山!藏宝之处是一个陵墓,就在这座山里面!”板垣听完,自言自语了几句“长安城、太乙山,长安城、太乙山!”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板垣命令小队长:“你们!不用继续追捕那个人了,立刻护送木匣子到上海来交给我,所有人立刻重赏升官!记住!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事关天皇陛下,你们要严格保密!”

    小队长立刻回答:“嗨!参谋长阁下请稍候,我们立刻动身!保证完成任务!”整个小队都听到了板垣征四郎的话,都是喜出望外。等无线电一切断,他们立刻欢呼起来。小队长一挥手,对其他人说:“大家收队!咱们这就回镇江城,在城中休息一会儿。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开车去上海领赏!”

 ;。。。 ; ;
第15章 宝图现世(下)
    在中日开战之前,日本参谋本部对中日军人实力作了对比。结论是一比五,他们认为五十万中国正规军,仅能与十万日军战斗力相当。在几次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中,也确实都是日军以少胜多。

    而在如此单兵战斗力悬殊之下,日军竟然会输给了他们称之为游击队、泥腿子的**军队。日本国内批评之声汹涌而至,这让侵华日军的实际领导者板垣征四郎头疼不已。

    侵华日军总司令是西尾寿造大将,他曾在七七事变后任第2军司令官,指挥部队沿津浦路南犯。当时西尾对面是宋哲元和韩复榘的部队,这两位一心想保存实力,见到日军就逃跑,西尾寿造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沧州、济南等地。

    后来蒋介石枪毙韩复榘,架空宋哲元,以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在台儿庄组织决战防御。西尾立刻就栽了一个大跟头,没等到围攻徐州,他就被东久迩宫稔彦王取代。在国内熬了一年多,西尾又被派往中国战场,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西尾寿造还没上任,就得知了自己的参谋长,竟是刚刚下台的前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面对板垣,西尾寿造自知无论声望、能力、人脉都远远无法跟他相比,便安心的留在司令部里,只是充当个镇守后方的粮草官了。

    板垣征四郎在1904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到了1929年他成为关东军高级参谋。多年的中国生活,让板垣征四郎对中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无不了如指掌。因而他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一起,被奉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

    1931年板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以1万人挑战20万东北军不战而胜。1937年他更以半个师团横行华北,击溃了****三十几个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近卫文麿首相因对华战争遥遥无期,罢免了叫嚣三个月解决中国战争的陆军大臣杉山元,召回了在华北战场上逞凶一时的板垣担任陆军大臣。

    1939年8月,板垣征四郎因当时的内阁倒台,被赶出了最高决策层。他重返中国战场,担任中国派遣军第一任参谋长,辅佐西尾寿造大将。板垣到任后,见西尾寿造如此识趣,便毫不客气的接过了侵华日军的指挥权,亲临前线指挥一场场大战。

    正当他在前方意气风发之时,百团大战突然在后方战场打响了。此次失败令板垣措手不及,国内的压力让他头疼不已。他已经把名义上的司令官西尾寿造推出去,为他当作挡箭牌了。毕竟他在陆军大臣任上,曾经留下了一些人脉。日军参谋本部已经决定调西尾回国,新的司令官畑俊六即将到任。

    想起这位畑俊六司令官,板垣征四郎的头又开始疼了。畑俊六的履历跟他差不多,也曾在侵华之初屡屡逞凶,后来1939年8月板垣从陆军大臣任上下台之时,接替他的人正是畑俊六。所以在资历上板垣面对畑俊六没有任何优势,而且此时又恰逢新败,看来他是不得不将指挥权拱手让出了。

    但没有人愿意放弃权力,板垣这个手握重兵之人,更不甘心就此服输。所以他下令广泛搜集中国宝物,想要敬献给天皇以挽回颓势。

    板垣征四郎切断无线电之后,高兴的对身边的副官说:“天皇陛下是最喜欢中国书法的!皇军占领北平之后,曾想把紫禁城中,那些中国历朝历代的书画,全都运送回国敬献天皇陛下。但陛下为了占领区的长治久安,还有大日本帝国的国际声誉,其中宝物丝毫未取,严令皇军守好紫禁城。想必天皇陛下心中也很想得到那些东西,只是为了帝国的事业,不得不暗自忍耐吧。嗯,我了解中国的历史,王羲之号称中国书法第一人,他的兰亭序真迹,价值更胜于紫禁城中的宝物。这次如果能得到兰亭序真迹,我带回国去献给陛下,必然可以保住现在的权力了,哈哈哈!”

    杨志武在日军宪兵小队离开之后,立刻从密室中出来,离开金山寺,向着东南方飞奔而去。杨志武心急如焚,他知道一旦地图落入板垣征四郎手中,这件国宝十有**会被日本人得到,那他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杨志武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赵安相助,赶在日本人到达上海之前,将地图抢夺过来。

    一路飞奔之下,杨志武来到了两人约定的接头之处。他双手捂住嘴,学着乌鸦“呱呱”的叫了几声,不一会儿,只见赵安从一棵大树上跃了下来。赵安问他:“武哥,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我在树上都睡着了!怎么样,任务完成了吗?看你风尘仆仆的样子,是有人追你吗?”说完探头向镇江的方向望去。

    杨志武拉过赵安,语气沉重说:“安子你放心,任务我已经完成了,情报现在就在我怀里。刚才我不小心被发现了,一直在被日本人追捕。后来我逃到了金山寺,好不容易摆脱掉日本人,可惜却铸下了另一个大错,唉!”赵安忙问:“什么大错?武哥你不要着急,慢慢说!”

    杨志武把事情经过仔细给赵安讲了一遍,赵安听完后有些奇怪,他问:“武哥,这个匣子已经在洞里放了千年,为什么从来没有被人发现?怎么日本人搜到洞里,就能如此轻易发现这个秘密呢?这会是真的吗?”

    杨志武耐心的解释道:“安子,这个问题我在路上已经仔细想过。法海禅师是金山寺的前辈高人,想来寺中僧人除了上香,应该很少去洞中,更不可能随意冒犯。金山寺虽然经历过几次战火,但应该没有被举寺搜查过。我藏身的密室满是灰尘,已经很多年没人进去过。估计这个密室,连寺中僧人也不知道,由此看来洞中真的是人迹罕至。这次如果不是日军尿急,在那石床之旁小解,也不会这么巧合的发现匣子。”

    赵安点了点头,接受了杨志武的说法,杨志武急切的说:“安子,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日本人很快就会途径此处赶往上海,咱们一定要在路上截获这份地图!”赵安听完有些沉默,并没有立刻回答杨志武的话,杨志武见状连忙问:“安子,你怎么了?这件事迫在眉睫啊,咱们得快做准备!”

    赵安这才说:“武哥,在这场国与国的战争之中,一件古物、一个书法的得与失,是改变不了任何结果的。我们要战胜日本人,靠的是枪炮、靠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为何你如此在意这件事呢?要知道,我们两人对上十一个日本宪兵,全无胜算可言啊!武哥,咱们两人一身本领,可以为国家做很多更有用的事。现在咱们要为了一个古代书法,而去跟日本人拼命,这样做值得吗?”

    杨志武听完,这才明白赵安的疑虑。他仔细理了理思绪,然后正色说:“安子,刚才救我一命的老伯说的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我很赞同。你说的也对,我也不想轻言牺牲,更想留得有用之身,去抵御日本人的侵略。可是这次不一样,兰亭序不是普通的宝物,它是中国书法大成之代表。兰亭序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进步的标志,更是我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如果我们任由日本人得到它,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古人、怎么对得起后人、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焦急的喘了粗口气,杨志武又接着说:“就算没有我们二人,日本人总有一天也会被打败,会被赶出中国。可是如果兰亭序被他们夺走,送给他们的天皇,那就永远都不可能再回来了。安子,献身报国有很多种方式,可是不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必须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现在就是这个时刻,你能明白吗?”

    赵安听完,沉吟了半晌,突然“啊”了一声,醒悟过来。他脸色有些红,惭愧的说:“武哥,是我太狭隘了。如果不是你这番话,我真是误了大事!你说的对,这兰亭序不仅仅是一个书法,他代表着我们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的。如果今天它被盗走,那明天还有别的东西也会被盗走。如此下去,以后就算赶走了日本人,咱们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剩下什么呢?中国还是原来的中国吗?所以我想明白了,武哥你放心,今天咱们一定要把它夺回来!”杨志武大喜过望,赶紧拉过赵安开始商议办法。

    杨志武说:“安子,我刚才藏在密室中听到了日本人的话。日军小队长说,他们要开车去上海,咱们靠双腿,再快也追不上汽车啊。现在必须得想一个办法,把他们的汽车拦下来才行。”说完,他仔细看了看不远处的那条公路。

    这段路几年前很好走,从镇江到上海只要几个小时。但自从淞沪会战之后,道路被炮弹炸的坑洼不平,日本人忙着去进攻一个又一个城市,也顾不上修整一下道路。

    看着从这树林里穿过的公路,杨志武灵机一动,他兴冲冲的对赵安说:“安子你看,林中这段公路路面不宽,两旁又都是大树。如果咱们放倒一棵树,把它横着路中间,那日本人的汽车就肯定过不去了!”

    赵安听的连连点头,正要开口赞同,突然想起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赶紧问:“武哥,你的主意是不错,可是咱们俩既没有斧头也没带锯,该如何才能放倒一棵大树呢?是靠我这把剑还是你那把匕首?我在武当山上,还真没学过这么厉害的武功。想要用宝剑斩断大树,估计只有三丰祖师才能办到吧。”

    杨志武听赵安说得戏谑,瞪了他一眼。然后嘿嘿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交给赵安,这才说:“你小子!以为咱们军统局是要饭的吗?哪个特工身上没两件宝贝啊,你看看这是什么!”赵安仔细看了看手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