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策-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上那是什么?”有人发现天空中的黑点。

    这军官一眼看向随军的一名武尊,这武尊两眼发直,脸皮抖动一下,大喊:“走,是北唐的神化高手!”

    话音未落,这武尊果断拔腿就跑。是。武帝武宗不会屠杀这些辅兵,但杀他这个武尊,绝对不是问题。这帮辅兵把东西一丢,转身就跑了。

    这不算逃兵。没人会那么缺心眼。那么盲目的要求普通士卒和神化高手为敌,其实相反,这种逃跑是被鼓励的,总比留下来挑衅神化高手好吧。

    一会儿的工夫,这批北唐派遣的以老许太监为首的神化高手,抵达此地。

    老许太监等人降落下来,各自郁闷的看着这些被倒出来散落一地的粮食,俘获的希望落空了。

    一直以来。袭击敌军后勤,把敌军后勤俘获。转化为自己的物资,这是很被向往的办法。

    多年前。运输粮食会用大包小包,后来有神化高手靠类似渔网的东西,袭击后勤,再一网打尽俘获回去。

    然后,各国处心积虑的想方设法俘获敌军后勤,也一边处心积虑的避免自己的后勤物资,被敌人俘获。

    总之,大家都变着花样来。以至于,今天大家都很难俘获敌军后勤物资了。

    “烧了吧。”一名武宗苦笑,取出火油。

    老许太监拂袖,把所有粮食卷在一起,点燃火油把粮食给烧掉了。

    半帝王魂率队,袭击后勤船队,损失超过十万石(一石五百斤),也就是五千万斤军事物资。四名武宗战死,一名武帝被重创。

    唐正耀率队,袭击陆地后勤,损失三万石军粮。

    老许太监率队,袭击陆地后勤,损失五千多石军粮。

    短短半个月,上阳军的后勤线上损失五十万石粮食,床弩重弩等各色军械超过上万部。

    上阳后勤机构气得吐血。

    每一个坏消息的来临,都是一次对后勤运输的重大打击。

    傅希文神色凝重,末了,没有责备后勤军官,而是叹了口气:“后勤线太长了。”

    北唐的后勤线,只有一万多里。上阳的最长后勤线,却是高达三万多里。

    这是上阳军急于北上和大律赛跑,注定会带来的后遗症。

    ……

    ……

    王策下令,要求攻击上阳军的后勤线。

    傅希文也下令,要求攻击北唐军的后勤线。

    后勤线的长短,兵力的多少,后勤压力的大小,直接对这场互相攻击后勤线的胜败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场后勤大战中,北唐基本立足不败之地。

    九洲的战争思想,已经勉强够得上海陆空的立体战争模式了。

    后勤运输,其实也勉强够得上海陆空的立体运输模式。

    倘若条件允许,一名武帝充当后勤运输,轻松能拎着数百吨的物资,一天前进上万里。这运输量,这速度,比起运输机空运要强了许多。

    靠武者,内河运输的速度,其实比现代船只也丝毫不差。

    一样是靠武者,一名罡煞境好手,一天能拽着一车一千斤的物资前进二百里。一名斗罡高手,能运输一万斤的物资,一样是一车一千斤的物资,一天能前进至少五百里。

    陆地运输的效率和速度最慢,河运和海运要快一些,空运最快。

    但,陆地运输的规模最大,海运和河运次之,空运规模注定是最小的。

    后勤上破绽处处都是,防不胜防,因此很少会有人在后勤上动太多心思,除非在高端武力上有绝对的力量和绝对的数量,否则掐不断后勤线。

    以最简练的话来说,半帝王魂很强大,王策也不敢次次都派王魂大叔出马。万一被上阳人逮着机会。纠集七八个长生武帝,未必就要不了半帝王魂的命。

    后勤袭扰战。是一直在持续的。前线的摩擦战。也一直在缓冲的一百里的地带中,频繁的小规模的发生。

    王策也好,傅希文也好,都不想太安静。停而不打。会很伤士气的。

    “第一军团和第五军团暂时撤下来,换第三和第八军团上。”

    王策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在大战来临前,十大军团轮流上前去打一打,互相磨合一下。其实,上阳军不也是这么干的。

    战争的号角正在呜呜响起。人人都感觉到,大战快要来了。

    上阳军以傅希文为首,聚集大批高级主将,参赞。参谋,拼命的研究,拼命的制定各种作战计划。

    王策也要求,凡是从三品以上的将官,参赞,参谋,一并参与研究敌情,并尽量制定各种作战计划。

    规模太大了。战场太大了,双方总计四百万大军。囤积在上千里的战线上。傅希文和王策就是再善于大决战,也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

    出人意料的是。王策很少参与敌情研究和作战研究当中。

    “冬天来了,很快就要变冷了。”王策抬头:“估计这会儿极北一带已经下雪了。根据北衙情报,这一带最迟十一月也会下雪。”

    “雪天,对作战影响大不大?”白起问。

    王策取来一份战场环境卷宗,看了一下,摇头:“这一带算是中部,冬天的雪不是很大。军队又都是武者,雪天对作战影响不大。”

    卫青沉声道:“倘若拖下去,会不会拖垮敌军的后勤?或者,从后勤打垮对方。”

    王策摇头:“后勤运输方式太多了,是拖不垮上阳军的。”

    李靖端详沙盘,良久,摇头:“规模太大,奇袭战伏击战都没意义,无法影响大局。”

    霍去病不服气,傲然道:“给我二十万精锐骑兵,掩护我南下,我能截断至少一路敌军退路。”

    蒙恬锁眉:“规模太大了,除非,一点一点的吞下对方,否则很难正面击败。”

    “但,从眼下来看,除了正面击败对方,就没有其他办法了。”王翦表示了一定的反对,这么大规模的战役,是容不下太多奇谋妙计的。

    再好的战术,在这种规模的战事中,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王策搓搓脸,环顾众将,清一色是古代最善于大军团决战的将领。沉吟良久,他铿锵道:“此战,我要在最短时间,打成歼灭战!”

    众人沉默了,李靖摇头:“如果主公要歼灭战,从一开始就不该达成对峙局势的,而是应该运动战。”

    王策没理会李靖,李靖复活才十来天,根本不熟悉九洲的战争模式。

    已经熟悉本地作战的白起,末了叹气:“难,难,难!”

    “在短期内,打成歼灭战。以现有条件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

    ……

    ……

    “根据王策的三个战例,他明显偏好歼灭战。”

    傅希文淡淡的扫视众将。

    王策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只有三次战场战绩:罪州战役,平定云国之战,以及密阳战役。

    数名专门研究王策的参谋,以及特务,在傅希文示意下,站起来侃侃而谈。

    “王策只参与云国之战的开端,其后去了鬼界,并不具备代表性。从罪州之战,和密阳之战来推测,王策似乎较为偏好歼灭战,并不太喜欢对峙战。”

    “从过去的三个战例来分析,王策在战场上,似乎不太喜欢拖泥带水。喜欢用计,但似乎更偏好用绝对的军事力量,击败对手。”

    上阳众将连连点头,这几人看了傅希文一眼,又阐述道:“王策在统军作战的作风,和平素的作风,并不一致,很难判定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法。”

    “不过,歼灭战一定是他的首选。”

    上阳众将轻声骚动起来,歼灭战?在这种规模的对峙中,绝对不可能打出全歼战。

    傅希文挂着淡淡的,温润的笑意,扣指在书案上敲击:“诸位,莫要低估了王策。王策虽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却并不因而掉以轻心,也并不因此而自鸣得意。”

    正要再说,一名亲卫走入附耳低声说了一句话。

    傅希文神色微肃,示意众将继续研究,在老太监的贴身保护下,他大步走出去。

    一名戴面具的灰衣人负手而立,端详他一会,淡淡道:“傅希文?”

    “我能帮上阳击杀王策!”

    这名来历不明的神秘灰衣男子,咧嘴一笑,笑容森森!

    。

第一卷 第625章 晚霞如血,战争号角

    阳西下,给大地万物覆羔一层暗红的血色。

    “又是一天了。”

    上千里的战线一带,无数个地方,无数的人,迎着落日余晖,发出了一声声叹息。

    北唐和上阳正在酝酿的这一战,早已成为九洲最耀眼的焦点,无数人马纷纷赶来这一带等候每一个消息,每一个转机每一个变化。

    这会是决定东洲霸权归属的一战,也会是影响天下一统的一战。

    从王策南下的那一刻,就注定会成为九洲最重要的进程节点,注定会成为九洲未来的转折点。

    王策和北唐,有没有资格,有没有能力,成为一统之战的搅局者,甚至参与者。能不能狙击人皇,能不能成为反抗人皇的旗帜。

    此战结束的时候,必将揭晓无数个关于未来的谜团,解开九洲迷局。

    喜欢人皇的,不喜欢人皇的,人人都在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战的结果。

    “又过一天了。”有人愤然抱怨:“又没打起来,分明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就是就是,大军集结这么多天了,双方囤积了几百万人马,难道就在这里干瞪眼。”有人等的心焦,口不择言的抨击:“莫给他们还以为瞪眼就能瞪死人呢。”

    也有人等得心烦意乱:“我看,王策和傅希文是贪生怕风……”

    各种悲意的想象天马行空,各种不耐烦的抨击乃至诅咒那是集天下骂人之大成。

    各种骂声如潮,有人忍不住这些军事白痴的言论:“打仗的事,哪儿有这么容易。几百万人对峙,你真以为说打就能打啊!”

    “几百万人马,人吃的马嚼的,真要换了你去,不要说打仗,就是管理,你也未必能理顺一个头绪出来。”这几人恼火道:“说得简单。

    这几名来自燕国和凌国的人很快就惨遭众人群起而攻之:“我认得你们,你不就是燕国的那个谁……你们燕国都快被灭了,还指望什么。莫非,你们还打算来投效北唐?”

    这几人嘴角抽搐难堪的涨红脸。恰恰是被说中子心思。

    大律不动声色,大军一路南下吞并各国。如今还没打到燕国和凌国,可也差不多了。如果没有意外,很快就会完蛋。

    两国一直和大律为敌,投靠谁都行,唯独是不能投靠大律。

    派了人马过来,无非也是心存投靠的意思。必要时,只能果断的放弃领土漂洋过海投靠王策或北唐。

    九洲聚焦各路势力派来的,或是亲自过来的江湖武者等等,总数不下数千,零零落落的在这一片战场等待。

    啪!

    一份重要卷宗丢在上阳情报官面前,卷宗左上角是一些锦绣花纹,这是大律锦营标识。

    这名指挥同知错愕的抬头,看向傅希文。傅希文淡淡道:“这是大律提供的,关于战灵军的所有相关情报。你查验一平和我们的情报是否有出入。”

    “可靠吗?”指挥同知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立刻闭嘴。

    其实,大律平白无故的给上阳军提供战灵军的详细情报也不是太出格。南北之战,不论胜败,对大律都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除非两败俱伤。

    大律更忌惮,也更仇恨王策,这不是什么秘密。大律忌惮王策和北唐联手,多过忌惮上阳这个东洲人皇国度,这很难堪,却是不争的事实。

    傅希文谨慎交代:“细心查验,并证实。”

    大律是最早吃战灵军亏的,也是最忌惮王策和战灵军的,最早和战灵军交手的,最早调查的。

    以锦营公认最强悍的情报能力,加上这些因素,如果除了王策,还有谁更了解战灵军,那就一定是大律。

    傅希文重新环顾,扣指让众将聚焦,他重新非常认真,异常肃然道:“诸位,我再一次强调,王策虽然少年得志,名满天下,从未有统兵作战的经验,诸位千万不要存有轻敌之心。”他指的是人类军队。

    “天妖王策!”傅希文不自觉的念:“王策少年聪慧,老成早熟,虽时有狂妄跋扈之举,却从不骄傲自大。”

    “他多次凭一己之力,易如反掌的把所有人玩弄得团团转。他多次置身必死的局势中,却每一次都成功逃脱,至今无人杀得了他。”

    傅希文凝声,肃穆:“诸位,一定要记住。十多年来,一心一意要杀王策的人和势力很多,大律,神恩会等等,无不是最顶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