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策-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策眼神扫向滕沫:“腾将军,我命令你,准备展开反击冲锋。”

    半个时辰后,轰轰烈烈的炮灰军团,像疯了一样的冲击着早有准备的大律军。

    二月二十八,些许新芽在白皑皑的雪地覆盖中,茁壮坚定的生长出来。

    这一天,王策在西南战线投放百万炮灰军团,凭无数战灵军,一举鼓舞士气。

    炮灰军团率先悍不畏死的发动冲锋,二十万北策军随后发动全线冲锋战,一战把大律西南军打退三十里。此乃半年来,北策军第一次向前推进。

    半年多前,大律向北策府开战。开战的头一个月,大律军兴许是忌惮忘情天子,攻势并不强烈,多少有点儿拉锯战的味道。

    然,继第一个月后,大律一百多万后续大军来临。大律三大方面军以猛烈的攻势,终结了拉锯战,从那一个月开始,北策军节节败退,只有撤退,再没能有一次前进。

    就本身来说,此乃半年来最振奋士气的第一次战术反击。同时,也意味着,战略相持阶段降临了。

    王策是二月中旬返回的,回来之后,一直忙于各种事务,见忘情天子,见薛天子等来助战的,见许多来投效的。并始终在熟悉,了解战局。

    这段时间,也是大律军摄于战灵军机动力,三路大军实施战术运动,互相靠拢的暂时休战期。

    战术反击战,是王策亲自下令的。此战的最大意义,标志着王策正式全面接管北策军,标志战略对峙战降临。

    大律和北策之战,转入下一个阶段。

    王策的接管,亲自策动的战术反击,迫使大律在下一阶段战争来临的时候,必须在“分散兵力和集中兵力”的两个战略方针上做出一个选择。

    三月三,燕自愁亲率五十万混编北路军,从下林城寨方向浩浩荡荡的前来,并抵达北策府,麾下将星如云,管缙云,孟东宗,纪藏等等。

    三月五,北策军和大律军展开激烈大战。当日,大律第一批增援大军来临,是半年前从南方抽调,囤积在北方备战的三百万仆从军中的一百万十个军团,抵达前线。

    三月七,颜鼎亲率另外五十万混编南路军,从临海的通道抵达北策府,麾下有裴语琳,卞应晟,段宣等高级将领。

    三月十二,大律第二批增援大军抵达,是一百万从北方六府调来的本土八个军团。

    战争号角持续奏响,战争的乌云挥之不去的笼罩在整个北洲,乃至九洲。

    至此,大律的前线兵力,已经多达四十个军团,兵力高达五百五十万。

    北策军的前线兵力,多达二十五个军团,兵力高达三百万。

    一次规模无限接近千万的大战,以最温吞水的方式,悄然无息的来临。没人会否认,这也许是千年来最浩大,最震撼,最激动人心的大战。

    “进攻。”

    很难说,是王策的命令,还是大律军的命令。

    总之,在某一日,也许史书会铭记,这一天,是三月十五。

    在这一天,北策军或大律军几乎不分先后的向对方发动进攻。

    王策要求东南和东北两线采取守势,在西南线投放三百万炮灰军团,曹魏和蜀汉两个小军团,以决死的方式策动正面强攻。

    饶是大律军谨慎布防,也在数量恐怖的炮灰军团强攻掩护中,被一天连续攻破两条防线。战损过十万,而王策的炮灰军团仅仅一天,就战损一百多万。

    这一次必将决定九洲归属的超规模大战,就这么被拉开序幕了。

    ……

    ……

    北唐。皇宫。

    站在一株桃花树下,唐帝神色蔚然,吞吐一口气,许是被呛着了,咳嗽数声,才道:“打起来了?”

    “是的,陛下。”诸相如垂首,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他每次面对唐帝,仍然感到一种心虚和尴尬:“是王大人亲自策动的进攻。”

    “嗯。”唐帝深邃的点点头,示意诸相如下去。忽然唤住他:“你背叛了朕,知道朕为何没有惩戒你吗。”

    诸相如沉默的垂首下去。

    “他是朕的儿子。”唐帝像是自言自语:“你背叛了朕,就不能背叛他。去吧。”

    诸相如沉默的转身就走。

    唐帝凝视他的背影,直到消失,眼中冷光一凝,很快变得复杂:“老汪。”

    老汪太监悄然上前,唐帝嘴角微微上翘,缓缓沉声道:“召集众人,是时候做大事了。”

    “春天,它来了。”

    唐帝捻住一朵娇花,这么笑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朝廷百官都感到相当的费解,唐帝陆续下了一些很奇怪的旨意。其中之一,就是和军机院商议之后,再一次把独断裁决大权授予王策。

    其次,在很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唐帝要求军机院下令扩大西策府编制,扩编为一百万。其中本土军编制为六十万,仆从军编制为四十万。

    须知,其他七府当前的最大编制,也不过就是五十万罢了。

    扩编,不扩兵,就意味王策的西策府一个能抵得过两府,本身又多是精兵猛将,等若是一个西策府的战斗力恐怕就相当三府总和。

    此番驰援北策府的百万兵力,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安原府和北疆府。

    进入北洲作战的北唐军,目前已达到一百二十万。西策府还有二十万坐镇本土,也就是说,王策直接统辖,并控制的北唐军,已经接近一百五十万。

    能影响的兵力,恐怕还要翻上一翻。也就是说,必要之时,除非有唐帝的命令,否则王策一个人就很可能调动三百万北唐军。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让文官头皮发麻的数字。

    很多官员都有一些猜测,尤其是发现,北疆府前年在东宁入侵时节节溃败,作战不利,直到颜鼎走马上任才止住溃败。而安原府是唯一驻扎在北唐腹地的野战军,却始终碌碌无为。

    从前年东宁入侵以来,北疆府表现烂透了,安原府简直碌碌无为。唐帝却始终没有追究过。不免古怪。

    众多官员怀疑的时候,军机院的一个调令,让很多人都肯定了某些猜测。

    熊式武这个上任一年多的中原府副都督,被调入安原府担任副都督。

    这个调令,让很多官员恍然大悟。原来陛下不是不追究,而是……等王策来追究。

    某些官员咀嚼出某些味道的时候,唐帝忽然召集内阁和军机院商议大事,出来的时候,人人脸色沉重,或有喜色。

    次日,唐帝在朝会上下诏书,引起北唐朝野哗然。

    “朕要远游,请太子监国。”

    言简意赅的诏书,让整个北唐为之震动不已。说是退位,也显然不像。不过,唐帝在最后一天的大朝会上宣布,他留有遗诏,若然五年内未回来,则由王策继位。

    无数官员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震撼得傻了。

    北唐哗然,天下哗然。无人知晓唐帝想干什么,更加不知道,这是顾博和王策的承诺一部分。

    如此一来,很多官员倒是懂了唐帝之前的许多安排。无非就是想要王策控制住军队和两衙,以及大内营,这三大暴力集团。

    也不理会外界像沸腾了一样。

    剑神山的三大剑帝,费饮血,顾隐(杭剑帝),吕植。

    唐帝的微笑深邃,转脸:“临天无敌,今次又有劳你了。”

    临天无敌傲然比划两根指头:“这是第二次,剩下最后一次出手机会了。”

    唐帝深沉一笑,跺足一动,率先飞上天空:“我们走!”

    吕植等接二连三的跟上,问道:“主上,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上阳。”

    唐帝云淡风轻:“上阳和他们的……皇帝。”

    

    

最新章节 第692章 霸权之战

    第692章霸权之战

    写本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删了一千多字,才压到五千字的。。。《郁闷,难道七百章还结束不了?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其实最后一战并不占篇幅。啊啊啊,还是求票吧。

    北策和大律之战爆发,世人称之为“律策大会战”。

    和北策早早确定最高指挥官不一样,大律迟迟没有决定谁来担任最高统帅,也有迟迟未能进入状态的嫌疑。

    大律军最高统帅之争,乃是北陆侯和武侯之争。此乃一目了然的。

    大律前几年,专门起复这两名退休多年的两代名将,肯定不是起复来玩耍的。

    外界以为,是北陆侯和武侯互相争权,却是大错特错,不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北陆侯和武侯不见得是什么君子。

    和争权不相干。北陆侯和武侯不一定就很想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和战灵军作战,实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身为军人,肯定也想和战灵军交手。这种心痒难搔,见猎心喜的滋味,总是有的。

    不过,傅希文也是前车之鉴。稍有不慎,一个战败,那就一生英名尽丧,颜面扫地。

    何况,此乃大律最重大的战事,势必将会关系国运存亡。个人的意愿已经很微乎其微了,北陆侯和武侯实在没理由争先恐后的抢夺这个。

    话说回来,当今大律有能力有经验,有杰出军事水准的,能统御超过五百万大军的大统帅,说来说去,也只有北陆侯和武侯这两位了。

    如果单说现役的,普天之下,恐怕除了王策之外,一个都没有。其中一方就统御三百万大军,那是何等规模,岂会等同儿戏。

    放眼全世界不会超过八个。这其中,包括已经退休的。

    律策之战,从一开始,全世界都知道,北策一方的最高统帅,百分之两千会是王策。

    大律一方,要么是北陆侯,要么是武侯。大律这个时候,在这种关系国运存亡的一战,绝对不会交给夜放天。哪怕夜放天是新一代名将。

    实际上,迟迟没能决定的,不是大统帅之位,而是此次大会战的战略思想。

    唯一能结束纷争的,只有律帝。为了结束战略思想的分歧,为了尽快给大军找到一个统帅,律帝悄然在流枭等武帝的陪同下,抵达前线。

    饶是律帝有气魄,亲临前线,一眼看见这分明漫无边际的战灵军海洋,也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多,实在太多了。律帝也好,谁都好,一辈子活下来,肯定都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战灵军。

    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会很可怕。

    北陆侯充满惊悚,旋儿冷静下来:“每次攻防,会出动多少?”他指的是常规攻防。

    “单只西南战区,每次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前线主将看着北陆侯,神色充满恭敬:“以炮灰军发动强攻,并掩护,主力战灵军混合北策军抢攻。”

    “每次大约杀死十万到二十万炮灰军,主力和北策军大约五千到一万之间。我军每次阵亡约为一万余。”

    北陆侯敏锐的察觉阵亡二字,瞄了扈宝一眼:“锦营情报没错。和战灵军交战,阵亡率是较高。”不是王策故意的,这是战灵军自身的特点。

    一脸铁毅之色的武侯关注的是其他:“三线战场,约莫三日一次攻防。王策每一次会出动上百万炮灰军。”

    瞄了一眼,前线主将知晓其意,低声道:“主力战灵军,每次约有十万出战。”

    北陆侯和武侯凝重的眺望战场,互相看了一眼:“也就是说,王策每三日在三线战场,出动百万炮灰军,三十万主力。”

    “以王策的头脑和军事素养,不会不知道,此战至少要打上半年。”

    律帝安静的聆听,不太懂得军事的他,暂时不太明白这其中蕴藏着什么东西。

    北陆侯心情沉重,低声道:“陛下,每三日王策就能出动如此规模的战灵军。莫说持续半年,就是三个月,那会是多么庞大的数目?”

    “主力战灵军的数目不好判断,但是,炮灰军,恐怕……”轻松的,从数据就能推测,王策的炮灰军团至少能达到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

    绝对不会少于三千万的炮灰军团。

    一句“我同意集中兵力”的话,涌在喉咙,差一点就被武侯说了出来。

    分散兵力,会有好有坏,坏处就在于失去了战场主动权,陷入被动。道理很简单,你大律分散兵力,引诱我王策分散兵力,难道我就一定要应战?

    当然不。王策大可潜入大律,玩一招漂亮的敌后作战。可王策如果空投三千万炮灰军团,在大律境内大肆攻伐破坏……武侯鼻尖凝出一滴汗珠,竟然脸色有些铁青。

    ……

    ……

    帝王三宝,是很奇妙的宝物。没人知晓是怎么诞生的,更像是天地间自动生成的。

    帝王三宝,汲取的,仰赖的,是本土的天地人三气。在本土,是最强大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