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我先去找立哥了。”

    “表哥……”娇娥又有些舍不得了,外面很热,这么几番奔波的。

    林天笑嘻嘻地将娇娥的头抚了抚,轻声道:“明日午间别关窗户……”

    “你……快走!”娇娥大怒。

    第二日,林天带着林立来找娇娥,不出意外地看见门窗紧闭,入了内,娇娥才被唤起,睡眼惺忪地斜倚在案几旁。

    林立见了就笑:“表妹,这么热的天,你还关着窗户。”

    林天似笑非笑地瞧着娇娥,娇娥的脸腾地红了起来,声音像是蚊子叫一般:“夏日蚊虫多,我防蚊子的。”

    林立立即道:“你看你这脸都热红了,这会子不睡了,还是开开窗吧,不然说话也闷的慌。”

    夏婆子闻声过来,将窗打开,道:“是呢,今日大娘子歇息,非要把窗户都关上,虽然屋内有冰,老奴守着大娘子也出了一身的汗。”

    林天的唇角忍不住翘起,表妹真是有心了。

    娇娥脸对着林立,却将林天瞧得清楚,脸红红地道:“去到些酸梅汁吧,两位表哥从外面来,都热了。”

    夏婆子这才走了。

    三人坐在一处,商议了一个多时辰,都觉得可行,林立道:“剩下的事情就是哥哥的了,这大面上的事还需要哥哥和姑父、于大人商议一番。”

    林天点点头,心情很好,夏婆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名侍女,捧着些布料和水果。

    “这是……?”娇娥看看林天,不由得有些慌张,“又送来了吗?”

    夏婆子为难地点点头,道:“许大人又送了这些来,夫人已经请他不要送了,他只说是做赔礼,希望大娘子的身体快点好起来。”

    林天的脸色阴沉下来,许嘉想娶娇娥这事,他已经清楚了,没想到对方已经发展到上门来献殷勤了。

    娇娥很无措,“表哥,我……”

    “人在那里呢?”林立问。

    “在厅堂坐着呢,夫人问大娘子是否要出去见见?”夏婆子道。

    娇娥十指交错在一起,揉了半天,坑坑巴巴地道:“我……我……我还是去见见他吧。”

    林天道:“也好,我和你一起去。”

    “嗯?”娇娥紧张地吞了口口水,看着大表哥,问:“你也要去?”

    “那当然了,我陪着你见客,总比你一个人见客好啊。”林天坚持。

    娇娥张了张嘴,默了片刻,道:“可是……可是阿母和洛嬷嬷都在啊。”

    “我来时,姑父不在家,她们都是内眷,不方便。”林天继续坚持。

    夏婆子同情地瞧着自家大娘子,娇娥点了点头道:“好吧。”

    娇娥换过衣裳,林天陪着娇娥就到前厅见客去了,娇娥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林天一路都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拉着娇娥的小手。

    许嘉坐在厅堂里,陪着林氏和洛嬷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侧耳听着木屐在石板上哒哒的声音,终于瞧见娇娥进了屋子,只是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一个最不想见到的人。

    洛嬷嬷瞧见林天拉着娇娥的手,入了厅堂才放下,娇娥低垂着头,颈子粉红,暗想这林家的小子到挺会抓住机会的。

    娇娥上前见过许嘉,林天也施了一礼,便像是在自家一般,招待起许嘉来。

    林氏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林天早已被视作自家人了,赵义不在家,并不方便,有了林天,的确要省事很多。

    娇娥今日穿着一身素纱,围着粉色的腰带,头发依旧是挽着双环髻,系着粉色的发带,额角插着粉丝的花胜,上面贴了点翠羽,衬得小人儿很脱尘。

    许嘉不由得看了又看,又问娇娥的头发长得怎么样,上次送来的那些果子可喜欢。

    林天便东拉西扯些西域战事,粮草兵马之类的,因为赵兴的缘故,这些话题,即使是听不懂,林氏和娇娥也会很关心的。

    许嘉本就是在皇上身边的中郎将,左听一耳朵,右听一耳朵,也知道不少了,见林氏母女关心,就不免多讲些,林天在一旁听着点头称是,心下暗自盘算,要买多少粮草合适。

    后来时间不早了,娇娥找了个借口,起身更衣,便不再到前厅来了,许嘉虽然还想再多呆一阵,也觉得有些晚了,就道了别,林天再三挽留,声称要摆家宴招待,许嘉心里更呕了,推拒了林天的好意,林天又殷勤地送到赵家门外,就像个好客的主人一般。

    许嘉悻悻地上了马,他这才懂得姐夫说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什么意思。

    林天就象是赵家人一般,处处都能替娇娥拿主意,好像娇娥就是囊中物,若是自己打小和娇娥一起长大,娇娥还不得是自己的?

    要怎么才能将林天撵走呢?许嘉动起了脑筋。

    转眼到了冬日,冯世奉一路快行,在腊日之前抵达了长安城,随身携带了十匹汗血宝马,以及西域诸国托汉使献给大汉天子的礼物。

    冯世奉大败莎车国和西羌,杀了莎车王,震慑了西域诸国,这次进献上来的礼物都非常的隆重,其中大宛国进献上来的一匹名叫做象龙的名马最得刘询的欢心,象龙善解人意,脚程一日可达二千里,超出了大宛以前送来的汗血宝马,整个大宛国内也就这么一匹。

    刘询很高兴,觉得冯世奉这次出使大宛国,涨了大汉的志气,灭了西羌和匈奴的那点子威风,怎么奖赏都不为过。

    他决定封冯世奉为候,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都点头认可,张安世依旧在家里养身,不上朝,张千秋也不好反对,赵充国是一向偏向于武将的,武帝时期,因战功封侯是及其常见的事。

    冯世奉没有任何异议地被封为关内侯,并被任命为光禄大夫。

    娇娥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感慨,前世冯世奉提前出发了几个月,抵达西域的时候,正赶上莎车国内乱,如同今生一般,打败了莎车国,杀了莎车王,但没有赶上西羌作乱这一茬,冯世奉得胜归来时,皇上想封侯,众人都同意了,唯有萧望之不赞同,说汉使出行,擅自用皇上的名义征调各**队,虽然建立功勋,却不能让后人效法。

    皇上也觉得有理,若是后面的汉使都学冯世奉,在各国兴起战事,以图功勋,确实麻烦,冯世奉便没有封侯,只被任命为光禄大夫。

    今生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会有转机,前方依旧会有许多难题,但娇娥相信,一定能走过去。

    对赵兴的赏赐未被提及,但众臣子都知道,若是赵兴归来,至少也会是个关内侯。据冯世奉禀报,互市进展非常顺利,在来年开春的时候,应当就可以开展西域和大汉之间的互市了,届时,不知道皇上会奖赏什么。

    众臣私下里谈论,赵兴至今未定亲,自称是为了避免耽误妻子,这样品貌俊秀的郎君,不知道会成为那家的女婿,有女儿家的群臣都开始留意起赵家的情况来,萧望之更加懊恼,女儿萧美君为何就看中了赵广汉家的莽汉子赵彭祖呢,自己那么欣赏赵兴来着。

    可很快就传来了一条消息,手脚快的冯家已经掠走了美郎君赵子房,两家都下了定了,这才是真正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许嘉听了之后,大惊,赵娇娥岂不是也要被定走了!    严延年蛰伏在东海郡做郡吏,侍奉着严母,他在郡中可以读到邸报,虽有滞后却也可以了解到朝廷都发生了那些事。

    当知道赵兴和冯世奉两人在西域立了两场大功,赵兴留在大宛开展互市时,严延年有些坐不住了。

    等到弟弟来信,说赵广跟着皇子们读书,赵娇娥经常出入后宫,于夫人和林氏相认,严延年真的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若是赵家真的得了势,必然不会放过自己。

    而他也不愿意放过赵家。

    严延年在信简中谈了对于西域和大汉之间战事的看法,并且暗示自家和赵家有隙,弟弟在太子府中并不受重用等等。

    这是一封投诚的信简。

    张千秋一直在犹豫,这样的人到底能用不能用,严家和赵家的事,随便查一查便能知道个大概,严延年这个人当年也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皇帝曾经点过他的名去做平陵县的县令,只是没有把握好机会,白白丢了官,又从丞相府的低级属官开始做起。

    开始,张千秋叫弟弟们稳住别闹,是不想在赵家身上白瞎功夫,惹来事端。

    但这么久以来,弟弟们在赵家的事情上讨不着好,竟然还将张婕妤给搭了上去,张千秋也知道,这个梁子已经结下了,不是说自家就此收手不闹就算完了的,如今人家势力不够,若是够了,谁不想报仇。

    如今,叫弟弟们稳住别闹,是因为确实不能再在皇上面前有动作了,张千秋想,应该伺机而动,首先应努力想法子护住在军中的地位,能护一点算一点,护住了再说以后的事。

    严延年了解赵家,又与赵家为敌,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如今跌倒低处,拉他一把,便能牢牢站在张家这一边,随着太子的势力越来越大,原先依附张家的人就不会再那么忠心了,不如现在先扶持几个死忠,可严延年在赵家的事情上,让人觉得不地道。

    张千秋在这边衡量着严延年的价值,严延年在东海郡等的神魂不宁。

    他是没有人可以投靠了,魏相已经不会搭理他了,丙吉和于廷尉两人关系很好,而且丙吉特别注重下属的品德。

    算来算去,三公里面只有张安世可以投靠,张安世的年纪已大,身体不好,张家的三个儿子里面,能够接管张安世的势力的只有张千秋了。

    昔日,他在御史府任职的时候,就听说霍光夸奖张千秋远胜过霍禹,说张家有这样的儿子,是注定要兴旺发达的。

    搭上了张家的大船,严延年相信凭他不俗的办事能力,一定能做到二千石的大官。如今这个样子,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严延年在等,他的好友张敞也在等。

    张敞不知道为什么不遭魏相待见,按照严延年的提示给魏相发了封信简自荐,魏相只说要踏实做事,做好山阳太守,回长安城要等待时机,做臣子的只能由皇上来安排。

    皇上让他做山阳太守,就是让他在这里监视着被霍光废掉的原昌邑王,如今的海昏候刘贺罢了。

    这种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让他做呢,张敞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做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刘贺做了皇帝几十天就被霍光废掉了,如今陛下登基都快十年了,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刘贺还能做什么?

    张敞在发给皇帝陛下的密报里,将刘贺近期在做些什么说了一遍,当然在奏章中是免不了要诋毁一下刘贺,让刘询得到满足的。

    张敞说刘贺形貌丑陋,肤色青黑,眼睛很小,鼻尖塌陷,胡须眉毛稀少,身材高大,有肢体痿弱的病,行走不便。

    事实上,皇帝也知道,刘贺是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李夫人的孙子,多年的磋磨兴许会叫刘贺老的快些,形貌怎么会象张敞说的如此难看呢。

    张敞又说刘贺的智能低下,一心只想着猫头鹰之类的玩乐,也不知道给守父亲墓地的宫女们恩典,心中残忍,不懂施恩,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只知道玩乐,不足为惧。

    最后张敞又再次向皇帝表达了想回到长安城,回到朝廷,侍奉皇帝陛下左右的想法。

    刘询有点犹豫,问魏相,是否有职位,可以将张敞调回来任职,魏相因为看了严延年发给张敞的私信,鄙薄这两个人的为人,立即回说没有,又道张敞身负看管海昏候刘贺的重任,怎么能够这样惦记着回到长安呢,这样的话会降低警戒心的。

    张敞只好继续留守山阳,守着刘贺。

    时局的变化,让这两人不会等得太久。

    同样娇娥也感受到了这时局的变化,并且突然想到了一个机会。

    她记起前世这个时候,翻过年去,大汉和西羌有了一战,那一战打的及其辛苦,赵充国七十多岁了,还上了战场,足足打了一年多,才将西羌打的俯首称臣,再也不敢和匈奴人勾搭。

    父亲曾经在家中说起,赵充国弹劾丞相府,说若是当初听了他的多多储备粮食,西羌人还敢这么妄动吗,丞相魏相开始是不服气赵充国这个老头子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