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踪-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涅槃是否真为至境,佛国净土是否真实存在,老僧自己也不能无疑!



  原来不是他人不信,而是老僧不信。领悟此事之后,老僧日夜存忧,遍读佛典,修证各法,但不知为何仍不能去此疑惑之心。老僧心中悲苦难耐,五内如焚,苦参不息,最后终于顿悟,这一切不信,都是因为老僧从未在天地之间见到过佛祖之故。既已解脱诸缘,又有度化众生之心,佛祖何不久住天地呢?若是一见佛祖,老僧自然无疑能信。因此老僧发下大愿,愿成历劫不灭金身,在天地之间成佛,不舍人间,令众生得见而生信!”



  此言一出,嗔心和尚首先双手合十,高声吟诵:“阿弥陀佛!”一连数遍不止,其声有金石之音,如叩铜钟发响。



  “哈哈哈哈!”



  佛号未止,却有狂笑惊心,却是荒未央。众人移目观之,却见荒未央双手合十,对着金刚神一笑,道:“阿弥陀佛!”(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辩佛
  一声佛号诵毕,余音消失风中,荒未央便分开合拢的双手,对着金刚神冷笑了三声,然后背过了身去,不再多言一句。嗔心和尚不由一愣,他本来以为荒未央是要借机发难,佛号声中只怕蕴含无上道门神通,正自凝神戒备。不料荒未央竟只是简简单单地念诵了一声佛号而已,并无他所想象的施展出任何的神通法术。他可是道门忘情天啊,居然念起了佛号!



  荒未央这一举动,颇有些奇怪,但琢磨之下也似大有深意。脱天的高人,怎会真的任情妄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莫不暗合机缘点化之道。只看见闻者是不是能够真的领悟了。



  金刚神乃是佛门高人,虽无真实脱天境界,但慧悟岂是常人可比。见此情形,自有领会在心,却未多言,继续对陆正道:“天地之主,老僧之愿,是否痴妄,所以不成呢?”



  陆正毫不客气地指出道:“出乎身心,不改乎道,通达乎命,方有大愿可谈,否则只是妄念。妄念与大愿,是二非一,两不并存,不可混为一谈。果真是大愿,何来痴妄可说?若真存痴妄之念,又怎么能说是大愿呢?”



  众僧闻言,不少人点头赞许,金刚神也道:“善哉,天地之主所言,振聋发聩。如此,不知在天地之主眼中,如何看待老僧之愿?”



  陆正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身向远处看了一眼。与刚才金刚神的望云追风不同的是,他的目光所及是佛山之下,光明净地之上的修行人。陆正伸出右手冲山下一指,冲金刚神问道:“尊者可见山下的众修行人,陆正有一问请教。”



  “天地之主但问无妨,老僧知无不言!”金刚神应道。他并没有顺着陆正的手指去看山下的修行人,佛山有法阵守护,山下的一切动静声响都被阻绝之外,不会传上佛山半点。而那些修行人面对近在咫尺的佛山,也是觉得如对百里之外的高山。佛山虽现而难近。修行不足,终究无缘可及!



  陆正道:“请恕陆正僭越,敢问尊者,修行何以能够成佛?”



  金刚神听陆正问出这个问题。会心一笑,答道:“自然是因人有佛性。”



  陆正不作评判,接着又追问了第二个问题:“那修行人何以尚未成佛呢?”



  金刚神叹了口气,目光之中闪烁悲悯道:“贪嗔痴三毒不除,闇昧惑无明未断。所以不能成佛!”



  “尊者!”陆正叫了一声,金刚神自然而然应道:“老僧在!”陆正趁机问出了第三个问题:“尊者,众生可以选择不成佛吗?”



  此话一出,不只是金刚神一愣,在场所有的和尚都把目光投向陆正而去,有的是质疑,有的是震惊,有的直接就露出了不满之色,当然也有的是深思之色……面对这种种不同目光,陆正泰然自若。整个人凝然定然,如孤山独立八风,又如礁石不避乱流,无一回应,但也无所不应,显出坚定之志。



  金刚神的眼中是一丝敬佩之色,但同时又带着些迟疑道:“天地之主此言,甚为玄妙,若遇有志之辈,当因得闻此一言而得证悟。但世间众生不齐。倘若不明成佛修行之道,恐错认因果,迷离坠落,沉入苦海而不得超脱。更增天地之间的乱象,乃至妨害其他生灵。到此地步,又是奈何?”



  陆正哈哈一笑,道:“前辈此忧确是事实,陆正也无力解答。不过幸好在下曾在日月庐中曾受两位先生教诲,得李先生一妙语曰‘但受来学。不行往教’,或可助前辈思索。有缘缘则正,无缘缘受邪,此为晚辈所解。”



  “有缘缘则正,无缘缘受邪。”金刚神将此语念诵两遍,自语道:“佛祖所成之境界,名为诸缘不及,以为至境。天地乃因缘聚合而成,既然诸缘不可及,那岂不是说天地之间,是不可能成佛?老僧不解,天地何故如此拘束众生,不容佛存?”



  陆正心中一叹,金刚神在此有迷惑,难怪最终会找上断慈山的妖物,是他之修行出了问题。他摇头道:“其实天地并未拘束众生,更没有不容佛存……尊者,以晚辈所见,是你心中无佛,所以才看不见天地之间的无量无数之佛!”



  金刚神眉头大皱:“你说老僧心中无佛……”



  陆正居然说一位佛山尊者心中无佛,可实在是大大的不恭敬了,简直就如诽谤一般了。嗔心和尚当即一怒,眉峰一跳,正要呵斥。不料那边知缘居士首先高诵一声,道:“阿弥陀佛,得闻天地之主此言,本居士得证无漏之无分别心,多谢!”



  知缘居士的一双手臂在率意山被黑刀所发出的斩缘之力崩飞,到此为止一直都是无臂之人,双袖空空荡荡,但随着话音落下,他的一双袖子之中突然钻出了两只手,在胸前合十,冲陆正行礼。



  半月和尚喜形于色,道:“师兄,你终于又找回你的双手了!”



  知缘居士微微一笑道:“此时才知本不曾失去罢了,又哪里来的找回呢?”



  半月和尚睁大了眼睛,满是迷惑,道:“师兄,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知缘居士道:“不懂?不懂就对了,我们两个就别聒噪了,静言吧!”



  他二人的几句话都落在众人的耳朵里,荒未央首先笑了起来,道:“看来和尚之中,至少还是有两个明白人的。不过看某个尊者,好像就有点麻烦了!”



  金刚神问道:“天地之主所言,是不要让老僧执相求佛吗?这等道理,老僧岂能不明白得?”



  陆正听了,不置可否,再次伸手冲山下众修行人一指,道:“前辈既然明白,请问山下的是什么人?”



  金刚神这回终于顺着陆正的目光看了过去,道:“老僧所见,是一众修行人?”



  陆正问道:“为何不是众佛?”



  金刚神双手合十,道:“因老僧所见如此。虽然这些修行人都有佛性,但无修无证,无佛之神通境界。纵使未来或能成佛。但此时终究不是佛。”



  陆正此时也将双手合在胸前,道:“尊者如实所见,不作诳语,是真实语者。不过。请恕陆正无礼,以前辈方才所言,在下觉得前辈所问有误,不是天地与前辈之愿相违,而是前辈自身与己愿相违!”



  不是天地与自己相违。而是自己与自己相违?众僧听得这话,有几人不免思索起来,不可能吧,这天地之主真是胡说了,金刚尊者早已有知道境成就,岂能做出乱道自丧之行?这个陆正既无修证佛法,仗着炼化了天命花,便如此大言不惭,着实狂妄嚣张。他们都知金刚神之脱天境的神通法术来之不正,对他已有敌视防范之心。但听见陆正这话,还是不免大大不认同。



  金刚神思量了一会儿,也忍不住问道:“天地之主,请恕老僧愚钝,既然你说是老僧自己与己愿相违反,敢问如何是不相违呢?”



  陆正道眼既在,自然感应到众僧之中那些对自己颇有看法之人。但他并不在乎,自己不是佛门中人,也不是在场境界最高的,在这佛山之上大谈佛法修行。引来这些怀疑和轻蔑也最是正常不过的。就在金刚神刚问出这个问题之际,他便朗声回答道:“既然前辈愿众生见佛,那么前辈眼中所见当是佛才是,如此才是不与己愿相违。”



  陆正的声音清爽洪亮。如清风吹遍佛山每一个角落。金刚神顿时叹了口气,脸上神色,如有所丧!刚才那些腹诽的和尚听见这句话,都不免脸上一红,有两个甚至立即开始念咒忏悔起来。



  除此之外,梦和尚、灵王和尚等其余的和尚都有异相出现。首先是原本一直在梦不醒、微闭双目的梦和尚竟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随着他的眼皮打开。两道圣洁无比的神光从他眼中射出,令他周身迷离梦息尽数散去,整个人虽还是在地而卧,但已显出精神,好比是从阴天变作晴朗一般。



  至于灵王和尚,他自身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在他身后的那棵枝头满满,每一朵都开得正艳的花树之上,所有的花忽然无端坠落下来,还没等到落地便化成了黑灰,消散在半空之中。一树之花,尽皆凋谢,取而代之的是树枝之上竟开始绽出了一颗有一颗的绿芽,一望而知并不是花而是树叶。刚才金刚神一眼落花,灵王和尚便受轻伤,现在满树花落,但灵王和尚却并无异样。相反整棵树的气质变得更为真实而纯正,完全去除了之前繁华耀目的杂乱之感。



  其余众僧也有各自变化,不可尽述。这时,金刚神带着一种惋惜之意道:“真是后生可畏,可惜不能早闻此言。”



  陆正听得这话,只得默然无语,知金刚神已入魔境,是不可能因自己一言之所悟而改变什么了。知自己错也不思过改正,不要说是入魔的修行之人会如此。这就好比是人间的凡人,数十年养成习性之后,纵使被人点破,自身亦知过错,要想由此改正,也是极为不易的。倒并不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而是在于以一念之悟要化转数十年习性积累,两力相较,实在太过悬殊。



  金刚神又道:“老僧冒昧,听闻天地之主之言,足见佛法深湛,修持不俗,所悟佛法之深,远超老僧。但以老僧所知,你应该从未入及佛门,只是由当年老僧之弟子八苦传授了一些佛门密咒,难道你就只是仅仅凭借修持这些咒语,便对佛门修行有如此之深的领悟吗?”



  金刚神问得很对啊,陆正的确是不曾修持过佛门修行,虽然白衣人师父给他道门种种法诀的时候,也同时给了他不少的佛门修持法门,只不过陆正却并没有真正修持过,甚至连用来参悟都很少。他唯一所修佛门之法,就是苦行僧所教的咒语,但如果只是这样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深修诸法却不及几个密咒修持,这是绝无可能的,金刚神当然会觉得怀疑,想问清楚陆正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学佛之途。



  陆正本可以不答这个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师门之私。但他并不打算隐瞒,而是老老实实道:“不瞒尊者,若是今生所悟,陆正断不敢如此在前辈面前托大,其实刚才所言一切,只是因为在下的前身,曾经上过佛山,修持佛法甚深!”



  “哦!原来是命镜得宿识。”金刚神恍然,随即追问道,“不知天地之主前身为谁,有如此佛法修行造诣,还上过佛山,必不是籍籍无名之人。”(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认凶
  金刚神猜的一点儿也不错,三千前年的玄黄,当然不是籍籍无名,恰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满修行界,被称誉为佛祖和道祖之下第一人。所谓圣宗之意,正是‘其人也圣,诸法之宗’。但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圣宗居然会是妖物出身,而且其原身还是圣兽麒麟!



  但金刚神问出这个问题之后,陆正没有回答,显得十分踟蹰,而包括嗔心和尚在内的所有的僧人都变了脸色,露出尴尬。在修行界之中,问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失礼的,而且根本不会有人回答。既是前世之身,等同他人,攀扯前缘,等同自陷。因此陆正沉默不答,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金刚神却似不觉,一副不温不火,等着陆正回答的样子。



  陆正看着金刚露出思索之色,他心知金刚神如此修为境界,绝无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还是不顾禁忌地问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陆正看了金刚神一眼,见后者目光散淡,并没有什么期待专注之色,反而似有些分心。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啊!金刚神怎么是这样漫不经心的神色……陆正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该不会是这位金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