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二爷去了外院,蕙姐儿回房做针线,二奶奶则依着东次间临窗大炕小憩片刻。
    到了下午申正三刻,去了盛夫人的元阳阁请安。
    东瑗也早早来了。
    有了早上那次谈话,东瑗对二奶奶更是客气,冲她微笑。
    二奶奶虽然还是不太适应,却也强忍着和东瑗打招呼,笑容真诚。
    盛夫人见天气冷,就留了她们在放了暖鼎的东次间说话。
    说着说着,盛夫人说起宫里盛贵妃娘娘的五皇子快要满周岁了,话题就围绕皇家展开。二奶奶不及东瑗和盛夫人对宫里事情清楚,一直默默听着。她见东瑗和盛夫人没有说到太子爷选妃之事,就把二爷中午告诉她的话,说给了盛夫人和东瑗听。
    “选了妍姐儿?”盛夫人有些吃惊,看了眼东瑗,再看了眼二奶奶。
    二奶奶怕自己唯一的消息还是假的,忙不迭点头:“二爷说,是五姑父亲口告诉她的,有成的把握就是妍姐儿……”
    东瑗心里也是一愣。

第225节巧舌(1)
    五姑奶奶的女儿、文静长公主的嫡亲孙女夏若妍虽说是盛家的血亲,可她从小养在文靖长公主身边,跟五姑奶奶那个亲生母亲都不亲热。
    五姑奶奶跟盛家关系又那么微妙。
    盛夫人没见过夏若妍几次,对她没什么印象。
    况且孩子小,看不出品性。
    突然说到她即将可能母仪天下,盛夫人心里微有惊讶。她从来对政事就不太关心,如今盛昌侯致仕,她就更加不愿意去打听那些她不喜欢的复杂事情了。所以她不知道文靖长公主府的嫡亲孙女成为太子妃,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她只是下意识看向东瑗。
    东瑗的堂姐是当今皇后,将来的太后,东瑗应该会时刻关注太子选妃之事。
    只见东瑗脸上也带着迷惘表情,好似懵懂无知,盛夫人无奈笑了笑,道:“妍姐儿若是能成了太子妃,也是造化。”
    二奶奶忙道:“可不是?娘,等事情尘埃落定,咱们要不要请五姑奶奶来家里坐坐?”
    盛夫人淡笑:“你和海哥儿跟五姑奶奶走得近,你们去看望她,把我们的心意带到就好了。”
    就是说,拒绝宴请五姑奶奶,只让二爷和二奶奶去恭贺一番。盛夫人对五姑奶奶的不喜欢,越来越严重。
    好似从盛昌侯辞官后,盛夫人也不再怕五姑奶奶传出流言蜚语,对她也少了份应付的心思。
    二奶奶不明白盛夫人为何这般冷漠,不解望着盛夫人。
    东瑗心里却是一清二楚。
    她的心思没有在五姑奶奶身上停留太久,而是想到了太子妃之事。当初为了这件事。皇后娘娘可是不顾家里姊妹情分,逼着东瑗和盛修颐站队的。
    她不是应该竭尽全力让薛家的薛凤瑞当选太子妃么?
    怎么最后这桩好事还是落在了文靖长公主府?
    晚夕盛修颐从太子府回来,东瑗就把二奶奶的话告诉了他,问他是不是真的。
    盛修颐笑道:“你别说出去:太子妃落不到文靖长公主府头上。若不是镇显侯府。就是雍宁伯府,文靖长公主府不过是呼声最高罢了……最后凤凰栖落何处,还要看薛家的意思。”
    就是说。这件事的主动权,大部分被薛老侯爷掌在手里。
    可东瑗从皇后娘娘的态度看得出,薛老侯爷并不想孙女成为太子妃。
    是怕薛家太过于权贵,将来成为新帝的心头大患么?
    “薛家的意思,就是想凤凰栖落旁处?”东瑗低声问。
    盛修颐犹豫片刻,微微颔首。
    没过几天,未来的太子妃可能是文靖长公主的嫡亲孙女夏若妍的谣言。传得满城风雨。这件事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操作,目的是什么,却也让东瑗明白,夏若妍的确不可能成为太子妃。
    这是祸水东引罢了。
    作为旁观者,东瑗是很清楚的。可当局者却担忧起来。
    五姑奶奶自然是高兴极了。
    而最不安的。是文靖长公主和皇后娘娘。
    文靖长公主不说政治有多敏锐,却也觉得这件事颇有蹊跷;而皇后娘娘则是担心此事成真,她的美好计划被打乱,让她乱了阵脚。
    这些谣言,盛夫人也听说了。
    没过几日,东瑗等人去请安,盛夫人留了他们说话,正好盛昌侯也在。盛昌侯对二爷夫妻和三爷道:“你们各自忙去吧。”
    却把东瑗和盛修颐留了下来。
    等二爷夫妻和三爷走后,盛昌侯开门见山问盛修颐:“最近在闹什么?我怎么听说文靖长公主府的孙女要成了太子妃?”
    他用了一个“闹”字。简明扼要指出这件事不靠谱。
    虽然退了下来,可这点政客的敏锐还是一如往常的犀利。
    东瑗心里很是惊讶。她不是惊讶公公对政事针砭一针见血,而是惊讶公公和盛修颐说这件事,没有让她避开。
    这令东瑗受宠若惊。
    盛夫人不是很关心,悠闲坐着喝茶。东瑗虽眉眼低垂,却竖起耳朵听盛修颐和公公的谈话。
    盛修颐也没有想到父亲会问这话。他顿了顿,才道:“陛下身子越来越不好……太医都说,能熬过今年冬天,才会好转些……”
    就是说,陛下大限将至。
    盛昌侯没有吃惊。他知道陛下身子不好,能拖了这半年已经是奇迹。陛下心里放不下年幼的皇子们,才延命至今。他不过一直苟延一口气罢了。
    “……若是陛下百年,太子年幼,皇后和托孤大臣就会把持朝政。陛下样样不放心,头一宗就是不放心将来的后族。要是陛下现在撒手,皇后娘娘定会选了薛氏女入主中宫。”盛修颐徐徐道来。
    听到“薛氏女”三个字,盛夫人好像被触动,轻轻咳了咳。
    盛修颐和盛昌侯的目光则落在东瑗脸上。
    东瑗感觉到异样,依旧不动声色垂了眼睑,只当不明白盛夫人的暗示。盛夫人大约是嫌盛修颐言辞过于袒露,没考虑到东瑗的心情。
    而东瑗心中所想与盛夫人正好相反:盛修颐这样直白,只是因为他把东瑗当成妻子,当成盛氏媳妇,而非薛氏女。她很欣慰。
    见东瑗没什么反应,盛修颐父子就故意忽略盛夫人那声轻咳,继续说刚刚的话题。
    “会选谁家成为外戚?”盛昌侯喃喃道。既像是问盛修颐,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陛下不放心的,除了太子,应该还有一人。”盛修颐慢慢道。
    盛昌侯眸子一道精光蹦出,猛然看着盛修颐,露出难以言喻的赞赏。他继而淡笑:“不错,不错!”
    还有一人?
    不会是说薛老侯爷吧?
    东瑗的心猛然一提。
    难道陛下还要收拾薛家?
    她手指微紧。等着盛修颐回答到底是谁,却听到盛昌侯起身时衣袂摩挲的声音。他声音不温不热道:“忙去吧。”
    然后就起身走了。
    这个话题一下子停住,令东瑗如鲠在喉!
    盛夫人对此不感兴趣,她不会去问。
    夫妻俩从静摄院出来。东瑗几次欲开口去问,却见盛修颐没有主动要说的意思,她又觉得自己的问题会让盛修颐为难。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盛修颐去了太子府讲学,东瑗则回了静摄院。
    她一路上沉思,倘若陛下不放心的另外一个人是薛老侯爷,盛修颐怎么可能用那种轻松的语气说出来?
    他不是敬重祖父么?
    如此一想,东瑗倒也释怀。
    到了冬月初九,是盛贵妃娘娘诞下的五皇子的生辰。
    盛夫人递了牌子进宫,想去探望盛贵妃娘娘母子。宫里很快有了答复。宣盛夫人和东瑗冬月初九进宫为五皇子贺寿。
    盛夫人只是递了她的名帖,没有附带东瑗。
    可懿旨也宣了东瑗,可见是皇后娘娘要见东瑗。
    东瑗有些无奈。太子妃的问题,她和盛修颐也束手无策啊。如今是皇帝和薛老侯爷还有公卿贵族在打太极,东瑗和盛修颐根本插不上手。
    倘若胡乱搅合。局势不明,跟错了风向,将来新帝登基,不是要秋后算账?
    虽然无奈,到了初九这日,还是和盛夫人一起进宫,去给五皇子贺寿。
    盛贵妃娘娘按照宫外的规矩,给粉妆玉琢的五皇子设了抓周宴。
    可能是皇后娘娘亲自操持,请了好些内外命妇前来。盛贵妃娘娘的宫殿热闹非凡。东瑗和盛夫人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甚至看到了和煦大公主。
    五皇子长着一双明亮的眸子,酷似元昌帝,令东瑗想起从前元昌帝看她的目光。她不由后背发寒。
    她正在走神,就听到轰然笑声,五皇子抓了个纸折成不老松鹤。
    有位侯门夫人笑道:“五皇子抓了个吉祥物。将来定会长命百岁……”
    “皇子怎么百岁?”有个年轻俏丽的声音不屑道,甚至带着挑衅,“这不是诅咒五皇子么?”
    皇子是千岁的。
    那位侯爷夫人只是亲殷勤太过于急切,又有些紧张,才失口错言。她听着这话,顿时脸色惨白如纸。
    东瑗看过去,看到说话的女子,是一个和薛淑妃打扮差不多的宫装妃子,脸上笑容虽然甜美,却带了几分阴刻。
    这样做,是想讨好皇后娘娘么?
    屋子里气氛一窒。
    盛贵妃脸上笑意敛去,皇后娘娘神色也严肃起来。
    盛夫人瞧着这样,眼底闪过惊慌。东瑗站在她身边,伸手握住了盛夫人的手。
    盛夫人被东瑗握住手,总算镇定些许。
    瞧着皇后娘娘和盛贵妃娘娘各自沉默,满屋子内、外命妇纷纷自保不肯出头,东瑗犹豫一瞬间,松开盛夫人的手,上前抓起五皇子早已扔下来的不老松鹤,笑道:“是只仙鹤。五皇子好福运啊,满盘子的金银珠宝都不要,却要了这个……”
    皇后娘娘看了眼东瑗。
    盛贵妃娘娘也看过来,眼底愠色更甚。
    作为太子的兄弟,五皇子福运太足,有什么好处?皇后娘娘不是正怕盛贵妃娘娘的儿子们太有福气么?
    所以此刻谁也不敢接话啊。
    怎么东瑗跑出来说了这样一句没有头脑的话?盛贵妃娘娘心里不由更气:虽然是自己的弟媳妇,到底是皇后的堂妹,此刻不会站在皇后那边,一起为难她和五皇子吧?
    盛贵妃娘娘可不想今日被皇后抓了把柄数落。
    她正要发作反击,就听到东瑗声音温软问皇后娘娘:“娘娘,这种麻纸可不多见,只有宫里才有吧?拜相所用的,是不是这种?”

第226节巧舌(2)
    在这个时空,有“仙鹤智龄”的说法。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长辈希望孩子长命百岁,自然会寄托古老的信仰。
    仙鹤就是长寿的一种美好愿望,每每祝寿的时候会用到。
    今日是五皇子的寿宴,他抓周上用到仙鹤这种东西,一点也不稀奇。况且仙鹤非凡品,必须和不老松一处。
    用纸做成仙鹤,不仅仅是寓意更深的祝福,还谐音“智龄”。
    可东瑗的问题还是让皇后娘娘微微一愣。
    她不说仙鹤的寓意,不说那位侯爷夫人的失言,却问折成仙鹤的麻纸。不仅仅是皇后,所有人都微愣。
    她还问拜相是不是用这种麻纸。
    皇后娘娘怔愣不过瞬间,就反应过来。
    以前封相,会把诏书写在黄、白麻纸上,于是有了“宣麻拜相”这个词。
    五皇子抓了仙鹤,明明是万寿无疆之意,那个妃子也利用了侯爷夫人的口误挑事,挑拨皇后对盛贵妃娘娘和五皇子不满意。
    可东瑗避开“仙鹤智龄”的寓意,却说折成仙鹤的纸,是麻纸。
    宰相哪怕再位极人臣,也是在君主之下,是臣子。
    五皇子并非什么万寿无疆,而是臣子之命而已。
    皇后娘娘看着东瑗,见她目光清湛,还真带着几分询问的忐忑,忍不住噗嗤一笑,道:“你啊,自小娇生惯养,都五谷不分了!这哪里是什么好纸?分明就是平常用的……”
    说罢,她还转交给盛贵妃娘娘。嗔道,“瞧瞧,盛家世子爷娶了个多么傻的小媳妇?”
    盛贵妃娘娘把那仙鹤捏在手里,目光里暗暗隐含了几分探究。脸色却缓和不少,笑着向皇后娘娘道:“皇后娘娘见识不凡。我瞧着这纸,也以为是好的麻纸。用来宣诏拜相大约也是使的……”
    话音刚落。她又目露惶恐,跪下给皇后磕头,“皇后娘娘,臣妾妄议朝事了……”
    盛贵妃娘娘一句“拜相是使得的”已经伏低了,此刻又跪下,这中间对皇后的恭敬和自贬之意,皇后娘娘岂会不懂?
    皇后娘娘要的。也不过如此。她眼底的笑意更甚,让身边的女官搀扶盛贵妃:“咱们一处闲话而已,怎么就说出妄议朝政的话?”
    皇后娘娘的和颜悦色,贵妃娘娘的低声服软,让刚刚窒息的气氛松懈下来。大家都笑着附和。有说皇后娘娘慈善的,有说贵妃娘娘好福气的,有夸五皇子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