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啊小姐?”橘红急得又要掉眼泪。 
  “没事。”东瑗口不从心安慰着她,“橘香和罗妈妈还没有回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罗妈妈回来了,她一脸的晦气。 
  “三夫人没有出门,十小姐和十一小姐倒是去五夫人那里坐了坐。我……我什么也没敢问……”罗妈妈愧疚看了眼东瑗。 
  东西丢了,首先是不能声张。罗妈妈只是仆妇,哪怕是庶出的十小姐和十一小姐,她都不敢去搜,更何况是三夫人? 
  只能等橘香回来。 
  橘香到酉正一刻才回来。 
  看着她低垂的眼帘,东瑗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玉佩没有找到! 
  小丫鬟和粗使的婆子们在外间伺候着,东瑗主仆四人坐在东次间的炕上,彼此默不作声。 
  “小姐,告诉老夫人吧。”罗妈妈好半晌才道,“让老夫人帮着去搜,尽早找出来。拖得越久,对您越不利!” 
  东瑗没有出声,她紧紧攥住了引枕的一角,让自己看上去既平淡又沉稳,安住罗妈妈、橘红和橘香的心。她要是乱了,屋子里的下人就更加没有主张,事情就不可收拾。 
  她此刻只想知道,那个可能捡了她玉佩的外男,到底是谁! 
  不是太监,太监不对会女人如此兴致;不是侍卫,宫里妃嫔众多,御前行走不敢如此大胆;那么,就是皇帝的宠臣,或者皇兄弟,甚至元昌帝本人! 
  到底是谁来看望,说服老侯爷重返朝堂,就必须知道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把老侯爷气得称病! 
  把心底的烦躁情绪收敛,东瑗笑容自然而轻松:“不行啊。现在告诉老夫人,你们几个人月例肯定要被扣。明天就是腊八节,家里有赏赐的,你们出了事,可什么都没有!” 
  罗妈妈和橘红不说话,她们都不是薛家的家生子,指望月例过日子呢。特别是年关将近,总得送些东西回去,让家里人红火着过年。 
  橘香是家生子,她父母兄弟都在府里当差,府里生死荣耀才跟她息息相关。她急了:“小姐,那是您的命根子,这个时候管什么月例赏赐啊?” 
  “什么命根子!”东瑗不以为意,温婉微笑道,“不过是娘亲的一个梦而已。我九岁那年从树上摔下来,差点丢了命,就应了劫难的说法。劫难已经逃了,那玉佩还有什么用?不过是祖母相信这些,我本着孝顺才每日戴着……” 
  橘红、橘香和罗妈妈的心都微定。 
  “那咱们怎么办?”罗妈妈没什么主见。这件事可大可小,她不敢做主。 
  “镇显侯府,谁不知道九小姐是老夫人的心头肉?又谁不知那玉佩是九小姐保命的?就算小丫鬟捡了,也是不敢拿出去卖的,定会拿给老夫人去请赏。放心吧,明日大概就有人送来……只是想想,老夫人那里怎么说……”东瑗的语气轻松里带着自信与肯定。 
  橘红、橘香和罗妈妈终于被她感染,抿唇笑了笑。 
  然后七嘴八舌替她出了好多主意。 
  屋里的事终于控制下来,东瑗躺在床上,却半夜不曾入眠。她辗转反侧,想着那块玉佩。 
  前几年是穿了红绳挂在内衣裳里,东瑗总是不想戴,说压脖子;老夫人又说做了项圈挂在外面,东瑗觉得像栓狗,更加不乐意。到了最后,才坠了穗儿,挂在腰封上。 
  早知道会这样轻易丢了,她应该听祖母的,做个项圈挂在胸前。 
  翻了个身,自鸣钟滴滴答答敲响,寅初一刻了! 
  次日便是腊八节,家里的仆妇们昨晚就熬了腊八粥。 
  腊八节,家里要祭祀。 
  男人们下朝后回家,开始祭祀祖先,然后合家团聚喝腊八粥。不仅仅自己家里喝,还要给亲戚朋友送。 
  巳初,宫里的腊八粥就会赏下来。 
  世子夫人给家里一人留了一碗的量,便把剩下的分了几食盒,给通家之好的几户人家送去。 
  每年都是如此。 
  东瑗虽一夜未睡好,黑眼圈却不重。她卯初就醒了,卯正一刻去给老夫人请安,比平常早了两刻钟。 
  老夫人屋里的詹妈妈见她这样早,问吃早饭没有。东瑗笑道:“来祖母这里蹭顿好吃的。” 
  詹妈妈笑,吩咐小丫鬟给东瑗先上早饭。 
  老夫人往常这个时候也吃早饭的,今日却没有起来,东瑗有些担忧看了内室一眼,詹妈妈笑着解释:“侯爷昨日回来得晚,老夫人一直等着,子初才睡。还没有醒呢。年纪大了,好不容易睡安稳,我没敢喊老夫人。” 
  东瑗颔首,坐在炕上喝小米粥。 
  卯正三刻,老夫人才起来。看到了薛东瑗,老夫人第一眼就发现她的岫岩玉佩不见了,拉下脸来问她,玉佩去了哪里。 
  东瑗只是笑:“祖母,您放心,没有丢,有个惊喜给您,您现在别问了……” 
  老夫人一头雾水。 
  东瑗却笑而不答。 
  这就是九小姐的缓兵之计?橘红在旁边伺候的时候听到了,脑袋嗡的一声大了!九小姐自信满满的说,自己有法子应付,原来就是这么个馊主意? 
  橘红不免又看了老夫人。 
  老夫人居然眯起眼睛,骂她鬼精灵:“回头只惊不喜,祖母可是要罚你的!” 
  这样就过关了? 
  橘红有种大难不死的幸运,悬着的心落了一半。老夫人真的很喜欢九小姐啊! 
  辰初,世子夫人荣氏带着大奶奶杭氏、孙女薛风瑞、孙子薛函嘉过来了;二夫人冯氏和五小姐薛东蓉也后脚进门;三夫人蒋氏和四夫人沈氏结伴而来;五夫人带着薛东琳、薛华逸、薛东婉、薛东姝最后才来。 


第009节香消玉殒
  世子夫人打趣东瑗的话,逗得满屋人都笑起来。 
  东瑗亦淡淡抿唇笑,并不回答。只有单独在老夫人和老侯爷跟前,她才会俏皮几句,一大家子伯母姐妹在场,东瑗文静腼腆。 
  八面玲珑容易招人嫉恨的,特别是她这样受老夫人喜爱的提前下。 
  沉稳内敛些总不会错。 
  “瑗姐儿孝顺,反倒被你们笑!”三夫人蒋氏笑声响亮清脆,帮东瑗解围。一家子妯娌中,三夫人蒋氏最为泼辣。她言语爽利,行事果断,性格直率,甚得老夫人的喜欢。 
  三老爷薛子枫爱风雅韵事,弹得一手好古琴,吟诗作画自成浓艳风格,颇有名气。他自称雪月居士,墨宝在市面上一字千金。可科举时代,走上仕途需八股时文,偏偏他不爱这些。 
  他在科考上很逊色,三十岁才中举人。 
  家里不需要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老侯爷从不苛求三老爷的学业。 
  后来,三老爷索性一把火烧了四书五经,带着贴身的小厮,南下游历,一走就是三年,时常有书信回来报平安。 
  可只字不提何时回盛京。 
  今年六月,三房的六小姐薛东瑶出阁,嫁给礼部甄尚书的长子。三老爷得到信后,派人送来两株南宛国的血色珊瑚,足足五尺高,两尺长,天下罕见。三老爷还说,那是他用一副泼墨山水画从南宛国的王爷手里换来的,给薛东瑶做嫁妆。 
  这等嫁妆,万金难求,老侯爷很满意,三夫人和薛东瑶脸上光彩,亦不计较三老爷赶不上参加婚礼,由世子爷操持,薛家六小姐十里红妆嫁甄郎。 
  众人说着笑,腊八节的祭祀结束了,男人们亦纷纷到荣德阁,陪老侯爷、老夫人吃腊八粥,过腊八节。 
  刚刚端上宫里赏赐的腊八粥,外院的葛大总管带着两个小厮进来,手里拎着食盒,笑道:“盛昌侯府刚刚送来的腊八粥。” 
  盛昌侯府,就是盛贵妃的娘家。 
  因为盛贵妃和薛贵妃地位相当,二人从进太子府就一直你争我斗,彼此仇恨;薛、盛两家更怕被皇帝顾忌,一向不来往的。 
  怎么他们家突然送了腊八粥? 
  薛家女眷都有些狐惑。 
  葛大总管出去没多久,又进来:“这是萧国府送来的……” 
  萧国府,是皇后的娘家,萧太傅的府邸。 
  这下,众人皆小声议论纷纷,花厅嘈嘈切切。 
  “先皇在时,一直对外戚有所顾忌,我们几家才相互不往来。如今新帝践祚,原本就是姻亲,理应更加亲热,这才走动。我们家的粥也给萧国府和盛昌侯府送去。”老侯爷见大家小声嘀咕,便笑着高声道。 
  葛大总管道是。 
  屋子里便安静下来。 
  东瑗心念微转。跟薛府来往密切的人家,她都清楚。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人际关系网十分重要,通家之好有哪些人家,他们是什么背景,有什么喜好和忌讳,东瑗早就暗暗打听出来,熟记心头。 
  萧国府和盛昌侯府,跟薛家交情不深,往年也没有收到过他们两家送来的腊八粥。今年是怎么了? 
  不仅仅是东瑗,女人们表情各异,都在心中暗暗揣度。 
  肯定跟朝廷有关。 
  可朝廷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朝中政事,女人打听便僭越了,所以薛府内宅的女人们都安分守己,不管不顾,东瑗无从打听。她更加不敢把势力伸到外院去,要是叫老夫人知道,怀疑她的动机,这些年培养的感情只怕会有罅隙。 
  一旦有了罅隙,花百倍心思都不一定能弥补。 
  感情不仅仅需要付出,亦需要机遇。 
  当年东瑗能够得老夫人喜欢,除了她的虔诚隐忍、守礼练达,还有老夫人最疼爱的孙女薛家四小姐薛东婷正好出嫁,她膝下空虚,而其他孙女难入她的眼,东瑗正好代替了薛东婷,成为祖母跟前最得宠的。 
  这样的机遇,需要天时地利,以后想要如此凑巧就难了。 
  而且感情是个奇怪的东西,倘若喜欢这个人,她的俏皮可爱,便是不谙世事的烂漫;倘若心中怀疑,便是处心积虑的做作。 
  东瑗不敢做出一点让自己后悔莫及的错事,矜矜业业维持现在的恩宠。 
  心口却似簇了火焰,烧灼着她,令她寝食难安。 
  她的玉佩,到底是丢在哪个角落,还是被昨日那位“太监”捡了去? 
  想着,她的眸光便落在穿着月牙色杭稠裘袄的五老爷薛子明身上,心中微动。她的父亲也每日上朝,朝中大小事务,他应该清楚吧?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了饭,便围在老夫人的西次间分主次坐下,闲话家常。 
  看着满堂儿孙,老侯爷眉眼舒展。 
  他把三岁的重长孙薛函嘉抱在怀里,问他今年的粥好不好吃。 
  薛函嘉是长房的大爷薛华靖的嫡子,是薛老侯爷这一脉的第四代。粉雕玉琢的嘉哥儿活泼又懂事,阖府上下皆喜欢。 
  他眨巴着秋水般澄澈的大眼睛望薛老侯爷,奶声奶气道:“曾祖父,粥好吃。” 
  童真的妙语,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老夫人怀里则依偎着大爷薛华靖的嫡女,八岁的薛风瑞。比起东瑗她们姊妹,薛风瑞活得轻松又快乐,八岁依旧是懵懂幼儿,见曾祖父问弟弟,她亦抢着答:“曾祖父,今年的粥特别香甜……” 
  大奶奶杭氏忙给她使眼色,轻声道:“瑞姐儿,曾祖父问你弟弟呢。”就是说,大人没有问,不要擅自插嘴。 
  薛老夫人已经笑起来,捏了捏薛风瑞的脸颊:“今年的粥里放了乳酪,只有我们瑞姐儿吃出来了。”声音里满是慈爱。 
  大家便附和着夸奖薛风瑞聪明,把大奶奶的话盖了过去。 
  说了会话,外院的管事说世子爷有客,请世子爷出去;然后总管事葛陶祥又进来说,萧国公来拜访薛老侯爷了。 
  世子爷和薛老侯爷离开后,四老爷、五老爷及大爷、四爷五爷等人纷纷借口外院有事,退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气氛轻松欢愉起来。 
  老夫人又留他们吃饭。 
  吃了饭,大家知晓老夫人中午小憩的习惯,都不敢久留。 
  东瑗跟着五夫人和五房的十小姐薛东婉、十一小姐薛东姝、十二小姐薛东琳,及六爷薛华逸,去了五夫人的院子。 
  姨娘们等着给五夫人请安。 
  五夫人坐在东次间宴息处的临窗大坑上,让薛东瑗和薛东琳坐在自己下首,十二岁的六爷薛华逸抱在怀里,薛东婉和薛东姝依次坐在挨炕的金丝楠木铺着弹墨椅袱的太师椅上,几位姨娘赐了锦杌,沿炕各自坐了。 
  说了几句话,五老爷从外面回来。 
  五夫人就吩咐东瑗她们各自散去,不给她们在五老爷面前说话的机会,却喊了十小姐薛东婉:“婉姐儿略站站,我有几句话说……” 
  薛东婉的生母何姨娘眼眸狂喜。 
  和薛东婉同住在桃慵馆的十一小姐薛东姝却有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五老爷又留了薛东琳和薛华逸,其他人这才退出去。 
  刚刚出了院门,五姨娘章氏就抿唇笑,低声对薛东瑗道:“五爷真疼孩子,每次在夫人这里吃饭,总是让琳姐儿和逸哥儿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