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子就这样把自己打包卖了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情圣了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嗷嗷,终于回来了……昨天十二点才回到宿舍,浑身都肿了,现在还没消掉。囧。
    呃,晚了一点,不过,字数不是三千是六千= =
    PS:要积分的同学,今天不一定能送到,偶今天实在没力气了。

  太子妃的时间账

  饱经应试教育荼毒过的同学为了写作文,都会背各种名人名言、先人事迹来为言论文作论证,其中一条就是——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刚背的时候是扩充了知识,后来是背得烦了,现在看来这些东西不管是真的还是伪造的,还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太子妃就成功地用两百年后的徐志摩TX了两百年前的太子爷,效果还不错。
  中秋之后,胤礽依旧见不着他的侧室们。如今撷芳殿的工程已经停了下来,不敢再乱动,摊子却还铺在那里,撷芳殿的人进出都不容易。再者,康熙要回来了,胤礽一思及老大跟着康熙还不知道都做了什么,就立意要把朝中的动向再重新梳理一回,等康熙回来,一定要比老大更出彩才行。
  皇太子频频召见留守大臣,把近期的事情都写了简报,又择要背了一些重大事件,再回来召询了宁寿宫中人,把皇太后的情形也了解了一下,准备好了等康熙来考。其实宁寿宫的事情不用问别人,太子妃就了解:“皇太后祖母自己说的……如今胃口也好,入秋之后天气凉爽,睡得也香……”
  第一手情报到手了,比召卢云来问还清楚呢。
  另一方面,淑嘉也有了危机感。姨娘不只是用来打帘子的,小老婆也不仅仅是用来守屋子的。她是太子妃,这些都是她的奴才,却不能随意处置了。怀了孕的太子妃确实憋屈了。
  把人家母子几人一起人道毁灭了,那是贾南风这样BH的太子妃才能做得出来的,胤礽又不是司马衷,顶上还有个康熙。再说了,只要有康熙在,没有了李甲氏,也会有李乙氏、李丁氏……
  还不如留着这几个,装门面也是好的,装贤惠也是好的。留下吧,花多了,就是花海,谁还会关注哪一朵长什么样儿呢?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掉,那是因为……它已经不能算是水,而是海的一部分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喜欢一个,我就给你俩,早晚让你审美疲劳了。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不舒服的,但是……胤礽已经做了初一,淑嘉就要做到十五,你敬我一尺,我就要敬你一丈。
  侧室们如今偏安于撷芳殿,已是深秋,正是各种疾病爆发的另一高峰期,毓庆宫大阿哥病了,李甲氏得照看他——对于这一点李甲氏毫无怨言,甚至在李佳氏投来羡慕的目光的时候还略有点感激太子妃了。
  太子妃要是生下个儿子来,她的儿子是没法儿比的,不如老实把儿子养大了,日后至少也能封个王自己也能享享儿子福。要是太子妃生了个闺女,她的儿子保不齐就要被抱去养,更要趁此机会跟儿子联络联络感情。
  至于李佳氏,她连丧两女,打击太大,自己也病了。
  淑嘉索性做个好人,叫来崔太监:“撷芳殿那里,李甲氏育有二子,也是一件功劳。李佳氏的女儿没站住,没功劳也有苦劳。你去跑趟内务府,就说是我说的,是不是能给她们把份例给添一添?若是不合规矩,从我的份例里批出两分来给她们添上。”
  太子妃因其地位的关系,说话比较有力。崔太监打了个千儿,歌功颂德:“哪能分了主子的东西呢?给内务府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呢。主子慈悲,奴才这就去。”
  太子身边的心腹太监带着太子妃的命令来的,内容完全合理合法,内务府是不敢扯皮的。让他们扣了太子妃的东西给撷芳殿,就算是有太子妃的话,他们也不敢呐!只好打报告、备案,给撷芳殿添东西,反正是把皇帝家的钱花到皇帝家的人身上,他们犯不着心疼、背黑锅,直接走明路多好。
  内务府关于宫中各人的待遇问题是这样处理的,在最初调整的时候,肯定要上报让上头知道,后面就按月发放不用等大BOSS签字了,撷芳殿待遇问题,是初次更改,要报的。如今康熙不在,这些事情要往上报,总要过太子的手的。
  胤礽理所当然地看到了,把这一本折子单拣出来放到一边,处理完了其他的事情,把折子一揣,拿到后面找淑嘉:“这是你叫的?没的费神。”
  “我还嫌想起来得晚了呢,这些日子事儿多,竟是耽误了。她们两个服侍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总要抬举一下她们。”
  “那你就传话给内务府了?”
  淑嘉一笑:“前头也没个例,我也不知道给她们多少算合适,宫里规矩大,不好胡乱吩咐,内务府是办惯了事的老人了,索性都交给他们了。”
  “凭你给多少,都是赏下的,谁还有话说不成?”太子现在对家人上心了,不过这个家人目前算来只有三个:皇太后、康熙、老婆,其他人,太子爷不太丰沛的情商暂时还照顾不到。
  “那不一样,我私下给了,是我得了贤良名声,这不好。内务府给她们添了,也算是走了明路,叫大伙儿都知道。况这本是有道理的,何必官盐当成私盐来卖?”
  胤礽不以为意:“这倒也罢了。我看照贵人的份例给李甲氏,李佳氏那里照原样翻一倍就是。你不用再为她们伤神了,仔细你自己的身子。”
  淑嘉肚里惊讶,贵人的份例?贵人的待遇大部分比皇子侧福晋要差一半儿,也就是说,皇太子殿下的眼里,即使李甲氏给他生了现在唯二的两个儿子,孩子娘的还是没多少地位的。那生的可是儿子!
  介绍一下皇子的老婆制度,大老婆,称福晋,当然是皇帝指婚的,手握指婚之旨,上得了玉牒入得了族谱,老公有明确职称的如太子妃还有上岗证拿。小老婆,就分好几种,最高的是侧福晋,同样玉牒有名,出身也是八旗秀女,但是,侧福不是好当的。
  八旗秀女指婚,目前为止,除了嫡福晋,康熙还没给自己们直接指个侧福晋的,都是侧室,比侧福晋的待遇差很多,顶多算个庶福晋,皇子家的叫得好听一点称为庶妃,再次一点的是包衣出身,
  而侧室想要做侧福晋,在目前的情况下途径有二:一、康熙指婚的时候就定名份,二、皇子给他爹打报告——爹,我要给这女人升职,原因如下bulabula。
  撷芳殿里人的名份问题,那是需要太子去打报告给康熙的,在名份问题上,太子与康熙的观点是一样的:因礼而封而不能因爱而封。况且好几年过去了,爱也不剩什么了。数数康熙的后宫就知道了,主位们,除了德妃,基本上都是八旗的,皇后、皇贵妃、贵妃更是重量级出身。就是德妃,也是生育有功,三子三女,家世差一点的荣妃,也是生了一堆的孩子。
  可以说,康熙对女人的地位,主要看两个方面:家世、生育。别的标准,没有!再漂亮都没用。胤礽也袭承了这一观点,太子妃的位置,稳如磐石。在宫中的地位稳、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也很稳。
  ————————————————————————————————
  关系很好的皇太子夫妇,倒也琴瑟和鸣,说完了这一桩事,开始腻歪。太子妃的肚子已经微微凸起了,太子的最大爱好就是盯着太子妃的肚子看,用眼神传递希望,儿子,一定要比老大家的好一万倍!
  淑嘉伸出一根指头按在胤礽的光亮的额头上:“脑子趴这么低,脖子不酸么?”
  胤礽一脸疑惑:“老大前几年跟我显摆,他老婆怀孕的时候胎儿动了,咱儿子怎么不动?”刷地站起来,“传御医!”
  淑嘉一把拉住了他,表情很正经:“得到五个月的时候才能觉得出。”好吧,皇太子的妇科知识,还是有缺陷。
  胤礽有些怏怏:“还要等一个多月?”语气里非常不满意,皇太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儿子不听话。
  淑嘉道:“要不你给他读读书?叫他快点儿长大?”绝对是开玩笑的语气,胤礽却当了真了:“读什么?”
  “呃……你随便挑着,要不简单点儿的?”
  “不行不行,不能随便。我差点儿忘了!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胤礽开始背书,“这时候听的见的都不能马虎了!你也是,以后不要多看大嫂那张衰脸,也别多跟钟粹宫那个不会教儿子的女人多说话,最好听些看些有益的……bulabula”
  淑嘉:……“知道了,你说的很对呢!《史记》、《列女传》我也读过的,竟没记起这一段儿来,还是你记性儿好。既这么着,你说,我听。”
  跳了圈儿的太子浑然不觉,略有得意:“也是你说了我才想起来的,原先我也没记起,”念叨着,“那是当然,我想想,《论语》就不错,《庄子》这会儿不能读……《资治通鉴》倒好……”列胎教计划表,真是个好爸爸。
  挖了坑的太子妃开始算数学题:一天十二个时辰,工作、读书、练习骑射、跟太子党搞阴谋阴大阿哥、给汗阿玛写信至少要占了六个时辰,吃饭加起来至少一个时辰,他还要睡觉(纯睡啊)最少三个半时辰才能保证健康,这是多少了?
  还剩下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
  扣除给皇太后请安的平均每天二十分钟,允许一天发个十分钟呆,还剩两个半小时。来去走路、课间休息,全天至少四十分钟。夫妻俩说说闲话,宁寿宫的见闻、毓庆宫的人员配置,又半小时过去了。
  太子的空余时间为一小时二十分钟!
  原来还有读书会的,自从诊出喜脉之后就少有讨论了,说是怕伤神,咱们上回的几何证明题还没算完呢。现在好了,你给我读书吧。
  读个几段,再讨论一小会儿,喝点茶,写写字,讨论讨论孩子日后的教育问题,这么点儿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除非他潜入霍格沃茨去偷了时间转换器,不然就是把小老婆放到跟前,他也没时间出轨!
  哎~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点晚,同事聚会回来就十点了= =某肉最近一周会很忙,周五,就是后天,有同事结婚,晚上去吃喜宴。被后勤忽悠了两年零两个月,终于,确定了本周六搬宿舍。同志,上次你们说要搬,我在文下请了假、打包好了行李,结果你们没下文了,我们又把行李拆包了啊!现在要重新打包!不过十一假期应该没别的事情了,偶跟夏小受一起拼文码字,哈哈。

  婚姻危机第一弹

  太子夫妇的生活在紫禁城里称得上是楷模了,生活是过得越来越顺了,相互之间也了解了一些脾气秉性。淑嘉越来越发现胤礽有不少优点,胤礽对怀孕的妻子也更有了几分包容,总的来说,相处不错。
  康熙在九月里回来了,胤礽的每日行程里又翻出来了一项:当面跟他爹肉麻来肉麻去。
  康熙的心情很好,儿子越来越懂事儿了,一直书信不断不说,写得也是情真意切,现在天天跑过来嘘寒问暖,康熙的人生瞬间圆满了。胤礽也挺满意的,康熙对他亲近依旧,一回来就把别人放到一边先跟他聊天儿。
  父子俩关起门来开小会。
  康熙从一见着面儿就开始重新打量儿子,依旧那么地顺眼,依旧那么地省心,连月书信来往堆积起来的好感就这么迸发了出来。更稳重了,眉眼还是那副眉眼,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较之先前,康熙头一次觉得,太子已经在向一个成熟男人进化而不再是个孩子了。
  唏嘘感叹。
  胤礽在康熙面前是从来不知道畏惧的,甚而至于,他从来不会揣度康熙的心思。我觉得这样做好、我觉得你该喜欢就这样做,少有设身处理为别人想,这个别人也包括康熙。所以说,正常的家庭生活很能教育人。
  康熙漫先说正事儿:“京中一切可好?”
  胤礽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一一回了种种细务,从朝政说到宫廷,大多数是在奏折、信件里写的。康熙听着,心里暗记下要点,等胤礽说到奏折与信件中没写的事情的时候,他才会细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胤礽便答:“是三日前,因不知后效,故而没有具折上奏。”
  康熙一点头:“你接着说。”
  ……
  ……
  ……
  久别重逢要说的事情总是多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
  转眼到了吃饭的时间,胤礽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他真没拿自己当外人,直接对康熙说:“阿玛,给我添双筷子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